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热痛阈的影响①

时间:2024-07-28

陈熠飞,齐淑芳,陈 虹,张明月

(1.佳木斯中心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2.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热痛阈的影响①

陈熠飞1,齐淑芳2,陈 虹1,张明月2

(1.佳木斯中心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2.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leavesflavonoids,HLF)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致2型糖尿病大鼠在热痛阈方面的作用。方法:共需60例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得正常对照组、模型组、HLF高、中、低剂量三个治疗组、弥可保组共6组,每组研究例数相等。HLF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给予山楂叶总黄酮(HLF)70mg、140mg、210mg/kg·d,以此物质进行灌胃处理,弥可保组灌胃剂量为1.97mg/kg·d。结果:在模型组,所有研究对象普遍发生甩尾温度上升现象,即热痛阈升高(P<0.01),而HLF中高剂量治疗组热痛阈改变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热痛阈的改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痛觉灵敏度具有明显的保留及改善作用。

山楂叶总黄酮;热痛阈;2型糖尿病大鼠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英文全称为(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简写为DPN。在2型糖尿病群体中,此并发症具有很高的发生率,也是病人致残的一个主要诱因。DPN伤害范围会波及至多个神经系统,其中主要有感觉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以及运动神经系统。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感觉神经病变[1],通常患者最先出现双下肢异样感觉,感觉不灵敏或缺失,随病情的进展可引起足部溃疡、坏疽等病变,甚至导致截肢[2]。目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导致的痛温觉感觉异常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临床上对此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以2型糖尿病大鼠为对象,旨在观察HLF对2型糖尿病大鼠热痛阈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HLF早期治疗DPN所致的感觉异常,感觉不灵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及模型的建立

采用3周龄,体重100~120g雄性大鼠70只,通过随机分组,确定为正常对照组(10例)、模型组(60例)两组。在模型组中,实施7d适应性喂养,接着实施28d高脂高糖饮食,然后模型组禁食1d后加STZ(50mg/kg),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构建2型糖尿病模型,经过3d,对空腹血糖值进行检测,若其在>11. 1mmol/L之上,表明顺利完成模型[3]。将构建造模成功的模型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按照例数均分原则,得到模型组、HLF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弥可保组共5组。HLF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按体表面积折算不同物种动物间等效剂量的方法[4]分别给予70mg、140mg、210mg/kg的HLF,至于弥可保组,灌胃药物为弥可保,计量为1.97mg/kg·d,共进行6周。

1.2 观察指标及方法

1.2.1 一般情况观察:详细记录全部研究对象的生理特性(毛色、神态)、相关指标(体重),以及饮食状况、尿量与行为举止等状况。

1.2.2 体重:造模成功后,每两周记录一次体重。

1.2.3 空腹血糖测定:造模成功后,每两周检测一次。取尾部末梢血1滴用血糖试纸配指尖血糖仪检查血糖。

1.2.4 热痛阈测定:通过摇尾试验进行检测。药物治疗6周后,借助改良热痛阈测量法,将大鼠固定,同时使鼠尾外露,将尾尖置于恒温水浴箱中,其中水位2cm,刚开始温度控制在36℃,之后,不断增加水温,保持2℃/min速度,当发现鼠尾露出水面时,记录当时温度,后者即为热痛阈值。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观察

造模前各组动物毛发光滑,毛色以及饮食无异常,反应与行为正常,无迟滞表现。大鼠完成造模后,有若干症状表现出来:饮、食以及尿量均增多、体重慢慢降低、体毛变枯变黄且脱落明显、大便不成形、意志低沉、反应能力差,行动缓慢等,整体较正常对照组状态差。低剂量HLF治疗组大鼠同样发生毛发稍枯、体重变化微弱、饮食与活动频率降低。中高剂量HLF治疗组大鼠表现为:整体状态慢慢转良,并且体重增加。弥可保组大鼠表现较好,但整体状态不如中高剂量HLF治疗组。

2.2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体重变化

经过4周高脂高糖喂养,所有研究对象体重值上升,参比正常对照组,均存在明显差异。模型组大鼠体重减轻,“三多一少”症状突出,参比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高中剂量HLF治疗组大鼠体重在治疗第4周前均表现为下降,给药4周后,体重出现增长态势,经过42d的给药干预,体重值明显上升,参比模型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见表1。

