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牛白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太原府商人在晋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祁县、太谷、榆次,与平遥、介休、汾阳等地晋中地区的商人,在晋商中实力最强,特别是首创票号以后,执全国金融之牛耳,至道光、咸丰年间,达到其发展的顶峰。商人对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①,对戏曲的发展同样起了重要作用。在清代的太原府,晋商对戏曲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剧场建设,包括其家宅内的庭院剧场,家族共有的祠堂剧场,及对公共剧场主要是神庙剧场的支持。
商家在自家庭院厅堂演戏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唱堂会戏。举凡婚丧嫁娶、祝寿、满月、迎送贵宾等,请演员助兴。太原府一带的习俗是东家随意点唱,然后以东家的满意程度给予“单赏”,即给某个演员以赏金;或“公赏”,即赏给戏班。二是自乐班演唱。许多商家在家里办有自乐班,有时是业余爱好者自演自乐,有时是请演员与业余者一起娱乐,还有一种就是纯由名伶“汇演”,东家会集亲朋观赏。三是在家里办戏班排练表演。
其时,富家在其厅堂演剧已成风气,刘大鹏感慨太谷“北街一宅中演剧,甚为热闹。言其中观者,男女混杂,不成事体,风俗如此,太谷县令并不禁止,一任愚夫愚妇肆行,殊失父母司民之义矣”[1]64。这些演唱都需要场所,大多利用厅堂或庭院空场。但商家因资金雄厚,宅院宽敞,再加上“东火分离”后,东家有了大量的闲散时间,唱戏娱乐成为他们消磨时间的重要方式,也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有的东家甚至耽于此不能自拔,这就使一些商家干脆扩展宅院功能,在庭院里建起戏台,修成戏院。这类兼有或专门用来演戏的庭院,在晋中一带被称作“戏台院”,因其设于庭院,本文暂称其为“庭院剧场”。戏台院现在可确考知的有祁县张庄南村云生班小戏台院、徐沟王家“天禄堂”戏楼院、青龙镇王家“德润堂”花园戏台院、太谷孔家大院由原主人孟家建的戏台院、祁县渠家戏台院、太谷曹家“三多堂”西戏台院和东戏台院等6处。另外太谷东场村财主王虎儿,人称虎财主,“曾在村中建造东西乐亭两座,动辄邀来名班演唱,歌声连日不息。”[2]112似也是庭院剧场,如果是公共剧场,不会动辄演唱,也不会连日歌声不息。还有同治四年王钺筹办四喜班时,也提到需设立“戏房”[2]29。后人回忆其办班时“当即修建了一处‘下处院’,专攻‘打戏’之用。”[3]53
最早的是云生班小戏台院,约建于嘉庆年间;其次是四喜班可能建过的“戏房”,在同治间。其它创建时间已不可确考。这些都是有关文献著作捎带提到或笔者田野考察时了解到的,肯定还有大量的庭堂戏院已毁失湮没,既失载,也被人们遗忘。但我们相信,建庭院剧场曾经成为富豪大家的一时风尚。特别是领办戏班的商家,可能许多都建过戏台。还有大量的庭院演出是搭建临时戏台,岳彩光后人岳英炳讲,云生班的开台戏是在本村南财主家唱上马戏,因演唱的时日长,竟致“卸台时已有麻雀在里面垒窠下蛋。”[3]90“卸台”显然是指拆除临时搭建的戏台。
