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肖光亮,刘小庆
( 1.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广东 广州 510165;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广东 广州 510165)
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一直以来,国内大部分学者都翻译 “Communication”为“交际”,而几乎忽略了它的另外一个含义,即 “传播”。“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传播学也迟迟未被引入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直至九十年代末,随着传播学作为一门显学的兴起,才有些学者逐渐从‘传播’的角度思考翻译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尝试着把传播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翻译学的学科建设。”[1] 575-614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信息的发送者用文化码本来编码信息,而信息接受者根据自己的文化码本来解码信息。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文化,习俗,消费心理等因素,还要考虑信息的接受者,使信息接受者能产生和源语文化读者一样或相似的心理,因此,它绝不是将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简单机械翻译。20世纪90年代见证了译学研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但是一直以来大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翻译的方法上,对于翻译过程中如何做到“信达雅”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关于翻译过程中“传”的研究却寥寥无几。信息论作为传播学的一个核心概念,首次出现在翻译领域是由奈达引入的。他把这一概念放到了笔译的研究上,特别是用于探讨语言的冗繁、信息量和反馈(Nida)。在此之后,一些国内学者诸如谢应喜、王金波、廖七一和太平武等开始研究翻译领域中信息论的应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当然,这种传播学的模式也被应用于同声传译(陈巧玲,2008),翻译传播过程模式的构建(张燕琴,2003;赵明,封雷,陈攀,2009)[2]等等。本文旨在通过香农-韦弗的线性传播模式与德弗勒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来对比分析传统静态的语言翻译观与动态的文化翻译观,进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翻译中所出现的有关问题,并深入探讨翻译过程。
传统静态的语言翻译观只是从“译”的方面和视角来阐述翻译,所以在这种理论指导下,首先,译者也只重视再现文本的微观语义,从而忽视了对等其宏观文化信息。其次,译者为了使某些文本实现完全对等,从而没有注意对原文中语气、神韵、修辞、意境等等对翻译的重要性。再次,译者就会偏重运用语际翻译技巧,从而忽视了动态的语际转化过程。最后,译者只处理文本的局部词义,从而忽略了传输总体信息。
1949年,香农和韦弗在对传播成效怎样达到最好这个问题上提出了在传播问题上被广泛应用的传播模式之一——香农-韦弗传播模式。他们所构建的这种模式的原理通常是,一些由口头语、图像、音乐或文字等合成的信息从信息源发出,在经过发射器的时候被转换成信号的模式被传播出去。这些信息的接受器被称为解码者,其作用是在接到这些被转换的信号之后,解码然后重新编码成信息。从而让信息接收者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这一信息。就拿我们平常的对话来说,说话人,也就是所谓的信息源,“运用自己熟悉掌握的语言系统,在大脑里进行短暂操作之后,编织为能够表达自己想要阐述的意思的具体话语(编码)”。[3]36经过编码的信息由说话人的嘴巴(发射器)通过空气的声波(信道)进行传播。信息接受者(即听话者)的耳朵是接收器,听话人对传过来的信息加以译码(或解码),达到接受和理解。如果对话双方来自同一文化环境,理解只是瞬间的事情,如果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即对听者来说,他所听到的是其他国家的语言,接受者从而不可避免在大脑里有意识地对这些语言进行翻译。在交际的过程中,信源通过信道的发出声音之后会受到噪音的干扰。这样,在理论上讲,一定会丧失一些原信息或者这些信息会有所失真,信息传输两端的信息不能达到绝对的等值。代表了传统静止的语言翻译观的香农-韦弗线性传播模式,认为翻译实际上是一种从译者开始再到读者结束的单方面的传播活动,在这个传播活动过程中,译者扮演了一个中介的角色,他们作为信息的传播者,先要揣摩和理解原作,然后才能够把这种揣摩和理解通过译本的形式传播给信息接受者,即读者。为了达到对原作“忠实”的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尽量做到“信、达、雅”,同时译者可以不考虑或接受读者的反应或反馈意见。这一传播模式对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样的传统静态的语言翻译观不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翻译过程。它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固定化,忽视了人类社会传播过程中二者之间的转化;它未能注意到反馈这一人类传播活动中极为常见的因素,因而也就忽视了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因此,译者应该重新定位,从静态的“译”转向动态的“传”,从微观的语言观转向宏观的文化观,从单向的线性传播转向双向的循环互动,以确保翻译传播渠道的真正畅通、信息的有效流通和传、受双方的互动,达到翻译的目的。
