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张婷婷
学术主持人语:
作为古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兼有戏与曲两方面的特征,展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独特魅力,用王国维的话来概括,即是“以歌舞演故事”(王国维《戏曲考原》)。如果说1913年王国维发表《宋元戏曲史》,开启近代戏曲学的先声,那么中国民族戏剧研究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其理论形态呈现出繁荣的多样性。作为一门学科,戏曲学是研究戏曲本体规律和相关内涵的一门学科,既包括对戏曲本身的发展规律的探索,又包含对与戏曲相关内涵的归纳与研究。对戏曲本身发展规律的探索,涉及戏曲编剧、戏曲导演、戏曲表演,以及戏曲史、戏曲音乐、戏曲剧场、戏曲资料的整理等方面,涵盖了戏曲的各个层面,是对戏曲发展规律的深入探讨。与戏曲相关内涵的归纳与研究,即是运用与戏曲学交叉的学科对戏曲进行研究,如戏曲社会学、戏曲心理学、戏曲观众学、戏曲人类学、戏曲文献学、戏曲传播学、戏曲接受学等等,从不同的视角对戏曲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是对戏曲研究的拓展。本期开设“戏曲研究”专题,三位专家的研究成果,正体现了戏曲研究的多元化视角。赵山林教授《再论春台班艺术师承及对昆曲传承的贡献——以堂子为线索的考察》一文,关注到中国戏曲史上艺人与堂子的特殊关系,通过梳理檀天禄国香堂、陈纫香春福堂及其衍生的景福堂、郑连贵净香堂等堂子的师传徒承关系,认为堂子承担了传授演剧技艺包括传承昆曲的职责,对戏曲表演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颇值得注意的一大戏曲研究题域。戏曲是继歌诗、歌词而兴起的一种“音乐文学”,可口头和乐歌唱,与诗词有着密契的血缘关系,不仅在语句、格律、音乐、意境形式上对诗词有所借鉴,而且也戏剧化地吸纳了诗词本事内容以及诗词故事。伏涤修教授的《古代戏曲对诗词“本事”的戏剧化吸收与演绎》对戏曲吸收、采用、表现诗词故事的不同方式,做了深入的分析、归纳与总结。历史上文人“结社”,均不能不涉及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周立波《晚明浙東戏曲家结社考》一文,通过考察晚明浙东戏曲家参与的20个社集以及结社活动内容,见出戏曲发展的区域性特色以及浙东戏曲文化圈的繁荣。三篇论文重文献考据,以宏观与微观互补,全局与个案相济的研究方法,从不同层面体现了戏曲文化发展的面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