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维族舞蹈《 阿普丹》中的构图

时间:2024-07-28

□潘 虹

(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舞蹈学系,山西 太原 030006)

舞蹈构图亦称舞蹈画面,是舞蹈表演在一定空间与时间内,对色、线、形等各个方面关系的合理布局,是舞蹈语言在舞台上存在和呈现的方式。一般指舞台不断变化、流动的舞蹈路线或队形和画面造型,是舞蹈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舞蹈构图是舞蹈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舞蹈更多的是运动着的表演艺术,空间气氛的营造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整个舞蹈构图的视觉效果。一个舞蹈编导的舞蹈构图能力直接影响着作品水平的高低和艺术表现力的强弱。

编创剧目《阿普丹》是一个集民族性、技巧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维吾尔族女子群舞。主题思想是表现在丰收的季节里年轻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载歌载舞,热情洋溢,喜庆丰收的庆典场景,抒发了维吾尔族人民热爱生活、勤劳朴实的真挚情感。在舞蹈创作中舞蹈构图的具体运用,还必须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和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大胆的创造。作为一个舞者要时时有创新的意念,让其贯穿在作品中,融化在动作里。

一、剧目的主题形象对构图设计的影响

舞蹈作品的主题是支撑舞蹈表演的关键, 有了主题编创体系才有其实现的意义, 因此主题形象是舞蹈剧目的灵魂。例如《盛装舞》的主旨是表现豪迈奔放的蒙族人民。因此舞蹈结构通过空间运动线和画面造型的不断变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舞蹈空间画面,诠释了蒙族人民粗犷豪放的草原情怀。蒙族群舞《盛装舞》虽然动作简单,但它却运用蜿蜒流动的队型,迭幻繁复的变化,描绘出深邃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闪射着迷人的魅力。《阿普丹》也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只集中表现一种情绪状态,目的是烘托和渲染热闹的气氛,因此我们力求突出的核心是通过千变万化的构图和舞者令人振奋的表现力, 展现喜庆丰收热闹气氛。根据这一主题, 利用现代舞的节奏处理方式把维舞的各种步伐和身体各部位的配合动作进行了不同的节奏编排。通过快速的姿态变化和节奏的切分来强势音乐, 突显剧目的动作语汇, 进而突出人物激动欢快的情绪, 呈现剧目的主题形象。但是为了充分体现热闹场面, 更好地在舞台有限的空间里表现不同生活场景的人物的激动之情,就要用不同的舞蹈画面进行兼收并蓄, 交叉配合, 通过不同的舞蹈画面的流动才能把舞蹈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意完整地展现出来。《阿普丹》的群舞造型多种多样,为了体现舞蹈的舞台魅力,演员通过不同的空间造型和队形流动穿插来展现千变万化的构图;并且动静结合,利用音乐节奏的不规则处理把舞台画面塑造成在不同点线面、不同空间的多角度立体式的姿态展现, 包括整体流动、部分造型静止、相互交替运动和交叉流动等使得构图应接不暇, 只有这样才能完美呈现维族姑娘喜迎丰收的、激动忘我的情绪状态和载歌载舞、欢乐无比的庆典场面。多变的构图使剧目的顿挫感强, 提升了舞蹈的观赏性; 画面层次不断变化, 造型新颖, 更吸引观众的眼球, 达成共鸣。

