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言距离下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分层策略研究

时间:2024-07-28

向志强 麻庭滋

[摘 要]语言距离是影响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中应依据语言距离实施分层传播策略。笔者以WALS语料库中192个语言特征为指标,具体计算51个样本国的语言距离,并以此为依据将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目标国划分为四个层次,其中对语言距离相对较小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国家,实施重点传播,建立相对更为复杂的文化传播体系;而对于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国家,提高其与中国文化传播的意愿,增强其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动力,减少因语言距离所带来的高额传播成本和交流风险;同时逐步在上述四个层次国家中依次开展具针对性的文化交流、实施汉语等级考试,以及建构新型对外传播平台等分层策略。

[关键词]语言距离;对外文化传播;分层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20)05—0141—05

Abstract:Linguistic distan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effec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in China'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yere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based on linguistic distance. This article uses 192 language features in the WALS corpus as indicators to specifically calculate the linguistic distances of 51 sample countries, and according to this, divides the target countries which receiv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China into four levels.For the first-tier and second-tier countries which have relatively small distance, China should implement key communication and establish a relatively more complex system; For the third-tier and fourth-tier countries,China should increase their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with Chinese culture,enhance their motivation to communicate with Chinese culture and reduce the high communication costs and risks caused by linguistic distance; At the same time, China needs to gradually carry out targeted cultural exchanges,implement the Chinese level tests and build a new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mong the above-mentioned four levels of countries.

Key words: linguistic distanc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yered strategies

當今世界是一个更加开放与融合的世界,全球不同文明、不同文化更加相互碰撞与频繁交汇。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需要借鉴与吸收世界文化的养分,另一方面也需要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自己应有贡献。特别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对外传播,因此,如何提升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层次和水平,提高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效果,并由此增强中国全球话语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语言距离是影响中国

对外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提高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层次和水平,特别是提升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成效,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客观分析并准确把握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1]。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受很多因素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宏观表现为中国与目标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微观表现为两国的文化距离、制度距离、心理距离及语言距离等多维距离。其中语言距离是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2]。

简单来说,语言距离即语言之间的差异程度,而国家语言距离即国家语言之间的差异。这一概念最先由Crystal在语言习得的研究中所提出,他研究发现语言差异程度会带来语言学习困难的差异。随后Hart-Gonzalez & Lindemann选取言说英语的美国人进行语言培训,对他们进行测试评分,在此基础上列出了国际上43种语言与英语距离的评分,并将这些评分称之为“语言距离”。此后,语言学家Ellis提出,语言距离是两种语言真实存在的差异程度,特别是Chiswick&Miller对语言距离的内涵做了进一步概括,认为语言距离的含义是通过语言内部因素表现出来的语言差异程度[3]。

中国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基础,充分整合了中华大地各区域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与要素。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不仅对日本、朝鲜半岛文化产生了显著影响,也对包括越南、新加坡等国在内的东南亚地区文化,乃至美洲地区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并由此形成了“汉文化圈”。特别是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得到了包括亚洲、欧洲等地区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实际上,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独树一帜,博大精深,其最具典型代表的是儒释道之家,以及中医、传统音乐、中国功夫、餐饮文化等。

由表1可见,所计算的51个样本语言与汉语的语言距离数值处于0.66~0.32之间,并且更多地集中在0.6~0.45区间,基本符合数据集合的正态分布,并呈现分层特征。按照语言距离的数值可将51个国家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为语言距离0.400的国家,第二层次为语言距离处于0.401~0.500之间的国家,第三层次为语言距离处于0.501~0.600之间的国家,第四层次为语言距离大于0.601的国家。这样第一层次的国家有越南、泰国、韩国、巴基斯坦、乌克兰、葡萄牙、柬埔寨,第二層次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日本、缅甸、丹麦、挪威、罗马尼亚、英国、意大利、保加利亚、菲律宾、波兰,第三层次的国家有俄罗斯、马达加斯加、芬兰、匈牙利、爱沙尼亚、西班牙、尼泊尔、瑞典、以色列、土耳其、冰岛、阿塞拜疆、阿尔巴尼亚、希腊、索马里、立陶宛、荷兰、阿富汗、亚美尼亚、德国、乌兹别克斯坦、捷克、埃及、坦桑尼亚,第四层次的国家有埃塞俄比亚、南非、法国、拉脱维亚、爱尔兰、格鲁吉亚、孟加拉国、津巴布韦。

