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中国戏曲文化课程的意义

时间:2024-07-28

□胡冬智

(三亚学院人文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戏曲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多所知名高校纳入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戏曲缘何受到如此关注,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中国戏曲文化课程的意义何在,正是我们需要积极探讨和深入了解的问题。

一、学习中国戏曲文化有助于增进民族自豪感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无论是普通百姓的民情风俗,还是统治阶级的伦理教化、文人学士的风月情怀,都会在戏曲中反映并积淀下来。同时,戏曲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正如清代戏曲家李渔所说,戏曲“不比文章”,“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1],因此,戏曲在某种意义上又担当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

戏曲不仅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在世界剧坛上,也以其鲜明的民族特征,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2]。2001年,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昆曲,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

中国戏曲自古代到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如今,尽管受到多元文化娱乐的冲击,仍然具有深厚的影响力,能够世代相传、经久不衰。中国戏曲之所以具有如此持久的艺术生命力,与其独特的艺术形态和美学特征息息相关。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中国戏曲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将诗、乐、舞融合在一起,通过演员的表演,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同时,与西方戏剧由综合到单一的形成过程不同,中国戏剧的发展恰好相反,在各种单一艺术形式不断交流融合中孕育发展,并最终趋向完美。

与西方戏剧写实性不同,注重写意是中国戏曲的另一特点。写意不仅可以使中国的戏曲不受狭小舞台空间的制约,突破时间的界限,更可以让更多的观众参与进来,通过其联想、感悟,在参与舞台形象创造的同时,也产生了美感享受。

除此之外,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差异较大,自古就有“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之说。而中国戏曲诞生于民间,多受当地方言土语、民间小调影响,具有浓厚的地方性色彩。而其在交流融合过程中,又势必吸收新的艺术养分,于是一种新的唱腔或剧种就形成了。据统计,目前中国戏曲已经有上百个地方剧种,这些剧种各具特色,深受当地民众喜爱,这种地方性、丰富性及其特有的生命活力都是西方戏剧不可企及的。

如今,当西方文化泛滥,日益成为世界的主流形态之时,挖掘与保护本民族文化就显得尤为迫切。戏曲作为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它所体现出的独特戏剧观以及与西方迥异的东方美学思想,在今天都显得弥足珍贵。正是这种独特性、民族性使得中国戏曲能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熠熠生辉。而作为当代大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戏曲也将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唤起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二、学习中国戏曲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戏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以唱、念、做、打为表演手段,集音乐、舞蹈、文学、杂技、雕塑、绘画、服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涉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伦理、心理、哲学、宗教、民俗以及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经过历史长河的不断凝聚与调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戏曲之所以能将众多艺术形式聚合在一起,其主要原因即这些艺术形式都共同遵循一个美的原则。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标准,使得这些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能够配合默契,产生一种和谐完满的美感。

美学大师李泽厚就曾经说过,“戏曲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千锤百炼的唱腔设计,一举手一投足的舞蹈化的程式动作,雕塑性的亮相,象征性、示意性的环境布置,异常简洁明了的情节交代,高度选择的戏剧冲突,使内容和形式交融无间,而特别突出了积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美。这已不是简单的均衡对称、变化统一的外在形式美,而是与内容、意义交织在一起。”[3]

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纪君祥、王实甫、汤显祖、洪昇、孔尚任,这些名字耳熟能详;《拜月亭》、《琵琶记》、《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这些戏文传诵千古。除了这些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国戏曲还给当代大学生留下了相当宝贵的艺术遗产。魏良辅、李渔、梅兰芳等,或者改革戏曲唱腔,或者致力于戏曲理论研究,又或者潜心于戏曲表演艺术,他们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戏曲正是在这么一大批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走向成熟。

中国戏曲的发展繁荣不仅与文学、艺术关系密切,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也息息相关。以元杂剧为例,它能在元代产生并兴盛,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元朝统治者为限制汉族知识分子参政,废除科举制,堵住了汉族知识分子科举做官的道路。汉族知识分子地位一落千丈,为生计所迫,只好流落民间,与艺人为伍,靠编撰剧本来养家糊口。由于大批文人的参与,不仅使元杂剧作品数量大增,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元杂剧的文学品味和艺术价值。另外,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壮大,也是元杂剧产生和兴盛的重要原因。元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为了满足上层贵族的奢侈享乐和对外征战的需要,工商业得到极大发展。同时,元统治者在统一全国后,向外扩张,打通欧亚大陆,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因此,在元代,城市经济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局面。这为元杂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同时,市民阶层的壮大,也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广泛的观众基础。除了元杂剧,在其他的戏曲重要发展阶段,如宋元南戏、明清传奇都可以看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对戏曲的影响。所以说,开设中国戏曲文化课程无疑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综合素养。

三、学习中国戏曲文化有助于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中国戏曲正是以美的形式通过陶冶情操而取得道德传播的积极效果。在戏曲中,我们既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兼济天下的胸怀而赞叹,我们也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舍生取义的豁达而折服,我们同样为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无奈而唏嘘不已。中国戏曲的优秀剧目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窗口,在这里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仁爱孝悌,什么是谦和好礼,什么是克己奉公,什么是勤俭廉政。正如陈独秀所说“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4],高度评价了戏曲的教育功能。

