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南通地区智护训练认知现状及其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时间:2024-07-28

王彦婷,朱玉林,邵志莉,吴尤佳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江苏 226001)

早期教育是回报最高的教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养育照护[1-2]。2018 年WHO等国际组织联合发布养育照护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框架,制定切实可行的养育照护策略,明确“健康、营养、安全、回应性照护和早期学习机会”为其核心内容[3]。智护训练着眼于养育照护策略的早期学习机会,指导家长为婴幼儿提供大运动、精细动作、感知觉刺激、语言刺激、社会交往方式、适应能力等学习机会,由亲子互动、同伴交往游戏等形式实现。本文选择2021 年4 月—12 月至我院儿童早期发展基地行满月体检的婴儿112 例,按照是否参加智护训练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前瞻性分析,探讨智护训练对婴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并随机抽取同期陪护家长216 例,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南通地区婴儿的主要照护人对智护训练的认知现状,最终为智护训练的推广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行满月体检婴儿112 例,其中加入智护训练的56 例为观察组,接受常规养育指导的56 例为对照组。两组婴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生产方式、喂养方式、母亲身高、主要照护人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排除严重先天缺陷性疾病、新生儿期有严重疾病史、母亲有严重妊娠期合并症,剔除中途退出或失访者。随机抽取同期常规体检婴儿的主要照护人216 例,进行人口学及智护训练知行方面的问卷调查。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家长知情同意。

表1 两组婴儿基本信息比较 [±s,n(%)]

表1 两组婴儿基本信息比较 [±s,n(%)]

观察组(n=56)对照组(n=56)χ2/t 值P 值性别男32(57.1)35(62.5)0.330.563女24(42.9)21(37.5)胎龄(周)39.09±1.1838.70±1.021.200.235出生体质量(kg)3.415±1.03.20±0.471.530.133生产方式顺产45(80.4)46(82.1)0.060.809剖宫产11(19.6)10(17.9)喂养方式母乳25(44.6)23(41.1)0.150.930混合16(28.6)17(30.3)人工15(26.8)16(28.6)母亲身高(cm)<16027(48.2)25(44.6)0.770.679 160~17017(30.4)15(26.8)≥17012(21.4)16(28.6)主要照护人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0(17.8)7(12.5)1.050.592初(高)中、中专30(53.6)35(62.5)大专及以上16(28.6)14(25.0)家庭结构核心家庭21(37.5)25(44.6)1.410.494主干家庭32(57.1)30(53.6)联合家庭3(5.4)1(1.8)家庭人均月收入(元)<5 00011(19.7)10(17.8)0.960.618 5 000~8 00019(33.9)24(42.9)>8 00026(46.4)22(39.3)

1.2 干预方法 两组家长均接受常规营养与喂养指导、育儿安全指导、常见疾病防治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智护训练项目干预,分别从智能、体能及社交3 个方面对婴儿进行训练。分别在0~1月龄、1~3 月龄、4~6 月龄、7~9 月龄、10~12 月龄阶段进行5 次院内指导训练课,并嘱家长对婴儿加强家庭训练,每日训练至少2 次,每次15~20 分钟。设立智护微信群,便于督促与答疑,以保证按计划完成训练。

1.3 观察指标 (1)婴儿体格发育:在3、6、8、12 月龄时对婴儿进行体格发育检查,包括身长、体质量和头围。(2)神经心理发育:在满月龄入组时应用新生儿行为神经学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4]对婴儿进行评估,此表包括20项,筛查异常≥2 项者为未通过,反之为通过。在3、6、8、12 月龄时采用Gesell 发育量表对婴儿进行评估,此表包含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及个人社交5 个能区,根据测评结果计算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DQ=(发育年龄/实际年龄)×100。DQ 55~75 为轻度智力残疾,40~54 为中度智力残疾,25~39 为重度智力残疾,<25 为极重度智力残疾。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 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婴儿体格发育比较 观察组失访6 例,对照组失访4 例,总失访率为8.93%,最终纳入分析观察组50 例,对照组52 例。两组婴儿在满月龄入组时身长、体质量、头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月龄时观察组身长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8 月龄两组婴儿体格发育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婴儿体格发育比较 [±s,M(P25,P75)]

表2 两组婴儿体格发育比较 [±s,M(P25,P75)]

注:aZ 值,bt 值。

指标组别3 月龄6 月龄8 月龄12 月龄身长(cm)观察组61.91±1.0668.10±0.7671.67±1.1475.74±0.98对照组61.56±0.9167.89±0.6571.22±0.8975.19±0.87 Z/t 值1.24b1.02b1.52b2.06b P 值0.2210.3110.1340.045体质量(kg)观察组6.80(6.50,7.00)8.19±0.349.26±0.4910.49±0.52对照组6.85(6.55,7.00)8.14±0.399.07±0.4410.20±0.70 Z/t 值-0.35a0.47b1.38b1.61b P 值0.7330.6400.1730.113头围(cm)观察组39.81±0.5742.57±0.5244.01±0.5346.07±0.49对照组39.73±0.5942.54±0.5444.07±0.7545.82±0.58 Z/t 值0.50b0.16b-0.32b1.66b P 值0.6180.8760.7520.103

2.2 两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比较 观察组婴儿在满月龄入组时NBNA 通过率为18.00%,对照组为21.15%,两组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sell 发育量表评估显示,12 月龄时观察组婴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及个人社交能区得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6、8 月龄时两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各能区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Gesell 评分比较分[±s,M(P25,P75)]

