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磁共振定量测量腹部脂肪评估子宫内膜癌生物特征的应用价值

时间:2024-07-28

赵佳鑫,蒋璟璇,吴献华*

(1 如东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226400;2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1]。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式和切除范围受肿瘤病理分化、分期、有无脉管浸润等生物特征的共同影响,了解子宫内膜癌生物特征有助于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改善[2]。临床研究发现,肥胖人群罹患子宫内膜癌风险更高[3]。腹部皮下脂肪厚度、面积,腹部内脏脂肪面积和腹部总脂肪面积能较准确反映脂肪的含量及分布[4]。磁共振检查,尤其是T1WI 序列对脂肪信号敏感,可用于测量腹部脂肪参数。本研究收集2015 年6 月—2019 年1 月在我院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癌患者157 例,探讨磁共振测量腹部脂肪量及脂肪分布评估子宫内膜癌生物特征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高度怀疑子宫内膜癌患者157 例,平均年龄55.9±26.3 岁。其中MR 检查后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104 例,非子宫内膜癌患者53例。104 例子宫内膜癌中病理分期为Ⅰ期42 例,ⅡA

期28 例,ⅡB 期21 例,Ⅲ期13 例;高分化61 例,低

分化43 例;脉管浸润37 例,无脉管浸润67 例。

1.2 检查方法

1.2.1 MRI 检查及后处理:采用GE 3.0T 磁共振仪,腹部相控阵体线圈行盆腔常规MRI。患者仰卧位,磁共振检查序列包括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行T1WI,T2WI 矢状位和T2WI 轴位,扩散加权成像轴位以及平行于宫底长轴的宫体冠状位扫描。序列参数为:矢状位T1WI TR/TE 500 ms/11 ms,视野200 mm×200 mm,矩阵512×512,层厚5 mm,层间距2 mm;T2WI TR/TE 6760 ms/123 ms,视野200 mm×200 mm,矩阵320×320,层厚5 mm,层间距2 mm;轴位T2WI TR/TE 8300 ms/120 ms,视野280 mm×280 mm,矩阵320×320,层厚6 mm、层间距2 mm;扩散加权成像轴位(b=0~800 s/mm2)TR/TE 6400 ms/90 ms,视野240 mm×280 mm,矩阵160×140,层厚6 mm,层间距2 mm;冠状位T2WI 脂肪抑制TR/TE7500 ms/120 ms,视野200 mm×200 mm,矩阵320×320,层厚5 mm,层间距2 mm。

采用GE 后处理软件Functool AW4.7,选取骶1层面T1WI 轴位图像,分别测量腹壁正中脂肪厚度,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外脂肪面积),内脏脂肪面积(内脂肪面积)和腹部总脂肪面积。选定脂肪组织CT 值范围为-180~-30 Hu,测定该横断面腹腔内符合脂肪CT 值范围的面积为腹腔内脏脂肪面积,该横断面腹部皮下符合脂肪CT 值范围的面积为腹部皮下脂肪面积,两者之和为腹部总脂肪面积。

1.2.2 病理学检查:将切除的肿瘤标本进行组织脱水、石蜡包埋切片。采用HE 染色评估肿瘤病理分级、分期及脉管浸润情况。采用EnVision 染色测定肿瘤细胞Ki-67 表达,在高倍镜视野下随机取5 个视野,按表达阳性肿瘤细胞数占总肿瘤细胞数的百分比进行半定量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各组腹部脂肪参数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腹部脂肪参数与ki-67 阳性表达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 方法评价。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部脂肪参数比较

2 结 果

2.1 各组患者腹部脂肪参数比较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部脂肪厚度、外脂肪面积、内脂肪面积和总脂肪面积均大于非子宫内膜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腹部皮下脂肪厚度、腹部外脂肪面积、内脂肪面积和总脂肪面积均大于低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各项腹部脂肪参数与非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Ⅰ期患者腹部脂肪厚度、外脂肪面积,内脂肪面积和总脂肪面积大于Ⅱ期和Ⅲ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A 和ⅡB 期患者外脂肪面积和总面积大于Ⅲ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腹部脂肪厚度和内脂肪面积与Ⅲ期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无脉管浸润子宫内膜癌患者腹部外脂肪面积大于有脉管浸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部脂肪厚度、内脂肪面积和总脂肪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肿瘤细胞Ki-67 阳性表达与腹部脂肪参数相关性 肿瘤细胞Ki-67 阳性表达与腹部皮下脂肪厚度(r=-0.22,P<0.05)、外脂肪面积(r=-0.39,P<0.001)和总脂肪面积(r=-0.38,P<0.001)呈负相关。

3 讨 论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呈现年轻化,肥胖人群更易罹患[4]。MRI 定量测量腹部脂肪含量参数能准确反映患者体内的脂肪含量及其分布,本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腹部脂肪厚度、外脂肪面积、内脂肪面积和总脂肪面积均明显大于非子宫内膜癌患者,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肥胖带来的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可以加快子宫内膜癌细胞分裂,肥胖导致的慢性低水平炎症使细胞DNA 甲基化失调,这些都会导致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增加[5-6]。另外,有学者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腹部脂肪基因表达模式与正常人相反,肝激酶B1 表达不足使得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合成增强,更易堆积脂肪[7]。可能以上两种机制相互作用,形成“肥胖-子宫内膜癌-肥胖”恶性循环。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腹部皮下脂肪厚度、腹部外脂肪面积、内脂肪面积和总脂肪面积明显大于低分化组,病理Ⅰ期患者腹部脂肪厚度、外脂肪面积,内脂肪面积和总脂肪面积均明显大于Ⅱ期和Ⅲ期患者,ⅡA 和ⅡB 期患者腹部外脂肪面积和总面积明显大于Ⅲ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说明腹部脂肪含量较多,尤其是外脂肪面积较大的患者,其病理分化及分期程度越好,且肿瘤侵犯性较弱,腹部脂肪厚度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分期、分级无显著影响。这似乎与人们的惯性认知相悖,既然子宫内膜癌与肥胖相关,那么更严重的肥胖程度必然意味着更高的肿瘤侵犯性和更糟糕的病理分化程度[8-9]。以往也有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类似,发现肥胖程度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化负相关,尽管肥胖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但是可以通过增加肿瘤细胞对免疫抑制的敏感性来遏制肿瘤发展[8]。腹部脂肪厚度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分期、分级无影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MR 检查时患者处于平躺状态,腹部脂肪沉积于体部下方,导致MR测量的脂肪厚度偏小,而脂肪面积不会改变。另外,本研究发现无脉管浸润患者的腹部外脂肪面积明显大于脉管浸润患者,而Ki-67 表达与腹部脂肪厚度、外脂肪面积和总脂肪面积呈负相关,说明腹部脂肪含量较多,尤其是腹部外脂肪面积较大患者,肿瘤侵犯和瘤细胞增殖水平不及脂肪含量少的患者。以往研究发现肥胖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期无明显影响,认为倾向于发生在肥胖人群的肿瘤生物学惰性较强,肿瘤细胞不易侵袭和增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