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赵英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意识观念风起云涌,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务必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探求出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和政治素养的意识形态教育路径。为此,高校要从意识形态的课堂育人路径、意识形态的实践育人路径、意识形态的管理育人路径、意识形态的环境育人路径、意识形态的网络育人路径五个路径研究入手,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统领权,做好高校党建工作。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2
高校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教育路径,积极应对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冲击和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探索出意识形态的课堂育人路径、意识形态的实践育人路径、意识形态的管理育人路径、意识形态的环境育人路径、意识形态的网络育人路径,开展多方研究部署和有益实践。看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全局性、战略性、紧迫性、严峻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教育路径创新,占领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
一、意识形态的课堂育人路径
高校把握意识形态的教育路径,务必要以课堂作为育人的第一路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一系列党的重大思想理论为主体,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传播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理论,透过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现象,看到学生思想政治的真实水平和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鉴定信仰和执着追求,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师生课堂讨论、小组交流、分组展示等的课堂创新形式验证学生思想政治的实际吸收效果和理解应用水平。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旗帜方向,是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根本价值追求,是中国人民、中国道路、中国理论的内在灵魂。坚持意识形态的课堂育人路径,必须从始至终的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课堂教育的灵魂关键,广大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们要在课堂上为学生们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观点,培养学生们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融入到高校的课堂教育教学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为准备课堂素材、设计课堂流程的原则,为课堂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方向、中国风格的教育原则。坚持弘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在课堂的内容比重,巩固党对高效课堂的领导权和把控权。
二、意识形态的实践育人路径
高校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教育路径,要开展积极的实践活动来培育和涵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理解和领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把这些重要精神资源和珍贵思想宝库贯彻到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植树活动、敬老爱老活动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水平和能力,让学生继承到中华文化、传统道德、礼仪制度中优秀的部分,树立学生高尚的精神素养和文明的礼仪风尚,提升学生的实践行为和动手能力,调动起全校师生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自愿的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实践育人路径,不断挖掘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供实践操作、具有实践指導意义的路径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带领学生深入实践、实地调查、探索研究的工作,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心的能力,在实践中得真知,通过实践来验收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水平和成效。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锻炼人,磨砺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性情,真正地把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落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成才的过程中去,一点一滴地灌输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要加大高校思想政治领域的学术研究者、专业知识分子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的专业指导,加大党的组织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的政治领导,加快培养出一支为提升实践工作服务水平、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的实践工作队伍群体,发挥他们作为中坚力量的作用。通过教育实践整合高校全体师生的思想和利益,激发对思想政治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在潜移默化的实践熏陶之中产生自由自觉的认同,培养对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追求,拥有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顺利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培养目标。
三、意识形态的管理育人路径
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要自上而下的开展,做好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的政治培养工作,加强高校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是高校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做好管理育人的中心环节。把握好管理育人的方法,对症下药是工作的关键。针对不同的受教主体,采取不同的育人方法,既要灵活有效又要保证教育的原则和方向不偏离社会主义高校的管理方针。以高校管理工作者和在校大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只有培养原则正确、立场坚定的管理工作者,才能把控好高校日常工作的方向,培养出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有利于社会的人才。
从高校的管理层面入手,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加强高校的组织领导,创新高校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切实提升党对高校的行政管理和政治领导,加强对高校管理层的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政治领导,让党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和把控权,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宏观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党领导干部、党指挥干部的原则,在高校管理层的选拔任用过程中把意识形态水平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实现高校系统下的党委统一领导、各基层党组织协作配合的行政管理体制,创建高校大学生思想防范机制和及时纠正机制。考察管理工作者和高校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他们的生活质量、宗教信仰和思想动态,对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管理者可以通过座谈、问卷、谈心等方式及时沟通解决处理,行政管理部门要有的放矢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管理,要提升高校管理的全局性、针对性、时效性,发现问题高效解决,出现错误及时纠正。巩固并不断创新一系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政治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
四、意识形态的环境育人路径
高校把握意識形态主导权,最终目的就是要培育出具有高度思想政治水平和政治素养的校园环境,利用校园环境熏染和陶造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人才。高校要努力打造出科研水平高、学习氛围纯、思想观念正的校园环境,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思想环境和学术环境。培养意识形态教育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要积极构建意识形态工作生根发芽的成长环境。守护好校园环境的根脉,在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德修身成才的过程中扣好人生路上的第一粒扣子,培育学生的精神理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失做人的根本,才能在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家庭幸福中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高校要综合利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术内外等各种环境,注重观察研究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培养学生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要鉴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坚决维护党、国家、人民的利益,处理好利益分配的问题,舍小我,顾大局,人生才能有长远的发展。把教学相长的基本方法贯穿到环境育人的始终。在意识形态环境育人的路径之中,积极总结实践经验和成果,观察和思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路径中的优秀成果和范本,总结高校意识形态环境育人工作的规律。只有构建出建文明、有爱、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才能培育出高校的立德树人、凝心聚力的价值底蕴。
五、意识形态的网络育人路径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互联网技术横空出世,人类社会也由此产生深刻变革。高校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必须要把控好网络领域的坚强阵地,既要看到互联网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冲击,又要看到互联网技术、新媒体等可以为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便捷的优势。面对网络环境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的问题和挑战,高校要坚持继承传统,结合创新,既要管控又要引导。对于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为意识形态提供高效服务和便捷传播的一面,高校要建立网络育人的体制机制、开辟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进行网络教学的渠道等,为高校网络育人的意识形态路径服务。
高校意识形态网络育人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培育“互联网+”的创新思维等一系列社会热点,把握社会风尚,引领社会思潮。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创办“红色”网站、党史专题网站、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站,创新网络传播和运行的平台,开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新天地。通过德育专题网站、校园文化论坛、学生交流平台等网络媒介,专职辅导员工作日志、时政热点评论员、专职言论监督员、信息传播管理员等队伍,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理论化的高校网络育人路径。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公开发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意识形态问题的思考和感悟,形成高校独具特色的网络育人属性,发挥高校的学术引领和育人职能,巩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网络阵地,推进高校网络的文明和谐传播,开拓校园网络舆论宣传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朱继东.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学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党政研究,2017,2.
[2]吴晶,胡浩.***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