上列戏台院现在多已不存,只知道些大概情况。其中,“云生班”小戏台院,嘉庆三年(1798)祁县张庄南村岳彩光承起云生班时“拔出府宅南院盖一小戏台教戏,挂有匾额,上书‘秦妙更晋’,落款为嘉庆三年。”[2]16据王易凤先生考察,岳家的戏台院遗址尚存,“院内原有过厅,为岳家亲属及宾客看戏之所。南厅若干间,为娃娃班孩子们的住所,南厅檐前约三四米处,左右有柱底石,并有窠臼,为搭台立柱之用,东西柱相距六七米宽,檐前凳板搭台,是为前台。院内北房和东西厢房,为看戏中主客休息之所与教师老艺人之宿舍,其规模亦相当可观。”[3]89其匾额是悬于戏院大门上,题的是办戏班的宗旨。从王先生的描述看,岳家的戏院已是成熟的庭堂式剧场,戏台座南朝北,东西有廊房,对面有过厅作看厅。戏台为南房出厦,面宽六七米也算比较大了。南房既住人,演出时就是后台。徐沟王家“天禄堂”剧场,据殷俊玲描述:
戏楼座南向北,脊兽横卧,两檐对飞;台高一尺余,台前有袖珍围栏。木板台下,埋有共振大瓮,改善了戏楼的音响效果。台前,有东、西、北三座小巧看楼环而围之,形成一个百十平米的楼中之园。……看楼系木结构,上下两层,雕梁画栋。主看楼还有专门供内眷看戏的地方,看戏人可居高临下,一览无余。②
笔者据此线索去了解,此戏院确有过,但现已不存。从描述分析,戏楼座向仍似神庙习惯,坐南朝北。从观赏角度,这种座向不利采光,尤其下午演出时,观者逆着阳光,但主要服务主人的剧场,还要坚持北为尊的传统。这既是习惯使然,也体现出戏曲演员的社会地位。作为百十平米的庭院式小剧院,还特别注意了音响效果,即在台基里置瓮以扩音,还让整个剧场四面围合以圈音。剧场的设施也很健全,有三个看楼,且有男女之分。但考虑如此周全的剧场,还是没有想到建成室内的,基本上是对神庙剧场的模仿。阳曲青龙镇王家“德润堂”戏台,建在王家有名的花园里,也被当地老者称为“戏院”,供家班演出使用。这个家班有五十多号人,唱中路梆子③。
庭院剧场现存3处,为太谷孔家大院戏台院、祁县渠家大院戏台院和太谷曹家三多堂戏台院,其中孔家戏台院是原有建筑,后两处为开发旅游时重建。下面逐一考察:
图1 孔家大院戏台平面图
孔家大院即孔祥熙宅园,位于太谷县城上观巷。“孔家大院”本属太谷富商孟家的宅院,民国十四年(1925)孔祥熙从家道衰落的孟家后人孟广誉手上购得,并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孟氏家族于元至正年间由山东迁居太谷,明清时期发展成太谷巨商。孟家的各项商务中,最出色的是经营银炉,即熔铸白银,用于开标时商家间的结算。孟家熔铸白银因成色高,享有很高信誉,加盖其“孟合”号印,即可放心结算与使用。《晋剧百年史话》言:“当时太谷城内有孙、孟两户财主,孙家在东半城,孟家在西半城。”[2]79传到清光绪间孟儒珍时,连遭劫难,特别是两个儿子因参加义和团被囚押后,当时在太谷的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代表以释放二子为条件,强占孟家县城东门外的另一处称“孟家花园”别墅式住宅。时在太谷私塾任教的刘大鹏记其事云:“闻太谷城于前二日,洋人埋葬去年被诛之洋夷,所葬之地,乃孟氏之花园,恃势霸占,官具听洋夷之指使,小民何敢抗其霸占田地房。”[1]100孟家从此一蹶不振,到民国间孟广誉时,已靠拆卖房产度日,孔祥熙乘机以两万银元购走。现存院落为孟家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逐次完成,由正院、书房院、戏台院、厨房院、账房院“墨庄院”、西偏院六个院落组成,并有东花园、西花园。
戏台院始创年代不详,是入大院后坐北朝南、由东到西排列的第三座院落。其布局类于山西民居窄院,正南硬山顶房五间,前出厦一间作戏台;东西廊房各五间,为看厅;正北过厅三间,因民国二十三年蒋介石夫妇曾经住过一次,称“客居厅”;过厅西又有耳房;过厅北为大院的西花园。(图1)
