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罗来军
摘 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民营经济在其中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应着重提升民营企业核心创新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拓展民营企业开放发展空间,加快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力弘扬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健全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20)05-0030-07
成渝地区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城镇化区域,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自然禀赋优良,综合承载力较强,交通体系比较健全。同时,成渝地区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金融等产业实力较为雄厚,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影响力;人力资源丰富,创新创业环境较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等改革经验丰富,开放型经济体系正在形成,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1]。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会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出和建设,为成渝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使成渝地区的民营经济迎来了发展良机。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民营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
(一)解决“中间塌陷”问题需要民营经济发力
虽然重庆、成都的城市规模、综合经济实力居西部前列,对中小城镇及区域的辐射影响最大,但不同于长三角城市群已基本形成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成渝地区的成都、重庆“双核独大”,次级中心城市发育不足,城市梯次和功能梯度布局尚未形成[3]。成渝交通轴沿线上城镇数量虽多但规模较小、等级相近、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在成渝两市之间难以形成中介作用[4]。成渝城市群,除了成都和重庆达到万亿级之外,仅6个城市地区的生产总值突破2 000亿元,并且没有突破3 000亿元的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大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缺少中等城市的过渡和支撑,有核心城市成都、重庆明显领先而其他中小城镇与双城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市和经济首位度分别为2.06和1.46,核心城市集中度超过60%,中心城市独大。2019年,重庆大都市区和成都市的GDP合计为3.52万亿元,对成渝城市群的总体GDP贡献度接近50%。四川省2019 年人均GDP约为5.62万元,重庆市2019年人均GDP为7.68万元。成都市GDP总量是在四川省GDP总量排名第二的绵阳市的6倍。
此外,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整个经济圈的发展基础普遍偏弱。要解决圈内“中部塌陷”的问题,既要积极发展中等城市以及小城镇,也要积极改变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还要发挥核心城市对周边的扩散效应,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城乡公共设施联动发展。解决这几方面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作用。
(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平台
成渝两市之间相隔300多公里,两市的影响力范围还远未强大到在空间上相互重叠或呈连续分布的格局。尽管目前成渝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主动脉已打通,但各城市间的高速铁路等互联互通网络仍未建成,阻碍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顺畅流通。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重庆和成都已实现1.5小时通达,但《成渝地区城際铁路建设规划(2015—2020年)》中提出的“核心城市与次级中心城市1小时到达、城市群内所有次级中心间2小时到达”目标远未实现。此外,广大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也相对滞后,人与货物的流动都受到一定限制[5]。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提出,成渝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力度和深度都会显著加大。根据有关部门的部署,2020年川渝两省市将推进跨区域、跨方式的客货运信息互联互通,推行成都、重庆两市公交和地铁“一卡通”,推动川渝汽车客运联网售票注册用户和线路、票务信息共享,探索推进铁公、铁空等旅客联程联运。川渝两地交通运输部门还将对毗邻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快速通道等进行专题研究和对接,统筹建设标准和建设时序,加快建设一批支持毗邻地区融合发展的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例如,支持毗邻地区开行公交线路或公交化运营的客运班线,便捷联通市(县、区)重要枢纽、大型商圈、旅游景区等。成渝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承建其中工程项目的机遇和新的投资机遇。
(三)提升对外开放层次为民营经济“走出去”提供助力
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越来越向纵深发展。成渝地区虽然在中国西部地区,但是对外开放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向东,可通过长江水道直达上海以及韩国、日本等地;向西,可通过中欧班列连接中亚、西亚、中东;向南,可通过云南和滇缅公路构建跨境陆海联运大通道,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紧密相连。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多种要素在成渝地区聚集,促使生产要素流动更有效率,能够把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盟、南亚等地货物运输到世界各地。虽然成渝地区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和“一带一路”的重要陆上关卡,在战略地位上逐渐发育为中国西部地区新兴发展高地,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因没有入海口,缺乏对外开放窗口而使自身对外开放的意识较为薄弱。此外,成渝两市虽在创新领域的改革成果不断彰显,“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走出去”的意识、力度和成效都还不足,特别是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明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会加快成渝地区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提升其对外开放水平。这将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和产业机会。一方面,与成渝地区近邻的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區,通过沿边开放会产生大量的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机会;另一方面,对位置遥远的发达地区,通过陆上交通和海上交通,也会产生大量的贸易、产业配套等机会[6]。成渝地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应不断增强“走出去”的意识,利用国际市场拓展发展空间。
