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蒋永远
(三明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语言与文化成为了联系世界的关键因素。英语中有一句俗语是:“一个人的美点也可能是另一个人的粗糠”。也就是说,同样一句话中国人听起来是得体的,而在西方人的耳中也许就成为了反感和不理解的对象。这并不是因为语言的不同造成的,而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的语言表达环境造成的。“不同的社会群体用不同的观点看待世界,这种差异往往可以从各自的语言中找到系统的印迹。”(费思曼)[1]
跨文化造成的语用差异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本土文化的意识往往会限制我们对谈话对象的文化内涵的解读。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开放,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日渐紧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也逐渐增多,因此,对在日常口语表达中由于跨文化语用失误情况的分析,对于进一步提高跨文化意识,促进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结合日常口语交流中的经典语用失误案例,探讨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并且为日后的外语教学提出个人意见和反思。
关于语用失误的分析,笔者在此主要列举了汉语与西方国家的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并且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
1.日常问候语。汉语中有许多日常问候语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中国人常喜欢用这样的招呼语来问候对方,如:吃了吗/上街啊/下班啦/吃了什么好吃的。中国人对这些用语会觉得十分正常,就像说“你好”一样普及,并且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非常亲切的日常问候语。然而在西方人看来,他们却难以理解这些语言中的内涵,他们会将其翻译为正式的问话,以至于会对这样私人的问题感到惊讶,讶异于中国人为何会对他人的生活细节如此关心。根据语言学家弗格森的研究来看,“英语和阿拉伯语的招呼语和告别语通常是从祈祷神灵赐福的用语中衍生而来”。因此,对于中国式的问候语他们表示出极大的不理解,中国式的问候语是在关注细节的问候中表达对他人的关心,而西方人则认为关注他人的私人生活,对这样的问题难以理解。[2]
2.恭维还是讽刺。相比较中国人,西方人不习惯于对他人的个人财产以及隐私有过多的谈及,例如,如果在对话中提到了类似于富翁、幸福家庭以及福气等这一类的话时,他们会将这样的恭维理解成嘲讽或者是侮辱,因为在他们的观点里认为是在探听自己的隐私或者私生活,所以会比较避讳这类话题。因此,在他们的日常交谈中则更多的是围绕当天的头条新闻或者是天气等打开话题。[3]与之相反的是,中国人则认为对他人家庭生活的关心以及对方幸福生活的谈及是对对方的恭维,是有助于双方关系的融洽的。
3.谦虚还是虚伪。西方人在面对赞赏时会以一种欣然和感激的方式接受,例如一位绅士在赞美一位女士时会说:“You're so beautiful!”被赞美的人则会感激地回答“Thanks!”如果同样的场景换做是中国人,那么回答则可能是“您过奖了”或者是“没有的事”。西方人在听到赞美后会表达出自己的喜悦之心,甚至还会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自豪。然而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式的应酬是表达出了语言交际的礼貌和谦卑策略、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中国人会认为从自我贬抑的角度进行的谈话更加有利于建立友好和谐的交际关系。
4.暗示还是明说。中国式的口语交流常常伴随较多的隐晦含义,以一种更加迂回和婉转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在逛街的过程中,甲因为很累了向乙表示自己很累,所以对乙说:“你累了吧,累了我们就去休息会”,乙:“我不累,你累吗?”甲为了表示礼貌,只好回应: “不累啊,我也不累呢”。类似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发生,中国人在口语表达中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只是希望通过语言暗示性的表达能够让对方领悟。西方人则相反,他们会在对话中明确地、直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并且希望对方能够直接理解自己的意思。
综合上述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在中西方口语交际中的确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文化障碍,友好的问候可能变为多管闲事、探查隐私,恭维的语言又可能会被对方理解为对自己的讽刺,赞美的语言却得不到欣然的肯定,谦虚的态度则会被认为惺惺作态,暗示性的语言陈述造成理解上的失误等。这些对话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体现了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以及价值观念。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性,这是与双方的社会结构以及历史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的。
1.历史文化因素。中西方国家都经历了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以及到封建社会最终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发展进程,但是他们的历史演变方式以及发展背景却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的原始社会是带着氏族制度的脐带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的。氏族制度形式的保留是后来中国社会发展成以家庭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结构的关键。”(李宗桂)古代的大家庭制度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家长制的等级森严制度让人们的封建大同思想更加坚固,因此,将对家人的关心由内而外的衍生到对社会人的关心,在称谓上更趋向于类似于“叔叔”“伯伯”这样亲人化的方式。交谈中为了表示对“家人”的关心则会问候对方的饮食起居以及生活中的琐碎小事。
而西方国家的发展却与中国社会的演变大相径庭。欧洲古代文明的血缘关系由于征战和氏族公社的瓦解而日渐松散,即使到了当代社会,西方社会也不像中国社会一样重视亲戚关系,更多的是注重邻里以及团体和社区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的交往中他们很少涉及他人的私事和私生活,谈及的大多数是公共话题以及社会生活和问题等。[4]
