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林律初
颅内肿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确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颅内肿瘤诊断方法一般有神经放射学检查、CT 扫描、磁共振成像等[1-3],临床诊断率有了较大提高,但对于肿瘤的性质尚无法准确判定,仍需进一步病理检查确诊。β2微球蛋白是一种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人体正常细胞及肿瘤细胞均能合成,而肿瘤细胞合成能力更强,因而检测β2微球蛋白含量对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β2微球蛋白已在颅脑创伤、病毒性脑炎、肿瘤诊断方面得到广泛应用[4-7]。本研究采用灵敏度高的放射免疫法测定颅内肿瘤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以探讨β2-微球蛋白在颅内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研究对象为2012 年3 月~2014 年5 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58 例,其中男30 例,女28 例,年龄18 ~68 岁,平均年龄41.2 岁。依据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其中良性肿瘤39 例,均为病理I 级,恶性肿瘤19 例,病理II级12 例,病理III 级7 例。同期非颅内肿瘤患者20 例作为对照组,男12 例,女8 例,年龄17 ~68 例,平均年龄42.5 岁。
受检者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5 ml,4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清,待检;抽取脑脊液3 ml,若浑浊,则3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放入-40℃冰箱保存,待检。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的含量。
采用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颅内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p <0.05),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颅内肿瘤组患者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良性肿瘤组患者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含量比较见表1。
表1 颅内肿瘤组与对照组血清和脑脊液β2 -微球蛋白含量比较 (mg/L,±s)
表1 颅内肿瘤组与对照组血清和脑脊液β2 -微球蛋白含量比较 (mg/L,±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 <0.05;与良性肿瘤组比较,2)p <0.05
组别 n 血清 脑脊液良性肿瘤组 39 1.42 ±0.62 2.26 ±1.391)恶性肿瘤组 19 1.93 ±0.671),2) 3.47 ±2.621),2)对照组20 1.09 ±0.55 0.72 ±0.58
颅内肿瘤组各组患者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病理III 级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病理I 级(p <0.05),而与病理II 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理I 级与病理II 级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病理分级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含量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病理分级脑脊液β2 -微球蛋白含量比较 (mg/L,±s)
表2 不同病理分级脑脊液β2 -微球蛋白含量比较 (mg/L,±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 <0.05;与病理I 级比较,2)p <0.05
组别 n 脑脊液I 组 39 2.26 ±1.391)II 组 12 2.98 ±2.121)III 组 7 3.96 ±3.161),2)对照组20 0.72 ±0.58
颅内肿瘤基本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因此,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8]。
β2-微球蛋白最早从伴有肾小管损伤的Wilson 患者尿中分离纯化而得,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仅11 800 的低分子蛋白质,是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轻链部分,存在于大多数细胞的表面,在血液、脑脊液、尿液、唾液、乳汁等正常人体体液中均微量存在,正常人中β2-微球蛋白的合成、释放及消除处于动态平衡过程,且维持在恒定水平。文献报道,肿瘤患者血清中β2-微球蛋白含量较正常人群高,且随着恶性肿瘤的不断恶化,其水平随之升高[9-10]。研究已证实,β2-微球蛋白含量与肿瘤细胞数量、生长速率及疾病进展有相关性[11-12]。肿瘤细胞本身合成β2-微球蛋白能力较强,其含量增高;癌性细胞坏死能释放大量β2-微球蛋白,使得其含量升高;此外,肿瘤患者本身免疫机能衰退,机体通过反馈性激活免疫反应,从而提高了淋巴细胞活性,分泌大量β2-微球蛋白。检测人体体液中的β2-微球蛋白含量,有助于对血液学疾病、肿瘤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13-15]。β2-微球蛋白水平已成为多种肿瘤诊断的重要指标。
为探讨β2-微球蛋白含量对颅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本研究对颅内肿瘤患者的血清及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颅内恶性肿瘤组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一方面由于恶性肿瘤本身使得β2-微球蛋白合成增多,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参与肿瘤免疫的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破裂后致使β2-微球蛋白增多,从而导致血清中β2-微球蛋白含量增高。颅内恶性肿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含量与非颅内肿瘤对照组差异明显,因此,血清中β2-微球蛋白含量可作为颅内恶性肿瘤诊断的较好指标,尤其是对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典型的恶性肿瘤患者,检测血清中β2-微球蛋白水平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颅内肿瘤组患者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且良性肿瘤组患者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可能由于恶性肿瘤患者β2-微球蛋白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释放到脑脊液所致,恶性肿瘤分化程度越大,代谢速度越快,癌性细胞数量越多,释放出β2-微球蛋白越多,其水平升高。因此,同时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测定对颅内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参考价值。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颅内肿瘤各病理组患者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理III 级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病理I 级,而与病理II 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I 级与病理II 级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β2-微球蛋白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分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综上所述,血清和脑脊液β2-微球蛋白水平,是颅内恶性肿瘤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尤其是对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而有效的治疗方案。
[1] 黄生炫,熊云彪,尹 浩,等. 荧光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手术中应用的初步报告[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2):186 -188.
[2] 徐 松. 颅内肿瘤的CT 和MRI 诊断与鉴别诊断[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8C):95.
[3] 周 迅,邵国良. 3.0T 磁共振弹力成像在继发性颅内肿瘤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4):104 -107.
[4] 周 欣,陈小风,黄志华.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和β2 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19):1 -2.
[5] 毕经丽. 88 例颅脑创伤患者脑脊液β2 微球蛋白检测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2):1224 -1225.
[6] 王钦君,宋健辉,曹利华. 血清β2 微球蛋白测定在肺癌、肝癌及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3(3):15 -17.
[7] 吴仁仁. 血清β2 -微球蛋白检测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80 -2781.
[8] 王文龙,高海燕,于秀艳. 血清β2 -微球蛋白和多肿瘤标志物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7):1330 -1331.
[9] 张勇军. β2 -微球蛋白在肿瘤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6):699 -700.
[10] 王玉亮. 血清β2 -微球蛋白测定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8):68 -69.
[11] Langer P,Kocan A,Drobna B,et al. Alpha-fetoprotein,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nd beta2-microglobulinin adult population highly exposed to organochlorinated pollutants (PCB,DDE and HCB)[J]. Endocr Regul,2011,45(3):149 -155.
[12] Guti Rrez A,EMartinez-serra J,Barcelb,et al. Progoostic value of serum CA125 levels in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otential role of a new seex and age adjusted reference value[J]. Int J Lab-Hematol,2010,32:582.
[13] 陈品儒,易小萍,陈 华,等. β2—微球蛋白在结核性与癌性胸积液检测中的意义[J]. 现代医院,2007,7(3):62 -63.
[14] 陈品儒,陈 华. 血清β2 -MG 含量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J]. 现代医院,2008,8(2):61 -62.
[15] 郭小玲,吕峻峰,姚苗苗,等. 尿β2 微球蛋白及尿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在支原体感染肾损害中的意义[J]. 现代医院,2010,10(7):77 -7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