(四)增强发展活力需要激活民营经济
就目前四川地区发展现状而言,部分经济指标增速的回落幅度较大,投资增长难度加大;特别是工业投资持续低迷,新的消费热点不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靠引进增量调结构的空间受到制约,存量优化调整的多重矛盾凸显;经济领域改革不少事项还未落地,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财政、金融等领域的潜在风险逐步显性化;相当一些行业企业面临痛苦而艰难的转产转型转向,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相当困难,短期内还难以走出困境。就重庆发展现状而言,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够牢固,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传统消费进入瓶颈期、新兴消费增长尚弱,外贸新增长点仍需加快培育;产业结构处于深度调整期,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科教、人才综合实力不强,集聚创新资源仍需持续用力;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安全高效运行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仍有欠账。
破除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上述症状,急需通过增强发展活力来盘活整体经济体系。民营经济是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环节,能对经济发展起到显著作用。成渝地区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及其竞争力的稳步提升,已成为关乎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问题。
(五)区域产业重组为民营经济创造配套良机
在过去,成渝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竞争,区域经济往来壁垒较高。成渝地区内部统一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地方企业法规、人口户籍流动政策等规章不一致,限制了区域内企业分工协作,增加了企业成本。受行政区划的影响,成渝地区内部产业分工程度薄弱,“同构”现象难以克服。以汽车制造业为例,重庆具有发展成为整车生产基地的雄厚实力,而成都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上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者可以通过供应链和产业链的整合实现汽车制造业上的分工合作。然而近年来,成都市与重庆市各自置重金扩充汽车产业链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问题。在重庆市和成都市工业增加值占比前十的产业中均包含汽车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其中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两大产业合计工业增加值贡献率均接近40%。成渝两市产业布局高度重合的情况下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难以形成优势互补[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提出,意味着成都、重庆以及整个经济圈都要大力推进和加强产业布局和产业合作,进行较大范围的产业重组,规避以往的区域不协调、各自为政、产业雷同、恶性竞争等弊端。成渝地区进行产业重组,也意味着要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基地、产业集聚地、产业链条、产业体系。每一个产业基地、产业集聚地、产业链条、产业体系都需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配套,甚至一些重要环节要由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来承担。成渝地区可引导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打造一些产业基地、产业集聚地、产业链条、产业体系。
二、民营经济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作用
(一)成渝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状况
总的来说,成渝地区民营经济呈现总量逐步扩大、比重提高、增速稳健的特点。2019年前三季度,重庆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 293.96亿元,同比增长7%,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51.6%。截至2019年9月,重庆市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为1 313.6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全市31.7%。59家民营企业对26个国家和地区的61家境外企业进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2.8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62.9%。新增对外投资备案10.7亿美元,占全市86%。202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重庆市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5%左右。2019年四川省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56999”的显著特征,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新增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
2019年,四川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63万亿元,增速7.6%,高于全省GDP增速0.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在四川全省GDP的占比达56.3%,较2018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从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四川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的比重来看,成都的比重为33.6%;环成都经济圈的比重为25.8%。但是从2019年数据来看,四川民营经济增速出现了放缓现象:2019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同比下滑0.5个百分点。从各市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与2018年的变化来看,2个市州上升(阿坝、泸州分别较上年增加1.4、0.4个百分点),2个市州持平(眉山和内江)。17个市州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甘孜下滑幅度最大,较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雅安下降幅度最小,较上年下降0.1百分点,反映出四川省民营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下行压力[8]。从行业和规模来看,成渝地区民营企业行业分布不均衡,在2019民营企业500强排名中,仅有26家来自成渝地区,其中11家为房地产企业。其次便是农业、汽车制造等传统工业,没有新兴产业的身影。这表明成渝地区的高新科技产业规模还需要进一步扩大。
