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敖成兵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当前,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内容在青年学子中的传播现状和传播效果并不乐观。“实效性”是关系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乃至成败的重要问题。站在“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笔者尝试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如何切实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进行深入思考和路径探究。
“人生最大的目的还是博爱,一切学术也都要更有效地达到这个目的。”[1]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理论传播和心灵交流的活动,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感知他们的内心需求,通过爱的感化和情的熏染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个体道德意识与行为发生学的研究证明了人对人的理解和信任是个体品德发生的基础,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会衍生出赞同、愉悦和幸福等主体情感。只有在沟通与交流中才能产生师生间的亲密感、尊重感、平等感和信赖感,才会有情感共鸣、心灵呼应,才会增强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感召力和亲和力,从而带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源泉,偏离了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最终导致僵化而低效,所以“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2]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过程,它向受教育者呈现人类文明的精华,并用话语演绎和传递着这些精华的生成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在内容上要找到与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契合点,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涵的丰富内容延伸至学生的生活世界。把大学生对生命、自由、尊严的追思与探索引向深处,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其对终极价值、信仰的追求。
人的思想品质的提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可能被强行戴上主流意识形态的帽子,穿上科学信仰的外套,贴上核心价值观的标签。因为任何强制性的外在灌输,都难以培养起真正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柔性灌输不同于以往的“强制灌输”。在教学活动中凡是能给学生带来感悟和启迪,有助于实现教学内容内化的方式方法都可以尝试和推广,尤其要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温情教育方式来感染、启发学生。要努力营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求知欲望的教学氛围和教育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思想教育内容,从而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目的。
柔性灌输的魅力体现在细微处。教育者要实现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身教与言教相结合,以自身的信念品德、学术水平、治学态度、言行举止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和激励学生。同时,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社团和“红色社团”活动,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凝炼大学魂魄,营造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精神氛围,使大学生们在温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的洗礼。
恩格斯说过: “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3]提高大学生理论思维水平,是为了使他们能够更科学理性地分析社会矛盾和反观思想困惑,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剖析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时髦的流派和思潮,认清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理论本质,通过对他们的澄清和批判,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要使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得到提高,首先要充分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价值性、政治性和思想性。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通过中外政治思想对比分析来讲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善于结合历史的发展进步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客观依据、理论成果和理论魅力,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促进个人全面进步发展方面,更具有人文价值,更能体现人文关怀。同时还要增强说理的透彻性、真实性和可信性。因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所以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和说明事物,对理论难点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不回避,以真理教育学生,以事实说服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其次,还要帮助大学生培养探究型的学习方式,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调查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又注重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要由传统的“千人一卷”、靠死记硬背的应试型模式向“以提升思辨和研究能力”为目标的考核方式转变。可以采取自设选题、小组讨论、结题答辩的方式,让学生围绕所选课题,去研究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理论思维水平。
抢占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阵地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话语体系和实现平等的话语权。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所孕育出的话语体系则表现出多样化、娱乐性和不规范等特点,这样所形成的话语差异,造成教育主客体双方的话语理解差异,使教育信息难以进入青年学生所熟悉的文化语境中。因此,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应该改变,受教育者的话语权要得到体认和尊重。
为实现这一目标,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必须融入大学生的生活,探究和了解青年学生的话语体系。从大学生群体生活中寻求资源,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习惯交流方式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语言方式和表述形态。通过逐步了解、掌握大学生的话语方式及产生话语的心理结构,在尊重话语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自身的话语体系,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加强师生间的话语沟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场域中,一方面绝不允许类似“淡化、消弭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在教学活动中出现和延播;另一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文本话语进行继承、扬弃、梳理和整合,并对新的文本话语特别是网络话语进行释义、加工、融合、提炼和创新,不断创造新颖活泼的话语内容和形式,构建更富有语言魅力、幽默风趣、言简意赅、更能抓住人心的话语内容;同时要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博采众长的方式以及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怀汲取、涵容、借鉴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语言和话语成果,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话语的意蕴进行凝练、重构、创新、升华和运用,这样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话语运作取得实效。
众所周知,社会教育几乎贯穿一个人成长的始终。从社会这个角度讲,必须要向大学生提供相互一致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因为“如果社会或社会中某一特定的机构想要有意识地来塑造其年轻公民,建立各社会化机构之间的一致性是首要的促进因素”[5],而“公民们从不同的社会化机构那里得到的是同样的信息,那么他们的态度极可能按照某一特定方式形成。”[6]如果一个大学生在校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在社会上遇到了“潜规则”的阻隔和破坏,或者自身受到一些消极、负面社会事件的干扰和影响而造成心灵上的震颤、失落和迷茫,久而久之,他会怀疑甚至推翻原有的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良好的思想品行。所以我们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诸如就业、住房、教育、医疗、贫富差距、腐败、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让大学生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自嘲中走出来,才能使他们在内心深处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提升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否则,我们在思想理论工作中投入再大,面对“信仰不明,道德沦落,文化低俗的气氛正在弥漫”[7]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话语说得再动听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我们要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保证网上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可靠性,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力和判断力。在学校网络服务层面上,要打造“网络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平台,可以设计几个核心版块,一是资源共享版块,譬如开设网络电台、精彩点击、名人讲坛、学习园地等栏目,实现信息联通;二是在线交流版块,发挥QQ 群、个人空间的优势,开展网上咨询、答疑解惑等活动;三是热点“面对面”版块,在对热点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中让同学们发生思想碰撞和话语交锋,帮助他们在研习辩驳中实现自我教育;四是原创版块,鼓励大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创作更多内容健康、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原创微博、视频、励志歌曲等来丰富课余生活。
青年学子只有坚持把思想认同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慎独自守,言行一致,把业已生成的价值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德行,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旨归。
社会实践作为规范化、制度化的教育行为,可以实现学校教育阶段与大学生毕业后的人生阶段的有效衔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上所具有的爱国情怀和进取精神、奉献精神以及敬业精神等等,会对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产生积极而有益的影响。因为“大部分的人类行动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习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知道了新的行动而应该怎样做”。[8]事实证明,价值示范的导向作用,比起价值规范的导向作用,更有说服力,教化效果更明显。通过价值示范的发散效果和感染效果,可以在品行效仿和道德想象中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良好德行。高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在实践活动中注重挖掘传统活动形式的潜力,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创造新的形式,形成新的亮点,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同时,在社会实践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优势,做到学以致用,使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5 卷)[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81.
[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3~117.
[7]陈奎元.开创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新局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8-10(01).
[8][美]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2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