表3 两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Gesell 评分比较分[±s,M(P25,P75)]

注:aZ 值,bt 值。

指标组别3 月龄6 月龄8 月龄12 月龄适应性观察组87.0(83.0,89.0)88.0(85.0,90.0)88.0(86.0,90.0)89.0(88.0,90.0)对照组86.0(85.0,89.0)87.0(86.0,89.0)87.0(84.0,89.0)87.0(85.0,89.0)Z/t 值-0.41a0.08a1.22a2.37a P 值0.6890.9450.2210.017大运动观察组86.0(82.0,88.0)86.0(85.0,89.0)89.0(87.0,90.0)89.0(88.0,90.0)对照组87.0(82.0,89.0)88.0(85.0,89.0)87.0(86.0,89.0)87.0(86.0,89.0)Z/t 值-0.62a-0.13a1.34a2.02a P 值0.5390.9060.1790.043精细动作观察组86.80±3.4188.0(86.0,89.0)87.0(86.0,89.0)89.0(87.0,90.0)对照组85.92±2.7087.0(84.0,89.0)86.0(84.0,89.0)87.0(86.0,89.0)Z/t 值0.99b0.78a1.57a2.27a P 值0.3260.4390.1160.022语言观察组86.0(85.0,89.0)88.0(87.0,89.0)89.0(87.0,89.0)89.0(87.0,90.0)对照组86.0(85.0,89.0)87.0(85.0,89.0)89.0(86.0,89.0)86.0(84.0,89.0)Z/t 值0.71a1.21a0.13a2.13a P 值0.4800.2250.9050.033个人社交观察组88.0(87.0,89.0)88.0(87.0,89.0)89.0(87.0,90.0)88.0(86.0,89.0)对照组88.0(86.0,90.0)86.0(84.0,90.0)86.0(82.0,90.0)86.0(83.0,87.0)Z/t 值0.11a1.22a1.81a2.47a P 值0.9220.2210.0690.013

2.3 影响照护人参加智护训练的因素 随机抽取同期常规体检婴儿的主要照护人216 例,调查显示,其中仅42 例(19.44%)已参加智护训练,174 例尚未参加智护训练。主要照护人以母亲72.22%居多,25~30 岁年龄段49.08%为主,本科学历55.56%最多,职员29.63%及家庭主妇27.78%占比较高,家庭人均月收入以5 000~8 000 元32.41%最多。仅55.56%照护人对智护训练有所了解,78.78%照护人有进一步了解的意愿,了解智护训练途径以医护宣教及网络宣传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加入智护训练与婴儿主要照护人的职业、对智护训练的了解途径、了解意愿及家庭人均月收入有关(P<0.05)。见表4。

表4 主要照护人一般资料及对智护训练的认知情况 例(%)

3 讨论

智护训练是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在2010 年1 月推出的早期教育项目,该项目将早期教育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分5 个月龄段编制出全面促进0~1 岁婴儿体格、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发育的科学训练方法[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12 月龄婴儿身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是智护训练给婴儿提供了适当的体能训练,消耗婴儿体力,有利于提高婴儿喂养及夜间睡眠质量,从而促进生长发育。一般而言,参加智护训练的家长具有较强的科学育儿理念,与医师的积极沟通形成正向反馈,有益于婴儿身长的增长。两组婴儿体质量及头围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体格发育是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两组照护人均接受营养与喂养指导,也排除了母亲身高等遗传因素的影响,提示体能训练可促进身长,但对体质量和头围的影响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婴儿在满月龄入组时NBNA 通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6、8 月龄时观察组婴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及个人社交等5 个能区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12 月龄时观察组5 个能区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智护训练需要系统、长程、规范完成,方能获得最佳效果。儿童适应能力是指在相应年龄和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范围内处理日常生活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6]。婴儿早期适应能力的获得主要来自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智护训练在互动中为婴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加强亲子及同伴交流,有助于提高婴儿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研究表明,充足的活动空间及丰富的活动形式是影响大运动发育的关键因素[7],而适宜的互动游戏和玩具是影响精细动作发育的关键因素[8]。智护训练为婴儿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并将各种辅助用具融入互动游戏之中,从而促进婴儿大运动及精细动作的发展。婴儿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智护训练为婴儿提供了丰富多元的语言环境及直接有效的语言互动,促进婴儿的语言发育。婴儿期社交行为主要由婴儿与家长及同伴的交往构成,智护训练为婴儿提供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及科学交往指导,从而建立婴儿的心理安全感,提高其成年后的社会交往水平。李学军等[9]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发展促进项目对儿童社交适应能力有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其一致。

本研究调查的216 例主要照护人集中在25~30岁、本科学历及中等收入的母亲,智护训练宣教可重点集中在这类人群,通过他们向家庭成员或周围人群进一步宣传。仅55.56%照护人对智护训练有所了解,但78.70%照护人有进一步了解的意愿,了解途径以医护宣教居多。了解途径的单一导致有些家长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儿童保健从业者需要加强科普宣传的意识,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如孕妇学校、微信公众号及宣传册等广泛传播智护训练知识,促使公众知晓、理解并参与智护训练。

综上所述,智护训练项目可促进婴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但目前南通地区婴儿主要照护人对智护训练的认知不足,参与率低,医务工作者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智护训练知晓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