(二)民營经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1.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模式升级的催化剂。一是壮大经济主体躯干。民营经济是成渝地区绝大多数地市县的经济主体力量。民营经济扩大了城乡就业,增加了税收,丰富了产品和服务供给。在各种经济成分中,成渝地区民营经济的税收增长最快,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经济成分。近年来,以县域民营企业高度聚集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部分产业集群已成为重要特色产业基地,产品在全国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比如,雅安市名山区茶叶年综合收入逼近100亿元,资阳市安岳县的柠檬产量近年来一直居全国第一,眉山市东坡区将小泡菜做成大产业。
二是升级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民营企业进入高新技术领域和新兴领域,部分企业已经在高新技术、新业态等细分领域处于领跑地位。以四川地区的民营企业新希望集团为例,该集团从创业初期的单一饲料产业逐步向上下游延伸,成为农、工、贸、科一体化发展的大型农牧业民营集团企业,拥有农牧与食品、化工与资源、地产与基础设施、金融与投资四大产业集群,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2019年四川全省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1∶43.3∶50.6,第三产业占比呈稳步上升态势,全省民营经济逐渐由工业独大的产业结构向以工业和服务业双主导的新型产业结构转型。
三是激发机制创新活力。民营企业反应机制灵活、动力机制合理,对风险更为敏感,对防范、转嫁、避让风险更具有行为上的主动性。此外,民营企业对市场变化具有一种类似本能的特殊敏感,从市场信息的搜集、筛选、甄别,到应对方案的制订、决策与行动,都能做到简洁、快速,能够对市场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其结果是大大提升市场经济的活力,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实现企业经营活力的大幅提升。据统计,2019年,成都市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 149家,比上年新增1 036家,增长33.3%;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9 471.8亿元,增长10.8%;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研究与实验发展、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2.7%、24.8%、22.0%;新兴工业产品增产增量,太阳能电池、城市轨道车辆产量分别增长103.0%、70.4%;网络零售新业态加快发展,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777.8亿元,增长15.0%。2019年全年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5.0%和19.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16.0%、7.9%、10.3%和7.8%。
四是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成渝地区众多企业都有对外交流合作的经验,有利于促进新型经济模式的出现。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重庆市民营企业积极“走出去”。截至2018年底,重庆市共有317家民营企业向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490家境外企业进行非金融类投资备案,累计备案投资额126.6亿美元,占重庆市对外投资总额79.7%。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与外界高端企业、龙头企业交流合作,有利于让市场要素自由发挥发展,解除体制机制的束缚。
2.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统计表明,2019年,成都市场主体合计253.4万户,其中民营企业78.9万户;新登记市场主体53.5万户,其中民营企业20.98万户,同比增长13.8%;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0%以上,占GDP比重48.8%,较2018年提升0.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贡献税收1 793.59亿元,同比增长0.4%,占全市税收收入61.8%。2019年前三季度,重庆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 293.96亿元,同比增长7%,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51.6%;全市民营市场主体总量257.37万户,其中民营企业78.49万户,较上年底增长3.06%。因此,民营经济是川渝两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发展对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3.保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业平稳的重要稳定器。一是稳定就业形势。调查发现,毕业生选择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持续增长。2014—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50%上升到54%,2014—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65%上升到68%。《重庆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显示,2018年,重庆市民营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截至2018年底,重庆市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数867.44万人,约占重庆市城镇就业总人数81%。同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迅速上升,民营企业在科技型企业中占96.7%。
二是凝聚“脱贫攻坚”力量促就业。重庆市民营企业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截至2019年6月30日,重庆市1 659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帮扶1 468个村,其中贫困村985个,共投入资金20.27亿元。民营企业发挥自身效力,投身精准扶贫队伍之中,使农民加入个人就业的发展队伍之中,体现出企业的社会担当,有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4.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新核心竞争力的生力军。一是科技园示范区助双向发展。在推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成渝地区相互开放了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基地、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文献,通过共建西部技术转移联盟、共建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重庆分中心的形式,推动了科技成果交易。未来成渝两地要以成都科学城、未来科技城、重庆科学城、绵阳科技城、国家级新区等为核心载体建设西部科学城,形成多园共享模式,力争发挥科技创新的最大“外部性”。成渝地区需逐步打破行政分割,共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创新联盟,突出民营经济和企业的重要作用。
