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男性患者临床观察

时间:2024-07-28

卢杰昌

(福建省龙岩监狱医院,福建 龙岩364000)

慢性胃炎属临床多发消化道疾患之一,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等特点,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痛、嗳腐吞酸、上腹不适、饥而不欲食等,极大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1]。 目前西医治疗此病仍以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总体效果欠佳。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病机为外感六淫、脾胃虚弱、起居失调、素体劳倦、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调及饮食不节等,因此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治疗时应以益气、健脾、温阳、散寒为主[2]。 本研究选取我院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62 例,旨在分析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3]中慢性胃炎诊断标准,经胃镜检查证实,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经14C 呼气试验确诊。

1.2 中医辨证标准 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 年天津)》[4]中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及辨证标准者;②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及严重心脏系统疾病者;②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③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⑤精神或行为严重异常者;⑥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⑦合并复合性溃疡、肝性溃疡患者。

1.5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2 月—2018 年9 月于我院就诊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男性患者6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 例。对照组年龄37~74 岁,平均(52.03±5.32)岁;病程0.7~12.3 年,平均(5.82±2.35)年。 观察组31 例,年龄36~73 岁,平均(51.19±4.83)岁;病程0.8~12.1 年,平均(6.06±2.04)年。2 组病程、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协会批准。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HP 感染者采取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口服雷贝拉唑(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 mg+克拉霉素(辽源市百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500 mg+阿莫西林(哈药集团制药总厂)1000 mg+枸橼酸铋钾(浙江华润三九众益制药有限公司)600 mg,每日2 次;未出现HP 感染者采取雷贝拉唑口服治疗,每次10 mg,每日2 次,持续治疗1个月。

2.1.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中药封包治疗。 ①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药物组成:党参15 g,黄芪15 g,白术15 g,桂枝9 g,茯苓15 g,陈皮15 g,木香9 g,半夏9 g,延胡索9 g,砂仁6 g,干姜6 g,甘草6 g。 胸闷喜叹者加川芎15 g;乏力者加党参15 g;反酸恶心者加海螵蛸15 g,乌贼骨15 g;腹痛畏寒者加高良姜15 g,荜茇15 g。 水煎服,每次150 mL,早晚各服用1 次。②中药封包组方:细辛5 g,吴茱萸15 g,肉桂15 g,丁香15 g,荜茇15 g,柴胡15 g,甘松15 g,研末拌匀, 每450 g 纳入棉布袋中并封好, 布袋表面以清水淋湿并以微波加热3~5 min,取仰卧位,将封包置其腹部,于中脘至神阙穴之间反复熨烫7~8 min,再热敷于胃脘部15~20 min,每日治疗2 次,均持续治疗1 个月。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中医证候评分 于治疗前后依据症状轻重程度对2 组胃痛、乏力、便溏、嗳气等4 个主要症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评定标准:按重、中、轻、无分别记为3、2、1、0 分,总评分越低症状越轻。

2.2.2 胃蛋白酶原 采集2 组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3000 r / min 离心5 min,分离血清,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定量法检测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并计算PGⅠ/ PGⅡ,PG-TRFIA 试剂盒购自江苏江原实业技贸公司。

2.2.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 年天津)》[4]进行评估。 ①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为显著改善;②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70%评定为改善;③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评定为未改善;将显著改善、改善计入总有效率。

2.2.4 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2 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分析相关数据。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 果

3.1 2 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疗效比较(n,%)

3.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

3.3 2 组治疗前后胃蛋白酶指标比较 见表3。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分

表2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31 31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便溏2.16±0.34 1.29±0.461)2.21±0.41 0.84±0.371)2)胃痛2.21±0.49 1.36±0.371)2.18±0.56 1.01±0.321)2)乏力2.11±0.39 1.31±0.321)2.15±0.46 1.09±0.211)2)嗳气2.07±0.38 1.42±0.301)2.16±0.43 0.98±0.351)2)

表3 2 组治疗前后胃蛋白酶指标比较(±s) 分

表3 2 组治疗前后胃蛋白酶指标比较(±s)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31 31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GⅠ/(μg / L)226.35±60.41 189.38±23.161)234.18±64.35 158.37±20.461)2)PGⅡ/(μg / L)25.40±8.85 19.63±5.791)27.35±9.32 15.14±6.451)2)PGⅠ/ PGⅡ8.91±0.69 9.65±0.921)8.56±0.76 10.46±0.811)2)

3.4 2 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4 讨 论

慢性胃炎为临床多发胃部疾病,其病机较为复杂,且随病情加重,可引发胃溃疡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极大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以往临床多采取雷贝拉唑或雷贝拉唑四联疗法(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治疗慢性胃炎,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仍与临床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中医学认为,胃炎属于 “吞酸” 等范畴,主要由外感六淫、脾胃虚弱、起居失调、素体劳倦、先天禀赋不足等致使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因此应以益气、健脾、温阳、散寒为主要治疗原则[5]。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中黄芪补肺益脾;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化湿,还可加强党参、白术健脾之功效;延胡索可入肝、脾经,具有止痛、疏肝、行气之功效;砂仁化湿、开胃、醒脾;干姜、桂枝可温阳散寒;甘草能助黄芪发挥补益脾肺之功效[6-7]。 诸药配合,能发挥益气健脾、温阳散寒之功效。 中药封包法属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技术之一,组方中细辛具有祛风、止痛、散寒等功效;吴茱萸温中散寒;肉桂活血通经、散寒止痛;丁香能健胃、温中、降逆;甘松醒脾开胃、理气止痛、温中散寒;荜茇温中、止痛、散寒;柴胡疏肝升阳、和解表里,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理气、温中散寒之功效。 中药封包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其中中脘穴属奇经八脉之任脉,为任脉主要穴道,具有建运中州、调理脾胃、通络止痛之功;神阙穴为生命之蒂,有温阳益气之效[8]。 本研究结果显示,疗程结束时观察组胃痛、乏力、便溏、嗳气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且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将中药封包热敷于胃脘部,可借中药封包温热之力,使药力与热力自体表毛窍缓慢渗透进入经络血脉,从而达到调理气血、通窍活血、祛风散寒等作用,与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内服同用,二者可从不同途径发挥健脾开胃、温中散寒等作用,标本兼治,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症状,且中药不良反应轻微,符合安全用药原则。

胃黏膜损伤为慢性胃炎患者的重要病理改变,既往多采用胃镜检查,但部分患者于病变初期胃镜检查灵敏度不高。 PG 为胃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的无活性前体,正常情况下仅1%左右PG 会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但慢性胃炎患者随着胃黏膜发生病变,其血清PG 水平异常升高。研究表明,血清PG 水平与胃黏膜炎性病变有关,可反映胃黏膜状态及功能[9]。 本研究结果显示,疗程结束时观察组PGⅠ、PG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GⅠ/PGⅡ明显升高(P<0.05)。 提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能有效减轻患者胃黏膜损伤,分析可能与促进局部微循环改善、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作用有关。

综上,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能改善其中医症状,减轻胃黏膜损伤,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效果确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