二、剧目情节的变化发展决定构图结构

《阿普丹》音乐总体是“慢-渐快-快”的板拍结构, 因此舞蹈结构分为序目、前奏、高潮三部分。剧目开端主要介绍维族姑娘的自信洒脱和热情大方, 因此动作由群体动态造成的美感形象构成,是以整齐划一、有序递进乃至多样统一的形式进行组合,这样的队形结构是要观众先从整齐一致的美中受到感染,然后逐渐进入到作品中去体会舞蹈的内涵。此部分构图设计要求动作一致,手脚到位,队列整齐,律动流畅。因而在舞蹈开始,婀娜俊秀的维族姑娘们迈着舒缓而端庄的微颤步和“三步一抬”的切分节奏形式出场,按照不同的空间方位,从舞台的各个角度调度出一组组的流动队形,接着我们利用堪称维舞一绝的旋转技巧来烘托气氛。例如“跪转、空转、掖腿立转、平转”。(随着音乐高潮的不断推进,姑娘们逐渐加快了步伐,不停地交插变换着队形。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一群姑娘挺拔的腰身,一片不停晃动的裙摆,使气氛愈加热烈)《阿普丹》的舞蹈结构设计是根据音乐节奏的过渡来一一呈现的,所以高潮部分是递进的队形变化方式, 强调按奈不住的喜悦和收获时的热闹场面。(一个姑娘旋转起来,几个姑娘旋转起来,最后,十几个姑娘一起飞旋,宛若满台彩蝶飞舞)身体有规律的微颤和变换动作时一瞬间的微颤,不仅增强了舞蹈的表演性,还烘托了舞台气氛。整个构图的编排是利用队形的不断变化和空间层次的调度来完成,包括雁形式、散点式、圆圈式以及各种几何图形,几种图形同时交错穿插。为了塑造画面立体效果,还采取部分运动法,相互衬托。 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视觉感受,还利用舞台灯光和音乐节奏的配合, 激起观众对舞蹈的渴望,产生共鸣,达到心随舞动的效果。

三、表演形式强化了构图内涵

我们不再追求所谓在舞台单纯的表演,而是把表演戏剧化、生活化。利用演员在舞台上真实的肢体交流和眼神的互动来烘托剧目的戏剧色彩,《阿普丹》情感色彩丰富,舞蹈演员在台上通过眼神的互动和日常采摘葡萄和劳动的生活化动作把维族人民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纯朴情感表现出来,不仅把维族人民那种天生的自豪和开朗的情怀贯穿始终,还利用群舞这个常见的舞蹈样式,打破现实时空的自然顺序,按照舞蹈的艺术构思逻辑,进行交错衔接。例如演员在队形流动过程中突然停顿, 打破了常见维族舞蹈的基本节奏韵律,揉入现代舞一些动作元素进行节奏切分使用,用不规则的动作组合来丰富舞蹈的动作语汇,使表演有了戏剧色彩。或者舞蹈画面动静结合,一部分舞动, 一部分静止。“静止”是舞蹈构图的表现形式,静止的部分还编排不同的造型, 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舞台空间饱满有力。“流动”是舞蹈调度的表现形式,它们作为舞蹈构图与构图的必要连接,在营造舞蹈情境和增强舞蹈形式美上起到了补充作用。当演员从半弧形变动满天星时,分组时的蹲与转都有着明显的节奏,而不是只有音乐有节奏, 通过肢体表演和音乐的融合来显现情感. 这样在动静结合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流动穿插,塑造不同的舞台立体画面,使之在有限的舞台时空中,表现出了无限宽广的内容。

我国各地的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下了丰富的舞蹈构图,它们是我国人民千百年来在民间进行舞蹈艺术创造的结晶。它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是对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和形象的高度概括、集中和美化。它是我们民族舞蹈遗产中宝贵的财富。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 必须试图对固有的舞蹈构图程式进行创新突破,在有内涵的基础上宣扬个性,从而体现高水准的视觉效果。这是编导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舞蹈来源于生活,它是人民大众的艺术。舞蹈的本质已决定了它的群众性。因此,我们只要掌握了舞蹈创作的基本方法,把握正确的创作途径,紧紧抓住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根本,循序渐进,充分发挥思想的灵动性,就会在不断地总结和实践后完善和提升构图编创的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进而去创作更多出色的艺术作品。

作为拥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文化古国,我们相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当代少数民族舞蹈需要努力寻找自己的语言方式,通过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文化眼光和新颖的创作思维使民族舞蹈艺术之苑百花盛开。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李北达.民俗文化——民间舞蹈[M].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

[3]隆萌培,徐尔充,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法]卡琳娜伐纳著,邓慧慧译.舞蹈创编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

[5]潘志涛.大地之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