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7-28

□熊希瑶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2206)

一、当代青少年生态价值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要使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必须对他们生态价值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析。

(一)当代青少年对生态环境的认知现状

青少年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与直接受益者,其生态价值观正确不正确,正确生态价值观牢固不牢固至为关键。当代青少年大多能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对生态价值的深层次认识和对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少“中国青年的生态观呈现知行相悖的特点”[1]。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当代青少年对生态环境的知行现状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首先,当代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对生态安全的脆弱性、风险性和重要性有较为清楚的认知。在接受问卷、采访等调查方式的大中小学的青少年中,78%以上的青少年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易损性以及“破坏自然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普遍感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会损害人民的身心健康,会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虽然他们对生态环保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但生态价值观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其次,当代青少年生活方式正在更新,普遍认同环保政策,但环保责任感不强、践行力不足。当代青少年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想法和行为是认同的,“但追求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具体目标难以统一时,他们仍习惯性地把对自然的客体化、资本化视为‘理所当然’”[2]。调查还发现,部分高学历青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成反比,存在着学历越高、生态环保知识越丰富,主体责任感越低的问题。部分高学历青年还未认识到自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特别是学历为研究生的青年,他们认为“政府应当对改善环境状况负责、不应该花公众的钱”[3]。

(二)当代青少年生态价值观存在问题的成因

“生态价值观是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的统一,是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间‘诚挚协同’的关系”[3],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但不少青少年及其所在的学校、家庭对生态价值观的这种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认识达不到相应的高度,存在如下问题:

1.市场的逐利性对青少年生态价值观有直接影响

青少年的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与社会这个大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摸索、探讨、实践,中国逐渐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经济的这一特性,不仅使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社会的价值观念起到了直接作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侵入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当中,导致整个社会对于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关注度不足。再加上有些地方政府过度注重追求GDP政绩,为了眼前利益,便掠夺性地挥霍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造成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严重失衡。这种社会现实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正确生态价值观的树立。

2.学校生态价值观教育缺失

Woodruff顾客价值层次模型认为顾客感知价值具有3个不同层次,即基于产品属性的价值感知,基于使用结果的价值感知与基于使用目的的价值感知,3种价值感知之间存在层次影响关系,且具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影响关系,“自下而上”主要应用于对产品属性的完善以达到消费者使用结果,从而强化消费者的需求[18]853。本文主要对“自下而上”即“属性-结果-目的”层次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且基于游客感知视角,依据感知价值层次模型的关联程度提供完善乡村旅游地游客中心的功能的对策。

我国中小学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任务。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步入社会后又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青少年在小学或中学时期,即使课本当中有些内容会涉及到生态环保,学校的老师讲授这些内容时也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灌输,不能把这些知识升华到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的高度来要求学生认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唇齿”关系,导致了中小学生生态价值观念的淡化和模糊。在高校,大部分学生是从开设生态价值观教育的选修课中吸取生态环保知识的,少数同学通过必修课汲取,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涉及到生态价值观教育的相关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很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当中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容,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生态价值观的树立,但是由于没有将哲学、伦理学、生态学等学科融会贯通,所以也未能完成生态价值观教育的任务。

3.学校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方式单一,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到位

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并且依赖课堂单一的教学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导致教育者对生态价值知识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被教育者也无法吸收到除了理论知识之外的价值内涵,加上没有实践课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少青少年生态环保理念薄弱、知行脱节。

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对策

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事关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携手推进,多措并举。

(一)提高生态价值观教育主体的生态道德素养

教师是生态价值观教育的主体,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对于青少年今后人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位有较高生态道德素养的教师,必然会影响一批学生生态价值取向地树立,所以,加强对师资力量的生态价值培训以提高教育者的生态道德意识至为关键。各有关生态环境的行政科研部门和单位、各级各类学校,应把生态环境保护培训列入各级政府年度培训计划之中,定期对各级各类教师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教育能力的专题培训,为教师订阅生态环保报纸、杂志和书籍,在教师中定期开展生态环保教育心得交流和实践活动,以提高教师的生态价值素养和情操。

