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简·奥斯丁小说中的军官形象新探

时间:2024-07-28

□董 娜

(山西开放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27)

简·奥斯丁是18世纪末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她共留下了6部经典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曼斯菲尔德庄园》《诺桑觉寺》《爱玛》和《劝导》。简·奥斯丁的小说多以婚恋为主题,内容涉及对当时社会各色人物的精彩刻画。简·奥斯丁的作品都以年轻女性为主人公,她最擅长对青年女性的人物刻画,其笔下的女主角们也总是成为评论界的热议人物。然而当我们关注主人公的命运发展轨迹、总是把聚焦灯打在这些主要人物身上时,不应该忽略其作品中的一些次要人物,这些边缘人物的身上同样被简·奥斯丁赋予了时代的印记,以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军官这一群体虽然没有被浓墨重彩去描述,却在每部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可见这一群体形象在简·奥斯丁的人物图谱中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军官形象各异,良莠不齐,有正直善良、宽怀大度的;也有粗鄙可耻、道德沦丧之徒。这些军官形象会频繁出现在简·奥斯丁的作品中跟当时的社会原因密不可分,也跟作者本人的家庭原因有着密切关系。

一、形形色色的军官形象

简·奥斯丁在其小说中赋予了军官人物多样的性格,其中不乏积极正直的正面角色。

《理智与情感》中的布兰顿上校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他虽年龄偏大,却成熟、睿智,总是默默地关注和帮助身边的人,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的化身。布兰顿上校有一段不幸的初恋,却义无反顾地照顾着前恋人的私生女;在爱德华被母亲唾弃之后,又积极为其谋取牧师之位。布兰顿上校虽然一直爱慕玛丽安,但他知道玛丽安对威洛比一见钟情,所以为了尊重玛丽安一直隐忍着自己的感情,没有急于像玛丽安表白,而是默默关注着玛丽安,并给予帮助。玛丽安最初钟情于威洛比英俊的外貌和浪漫情怀,布莱顿上校沉默寡言,不像油嘴滑舌的威洛比那样讨人喜欢,玛丽安拒绝与这个老单身汉有过多交集,选择冷言以对。在玛丽安被威洛比无情抛弃后,她伤心欲绝、重病在床,此时的布兰顿上校对她不离不弃,玛丽安逐渐接受了布兰顿,也逐渐能倾听别人对布兰顿的赞扬了。布兰顿上校正直、慷慨且关心体谅他人,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以至于“每个人都知道布兰顿上校的种种不幸,全都觉得自己对他有义务”[1],布莱顿上校的军官形象是简·奥斯丁认可的完美塑造。

《劝导》中的温特沃斯海军形象是简·奥斯丁所有作品中唯一一个没有雄厚的财产和坚实地位的年轻男主人公,但温特沃斯才华横溢、意气风发且风度翩翩,性格也乐观进取、开朗积极。《劝导》的女主人公却出身贵族,显然与温特沃斯不算是门当户对的情侣,她虽与温特沃斯倾心相爱,但安妮的父亲沃尔特爵士和其教母拉塞尔夫人看不上出身卑微的温特沃斯,拉塞尔夫人感觉才貌超群的安妮选择温特沃斯是对其家族和前途的不负责任,安妮遵从了拉塞尔夫人的劝导,违心地拒绝了温特沃斯的求婚。8年后,温特沃斯衣锦还乡,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升官发财、事业有成,却仍专情于安妮。出身底层的温特沃斯朝气蓬勃、积极进取且忠于自己内心的判断,他对待爱情专一、懂得尊重女性,给予女性充分的理解和宽容。他靠自己的辛苦努力获得了财富和尊严,却依然绅士谦逊,拥有高尚的人品。不同于那些躺着就能继承财产和地位的旧贵族们,温特沃斯没有他们的放荡、自私、虚荣和冷漠,他身上朝气蓬勃、积极乐观的大无畏精神是简·奥斯丁内心标榜和认可的骑士精神。

简·奥斯丁笔下的军官形象也不乏修养欠缺、玩世不恭甚至道德败坏之徒,简·奥斯丁小说中对这些人毫不吝啬地流露出不屑和不满。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克劳福德将军就是简·奥斯丁笔下一位道德缺失的军官。克劳福德是一位海军上将,妻子死后不久便急不可耐的想在家中豢养情妇,并借机赶走侄女玛丽。他自己“行为不端”,私生活又一片混乱,给寄住的克劳福德兄妹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摄政王时期,斯文传统盛行,美德和礼节被社会所推崇,不遵从婚姻禁忌是被时代道德家所唾弃的,克劳福德好色成性、认为婚姻是束缚男人的一种绳索,完全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财富来吸引女性,毫无道德典范的模样。

《傲慢与偏见》里的伪君子威克姆外表迷人,然而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曾表达参军的真实意愿是能有更广泛的社交生活,还有机会结识更多的上等人,可见其参军动机并不单纯。威克姆在社交场合殷勤多礼且谈吐动人,因此赢得了诸多少女的青睐,然而其骨子里却贪图钱财、骄奢淫逸,诋毁其资助者达西先生的人品,让女主角伊丽莎白对达西产生了误会和偏见。之后因赌博而负债累累且带着莉迪亚(伊丽莎白的妹妹)私奔,完完全全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浪荡子。威克姆是靠达西的钱买了官职,在军队里当了一名骑手,虽然是一名军人,却游手好闲、目无军规且责任淡薄。