戏台之后台与前台相对独立,三面观。前台卷棚歇山顶,后台之单坡与前台整体出前坡。灰脊灰瓦,前后台整坡后脊砌刻花牙子图案砖,正脊、垂脊、戗脊虽雕刻繁细,但当设兽处均置轮廓略似兽之花砖,显示民居戏台对建筑等级要求的忌惮。前后台台基平面整体呈凸字形,沙石阶条石压边。方砖墁地,前台台基周边有两砖从砖之大小及砌筑方式,显系后加,盖演出实践中发现空间不足而后加以改进,使台基整体上宽出柱外1.93米,达到宽8.06米,进深4.3米,空间大体可满足演剧要求。前台左、右、前各设踏道三级。鼓镜础,圆木柱,柱头前檐置粗壮大额,两山面则设截面为矩形的细额枋与平板枋。前檐、左右山面各设斗拱四攒,均五踩双下昂里转双翘。其中角科三缝,耍头与昂头刻作草龙头。前檐大雀替为新补。两前角斗栱上置抹角梁,上垫老角梁承踩步金梁与下金桁交接,踩步金梁上又以柁橔承上金桁,以脊瓜柱承双脊桁。为与后台形成单坡,后脊瓜柱高于前脊瓜柱。后金桁为后台前檐檐桁,再高于后脊桁。通进深六架。因建筑体量小,虽看来华丽,而结构简练。后台五间,其中次间面阔既窄于明间,也窄于稍间,设板门,演出时拆去即可作上下场门。明间又出小门楼,雕垂花柱并彩绘以作戏台之装饰。(图2、3)
图2 孔家大院戏台
图3 孔家大院戏台院看厅
东西看厅为硬山顶,单坡,通面阔14.2米,进深3.35米,后人加设窗户,本来是廊。过厅为卷棚顶。院落宽8.5米,深20.4米。据介绍,前台台基下有瓮,以作扩音,再加上院落四面以高达4.6米的墙围合,形成回音效果。从整体布局及各建筑的造型看,虽不演剧时可兼作他用,但更突出剧场功能,是专门的庭院剧场。
渠家在清代是祁县的商业巨族,其先祖明朝初年即开始搞贩卖,到清咸同间达到辉煌。其家族的生意分两类,一是商业,即经营茶叶、食盐、绸缎、粮食、药材。其中长裕川茶庄是晋商中开设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茶庄之一。二是金融业,以百川通票号和三晋源票号影响最大。最兴盛时商号数百座,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水旱码头[4]455-461。渠家大院位于祁县城内,由南北走向的“五进穿堂院”的长巷道及东西向巷道将牌楼院、统院、北院、南院、书房院、戏台院、客厅院等联结一体,戏台院居大院东南角。
渠家大院戏台院可能建于清咸丰年间,创建者是渠源凎,即办上下聚梨园之“金财主”。但原戏台院抗战时已被日军烧毁,现存为近年重建,与旧貌比改变较大,但重建前遗址尚存,固重点考察其平面布局。(图4)戏台院宽15.1米,深28.2米,建筑以外宽4.8米,深16.7 米。(图5)戏台坐南面北,台基通面阔16.2米,重修后的戏台居其中,通面阔 9.3米,其中明间5.1米。剩余空间左右建耳房作戏房。戏台台基高0.73米,比戏房向前突出约0.9米,可见原来戏台很宽阔。这也符合主人金财主喜欢排场的性格。东西两侧设看楼,各面阔4.3米,深1.3米,现建一层五间,但据传说原为二层。正北设院门,出厦作门厅。院门外西侧有题“养心斋”的三小间房屋,供关帝神。四面院墙高大耸峻,均超过单坡建筑的后檐墙,音响效果一定不错。渠家大院戏台院是现存三所中面积最大、院墙最高者,想当年也是最豪华气派的戏台院。在这个戏台院里,金财主承起聚梨园戏班,对中路梆子乐器、坐场方式、唱腔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对中路梆子的最终形成影响深远。但由于渠源淦耽于享乐,最后生活无着,竟至将大院典给了自己的堂兄渠源潮。戏曲往往与衰败结合,这是影响人们戏曲价值判断的重要因素。
图4 渠家大院戏台院平面图
图5 渠家大院戏台与看厅
太谷县北洸村曹家,明末清初在关外发迹,到道咸时期达于极盛,六百四十多个商号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远及俄、日、英、德等国。其经营项目有茶叶、丝绸、颜料、皮毛、典当、帐庄、钱庄、票号等等。曹氏家族在生意上实行合资共管,由家族公推一人执掌商务。曹克让举人出身,光绪二十年开始主持曹家商务,经历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曹家开始衰败。曹克让本人对经商热情不高,喜欢游山玩水,搜买字画,也嗜好戏曲。现存曹家大院,是曹家原有“福”字院、“禄”字院、“寿”字院、“喜字院”等十多处大院中唯一保留下来的一处,属“寿”字院,包括十五个小院共二百七十七间房舍。因其中的三所主院观察第、中宪第、卫守府分别俗称“多子院”、“多福院”、“多寿院”,故又叫“三多堂”。