(二)编写、制作生动形象的生态价值观教材与课件

成功的教育一定要有完美的载体做支撑。作为重要的教育载体,教材的编辑和课件的制作,是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必备条件。要根据大、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制作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生态价值观教育教材和课件。教材编写和课件的制作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特别要以马克思恩格斯和***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为主要内容,吸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儒家的“顺应天时、取之有度”、道家的“道法自然、生生不息”、佛家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生态智慧,吸收西方生态环保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如德·布封的《自然史》、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阿尔·戈尔的《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等。由人民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就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为我们编写、制作生态价值观教育教材和课件提供了范本。

(三)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

对于学生来讲,在课堂上对知识和价值观念的接受率还是很高的,所以课堂教育是生态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鉴于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多元的社会现实,党和国家为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逐步加强了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推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实行多载体切入、众主体参与的、庞大的立体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认真深入研究,把生态价值观教育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借助这个庞大的教育体系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每一位教师都要从思想政治的高度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启迪和教育,引导他们去认识、反思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及其惨痛教训。同时,也要开阔眼界,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世界各国在气候反常、生态告急之中的反省、觉悟和应对之策。生态价值和环境保护教育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许多学科都与生态环保内容有交集、有联系,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在进行课程思政的同时将生态价值教育渗透其中。这一举措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计划、教案撰写当中,将生态价值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渗透,拓宽、深化生态价值教育,使每一门课程都成为立德树人、培育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得力载体。

(四)举办丰富有趣的生态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青少年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对有趣的活动总是充满好奇心。因此,正确生态价值观的培养需要课堂传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熏陶培育相结合,要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生态环保知识运用到课外实践活动当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各级各类学校和有关单位,应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外生态环保实践活动来陶冶青少年的生态情操,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环保社团,开展以生态环保为主题的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决定活动形式。积极利用生态环保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陶冶和教育,例如利用“3.12”植树节,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真正让学生知道树木的栽培过程。学校的公告栏上经常张贴有关生态环保的宣传画和文章。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环保创意征集活动和生态环保知识竞赛,充分激发广大师生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各级各类学校要经常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生态环保专题讲座。寒暑假期当中,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环保“下乡活动”,了解发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和原因,以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感。春秋季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郊游登山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特别是要走进塞罕坝、右玉等创造了生态建设奇迹的地方,感受与城市不同的生命气息,让他们深刻领悟生态环保的意义,增强生态价值意识。

(五)强化家庭在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也是最好的老师,作为青少年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家庭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生态道德素养,让父母成为家庭生态价值观教育的主体。那么,父母的思想境界、文化素质、道德水平就直接决定了家庭生态价值观教育效果的好坏。但是家长大多不是专业的生态思想教育教师,而且工作繁忙,无暇顾及生态环保的相关事宜,因此,学校要以“生态环保”为学习教育内容,通过孩子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可以给家长制作、发放调查问卷。布置生态环保“作业”,可以邀请家长来学校聆听生态价值观教育专题讲座,家长一起参加登山郊游,经常联系家长来学校和师生一起以生态环保意识、生态价值观教育为主题进行讨论。这些举措要形成制度和惯例,坚持下去就会出现学校、家庭、学生共同爱生态、懂环保的生动活泼的生态价值教育新格局。其次,提倡家庭“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是党和国家提倡的一种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学校和学生以及家长要共同增强珍惜资源、循环使用资源的观念,改变生活方式,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厉行节约节俭,杜绝奢侈浪费。做到随手关灯、关电脑、拔插头;打印文件时尽量双面打印,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水杯、一次性塑料袋,购买低排量或新能源汽车、居家装潢简洁雅致等等。形成人人讲低碳,人人讲环保,人人为保护生态环境作贡献的低碳生活新格局。

人类作为资源的开发者、消费者,由于对自然无限膨胀的主宰和支配欲望,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所以生态问题并非天灾,而是人祸。要解决我国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必须加强对于青少年的生态价值观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生态环保情怀,提高青少年生态环保的自觉性,是学术界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

注释:

①刘金枝.当代中国青年生态观知行悖论探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11.

②邓蕾.都市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研究[J].青年探索,2015,6:101.

③邓蕾.都市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研究[J].青年探索,2015,6:101.

④王志强.论生态价值观[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1(1):5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