依据51个样本国的语言与汉语之间距离数值所划分的四个层次,相应地将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目标国也确定为四个层次。如上所述,语言距离数值与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效果呈负相关,即语言距离越小,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效果越好。与语言距离小的国家进行对外文化传播,沟通成本相对较低,交流意愿相对较强。两国之间不仅可以进行一般层次的文化交流交往,而且可以展开更高层次的政治、经济、社会交往,相互之间将能建立更为复杂的对外文化传播体系。而与语言距离大的国家进行对外文化传播,将面临较高的沟通成本和较大的交流风险,特别是相互交流动力不足,相互交往兴趣不强,因而作为文化传播交流主体,则必须表现出足够的主动性,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才能引发交往对象国的足够兴趣,以此提升其交往需求和交流意愿[7]。因此,在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中,应对上述四个层次国家区分对待,其中对于语言距离相对较小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国家,特别是第一层次国家可以实施重点传播,可建立更为复杂的文化传播体系,而对于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国家,则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其文化传播意愿,增强其文化传播动力,并尽可能减少因语言距离所带来的高额传播成本和交流风险,以此扩大和提升彼此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事实上,语言距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一定方式来缩小的,特别是可以通过语言交流规划降低语言沟通成本,通过文化活动减小语言交流障碍。譬如,近年来中国在世界主要国家开办的孔子学院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与世界各国的沟通成本[8],在国内举办的面向世界各国受众的成语大赛、汉字大赛、朗读者和汉语桥等电视文化活动,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障碍,而这些举措对促进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特别是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6]。但这些举措并不系统和全面,仅为一些“点”,没有形成“面”,因而产生的作用有限。为此,中国对外文化传播需要依据上述四个层次目标国,逐步在各层次国家开展以下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分层措施与策略:

首先,依次逐步开展包括孔子学院、汉语角、汉语桥等在内的文化交流活动,以此建构各层次国家民众的汉语交流平台,特别是丰富和完善各层次国家中那些与中国有密切交流民众的语言生活,让其成为汉语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与渠道;其次,依次逐步开展以汉语等级考试为核心的汉语语言评测体系,以此促进各层次国家民众对汉语的认同和肯定,特别是让汉语不仅成为各层次国家民众的一种兴趣,更成为他们个人发展通道和生活技能工具;最后,依次逐步建立以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型传播工具为主要渠道的对外传播平台,多层次立体传播和展示以汉语为核心元素的中国传统文化,以此增强各层次国家民众的汉语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从而缩小各层次国家语言与汉语差距,降低信息流通与文化交流成本,并最终降低各层次国家的语言距离。

由于数据和资料的可获得性,本文仅测度了51个国家的语言距离,并仅针对这51个国家提出了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分层策略,因而本文所提出的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目标国,未能囊括所有国家,未能归类所有国家的层次,而且中国对外文化传播是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语言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语言距离仅仅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仅以语言距离来确定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分层目标国,并不准确和全面。因此,本文研究意义更多的在于,提出依据语言距离来进行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分层的思路,特别是提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分层的具体策略,并最终提高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孙岳兵.媒体融合进程中对外传播的时度效研究[J].湘湘论坛,2019(1):152-160.

[2]倪传斌,张之胤. 三语对二语词汇识别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6):30-34.

[3]向志强,何文君.文化距离下中国出版“走出去”分层传播策略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9(5):65-69.

[4]曹艳春,徐世昌. 三语习得研究与少数民族双语者外语学习[J].外语研究,2014(5):59-65.

[5]向志强,何文君.中国对外分层传播目标国选择的理论与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49-153.

[6]孙鑫,李伟. 不同三语学习者的语义通达机制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3):49-54.

[7]薄守生. 语言规划的经济学分析[J].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8(2):58-81.

[8]吴瑛.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对5国16所孔子学院的调查[J]. 浙江社会科学, 2012(4):144-15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