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时间:2024-07-28

陈凯丽,周丽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浅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陈凯丽,周丽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自《素问·四时调气大论篇》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历代医家有不同见解。今通过研读《黄帝内经》相关思想与阴阳五行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自然、根据四时的时令主气养生保健,调节自身阴阳之气,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阴阳五行;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时调气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木,坏其真矣。”旨在强调人与自然相合,四时阴阳有所消长,养生应随其盛衰之变而有所调整。对此古今医家有不同的见解。

1 历代医家的观点

1.1 春夏助阳长,秋冬滋阴收马莳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意在指导世人顺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主气,于春夏养阳气,于秋冬则补其阴气。《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圣人于春夏而有养生长之道者,养阳也;于秋冬而有养收藏之道者,养阴也。”[1]正是对其观点的应证。

1.2 春夏为秋冬养阴,秋冬为春夏养阳《类经》曰“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2]明代医家张介宾从阴阳互根互用、互为消长的角度分析,认为在春夏养其阳气即为养秋冬的阴气,使得秋冬少患阴胜之病,在秋冬养其阴气即为养春夏的阳气,使得春夏少患阳胜之疾,这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1.3 春夏养内虚之阳,秋冬养内虚之阴《素问集注》云“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3]张志聪认为在春夏之际,人体的阳气浮越在外,而内部的阳气是空虚的,因而当补其阳;在秋冬之际,人体的阴气循行于外,而内部的阴气是匮乏的,因此当补其阴。

1.4 春夏制亢阳,秋冬制盛阴《黄帝内经·素问》云“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4]王冰认为养即为“制”,春夏阳气亢盛,应于饮食中多食寒凉之品以制约其盛阳,秋冬阴气偏盛,应多食温热之品达制约盛阴的目的。

阴阳是医道的纲领,临床诊疗与日常养生皆以调节机体阴阳的平和为目的,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笔者认为是阳气在春尚幼,应助养其生长之势;在夏阳气强盛,具有外散之意,应补其耗散之壮阳;阴气于秋初收,其势尚弱,当助其收敛和合;阴气于冬隆盛,具向外游离之势,当补其游离之盛阴。

2 春助幼阳长,秋资初阴收

2.1 与卦象相对京图谓“刚柔之道,可顺不可逆也;昆仑之水,可顺不可逆也;其势已成,可顺不可逆也。”[5]意在表明顺逆之道即世间万物应顺其自然,不可逆其已成之势。“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6]4-5东方应春,阳气始发,在卦为震,震由两在上的阴爻与一在下的阳爻组成,意为阳气逐渐向上发成,但此时阳气尚弱,应顺其势养阳助其升发,为夏季盛阳宣通于外打下坚实的基础。“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6]28西方应秋,在卦为兑,兑由一在上的阴爻与两在下的阳爻组成,意为阴气开始逐渐向下肃降,但此时阴气尚弱,应顺其势助阴肃降,以免阴气收敛不足而影响冬季的闭藏。故而,在春助幼阳生长,以旺盛夏;在秋助幼阴收敛,以盛隆冬。

2.2 与五脏相应肺在五行属金,其性收敛肃杀,七八月应秋,阴气始杀,应人体之肺阴。肺与秋相应,在秋季阴气趋敛之势已成时,应顺势滋肺阴,以防冬生飧泄。肝在五行属木,其性升发调达,一二月之时属春,阳气始升,在人体应肝阳。肝与春相应,在春季阳气渐盛之势已成时,应顺势养肝阳,防止夏生寒变。这也体现了京图顺其势而养其气的理论。

由上可知,春时阳气初升,犹人之年幼,其势单,其力薄,应顺四时春生之气助幼阳生长之势;阴气于秋始收,敛阴之势尚浅,当于秋滋肺阴助秋收引之力。

3 夏补阳之散,冬充阴之耗

3.1 时令应卦象南方应夏,在卦为离,离由上下各一阳爻与中间一阴爻组成,意为盛阳不断向外布散,此时应泄而养其阳,以补其外耗,避免阳气耗散太过而影响秋季的收敛。北方应冬,在卦为坎,坎由上下各一阴爻与中间一阳爻组成,意为盛阴不断在外游离,同理此时应泄而养其阴,以补其外耗,使得阴气不致过耗而影响春天的升发。从卦象上不难看出,夏天应补耗散之壮阳,冬天则补游离之盛阴。

3.2 与五脏联系密切《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6]22-24万物分阴阳,水火乃阴阳之征象,心应五行之火,火性炎上,与夏相应,夏属阳,为阳之长极;肾与五行之水相对,水曰润下,与冬相合,冬属阴,阴气隆盛。结合京图同气相求的原理,当于夏季阳盛之时养阳气,于冬季阴盛之时养阴气。

阴阳既对立制约,又相互为用。阴得阳之升散方可化源不绝,秋之阴气初收时犹需阳气镇守于外,故而夏季当补阳气,防止其耗散太过;阳得阴之滋养才能生生不息,阳于春始发仍赖阴之濡养,因此隆冬之时当补阴气,避其游离之虚。

4 临床应用

4.1 指导临床用药《本草纲目》云“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7]正如此言所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仅是理论的指导,同样是临床用药的指南。四时有主气,药有四气五味,临床用药过程中当“因时制宜”,结合时令主气与药物性味开具处方,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4.2 应用于针灸治疗春夏之时,人体阳气升散浮越,布于肌表,针刺部位亦当表浅,使经络气血流通即可;秋冬之季,气候寒凉,肌腠致密,阴气深藏于内,故针刺时可深入机体阴分,但速度不宜过快。“三伏灸”指在夏月三伏天阳气盛极之时与人体相应腧穴进行艾灸,意在顺夏阳盛之势补养阳气,以此预防冬寒之病。但需“因人制宜”,对于素体阳虚患有哮喘者可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程度,然对于素体阳亢者则不宜使用。

4.3 调寒温,适四时寒暑根据四时寒暑的变化,日常饮食起居亦不尽相同。春三月,万物复苏,人体幼阳初升,当披发缓行,夜卧早起,不能折逆春阳升发之势;夏三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暑湿之气盛,易伤人体脾阳,故忌肥甘厚腻,当食薏苡仁、瞿麦、佩兰等以健脾化湿;秋三月,地清气明,秋风肃杀,燥邪为患,日常应维持情绪稳定,保持机体水分充足,可于粥糜中加山药、百合、绿豆等以固护阴液;冬主气闭藏,当注重潜阴护阳,适时添衣加被,于睡前泡脚,促进气血运行等。“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皆在告诫世人应顺应四时寒暑之变,适时增减衣物,变换饮食习惯。

5 结语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为顺应自然,春天养幼阳,助其生长之势,避免“夏为寒变”;夏天补耗散之壮阳,防止“秋为痎虐”;秋天养幼阴,助其收敛之势,避免“冬为飧泄”;冬天则补游离之盛阴,防止“春为痿厥。”这也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未病思想相符合。

[1]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2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4-20.

[2]明·张介宾.类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10-11.

[3]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10-18.

[4]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王心远.医道传承丛书.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7-11.

[5]宋·京图.滴天髓阐微[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4:123-124.

[6]秦权.全本黄帝内经[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4:4-5,22-24,28

[7]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

R221

A

1000-338X(2017)04-0051-02

2017-05-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8130287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014J01361)

陈凯丽(1996—),女,2014级中医学专业本科生。

周丽(1981—),女,讲师。E-mail:lilierli@126.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