三多堂内有两所戏台院,分别位于大院的西南角和东南角。(图6、7)据当地人介绍,原两个戏台已被毁坏,近年按原样重建。西戏台院原为书房院,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由三多堂贯通东西的甬道之高墙设门设踏道三踏进入,由北面的门厅、东西厢房、南房及由南房出厦的戏台组成。门厅五间,与东西各三间厢房相通围合而成“凹”型整体建筑。门厅明间前后设门进出,门厅次间、东西厢房面阔9米,进深4.1米。向院里一侧均在槛墙上设窗,槛墙高约1.5米,窗设轴可开合。曹家喜欢冬天闹票演戏,观剧时推开窗户,既可尽览戏台,又不致过于寒冷。三围合房舍每梁头都向前檐伸出,下设雕花垂柱,柱间以额、由额相牵,饰以雕刻龙头、雕花板,再加彩绘,极其富丽。南房五间,明间设门一道四樘,今内部仍以书房式样布置,设孔子“先圣像”、“学而不厌”匾。
图6 三多堂西、东戏台院平面图
图7 三多堂西戏台院小戏台
明间出厦为戏台,与南房构成“凸”字形,但戏台结构独立,与房不相连接,是四角立柱的卷棚亭式建筑。由此判断,戏台可能是书房院改戏台院时添建。戏台平面接近正方形,进深略大于面阔,各3.9米和3.1米。台基高0.2米,两踏,台面方砖墁地。压阑石砌边,设石护栏(新做)。戏台三面观,前、左、右护栏均开口设踏。东、西均有空场,与邻院设门相通。演员演戏时,既可从南房“后台”,亦可从左右上下进出。院落宽9.3米,深8.75米,是可供室外观剧的空间。东戏台院布局与西戏台院完全相同。设两个戏台院,可能有些分工,比如家眷与闹票的客人不宜每天厮混在一起,戏曲内容也有当时观念下的妇女儿童不宜,还有聚会的人太多时一个戏台院不足使用,也可分两头进行。传说曹家还有过木制移动戏台,解放初期尚存,可惜具体形制已不得而知。
曹家没有像渠家一样办戏班,而是用闹票办自乐班的办法,请各路名伶聚会“汇演”,成为中路梆子艺人最重要的交流场所,也成为戏曲改革的策源地之一,在中路梆子戏曲史上影响至大。曹家人甚至亲自参与戏曲改革,曹三少曾给“富根旦”陈富根谱《教子》中的一段新腔,改“先黑后红”为“先红后黑”,唱来华丽、俏皮[2]169。王永年老人回忆,曹家闹票时,“东院专供‘会演’自乐之用,全体艺人都在这里吃住,演唱另有大厅。‘会演’时艺人在厅上演唱,村人可在厅外观看”[2]202。这里供人吃住的“东院”可能指一进东门甬道南侧的“东门院”,而演出场所“厅上”可能就指两个戏台院。当然,曹家不止闹票时演戏,有喜事要专门请戏班助兴,刘大鹏在太谷私塾教书时,“今日东翁嫁女……婿之父曹孝廉克让,婿家演剧两班以贺喜,可谓盛矣”[1]109。
总体上,庭院剧场都是既保留晋中一带“窄院”布局,四面围合,凸凹相契,音响效果良好,又移植了神庙剧场戏台座南面北的传统,突出观戏者与演员的尊卑。但因整体空间较小,戏台也相对狭小,无法表演规模宏大的大戏,保留了厅堂氍毹表演折子戏的传统;剧场功能完整,均设有看厅与戏房。
晋商推动建设的另一类剧场就是祠堂剧场。我国古代社会的大部分时期是不允许普通庶民之家建祠堂的,《礼记·祭法》有“庶士庶人无庙”的规定。到宋代朱熹仍强调“庶人无庙,可立影堂”。直到明嘉靖十九年,才由礼部尚书夏言上疏,建议“诏天下臣民建立家庙”,并获嘉靖皇帝批准④。晋商的崛起,一般都是经过数代人的相继努力,家族成员的共同帮扶实现。发家后的晋商,既是血缘共同体,更是经济共同体,晋商的生意大部分是家族式的管理与分配。为了追念功劳卓著的祖先,为了增加家族的团结,也为了强化对族人的管理,常常建立祠堂。现在可确考和尚存的商家祠堂剧场有太谷任村贾氏祠堂“至诚宫”剧场、榆次车辋村北常祠堂剧场和南常祠堂剧场三处。其中至诚宫、南常祠堂均已不存,北常祠堂及其剧场经重修尚保存完好。据《常氏家乘》记载,南常祠堂建于光绪二十一年,南面正中为门,门内有茶亭、乐亭[5]94。可知乐亭建于大门内。另外榆次罗家庄村也有一处祠堂正殿与戏台均尚存的祠堂剧场,但有关罗家及其祠堂的相关情况还不清楚,需进一步考证。下面重点介绍至诚宫剧场和北常祠堂剧场。
