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马 英
(辽宁医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2)
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由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教师的教学实效、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因此,研究影响高校思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以求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受到了教育者和研究者们的重视。
所谓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某种教育教学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程度上完成该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把握的感受能力,它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方面的一种主观判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分为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两个方面。“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概念,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1.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包括认知和情感成分。一方面它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认同感,对自己教学能力的客观认知,以及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对学生所起到的影响效果的正确判断;另一方面,由于这种认同感、认知度和判断力均来源于教师自身的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在认知和判断的过程中又夹杂着复杂的情感成分,是教师在情感上的一种个人体验。
2.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反映出了教师的主导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自我效能感比较高的老师积极向上,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成绩,深信他们的积极心态能够反映在其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都有充分的自信,而这份自信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创造力,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还包括教育的各方面。在把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时候,决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教师在课堂上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而要广泛地囊括教育的各个方面。例如,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帮助学生解决课内外各种学习、生活难题,通过谈心等心理疏导方式了解学生的实时状态,以减少甚至消除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负面因素的消极影响,全面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知识水平等多种能力的提高。
1.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其教学行为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实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与学生之间相处融洽,更愿意以民主、平等的对话交流方式与学生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由于受到教师积极乐观态度的直接影响,也更容易采取主动态度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策略,加强对自身的管理、约束和控制强化;而教师也会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促进自我效能感的进一步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反之,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教师则多会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和学生,把教学当做任务而不是享受教学带来的乐趣,久而久之,教学质量必然下降,自我效能感会在消极的情绪和学生的不满中越来越低。
2.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的一种应激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职业倦怠一般会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热情活力,对学生采取消极态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评价降低,产生对工作的无力感。通常情况下,拥有较强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育效果信心满满,会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激情,所以一般不会产生职业倦怠的现象;反之,如果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较低,他投入到工作中的热情就会随之减少,长此以往,会逐渐失去对本职业的兴趣,产生倦怠情绪,最终将影响到其教育教学效果。
3.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个人要想有所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动力,而自我效能感就是推动人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素。“自我效能感可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选择、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最终决定自己能否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思政教师不仅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有绝对的信心,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有绝对的信心,同时,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足够的职业认同,因此,他们更愿意向更高更大的目标挑战,试着去挑战更高难度的工作任务,并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这就成为了教师谋求专业发展的驱动力。而每完成一个既定目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会得到进一步的满足和提高,从而推动其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反之,拥有较低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则恰恰相反。
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思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或者说对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育效能感两方面的平衡有所偏差。一些科学的社会调查结果直接或间接反映出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一项对福建省8所高校思政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300名思政教师普遍认为自己能够较为有效地管理和教育大学生,但是却认为教育对大学生产生的作用较小,即他们对自我效能感的评价更多地倾向于肯定自己传授知识和教育能力的作用和影响,而对于高等教育在现今社会和家庭环境下所起到的正确导向作用却并不看好,也就是说,思政教师存在着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于一般教育效能感。
一项对来自广西省内20所涉及文、理、工、医和高职高专等不同类型高校的400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调查,通过运用俞国良、辛涛、申继亮等人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结合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综合考量,结果显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信念都持有较为正面积极的评价,而对自己是否能够影响学生、改变学生信心不足。简而言之,这一调查也说明了思政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要显著高于一般教育效能感。
以上两项社会调查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均表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效能感存在的突出问题,仅有较高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远远无法满足目前高等教育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的要求。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当前迅猛变化的社会形势,诸多不良因素冲击着高等教育,思政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引领者,在与媒体、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相抗衡的时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由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面对不良因素影响时的自我调适能力,让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自信,切实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般教育效能感可以看作是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升华,一般来说,一般教育效能感过低会导致教师因持有教育无用论观点而不愿投入足够精力于教学中,最后终将影响到个人教学效能感的发挥。因此,在研究高校思政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时候,决不能仅仅根据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的情况而下结论,忽视更为重要的一般教育效能感的高低,顾此失彼,而必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使得自我效能感的两个方面均衡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提高高校思政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着力点。
1.要提高高校思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局势的发展变化,各种负面的影响因素充斥着网络,对当代大学生乃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阵地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教师们大多感慨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认为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小,长此以往,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就逐步下降。因此,作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方向的把握者的思政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养成为了提高自我效能感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着力点。
2.要积极引导高校思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偏低的因素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其中教师的自我反思力度不够就是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而现在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墨守陈规,坚持“灌输性”教学,拘泥于教材,不改变、不创造,导致思政课堂的索然无味。学生没有了学习的激情与兴趣,那么教师的教育又怎能深入人心,达到教育效果呢?所以,要鼓励思政教师定期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是否有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如何加入更多的鲜活元素以迎合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如何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循环,教学相长,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也达到了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目标。
3.要提高高校思政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从学生到家长乃至全社会,大多认为只有学好科学技术才能找到好工作,有发展有前途,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过是一门辅助性学科,可有可无,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越来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思政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不断下降。由于这种现象的蔓延,思政教师的劳动就显得越来越“没有价值”,教师们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是学生的不合作乃至社会的漠然,自我效能感就会随之急速下降。所以,要想提高高校思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社会地位也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这就需要教育部门、高校以及教师共同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们感受思想政治理论的魅力,让人们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重大的作用,使我们的思政课教育得到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对学生的成才、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思政课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会真正随之提高。
[1]杨翠娥.自我效能感:教师成长力的内在动因[J].教育探索,2011,(8):99 ~101.
[2]王朝庄,王在尚.教师自我效能感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5,(17):75 ~76.
[3]洪秀敏,庞丽娟.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2005,(4):43 ~46.
[4]王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探讨——教师自我效能感提升的视角[J].理论导刊,2011,(7):98 ~100.
[5]赵传兵,李仲冬.自我效能感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06,(2):121 ~122.
[6]傅晓华,谢珍萍.高校思政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对福建8所高校思政教师调查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4):73~78.
[7]何昭红,欧海青,梁玉凤.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调查与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108 ~1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