2.思想文化根源。我国自古以来是以“礼仪之邦”著称,历代的思想大家也竭力倡导人们要知书达理,要学习基本的礼仪。在我国思想理论中占据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更是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希望通过迁就个人来协调群体关系,让个人更好地融入到团体中去,是一种贬抑个人、成就团体的道德观念。主要是以谦虚谦卑的态度去与他人交往,这便也是我国谦虚谨慎的口语表达方式的传统思想文化根源。此外,我国一直以来都坚持以“礼”为标准的和谐思想,长此以往就使得中国人在生活中更加注重他人和集体的意志,而忽略了个人的真实需求和个人意志,这也是导致中国人在交谈中通过隐喻性的语言来与他人沟通,了解他人需求的体现。
与我国集体和隐晦的意识相反,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其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对个人的权利以及价值的肯定。之后一系列为了争取人权和自由的运动的兴起,更是坚固了西方人注重个人利益,争取平等和自由竞争的意识。发展到现代,西方人的个人中心价值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家庭中的个人是充分自由的,他们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而肯定自我。因此,在交谈中更加直接,并且更加自信。
综合上述观点来看,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是导致双方语用失误的关键,具体来说包括了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性以及受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的价值观的差异,此外还有由于不同的道德规范引起的中西方在口语交际中的差异性。作为人类文化的共同组成部分,中西方文化拥有共同的基础,在差异的同时也有相似性,因此,中西方应该相互学习相互理解。
3.思维方式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又会导致其语言习惯的不同。比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加偏重于人文和道德伦理,而欧美国家的人更加注重自然和科学知识。英美人重视逻辑和理性,更加倾向于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此,在日常用语中其更加倾向于基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的语言交流,注重分析客观事实。而中国人更加注重意象思维,善于创造一种意境和语境让对方去理解,并且透过自己创设的意境来表达话中的弦外之音,并且试图利用这种创设性的意象交流,将个人的思维传达给对方。这种差异性较大的思维方式,自然会造成日常口语表达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从上文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文化在影响口语交际表达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跨文化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应该从文化的角度全面地将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呈献给学生,通过熟悉语言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特点来更好地在差异性的语言交流中应对自如。也就是说在学习外语时,不仅要了解一门语言的语言结构,还需要了解语言的文化以及历史,通过观察和留意日常交流习惯,逐步对异国的风土人情有更全面的把握,从而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1.创造真实的语言文化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体悟文化差异下不同的口语交际模式,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在相对开放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和互动。在真实互动的过程中感受语用失误导致的交际困境,在理解双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谐的交流。
2.在外语教学中强化文化引入。[5]基于文化差异的语用失误是由于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不到位造成的,因此,要提高在日常口语交际中的准确性,应该强化针对学生的文化引入,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在日常用语中的习惯,了解语言结构的异同之处。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差异性。
3.教材要符合国外的语言文化。目前我国的外语教材总体上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和认知习惯的,在外语教学水平中也具有较大的作用。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较多的和英美文化脱节的内容,这些不恰当的、不符合国外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容易误导学生,从而造成他们在日常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综上所述,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日常交际中学会从西方语言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以及思想渊源出发,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口语交际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语用失误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误解和误会。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胡文仲比较文化论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7 ~38.
[2]陈俊森,等.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56 ~57.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J].中国外语,2006,(6):65 ~66.
[4]李元胜.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究[J].外语研究,2007,(2):89 ~90.
[5]邓雪菲.英语言语失误理论分析及其对口语教学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6,(12):62 ~6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