“至诚宫”现已不存,但至今在晋中一带都很有名,当地流传“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要看好戏上任村,任村盖的至诚宫,上午唱的《七星庙》,下午唱的《梵王宫》。”可见至诚宫正是以唱好戏出名。至诚宫是太谷任村贾氏祠堂。贾家于明末迁居任村,经五代,约当清嘉庆年间在关东做生意发家。发迹后的贾家既经商又读书做官,约于嘉庆末年开始兴建家祠,修建十几年到道光四年才最后竣工。据介绍,嘉庆间最早建好的一处院落,正北为正殿,南面是戏台,东西两侧还有看楼。以后陆续建老爷阁、过厅院、场房院,四院南北串联,其东侧建有花园,并又在宫门口建起一座戏台。建成后的至诚宫占地三十余亩,共有房屋四百余间。宫内除供奉祖先外,还供着关帝神和狐神。这是一处由家族所有,集祖祠、神庙、园林,兼有祭祖、祈神、游乐、演戏多功能的建筑群。至诚宫在嘉庆间即建起祠堂剧场,并建有看楼等配套设施,可能开了当地祠堂剧场的先河。一组建筑里建两座戏台也属少见。至诚宫演戏概由贾家出资,据介绍每月都要演一台,每年的二月初三、四月二十三、七月二十二、八月十五还要在内、外两座戏台上唱戏三天⑤。而据《晋剧百年史话》记载,贾家在其“至诚宫”每年至少演九台祭祀性好戏。演戏时有个规矩,本族人坐轿车来看戏,皆可直接赶车进庙内,然后分赴男女看台落座;而外姓人无论贫富,一律步行进庙,只能站着看[2]125。至诚宫不但唱戏多,还要请好戏班唱好戏。榆次的两位庄稼汉戏迷“憨梦虎大爷”和“春和大爷”,“有一次聚梨园班在太谷任村唱全本《蝴蝶杯》,这二位硬是带着爆玉米花和炒豆豆,每日往返近百里,一场不误地从开锣看到收场。”[2]4《晋剧百年史话》还抄录了一份王永年保存的上下聚梨园在至诚宫演出的戏单[2]54。
榆次车辋村常氏自迁至车辋村第八世常威开始发家,常威的的长子常万玘与三子常万达析产后,以两支在村里的居住方位,万玘后代为南常,万达后代称北常。康熙年间常威到张家口经营榆次大布起家,以后南常以国内贸易为主,北常则以对俄贸易为主。北常以张家口为基地,在中国商人中第一批到恰克图,以茶叶为主,兼营丝织品、瓷器、手工艺品等,向俄方出口。历经乾、嘉、道、咸、同、光、宣七朝,在长达一百五十余年的外贸中,常家独占鳌头,最盛时以“大德玉”为中心,“大升玉”、“大泉玉”、“大美玉”、“独慎玉”、“大珍玉”等五大字号联袂经营,成为中国外贸第一世家。巨富的北常,除了陆续建起慎和堂、雍和堂、谦和堂、养和堂、元和堂、体和堂、清和堂、贵和堂、锦和堂、崇和堂等连片住宅外,从光绪五年开始兴建祠堂。此时正是光绪三年大旱之后,常家兼以赈济饥民,饥民参加建设,无论优劣都给管饭,至光绪八年建成。常家祠堂坐北朝南,三进院。由南而北大门七间,大门南出厦三间,悬“常氏宗祠”匾;门北又建抱厦三间为戏台。(图8、9)头进院与二进院以七间过厅相隔,厅南单设廊三间,上悬“光前裕后”匾。过厅当心三间作门厅,剩余两侧二间作耳房。进门后以享厅三间分隔二进院和三进院,两院东西两侧各建厢房五间。三进院正北建正殿五间,供奉祖先牌位。正殿硬山顶,灰脊灰瓦,脊饰丰富。出前廊,柱头施大额、小额。额上置斗拱,柱头科外,平身科每间三攒,均五踩双下昂。
图8 常家祠堂戏台图
图9
