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朱佳雪,刘朝芹,韩芳芳,柴世学
1大理大学护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大理 671000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血压控制不稳定会引发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是全世界伤残总数增多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全球患有高血压的人数已接近世界总人口的一半,预计2025年,患有高血压人数将达到15.6亿[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3]表明,我国现有2.45亿高血压患者,且数量持续增加,严重影响着居民身体健康[4]。良好的服药依从性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5-6],规律服药是有效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7]。目前,国内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服药率为22%~52%[8]。近年来,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提高服药依从性成为稳定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教育等多个领域[9]。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健康行为建立等方面的作用,进而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6—9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心内科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0.6±6.5)岁;高血压病程1~45年,平均病程(14.6±10.0)年;高血压分级为1级3例、2级14例、3级23例。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1.7±7.4)岁;高血压病程1~35年,平均病程(12.0±8.8)年;高血压1级11例,2级10例,3级19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明确诊断为高血压,即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0];③病程≥1 年;④意识清楚、认知功能正常且无精神性疾患;⑤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急慢性疾病者,如恶性肿瘤等;②患有认知障碍、精神障碍者;③合并严重高血压并发症者;④中途退出研究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符合伦理要求,并获得所有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健康教育 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即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主要对影响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方面进行宣教,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和规律用药等。干预3个月。
1.2.2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 干预组予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包括以下步骤。①知识教育:首先采用黄岚[11]编制的《高血压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对患者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患者个性特征,采取一对一讲解及集体授课的方式,于患者住院期间进行,1~2次/日,20~30分/次,内容循序渐进,包括高血压相关知识及遵医用药。②信念培养:根据问卷的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从而改变不良的服药态度,分为3个阶段,即住院期间、干预1个月时和干预3个月时,30~60分/次。第1个阶段侧重于建立良好、信任的护患关系,针对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第2个阶段采取相应措施改变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强患者信心;第3个阶段侧重于建立正确信念后带来的益处,坚定患者坚持服药的决心。③行为指导:对患者服药情况进行一对一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服药方案,并监测患者记录每日服药情况等。在实施干预过程中,严密观察和反思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根据患者的改变修订计划。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患者的知信行水平 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测评患者的知信行水平。采用《高血压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等;第二部分是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包括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以及降压药的选择等;第三部分是高血压的相关态度和行为,包括生活方式、饮食运动习惯等。对以上问题进行评分,选择正确者为1分,选择错误或不回答者为0分,分别计算每个患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三项得分,总分为三项得分之和。总分为4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知信行水平越高。
1.3.2 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MMAQ)[12]调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问卷共包含4个问题:您是否曾经忘记服药;您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您自觉症状改善时,您是否曾停止服药;当您服药后自觉症状更糟时,您是否曾停止服药。回答全为“否”,为依从性佳;有≥1个问题回答“是”,为依从性不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知信行得分比较 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知信行各项得分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行为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干预前后知信行各项得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的知识得分、行为得分、总分高于干预前(P均<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知信行得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知信行得分比较(分,±s)
注:△表示组内干预前后比较;*表示与对照组干预前比较;#表示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组别对照组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干预组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n 知识得分得分t值P值信念得分得分t值P值行为得分得分t值P值总分得分t值P值40 10.6±4.8 11.8±3.5 1.290△0.201△--------4.5±1.3 4.8±0.9 0.874△0.385△- - - -40 9.8±4.7 13.1±3.2 3.597△0.001△0.737*1.666#0.463*0.100#0.234*0.962#----4.5±1.5 5.0±0.9 1.775△0.081△- -----9.4±2.2 9.7±2.5 0.715△0.477△--------24.5±7.0 26.3±5.4 1.288△0.201△--------0.815*0.339#1.119*2.433#0.267*0.017#1.137*2.478#0.259*0.015#--8.7±2.4 11.2±2.7 4.121△<0.01△----22.8±6.0 29.2±4.9 5.168△<0.01△----
2.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χ2=6.050,P=0.014)。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干预前(P均<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知信行各项得分及总分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 将知信行各项得分作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得分、信念得分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80、0.562,P均<0.05);知信行总分与服药依从性呈正相关关系(r=0.882,P<0.05)。
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和服药依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疾病进展。研究表明,仅有少数患者可以保持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13]。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是目前研究患者相关行为改变领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理论模式[14],着重强调知识、信念、行为三大要素的连续性和整体性[15],认为知识是建立信念和实施健康行为的基础,信念是维持健康行为的不竭动力,这一结论在许多研究中得到验证[16]。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采用知信行模式,可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以及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血压维持在稳定范围[17]。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提示我们在健康宣教过程中,需要一对一地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强调不规律服药即擅自漏药、停药、增减药量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让其知晓规律服药的益处,发现并解决其在建立健康行为时遇到的障碍因素,帮助患者树立健康信念,建立健康行为,达到规律服药的目的。采取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服药依从性效果显著提高,说明知识的增长与态度的改变密切相关,并且知识的提高、信念的建立可以影响行为的规范,这与范腾阳等[18]、张慧等[19]和刘姝[20]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知信行模式能够有效帮助其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水平、建立健康信念、养成健康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使血压得到更好的控制,进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