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郑卫平 耿庆山 严 晋 刘贵浩
1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广州 510080; 2 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深圳 518001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创建于1946年,下辖2个分院、6个门诊部和6个研究所,托管2家基层医院,综合实力在国内名列前茅,患者来源覆盖国内外,深受广大群众信赖。医院院训为:“大医厚德,精博至善”。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践行院训核心价值观,2015年4月,医院创设白求恩学堂,运用叙事医学理念,探索将白求恩精神融入医院文化建设之中。
主线是传承“以德治人”的医院文化,重点是医学人文内容,围绕医院文化、医患沟通、党建理论与实践、医院管理理论与技能、健康教育与健康沟通等主题,系统培养我院中层干部、党务干部、医护人员和员工,塑造“人文、科技、和谐的省医”的医院文化建设品牌。学堂宗旨: 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没有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造福人民的人。学堂使命:弘扬不朽精神,引导员工成长,提高人文素质,精益求精。学堂宗旨: 培养具有技能、温度、深度和情感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学堂愿景: 培养优秀的医院管理人员,着力打造医院管理界“黄埔军校”[1]。
2017年 8月18日,为缓解医生工作压力、加强医患沟通技能,学堂举办以“住培学员医患沟通技能体验式培训”为主题的巴林特小组主题活动。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谢永标主任在讲座中介绍了医患双方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的注意力范围差异、视野差异等,并介绍了“巴林特小组”的起源、目标、特点、开展流程以及在减轻医生职业倦怠感方面的应用。他指出,医生参加巴林特小组,可以帮助其自我放松,从而更加自如地处理好复杂的医患关系。讲座结束后,谢主任邀请培训学员进行了巴林特小组体验活动。巴林特小组由一位组员提供亲身经历的医患关系案例,其他组员由谢主任引导在脑海里还原现场,将自己代入故事场景中的医护人员、当事患者者等角色,从不同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这位组员更好地理解患者、理解自己在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并获得成员理解和支持,减少其职业耗竭。经过深度剖析和激烈探讨,繁重的工作压力有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宣泄途径。
2019年8月9日,白求恩学堂走进急诊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交流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急诊就诊的患者家属、医务社工、志愿者、护工、急救车司机、工人、保安、保洁等急诊科各岗位的工作人员代表座谈交流,分享医患故事,剖析心路历程,从不同角度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急诊医疗服务水平进行诚恳坦率的交流。患者家属代表就自己亲属在急诊科的就医过程现身说法,从家属角度提出对急诊科工作的期待。医务人员代表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急诊故事,既有病情发展的曲折迂回、一波三折,又有感人至深的医患互动,彰显人文关怀理念。为提升急诊患者就医感受,耿庆山书记提出“三服务一行动”理念,即社工服务、志愿者服务、承诺服务、“让病人少跑一趟”行动,创新急诊诊疗模式。急诊科引入社工服务后,为大量患者提供了指引服务、心理咨询、社区联动支持等服务。会上,医务社工分享了在急诊工作期间的相关事迹与工作内容。流动的白求恩学堂走进科室,为患者与科室医护人员、医疗支持岗位人员的深入交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增进了多方的理解和互信,来自各方的不同声音为急诊科服务的改善提供了很好的建议。护工、保安、急救车司机都是医院社区的组成部分,通过叙事,他们也增加了归属感和荣誉感,他们良好的服务也使患者进一步感受到医院为救治病人齐心协力的态度,推动了医患共建的落实。
2020年10月21日,白求恩学堂举办健康传播培训,由耿庆山书记主讲《让医者插上健康科普之翼》。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活动采取“线下+线上”方式,我院实习生、住培生/专培生、进修生、各科通讯员等近200人到会。耿庆山教授首先引述***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讲话,强调了健康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的报告从“科普推动医学知识传播、科普彰显医学人文价值、科普塑造医学专业品牌”等三个方面展开。他指出,健康科普和医学技术同等重要,因为医学是人学,医者与人打交道,与患者或者至少是亚健康的人群打交道。健康传播目的就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健康信息的传播者要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传递的健康信息必须经得起推敲,并且要增强互动性,做到情感共鸣和利益相关,才能真正吸引人。我们要用学会用叙事医学的方法讲好故事,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做好传播和沟通,要有同理心、同情心,要善于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的行动能让更多的医生重视这个问题,不仅让患者受益,也会让医生本人得到更多患者的关注。我院建立起具有学会性质的科普团队,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培养科普尖兵,把科普工作提高到与医疗、科研工作同等的重要位置,加强多方合作,鼓励更多的医者多到群众中去,推进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做出让公众能够看得懂、记得住的科普作品,打造医院、学科以及医生个人的“立体化”的科普品牌。
2019年11月13日下午,医院举办新一届总支书记、支部书记培训班——暨“重走白求恩之路”启动会。耿庆山书记作动员讲话,白求恩精神研究会马国庆副会长受邀出席并作专题报告。马国庆副会长通过讲述白求恩的故事阐述了白求恩精神。穿越历史,回忆白求恩同志的往昔,在艰难险阻的那个年代,白求恩为了挽救伤员,不辞辛劳的工作,并多次为中国八路军无偿献血,最后也为了他热爱的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面对重大灾难,医生需要义无反顾;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个民族的力量不仅要体现在经济和军事上,而且要体现在文化和道德上。弘扬白求恩精神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道德更加强大,让白求恩精神真正成为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耿庆山书记为“重走白求恩之路”12个分队的队长授旗,标志着“重走白求恩之路”正式拉开序幕。新一届总支书记、支部书记将分批分次赴陕西延安、山西五台、河北唐县及石家庄等地“追寻红色足迹,重走白求恩之路”,通过实地参访白求恩同志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以场景式教学、圆桌式研讨、主题报告等多样化的红色教育,开展党务干部教育培训,弘扬白求恩精神,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