二是产业链互补发展。在引导产业协作共兴方面,两地支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推进了川渝城市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入合作、协同发展。目前,川渝共建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数字化铸造工厂示范工程在资阳建成投产。成渝双城依据国家部署,明确各自城市发展定位,突出发展一批重点高新产业项目,有利于避免产业同质化现象,抓住发展机遇,互补产业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民營经济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加快发展的对策
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首先要用好政策机遇,主动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机制灵活的特点,结合民营经济在建筑、金融等一般性竞争领域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相关配套性工作。地方政府也要不断提升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强化保障能力,加快推动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一)提升民营企业核心创新力
成渝地区要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开放稳定的合作关系,吸收消化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成果,形成技术优势。民营企业要主动参与关于政策法规、企业发展规划、创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培训,优化发展思路,拓展创新发展视野,提高创新发展品质。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要全力创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政务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解决好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注重为小微企业、新兴创业企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圈内”各个城市应落实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深化网络理政,及时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实际困难。政府应通过政策和经济杠杆,引导高科技产业实现率先发展,培育一批独角兽、准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要大力支持初创企业加快壮大、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领军型企业跨行业联合重组,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梯度发展格局。
(三)拓展民营企业开放发展空间
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向民营企业充分释放开放资源。加强优秀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合力、共谋发展。依托“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平台,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搭建通道,鼓励民营企业联手开拓国际市场。要加强风险防控和权益保障。健全完善对外投资合作机制,丰富公共服务产品,帮助民营企业防控风险,坚定维护民营企业海外合法权益。
(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积极探索建立为优质民营企业增信的新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中小民营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研究推出民营企业增信示范项目。发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以市场化方式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增信。
(五)弘扬和培育企业家精神
弘扬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大力挖掘、宣传先进典型,努力打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家品牌,树立精神标杆。求真务实的企业家精神不仅能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升劳动生产率,还能促进企业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企业长久发展的坚实基础。
(六)健全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
全面梳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找准症结、抓住关键,不断提高政策精准性、有效性。在科研创新、高端人才引进及培养、企业发展政策及资金支持、市场推广应用与技术服务、全产业链优势互补及协同发展等五个方面提供新的政策支持,积极寻求产学研合作机会。民营企业要充分运用成渝地区科研资源,结合自身发展路线,主动引进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寻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机会,打造自身的拳头产品。成渝两地要加强沟通交流,形成优势互补、一致的政策方向,共同助力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恩泽.唱好成渝“双城记”推动高质量发展[J].产权导刊,2020(2):5-8.
[2] 周跃辉.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N].成都日报,2020-01-15(7).
[3] 李果.把脉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成渝两大都市圈,打造第三极核城市[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07-26(5).
[4] 戴宾.成渝经济区与成渝城市集群、成内渝经济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6):23-26.
[5] 冯可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铁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16):168-169.
[6] 叶文辉,伍运春.成渝城市群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协同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9(9):88-94.
[7] 李月起.新时代成渝城市群协调发展策略研究[J].西部论坛,2018(3):94-99.
[8] 刘登娟,吕一清.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J].经济体制改革,2017(2):36-42.
责任编辑:孙德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