表1 治疗后各组大鼠体重变化±s,g)

以正常组为参比,△P<0.05,△△P<0.01;以模型组为参比,*P<0.05,**P<0.01;以弥可保组为参比,#P<0.05,##P<0.01。

2.3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变化

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升高。随HLF治疗时间变化,HLF治疗组大鼠各组空腹血糖值均降低,其剂量水平直接关系到降血糖效果,两者表现出量效关系。整个治疗过程中,弥可保组空腹血糖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见表2。

表2 治疗后各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变化±s,mmol/L)

以正常组为参比,△P<0.05,△△P<0.01;以模型组为参比,*P<0.05,**P<0.01;以弥可保组为参比,#P<0.05,##P<0.01。

2.4 治疗后每组研究对象热痛阈值的变化

经过42d治疗,就热痛阈值方面,参比正常组,模型组显著升高,即;参比模型组,4个治疗组研究对象均发生下降,,差异显著。其中HLF高、中剂量组与弥可保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经42d治疗后各组研究对象热痛 阈值的变化

以正常组为参比,△P<0.05,△△P<0.01;以模型组为参比,*P<0.05,**P<0.01;以弥可保组为参比,#P<0.05,##P<0.01。

3 讨论

作为一类代谢异常综合征,糖尿病具高发病率,其致病主因为遗传以及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协同作用,在现今人类生活方式影响下,此病的发生率上升速度加快。糖尿病所导致的长期高糖状态能够使多个系统器官受累,引起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糖尿病患者常会出现痛温觉感觉异常,其原因多为糖尿病导致的DPN,对DPN的治疗成为了棘手问题,由DPN所导致的疼痛作为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甚至表现出对阿片类药物的抵抗[5]。DPN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若干感觉异常表现频繁出现在病人身上,诸如疼痛、麻木以及发热等[6]。临床上常以改善神经功能,有效控制血糖视为治疗的主要目标[7],同时,帮助患者养成富有科学性与规律性的饮食习惯,保持运动与饮食的合理化,对必要营养元素进行及时补充,起到应用的辅助治疗效果。

抗氧化、调节血脂、抗脑组织和心肌缺血等特点作为HLF药理学活性已经被多项研究证明[8],在本实验中,进行高脂高糖饮食同STZ腹腔注射联合处理,诱导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9],接着,经过6周山楂叶总黄酮治疗,低中高剂量HLF治疗组空腹血糖测定发现都出现下降,同时恢复了一定的体重,尤其在高剂量治疗组,表现更为显著。表明HLF可以剂量依赖性恢复胰岛胰岛素分泌功能,有助于空腹血糖值的下降,同时对糖尿病症状加以有效缓解。各个治疗组均有改善热痛觉迟钝的作用,HLF中高剂量治疗组的效果更为明显(P<0.01)。本实验通过对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经HLF治疗后血糖水平、生物行为学以及热痛阈值的研究表明, 针对2型糖尿病大鼠,HLF有助于其血糖值的降低,体重的上升,同时在这些研究对象DPN引发的热痛阈值上升方面,起到积极缓解作用,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DPN所致的热痛觉迟钝现象。

[1]LlewelynJG.Thediabeticneuropathies:types,diagnosisandmanagement[J].NeurosurgeonPsychiatry,2003, 74:15

[2]张国艳, 田宝文,李长红, 等.依那普利叶酸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6):56-57

[3]李伟, 张红,殷松楼,等.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的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26(1):52-55

[4]赵伟,孙国志.不同种实验动物间用药量换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5):52-53

[5]万丽,罗爱林,田玉科.连续小剂量吗啡腹腔注射对CCI大鼠抗伤害效应的实验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34(2):232-235

[6]孙蕊,刘世超.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7例[J].中国医药导报,2010,(33):156-157

[7]贾竹敏.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3(13):143-144

[8]于栋华,包顺茹,于纯淼,等. 山楂叶总黄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15):174-177

[9]刘中柱, 卢文婷.山楂叶总黄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中VEGF表达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3,36(6):63-64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11551471。

陈熠飞(1991~)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齐淑芳(1972~)女,黑龙江密山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qishufang666@163.com。

R

B

1008-0104(2017)02-0016-02

2016-12-2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