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徐淑惠
(玉溪市人民医院,内科门诊,云南 玉溪 631000)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终身性、致残性疾病,目前认为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包括遗传、环境、感染、免疫等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具有反复发作、治疗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CD主要表现为胃肠道慢性透壁性炎症,本病尚无根治的方法。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使得我国CD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为了进一步规范及指导我院CD的诊治,现回顾分析近年来收治的25例CD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选择2015-2019年收治的25例CD患者,其中包括男性10例,女性15例,男女比例为2∶3,年龄11~78岁,平均为(55.2±10.30) 岁。
二、资料分析方法 收集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首发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依据中华医学会系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CD诊断标准明确诊断。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处理数据,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一、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 CD患者消化系统的首诊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10例(40%),腹泻21例(84%),腹痛19例(76%),发热9例(36%),体重减轻3例(12%),贫血6例(24%);病变仅累及小肠者16例(64%),累及结肠者4例(16%),小肠和结肠同时受累者3例(12%),末段回肠和回盲部累及者2例(8%)。
二、合并症和并发症 本院收治的25例CD患者中,初发型占18例(72%),慢性复发型占7例(28%)。4例CD(16%)合并其他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包括口腔溃疡1例、结节性红斑合并关节炎1例、白塞氏病1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例。25例均无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家族史。并发肠梗阻3例(12%),肠穿孔1例(4%),癌变1例(4%)。
三、实验室检查 收集25例患者入院时相关实验室指标,包括ESR,Hb,ALB,缓解期CD患者ESR 为(12.54±9.6)mm/h,Hb 为(132.31±27.13)g/L,ALB 为(39.71±6.05)g/L;复发 CD 患者 ESR 为(27.34±23.49)mm/h,Hb为 (116.93±30.29)g/L,ALB为(38.05±6.91)g/L;活动期CD患者ESR为(55.20±23.14)mm/h,Hb 为(117.60±28.83)g/L,ALB 为(35.37±6.63)g/L。
四、肠镜和组织活检 肠镜检查发现肠黏膜充血、肿胀、糜烂14例(56%),浅表溃疡形成4例(16%),肠黏膜出血者2例(8%),肠黏膜散在充血点9例(36%)。肠镜下成功取肠黏膜组织活检19例(76%),病检结果包括:慢性炎症改11例(57.8%)、炎症改变伴糜烂6例(31.6%)、黏膜呈不典型增生1例(5.3%)、息肉样改变1例(5.3%)。
五、治疗方案 CD治疗首选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无效时口服糖皮质激素。重症CD除了一般治疗以外,还需结合静脉激素的使用,若激素治疗仍然无效,则需改用免疫抑制剂,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总之,CD的治疗应根据其分期、分度和病变范围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方式一般为升阶梯治疗,即首选氨基水杨酸制剂,无效或效果欠佳时可依次改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本院收治的23例CD患者采用内科治疗,1例肠穿孔和1例癌变患者行小肠部分切除术。
讨论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 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反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治疗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是发生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2]。CD是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肠病,反复迁延发展,临床活动期与缓解期常相互交替,有终生复发可能。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及腹痛,全身表现有发热、营养不良等,严重时可并发肠梗阻、癌变、肠穿孔等。虽然大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达到临床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重症倾向。CD的确诊主要靠结肠镜下的表现及病理活检,结合临床表现。最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严重及并发癌变、穿孔者需行外科手术治疗,医学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促进溃疡愈合并预防疾病活动及复发。
由于相似的临床表现,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很容易混淆[3],CD是一种慢性贯壁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但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半数以上患者的病变同时累及胃肠道多个部位,从食管到肛门均可累及;溃疡性结肠炎是具有复发倾向的慢性肠道病变,部分患者起病较急,症状类似感染性肠炎,其症状的严重性与结肠受侵犯及炎症程度相关,通常为缓慢、隐匿性起病。CD的胃肠道表现与肠内病变的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病程长短以及有无并发症有关,最常见的为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瘘管形成,其中瘘管形成是CD临床特征之一[4]。而UC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为腹泻、血便或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和消化不良[5]。
CD的病因至今不明,推测可能和环境、遗传、和免疫多种因素相关,影响CD发病的高危因素有炎症性肠病家族史、戒烟者、胃肠道感染经常食用牛奶和高脂饮食[6]。CD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本研究组发病年龄11~78岁,平均为(55.2±10.30) 岁。
本研究中CD患者主要治疗方式为口服氨基水杨酸类制剂,主要是美沙拉嗪。氨基水杨酸制剂是CD患者的一线治疗用药,60%~70%的中到重度CD患者对此治疗有效[7]。以美沙拉嗪为基础,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是否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再辅以抗菌药物、调节肠道菌群等对症治疗。
综上,CD在治疗方案上,应遵循指南的同时,采用个体化治疗。迄今为止,尚不能根据某一症状或进行某项检查就可明确诊断CD,必须综合患者所以临床资料及发病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排除一些症状相似的疾病后方可诊断CD[8]。通过本研究结果,期望能为临床更加重视CD及提高诊疗水平带来一点启示。在今后的研究中,如果能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在患者出院后能够进行长期跟踪随访,了解病情发展情况及预后,可能会对临床诊治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