以“传”为核心,宏观对等的文化翻译观主要是从理论深度来讨论翻译的过程、翻译的本质和翻译的影响等问题。这种文化翻译观主要是从信息传播的视角来解决翻译实战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翻译而言有很强的实际意义。所以,翻译研究的根本性转变就是从“译”到“传”的理念上的改变。这种动态文化翻译观使得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领域更为广阔,同时也让翻译理论与实践更具活力,更加符合科学的发展。在1966年,梅尔文·德弗勒(Melvin Defleur,1923-)在香农-韦弗传播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原来的各种模式要完备得多的全新传播模式。德弗勒传播模式突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特征。传播者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是积极主动的,而受传者却是被动的;但是在反馈中,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行为恰好相反。所以说,在传播过程中,二者都扮演着双重的角色。以笔译为例,原文的创作过程可以简单概述成这样:原文作者在大脑里面进行构思之后,把那些由原语文字符号编码成的信息,在这里,原文文本(信源source)通过发射器(transmitter)又把讯息转换成可以传送的信号,编码后的信息通过渠道进行传输,而读者的双眼在这里变成了一个接收器,不断地收到书面形式的语符信号,同时经过大脑的作用,自动且主动地把它转换成可以认知的信息,最后解码成读者所能够理解或接收的译码。接收者在感受到译码信息之后,肯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并以相应的形式回应传播者。根据梅尔文·德弗勒所提出的传播模式,信宿再次发出信息, 接受者根据自己对原来信息的认知或理解传递给原信源。在这个过程中,它的传播要素、顺序或步骤与前一个阶段的传播要素、顺序或步骤几乎一模一样。这是因为“对于传播者与接受者来说,相互理解和体会对方的内涵是传播的关键问题。”[4]3也就是说尽可能多地领会对方的意思。但是要实现这一目的,有的时候信息的传播必须循环多次,直到能够让接受者和传播者拥有相同的信息为止。经过这种循环翻译才能暂告段落。“在这种不断的轮次过程中,译者和读者一次又一次地互换角色,尽力减少噪音所带来的干扰,同时反复‘协商’一起解读和共享语义的信息。”[5]21德弗勒的传播模式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翻译行为和其他传播行为的跨文化比较起来是有所区别的,跨语言的特殊性质在于这种原文和译文的传播过程分别在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这两种大环境下进行,而把这两种环境连接起来的桥梁是完全不同于原文的译文。另外,该模式比起香农-韦弗传播模式有三方面的优势:首先,在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的同时,它还是双向互动的;其次,噪音在它整个流动传播过程中对里面的各个方面和元素产生了一种直接的影响和作用;最后,反馈机制的应用是这个模式中的一大亮点。因此,总的来说,这种模式还是相对客观、相对完善和相对周全的,能够相对全方位并真实地体现真实生活里的传播行为。
“迄今为止,从传播的形式与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传播活动一般被细分成内向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以及网络传播等五种模式。”[6]62翻译事实上是一种人际传播模式(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odel),也更可以说是一种内向传播模式。“要实现这一过程,通常首先是由传播者自己进行内向传播后,以人际传播的方式传播给接受者,再由接受者自己进行内向传播后,以人际传播的方式传播给传播者的双向活动。”[7]136
翻译的内向传播是译者对待异文化的心理内动过程,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曾经详细地分析过“自我”的基本结构,也即阐述了“主我”与“客我”的关系。根据米德的分析和阐述,客体和主体、社会和个体之间都会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相互作用和影响。其实每一个人的“自我”中都有类似的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同时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规则都是由这种作用和影响来决定的。“‘主我’指的是一个人本来就拥有或存储的讯息,而“客我”指的是后来存入脑海里的新讯息。”换言之,在翻译过程中,存在于信息传播者大脑中的相关经验和知识被称作“主我”,而翻译对象作为外界的一种激化就被叫作“客我”。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译者在阅读译文文本的时候,经过大脑的过滤,接收到作为“客我”的信息源,然后让“客我”和“主我”进行对比和碰撞。事实上,这就是译者对原作文本进行解码的一个过程。在经历了这一过程之后,“主我”与“客我”,不论谁占上风,新的知识和讯息都会在传播者的脑海里逐渐形成,然后再加上传播者本身已有的知识和讯息等储积起来,进而使得“主我”更为充实和丰富,也就成为了译者在今后进一步接受新信息的基础。在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逊提出了一个三段式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显示了从思想到语言所经历的全过程,非常简单明了地展现了人类如何形成话语所必须经历的三个步骤。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换。安德逊这个言语生成的三段式认知程式模式,可以作为翻译的语言生成程式的认知学依据。在完成译本之前,解码和编码都是译者的内向传播过程,解码即是指译者对原作的理解过程,而编码即是指将信息诉诸于译本,由此可以看出其实译本就是译者自我中的“主我”与“客我”相互作用和交流的结果。根据安德逊提出的这个从思维到话语全程的三段式程式模式,其中表述的三个阶段在译者的内向传播过程中分别表示:
第一阶段:为了准确地解读原作,译者首先要对文本作者的生活范围和人生经历有一定的研究和把握,同时对原文作者创作的背景和动机及其人生态度和个人信仰取向都比较熟悉的情况下,才能对原作进行比较准确的翻译,尽量使原作和译文不管在意思还是在意境方面都能够达到对等。这也是译者为了忠实原作所进行的一个思维构建的过程。
第二阶段:经过了第一个阶段之后,在译者基本熟悉掌握了原文的意思和意境,并对其作者与创作该文本的相关信息都有所把握之后,把原作文本翻译成其他的语言形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目的语。除此之外,译者也要了解读者的生活圈,并要学会如何转换承载原作者和读者这两者生活圈的具体语言形式。即是译者将思想转换成言语形式,也就是思维转换阶段。
第三阶段:目标是将目的语言形式表现为为交流目的服务的翻译行为。即是译者将言语形式加以表达,也就是思维外化阶段。
结果:笔译——脱胎于原文的译文;口译——经过口译人员思维转换的口语表达。即是译者将其转化为结果,也就是言语。读者解读译本也要进行内向传播,关于这一思维转换过程也可用安德逊提出的从思维到话语全程的三段式程式模式来表述,由于篇幅原因,在此不加累述。
“通过译者的内向传播模式实现的译文到底怎么样呢?这当然要看接受者对译文真正能够理解多少来衡量和考验疑问的价值。只有当原文被译为可以被接受者理解,同时接受者还乐意接纳该文本,也即该译本既能够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又能够经受得住其考验的翻译才能称得上是比较成功的翻译。”[8]141因此,除了“译”外,更要注重“传”。人际传播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够让译者和读者在心与心的交往中认清自我、认清他人、认清社会以及认清世界。
以外国译者Kenneth Rexroth和许渊冲对李清照一诗词开头的翻译为例[9]83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凄凄。
Search, search, Seek, seek.
I look for what I miss.
Cold, cold, Clear, clear.
I know not what it is.
Sorrow, sorrow, Pain, pain.
I feel so sad and dear.
(Kenneth Rexroth)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许渊冲)
这两个译本显然用了不同的表达形式传达了原作者悲哀、凄凉的意境。外国译者Kenneth Rexroth寻求形式上的对等,但因缺乏对原诗文化背景的了解,简单的直译并不能从视觉形象上再塑原诗意境。许渊冲教授能透彻理解原诗内涵,淋漓尽致地再现诗人悲伤的情怀。却无法顾全原诗通过形式传达的那种意境美。由此可见,社会、文化、时代等等因素制约了翻译方法的取舍以及译品的读者接受。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以读者感受和期待为焦点,使译本得到读者的共鸣同感,符合读者期待,只有这样,译者的传播使命才算完成。德弗勒双向循环互动传播模式可以很好地概括这种人际传播。翻译是内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双向对话。译者与读者之间进行的这种信息的相互传播所强调的就是读者在接受到讯息之后在大脑里产生的信号之后进行回馈,从而达到整个传播系统不断地互动和循环。读者阅读译文也要像译者阅读原文一样地进行内向传播。译者和读者之间通过人际传播来完成双向循环系统。译者要根据读者反馈对译本再做调整,直至译本被读者接受。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德弗勒双向循环互动传播模式正是动态的文化翻译观的完美体现和再现。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翻译的定义,挣脱了原来那种认为翻译的重点应该是对其技巧的探索,一味地强调如何达到原文与译文完全对等的这种错误的观点。德弗勒认为翻译行为是一个具有不断与社会进行互动的轮次过程。也就是说,它强调翻译中的“传”而不是翻译中的“译”;强调在“传”文本的效果不在翻译文本的“忠实”的过程。换而言之,如果是“译”的话,表明译者只是单方面对原作负责,相反,“传”则表明译者既要照顾到原作者的意思也要兼顾考虑到信息接收者的感受。一部好的译品应该是既要“传”得超凡脱俗,也要“译”得忠实对等,换言之,只有既考虑到原作又顾及到读者的翻译才是最好的翻译。
当代传播学在各个范畴里的理论研究成果斐然,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就像余也鲁教授所说的那样:“一个有如此丰富的文化背景的民族,一直没有人在‘传’的理论与实际的研究方面下功夫,实在叫人诧异。”[10]序综上所述,在传播学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可以突破传统的翻译学研究模式,同时还可以大大拓宽我们研究的思路和视野,从而进一步认识翻译过程的本质,更好地认识与处理翻译过程中的矛盾。
:
[1]姚亮生.内向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双向对话——论建立传播学的翻译观[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3).
[2]赵明,封雷,陈攀.从信息传播模式论翻译[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5]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7]安芳.声声动听,字字关情-从审美角度看中国古典诗词中全字的英译[J].中美英语教学,2006,(3).
[8]J.R. Anderso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 [M].San Francisco: Freeman, 1980.
[9]Wahlstrom, Billie J. Perspectives on Human Communication [M].Wm. C. Brown Publishers, 1992.
[10]Daniel J. Czitrom. Media and the American Mind: From Morse to Mcluhun [M]. Beijing: Xinhua Press, 1984:6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