2019年6月28日下午,在我院和秋月诗社共同举办的白求恩学堂第179讲“让生命踏歌而行”诗歌朗诵会上,党员干部们合诵的《让生命踏歌而行》深情动人,传递美好温馨的祝愿。医院领导、2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了朗诵会。这次活动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吸纳社会各界的声音,架起卫生行业与社会大众的桥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让患者舒心,让党和政府放心。本次诗歌朗诵会分为“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生命如歌”“大医精神”四个篇章,省医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参加,并联合秋月诗社,通过优美且深情的诗歌朗诵,包括爱党爱国诗歌,以及反映广大医务人员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诗歌作品朗诵,创新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提升教育活动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增强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广大党员干部牢牢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来自省医医护工作一线的朗诵爱好者与广东朗诵艺术家、歌手同台,献上一场文字和声音的盛宴,朗诵的作品有《生命的摆渡人——纪念孙家珍主任》《天使赞歌》《生命大营救——致敬“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广东省人民医院白衣战士》等。两位广州著名诗人姚志彬、王晓超的诗歌佳作也在台上进行了演绎。“医生本面对疾病、痛苦和无奈,但医生和医学本身又充满温情关怀,这样医学才充满诗意”。姚志彬认为,这样的教育形式效果更好,传播正能量,扩大了医院品牌形象。未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将在文化培养、医学人文、医者诗意和温情方面进行更多投入。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医生逐渐认识到叙事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根据丽塔·凯伦的定义,叙事医学是指通过叙事能力来认识、吸收、解释和被病人的故事所感动的医学实践[2]。叙事医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医学人文向临床的发展,通过“心与心”叙事交流,促进社会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理解,为紧张的医患关系“松绑”,营造出良好的医院文化[3-5]。
“医学科学主义”在医患关系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侧重于从基因、器官和各种数据对疾病的分析和治疗,导致当前医务工作者忽视与患者交谈、倾听患者的表达和叙述[6]。在大众文化领域,患者对疼痛经历、住院治疗以及疼痛和疾病的原因的理解被忽视甚至完全忽视。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患者身份的丧失以及社会角色的转变,也呼吁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从超越生物医学、重视文化心理分析的角度,关注不同文化群体和边缘化患者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了解不同人群赋予身体的象征意义[7]。
克服疾病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愿望,丽塔·凯伦认为,医生和患者对死亡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疾病是一种生物现象,需要医学干预,从医学研究的普遍性的角度分析疾病的原因; 患者对死亡充满了不可避免的恐惧,倾向于在他们个人生活的整体框架内看待疾病和原因,他们对困扰疾病的羞耻、指责和恐惧的看法也不同。叙事医学有助于弥合医患双方在死亡、病情、病因、情感等方面的差异,调动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抗击疾病和痛苦的积极性,促进医患双方的相互了解,形成一个医患共同体,从源头上消除医疗纠纷的隐患[8]。
民众的健康素养水平决定着国民的健康水平。如果民众具有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知识,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生病时了解疾病的进程和转归,能以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死,就可以认为民众具有了较高的健康素养。但这个过程需要医者和学者持续不断的知识普及,进行大量的科学普及工作。医学领域的科普工作即健康传播工作,其目的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也是叙事医学四个关系中“医者与社会”关系建立的途径之一。医者要积极地传播经得起推敲的健康信息,要用大众听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到情感共鸣和利益相关,科普作品才能真正吸引人。同时,做好传播和沟通,要有同理心、同情心,要善于换位思考[9-12]。
通过对疾病和痛苦的分析,叙事医学揭示了患者的疾病经历、心理体验、疾病和痛苦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了解医患关系及其周围的社会关系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在叙事医学中,医生叙事使医务人员能够调整知识结构,尊重患者的权利和生命尊严,培养敏锐的洞察力。通过阅读和理解虚构疾病文学的基本叙事,医生可以激发他们的同情心,改变他们的视角,反思疾病及其带来的痛苦。在医患沟通中,医务人员应倾听患者的叙述,了解患者的生活历程和内心世界,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医疗卫生知识,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增强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提高同理心、专业精神、亲和力和自我反思的行为,赢得患者的信任、支持、合作和理解[13-15]。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营造人文氛围,已成为医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的法宝。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增长,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除了优秀的医疗技术外,还更加重视医院的人文环境和人文关怀服务。患者参与是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疗效好、损伤小、成本低的医疗服务是患者最大的需求,也是医院和医生最大的期望,同时也是医疗人文关怀的基础[16-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