在中国戏曲的广阔天地中,涉及各种题材。有歌颂民族英雄、宣扬爱国主义的《苏武牧羊》、《岳母刺字》、《桃花扇》以及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等;有呼唤正义、讽喻现实的《窦娥冤》、《黄粱梦》、《徐九经升官记》等;有惩恶扬善、舍己为人的《赵氏孤儿》、《除三害》、《铡美案》、《赤桑镇》等;有歌颂叛逆精神、自由爱情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牡丹亭》、《天仙配》、《大闹天宫》等;有具有伦理教化意义的《五女拜寿》、《杀狗记》、《墙头记》等。这些优秀的剧目不但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同时对于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戏曲对人格的塑造作用不仅仅是通过一个个故事而展现,有时戏曲家本人的经历都堪称当代大学生的楷模。关汉卿,元曲四大家之首,长期生活在瓦舍勾栏之中,虽沦落社会下层,但并没有消极颓废,依然勇敢地面对黑暗现实,蔑视世俗礼教。在元代初期那个备受民族压迫的时期,能够熟练地运用杂剧这一艺术形式来揭露黑暗,抨击现实,替下层百姓抒发不平之愤。关汉卿并不是一个个案,翻翻中国的戏曲史,优秀的戏曲作家都有着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的优秀品质,正是这些宝贵的品质使得他们能够在中国戏曲文化史上留下不朽的篇章。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校园文化缺失,信仰危机的状况,这就导致了一些大学生心理不够健全,对真、善、美缺乏正确理解,自我个性极度膨胀,浮躁功利,有些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在高校开设中国戏曲文化课程将有助于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对积极、健康的文化产生认同,从而实现对其精神、心灵和人格的塑造。

四、学习中国戏曲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其必需的素质。而这一要求也成为目前中国大学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让中国的青年摆脱多年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变得更具活力,更具有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少人把视野转向文艺等素质教育课程。希望借助于艺术这门催化剂,激发年轻人的思维活力,进而在各自的学科领域中发挥创造力。正如199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在接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时曾经这样说道:“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由此可见,科学与艺术并非风马牛不相及的不同领域,恰恰相反,二者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具有共同的精神实质。

对于中国戏曲文化而言,其发展演变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它由最初的俳优滑稽表演和原始歌舞而来,历经西周、汉、魏、南北朝,直至唐朝时出现了参军戏和歌舞戏的融合,后又经宋杂剧、金院本、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等几个阶段,在不断的演变与推陈出新后,才出现今天的戏曲样貌。

此外,很多戏曲剧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以著名的《西厢记》为例,它的故事最早出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描写的是一个悲剧故事,唐代贞元年间,张生游学路经蒲州,寄居普救寺,与同借寓与此的莺莺相爱,后张生中举得官,便把莺莺抛弃了。元稹笔下描写的是一个“始乱终弃”的负心故事。至元稹之后,这一故事广泛流传于民间,尽管略作改动,但基本没有脱离原作的故事框架。直到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问世,第一次对《莺莺传》在内容上作彻底改造,把封建士大夫对女性始乱终弃所造成的悲剧,改变成了莺莺和张生这对青年为争取婚姻自主、共同向封建礼教抗争并最终得到结合的喜剧。而到了王实甫笔下的《西厢记》则更进一步,明确提出“愿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民主思想,表达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的愿望。在一代又一代戏曲作家的不断创新下,一个个剧本不断突破窠臼,并在内容和艺术上取得新的进步,获得崭新的时代意义。

中国戏曲体现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还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戏曲具有虚拟性,良好舞台效果的取得一方面取决于演员的表演,另一方面则完全靠观众的想象来完成;又如戏曲脸谱的图案着色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楚霸王项羽本是血性男儿,然而在戏曲中他的“无双脸”底色却是表示奸诈、残忍的大白。在表现三国戏人物关羽时,红色代表其赤胆忠心,但用在《法门寺》中太监刘瑾身上却代表其养尊处优,权压朝臣;再如戏曲行当中王瑶卿先生根据虞姬这一人物的特点突破性的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合在一起创造出花衫这一旦角新类型;而还是戏曲行当,关羽究竟该归为红生还是红净,这些目前都无定论,尚需进一步探讨;包括今天京剧表演中使用相当频繁的京二胡,在以前的京剧场面中并不存在,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由梅兰芳的琴师王少卿仿民乐二胡创制而出,本只是青衣行当的伴奏乐器,后逐渐扩展到小生等行当,如今已是戏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了。

戏曲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渊源,构筑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中国戏曲文化课程,可以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在增强想象力、创造力的同时也有利于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养成。

[1]李渔.闲情偶寄[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俞为民.中国戏曲艺术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李泽厚.美的历程·明清文艺思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陈独秀.论戏曲[J].安徽俗话报,1904,(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