二、军官形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没有哪一位作家可以完全脱离时代而孤立的进行创作。简·奥斯丁作为一名现实主义女作家,其笔下的人物形象必然与其社会背景密不可分。

简·奥斯丁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她短暂的一生事实上经历了英国历史上许多的重大事件。此时的欧洲和北美正处于“大革命时代”[2],其作品中的军官、民兵和国民自卫军等都是当时英国军队和其牵扯到的革命战争的反映。当时的英国同时参与到好几场规模较大的战事中,包括两次美国独立战争和拿破仑战争,这些大事件都深刻影响了英国历史的发展。在当时,参军在英国是十分时髦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玛丽·克劳福特赞叹军人一直受到上流社会的欢迎,军人有着“光辉的英雄气概、服务精神、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3]。

在英法战争的特殊大背景下,当时英国可谓全民皆兵来防范法国部队的突袭,《傲慢与偏见》中,驻扎在麦里屯的一个民兵自卫团成了班纳特家小女儿们“快乐与消遣的来源”[4],民兵可以进入当地的社交界,这便是威克姆加入军队的一个重要原因。民兵组织又具有流动性,为之后威克姆携莉迪亚私奔和其放荡生涯提供了便利。

简·奥斯丁的作品中高调刻画了一批海军形象,源于当时英国皇家海军越来越受到英国人民的尊重。作家敏锐地觉察到,海军作为新兴的一批中产阶级正在通过自身拼搏努力逐渐崛起,躺在家谱上坐享其成的旧贵族正逐渐地没落被取代。小说《劝导》中,简·奥斯丁就描写了海军积极的一面:他们朝气蓬勃、热情忠诚,代表了积极向上的新兴势力。闲散安逸的旧贵族在这些吃苦耐劳、富有理想而又勇于拼搏的年轻势力面前显得黯淡无光。男主人公海军温特沃斯就是这样一位榜样人物,出身寒微,完全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获得了财富和地位。而旧贵族表现出的却是排挤和敌意,安妮的父亲沃尔特爵士便是其一。在一个依然讲究出身的社会,海军靠着自身努力就能晋升的体制是对传统等级制度的威胁和挑战,这对靠着家世背景逍遥度日的传统旧贵族无疑是一种很大的冲击,他们一方面艳羡海军获得的丰厚财富,一方面又瞧不起他们的出身。沃尔特爵士依然固守传统观念,对海军军官充满了鄙视,沃尔特爵士的敌意源于海军的晋升体系对英国传统等级制构成的威胁和挑战。

虽然简·奥斯丁作品中从不浓墨重彩地去描述当时的社会大事件,探讨展示的全是男女青年之间的感情和婚姻问题,但在那种时代和社会氛围下,简·奥斯丁始终把婚姻问题放在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中去考量,小说的故事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使小说具有“相当的广度”[5]。

三、军官形象出现的家庭原因

简·奥斯丁对于军官形象的关注和青睐也有其家庭原因。奥斯丁一生未婚,家里有八个兄弟姐妹,奥斯丁虽一生大多数都生活在相对闭塞的乡村,可家里有两个兄弟都靠自己的能力效力于皇家海军,还有一个哥哥在民兵服役。所以对于军官奥斯丁是不缺乏了解的。在奥斯丁留存下来的书信里,为数不少的信件提及兄弟们参军的情况,“亨利十分向往军营生活,他购买奥克福德郡副官职位的计划现在已破灭,所以他打算在八十六团谋取一个上尉衔的副官职位,这是一支新组建的团,他认为很可能会派驻好望角。我衷心地希望他这一次不会像以前一样失望”[6]。后来这个奥斯丁最喜爱的哥哥亨利加入的是牛津郡国民自卫军,另外的两个兄弟弗兰克和查尔斯则一块儿加入了海军,“分别在14岁的时候作为海军准少尉加入海军,通过各自的努力升到了海军上将的职位。弗兰克甚至还被授予爵位……查尔斯在西印度群岛的驻军中待了7年……弗兰克只是海战中没有亲临战场,这让他失望之极”[7]。此外,简·奥斯丁的生活圈子里也不乏军人,和她非常亲近的姐姐卡桑德拉曾与汤姆·福尔订婚,汤姆·福尔原是牧师,后随军染上了黄热病而死,这对卡桑德拉和奥斯丁本人都有很大触动,奥斯丁和卡桑德拉一直生活在一起,亲眼目睹了亲人失去挚爱的痛苦。因为奥斯丁为自己的兄弟和身边的人的安危担心,所以频繁和兄弟们书信来往,密切关注他们的军旅生活和战事战况。因此简·奥斯丁得心应手的在笔下塑造了诸多军人形象。《劝导》中的温特沃斯海军形象就有着奥斯丁对其兄长的致敬和赞美:热情、爱国、朝气蓬勃且有责任意识,凭着自身的不断努力奋斗去实现理想,报效国家。温特沃斯为代表的海军形象成了这一时期奥斯丁心目中最有前途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男主人公。

四、结语

简·奥斯丁作为一名杰出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其笔下的形形色色人物必然都有社会和时代的影射,军官形象作为简·奥斯丁人物艺术图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大丰富了奥斯丁世界的男性人物,各色类型的军人形象塑造、一场场军旅生活的讨论和争议,再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风貌,使简·奥斯丁的作品也更具历史性和社会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