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莱西市农机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情况调研

时间:2024-07-28

王婉莹 倪 峰 张 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装备支撑、技术引领和劳动替代作用。为实现全市农业机械化持续创新发展,推进动能提速换挡,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对莱西市农业机械化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情况进行了调研,为今后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大型装备机械保有量稳步提升,存量结构得到优化

图1 2014年以来享受补贴的轮式拖拉机

如图1,以近4年享受购机补贴的轮式拖拉机为例,我市轮式拖拉机累计补贴总量稳步提升,尤其是2015以来我市每年补贴的3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均超过900台。值得注意的是30-80马力的中大型拖拉机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2014年30-80马力轮式拖拉机补贴数量占全年轮式拖拉机补贴数量的66.29%,这一比例在2017年提高到77.58%。这是由于这种类型的拖拉机适合在小地块作业,尤其适应蔬菜大棚田间作业,近年来设施农业取得长足发展,对中型农业机械的需求不断扩大。同时也反映了我市30马力以下小型拖拉机逐渐被中型拖拉机所取代,动力结构正在优化。

(二)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格局正在形成

图2 2014年以来莱西市植保机、烘干机和还田机保有量

近四年,粮食烘干机和秸秆粉碎还田机在我市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进步,而高效植保机械在2017年更是得到了井喷式推广。由图2可见秸秆还田粉碎机和粮食烘干机增量平稳上升,前些年传统的粮食作物机械化链条从耕作—播种—收获变为耕作—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秸秆还田—粮食烘干。

除粮食作物机械化外,薯类作物收获机、花生收获机等经济类作物收获机年增加量均超过20%;深松整地机械、废弃物处理设备等各类配套机械全面开花。全市全程机械化、全面机械化格局的形成为农业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智能化信息化初见端倪

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和精确性,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近年来,我市农业机械智能化信息化融合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大型智能化农机机械保有量的提升大大解放了农机手的劳动,使农机手在操作机械时更加舒适,有效改善了农机作业环境。深松作业监测平台的应用让作业地点、作业面积和作业效果一览无余,为准确掌握农机化生产进度和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问题和不足

(一)不同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差异大,经济作物存在短板

图3 2017年各类农作物机械化水平

由图3可以发现,小麦耕种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也已达到较高水平。但花生和马铃薯在机种、机收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花生机收率较低,这是由于花生、马铃薯种植面积较为分散,有相当一部分种植面积未实现规模化耕种。同时,经济作物在烘干、高效植保及初加工环节机械化还在起步阶段。

(二)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较低

截止目前,我市仅有深松监测平台投入运行,该平台目前只能用于监测深松作业,而在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以及水、肥、药的精准管控等环节我市还处在空白。全国已有多地建成了农机化信息管理与远程调度指挥服务云平台,农机手只需要通过操作手机APP就能了解实时作业信息,查看哪里需要小麦收割机,联系订单。

(三)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专业人才匮乏

农机的主要消费者是农村从业人员,但是他们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初中文化程度占50%以上;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上的占比高达88%。农业从业人口文化层次和年龄结构导致农民对操作智能化机械的学习意向和能力都不高。这对农业经营新理念的普及和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推广形成掣肘。

三、工作建议

(一)推进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

加快农机技术科技推广。鼓励农机企业、科研院校和农机合作社等参与农机化技术推广,构建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协调互补的新机制。实施农机技术推广创新计划,建设农机技术创新团队、农机推广试验中心和试验示范基地,推动高效低损收获、秸秆利用、粮食烘干、高效植保和数字农业等先进装备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示范推广,总结形成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规模的农机装备配套标准、机械化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实现农机作业、作物品种、栽培模式相互适应、深度融合,促进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生产生态协调发展。鼓励农业科技园区与农机装备优势企业建立对接平台,开展先进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示范。协调推进畜禽、水产养殖、林果和种苗管理、饲草生产、设施园艺等机械化技术示范,提高不同领域机械化水平。

(二)加强“智慧农机”建设

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机械化,促进信息化与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实现装备智能化、作业精准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整合深松、保护性耕作等终端数据资源和拖拉机生产厂家云端数据资源,完善农机培训信息化系统,加快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化、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规范信息化,开展智能农机合作社管理平台建设试点,促进农机化信息化的有机融合。推动在大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深松机、保护性耕作机械等重点机具上装载北斗导航、智能监控等信息装备,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建设农业机械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农机管理、市场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信息化服务。引导农机制造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等建立机械化信息化融合示范农场,让“智慧农机”建设稳步高效推进。

(三)土地适度集约化,农机作业规模化

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整合全社全村全镇土地,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逐渐扩大单个地块面积。鼓励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土地流转、生产托管、订单作业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广全程托管、“互联网+农机作业”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服务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1.提升经营主体信息化技能,提高农机应用效能。发挥乡镇村委会、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加强专业技能型农机手和专业服务型农机服务组织的内容培训,以远程教育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机实用技术、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知识等培训,从而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素质,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应用的新型农民队伍

2.释放政策红利,全方位支持返乡创业。以乡愁、乡情为纽带鼓励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对方向创业人员给予政策优惠,通过大学生回乡创业基金、农业经营低息信贷等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通过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配套服务,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更好的硬件支持和更优的创业环境。

(五)合理调整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和标准,加快农业机械供给侧改革

农机具购置补贴金额及范围对于提高农民购买农机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作用凸显。根据图2高效植保机械爆发式增长正是得益于2017年高效植保机械进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要将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加快农机化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按照改革思路修订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指导意见,扩大补贴种类,对水肥一体化、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等绿色高效机械提高补贴标准,提高企业研发热情。通过政策的引导,提高我市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激发新旧动能转换内生动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