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于洪+柳俪葳+黄泽烨
摘要: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加强应用型高校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切实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学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当今,一所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院校办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培养的学生素质和规格能否有效契合,两者契合度越高,一般来说其办学效果越好。可以说,产学研合作已经越来越成为应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径和加强应用型高校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相互结合的作用就是要在最大限度上缩减高等院校的教育功能与市场的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使学校的人才输出与市场的人才需求相结合.那么,本文就谈一谈目前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切实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各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府层面
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一方面应该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为学校和企业提供有效地指导,为双方搭建合作平台;另一方面,应该提出有效地政策激励保障措施,尤其在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应发挥其行政职能,从政策上激励合作。例如,德国出台政策明确了企业在教育中的义务,要求企业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将此作为企业评估的标准之一,并与税收优惠政策挂钩,以激励企业参与教育的热情。而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指导力度不够,高校在整个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从发起、策划到组织、实施都是主角,这样难以维持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致使目前一些学校的产学研合作还停留在浅表层次。
(二)学校层面
1.缺少配套的管理体制和组织保障。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工作的组织机构是科研处作为校级管理协调机构,各二级学院作为具体执行机构,缺少真正针对产学研合作的独立设置的机构,更没有专职人员负责这项工作。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管理制度文件一般散见于其他科研管理文件中,针对产学研合作专门的规章制度是比较少的。
2.缺少“双师型”教师。尽管近几年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热议的话题,但是仍有不少高校教师没有给予产学研合作教育足够的重视,只顾埋头教学,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授课内容不结合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科学研究不结合市场,导致教学内容脱离社会需要,教学工作无法与时俱进,科学研究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制约了产学研合作,更制约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企业层面
毫无疑问,企业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产学研合作,需要企业提供实习场地、设备、挑选员工指导学生实习,这些人力、物力的消耗需要企业自己承担。而且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以简单劳动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人才的层次偏低,即使是一些发展较快的企业,也只是依靠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企业对于科学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积极性较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需要任何投入就可以获得它所需要的人才,当然也就不愿意为教育投入人力、物力。
二、如何切实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在产学研合作中,应该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和保障作用,比如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建立专门负责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机构,负责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尽快完善现有法律和政策,明确企业、学校、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税收倾斜等奖惩措施,激发企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政府应该给予学校和企业双方一定的经费投入和利益补偿,应将产学研合作所必须的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范畴,设立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用于补偿企业为教育付出的人力、物力成本,给予贡献突出者奖励等。因此,只有在经费上、法律政策上、组织机构上给予高校产学研合作以充足的保障,形成长效机制,才能保证产学研合作不会流于形式、浮于表层,从而维持校企长久、稳固地合作关系。
(二)推进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
1.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推动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高校可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所谓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就是一个由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学术专家组成,针对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企业实践教学等教学研究的学术组织,是指导专业教学改革、专业建设的工作机构。该委员会要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有计划地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定期召开专业咨询论证会,认真探讨新时期高等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邀请企业管理层与学校一起进行专业开发、专业调整、课程设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从而保证教学效果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要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使毕业生素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打造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一支既懂教学又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产学研合作的必备条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有两种方式:一是从企业聘请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二是教师到企业参加挂职顶岗实践,这是实现校企合作最有效的方式。高校应将顶岗实践作为一种长效机制贯彻下去,将其纳入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确保中青年教师每年至少有1-2个月时间到与其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锻炼,这样才能深入基层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真正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零对接,杜绝空谈理论。只有从书本中去实践,再回到书本中,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旭荣.高职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邱镛妃.推进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作者简介:于 洪(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传媒学院科研处,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柳俪葳(1978-),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传媒学院马列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黄泽烨(1987-),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传媒学院马列部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