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显微手术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时间:2024-07-28

井振宇

(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 神经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脑胶质瘤为中枢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大脑与脊髓胶质细胞发生癌变而产生,其发病率在颅内肿瘤中占比高达50%[1]。恶性瘤体生长速度快、病程短,因而具有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2]。目前,手术切除为脑胶质瘤治疗的主要方式[3],常规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能够彻底切除病灶组织,但容易对正常脑组织功能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手术正逐渐引入脑胶质瘤治疗中[4]。国内对此相关报告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显微手术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2.32±8.87)岁;WHO脑胶质瘤分级Ⅰ~Ⅱ级19例,Ⅲ~Ⅳ级12例;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 19~69岁,平均年龄 (42.11±8.63) 岁;WHO脑胶质瘤分级Ⅰ~Ⅱ级18例,Ⅲ~Ⅳ级1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分级等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该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症状、体征等均符合《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5]中诊断标准。②符合大骨瓣开颅手术或显微手术等各项指征。

排除标准:①伴随颅脑损伤、颅脑先天性畸形等其它颅脑严重疾病。②合并肝、肾功能或免疫、血液、呼吸等系统严重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③对术中相关药物有禁忌症或过敏现象。④具有沟通能力欠佳、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⑤治疗依从性差或中途脱落、退出、失访。⑥临床资料不完整。

二、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肿瘤CT或MRI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定位,决定手术切口和骨窗大小,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如:冠状入路、颞部入路、顶部入路等)。术前30min常规予甘露醇、地塞米松或抗菌药物等术前用药。对照组行常规大骨瓣开颅术,随后依据瘤体类型选择全切或者次全切。实验组在显微镜下行全切或者次全切术,在与肿瘤部位距离最近处开颅,打开脑膜后放出脑脊液,选择合适的入路进入并分离脑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界限不清、体积大的肿瘤先予瘤内切除,等内压稳定后再分块切除。

三、观察指标 ①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②比较2组患者术后1年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6],总分为0~30分,包括定向力、记忆力等5个方面,分值越高表明认知功能越好;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7],包括进食、洗澡等10个项目,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能力越好。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7.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一、临床指标 实验组手术时间(1.82±0.31)h,住院天数(11.53±2.21)d;对照组手术时间(2.47±0.36)h,住院天数(17.02±3.65)d。实验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MMSE和Barthel评分 手术前,2组MMSE和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年后,2组MMSE和Barthel评分均上升,且实验组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MMSE和Barthel评分比较(±s,分)

表1 2组MMSE和Barthel评分比较(±s,分)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组别 MMSE对照组 13.29±1.68 18.01±2.14a Barthel 46.12±7.64 65.32±8.03a手术前 手术1年后 手术前 手术1年后实验组 13.31±1.72 24.42±3.11ab 45.57±7.11 82.24±10.08abimages/BZ_39_1454_406_1473_462.png

讨论脑胶质瘤通过对周围组织的挤压作用使静脉压升高或者胶质瘤细胞分泌的因子(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阻碍血液回流、促使血脑屏障开放而导致水肿。患者临床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癫痫或视物模糊等症状[8]。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患者生命质量。目前,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及手术治疗为脑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式,而外科手术治疗因其能够较为彻底切除肿瘤细胞而成为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措施。

手术切除脑胶质瘤将尽可能切除病变部位并对正常脑组织的影响降至最低作为手术原则。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需要开阔的手术视野,因而手术创面大,正常脑组织的长时间暴露容易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同时,该手术在操作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手术医师对恶性瘤体与正常脑组织的视觉定位,而在实际手术操作中仅依据术者视觉和主观经验难以精准判断恶性瘤体与正常脑组织的界限,因而对肿瘤组织切除范围比较保守,术后通常残留较多肿瘤细胞,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9]。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1年后,实验组MMSE和Barthel评分上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显微手术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效果更佳,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经分析可能是因为,显微手术能够借助于显微镜实现全手术野,通过放大手术目标便于手术医师辨认、区分恶性瘤体和正常脑组织,显微镜下正常脑组织呈现为白色、光滑、血管少,恶性瘤体呈现为暗红、质地脆[10],同时显微手术切口小,避免正常脑组织大面积暴露,利于术者在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同时保护脑组织正常功能,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手术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显微手术有利于提高脑胶质瘤手术治疗效果,提高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