戏台卷棚歇山顶。台基高1.25米,与大门为一体,向院内凸出,砖砌,阶条石砌边。明间破台基开通道,通道两侧上沿开窝角,置厚木板将台面覆平即可演戏。戏台进深3.8米,通面阔7.46米,其中明间3.96米,其宽度约为次间两倍。鼓镜础,柱头前后檐和两山面都通置大额,其中后檐大额两侧延伸,共达五间,使之更显得与大门合为一体。斗拱前檐六攒,后檐因大额加长共六攒,两山面各四攒。均七踩三下昂,其中柱头科耍头刻作龙头,角科耍头刻作整条小龙。角科三缝,以把臂拱相牵。其梁架结构,以四隅抹角梁承起与下金桁搭交之踩步金梁、老角梁而成歇山。戏台前檐中悬清光绪五年八月由巡抚曾国荃亲题“义关风雅”匾,盖褒奖常家以盖乐楼赈济饥民的善举。
清光绪五年、二十一年,常家在祠堂举行过两次盛大的祭祖活动,祠堂乐亭上要奏乐、演戏。此外,年祭、节拜、丧拜、婚拜时,有时也会演戏。有科考得中,更要热闹一番,据刘大鹏记载,光绪二十三(1897)年十月初三日“榆次东(车)辋村常氏富家,今科得拔贡一,得举人一。同年兄弟获隽,可谓盛矣。闻翌日优觞贺喜,奎星神前两班戏,其宗祠前戏一班,不惜银钱。”[1]77常家本来就热衷戏曲,“东伙分离”后,常家长者为了不使后辈混迹社会,粘染恶习,“数辈相传在府上举办‘老六音’、‘少六音’自乐班,使子女遣兴管弦戏曲,有所营干和寄托,陶冶性格或情趣——这是当时晋中一带许多大户人家所以承戏、闹票的内在原因,好多财主们的戏班和票社就是这样承起来的。常家的第六当家、十二当家、十三当家就喜欢闹这样的动‘家窝子’自乐班。”[2]161名伶王庆娃就是常家自乐班的常客,他还曾在车辋常家文人的帮助下,为常家整理和抄录晋剧剧目和曲谱[2]171。光绪二十年,常家还出钱支持冬天闲时经常来一起闹票的五台人郑三印,在太谷韩村办起正式的戏曲班社“乾梨园”娃娃班。
图10 净信寺戏台
商家不仅兴建属于“自家”的庭院和祠堂剧场,还大力支持彼时几乎是唯一的公共剧场——神庙剧场。通过考察和研究,我们发现,太原府所属县大部分神庙的乐楼、戏楼新建于康乾年间,商家是重要的推动者。在清代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又普遍出现过一次修缮高潮。特别是这次修缮与改扩建工程投资之巨、规模之大,都是每个庙宇历史上历次修建无法比拟的。现存的许多庙宇的最后面貌就是在此时最终形成。其最主要的支持力量就是商家,因篇幅所限,在此不赘⑥。
注释:
①这方面研究可参考殷俊玲《晋商与晋中社会》,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殷俊玲《晋商与晋中社会》,人民出版社2006,第231页。笔者向徐沟查询,此院及其戏楼均已不存。
③青龙镇王家戏院的情况由青龙镇刘杰老人提供。刘杰,男,80岁。采访时间:2009年7月21日,地点:刘杰家中。
④相关考述见车文明《宗祠剧场研究》,《中华戏曲》第42辑,第4页。
⑤“至诚宫”的相关情况,据2010年1月28日笔者采访贾氏后人贾声禄(男,70岁)笔记,结合程雪云《“要看好戏到任村,任村有个至诚宫”——任村贾家及其至诚宫的传说》(内部资料)整理而成。
⑥这方面研究,可参考拙文《太原市晋源区太山寺剧场考论》,发表于《艺术学界》第四辑,2011年1月第1版;《信仰变迁与剧场兴盛—山西阳曲县黄花洞神庙剧场考论》,发表于《艺术学界》第6辑,2011年12月第1版;《山西太谷圆智寺剧场考论》,发表于《中华戏曲》第42辑,2012年12月第1版。
[1]清·刘大鹏.退想宅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2]王永年讲述,刘巨才、段树人编写.晋剧百年史话[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3]王易凤.山右戏曲杂记[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1.[4]高春平.晋商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5]程光,梅生.儒商常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