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曹庆红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拉力沟保护站,甘肃卓尼 747600)
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盐碱地作为土地资源的一种特殊类型,其高盐和高碱的土壤条件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构成了巨大挑战。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盐碱地面积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比重逐年攀升,已经成为阻碍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洮河保护区)总面积287 759 hm2,其中盐碱地面积约68 429 hm2,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3.78%,共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 个程度。其中,轻度盐碱地占比最多,约占50%,中度盐碱地约占30%,而重度盐碱地则占20%。如何合理选择适应盐碱地环境的树种,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造林策略,对于该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战略目标,综合考虑生态环境需求、树种耐盐性及抗碱能力、经济效益等因素,将耐盐碱型树木品种选择与盐碱地造林技术相结合,对盐碱地造林策略展开论述,以期推动洮河保护区内盐碱地的恢复和利用,促进土地资源价值得到有效发挥。
柽柳,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属柽柳科。柽柳树高大挺拔,可生长至20 m 高。枝条较为细长,颜色为红褐色或淡棕色。叶片呈柳叶状,长度在10~15 cm。花期为夏秋季,花为粉红色。柽柳是泌盐植物,可生长于含盐碱0.5%~1.0%的盐碱地,并显著改良土壤的盐碱情况,是重度盐碱地上适宜种植的先锋树种。此外,柽柳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树木,可作为绿篱配植于林下,常被用于美化景观,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1]。柽柳的枝干轻巧坚韧,可用来制造家具、工艺品和编织物,能够有效地降低资源浪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柽柳的根系能够牢牢地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在水土保持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碱蓬,是一年生草本,高度在30~60 cm。茎干呈灰色或棕色,多分枝,呈丛状生长。叶片细长呈线状,长度为3~5 mm,颜色为灰绿色,外表光滑。碱蓬多生长于含盐碱的土壤中,抗逆性较强。其种子含油量较高,长期食用有防止血栓形成、抗肿瘤的功效。嫩苗可食用,味道鲜美。色素为水溶性花青素类,也可作为天然食用色素。此外,碱蓬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可用于处理含盐养殖废水,提供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效益。
沙柳,是一种常见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属杨柳科。其高度在1~5 m,树皮呈灰白色或棕灰色,相对光滑;枝干较为细长,伸展迅速;叶片细小、针状,长1~2 cm,呈灰绿色或蓝绿色。沙柳生长迅速,且具有出色的耐旱和耐盐碱能力,适应盐碱地等恶劣环境[2]。枝叶、树皮和须状根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有祛风清热、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麻疹、慢性风湿和腰扭伤等症。木材质地软而易处理,可用于建造简易房屋、牲畜棚圈等。其枝干可用于编织篮筐、绳网等工艺品,还可作为薪材,用于取暖和烹饪,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多枝柽柳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其树干直立挺拔,通常呈灰褐色,表面较为光滑,株高可达6 m;树冠呈广卵形或近圆形,较为茂密,分枝众多;叶子呈长椭圆形或卵形,叶片较长且较窄,叶缘有锯齿状的波浪,叶子颜色鲜绿,偶带淡黄色或浅灰色。多枝柽柳的根系发达,具有出色的耐旱和耐水湿的能力,能在含盐量较高的盐碱地上正常生长。此外,多枝柽柳具有解毒、利尿等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荨麻疹等病症,在医药领域的研究中能发挥积极作用。其枝干坚硬且水分含量极低,可用于制作燃料,而细枝条则可用于编织篮子等手工艺品。
2.1.1 物理改良
洮河保护区春、秋两季气温适宜,为灌水洗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因此选择在春秋季进行灌水洗盐,洗盐次数为2~3 次。以硫酸盐为主的土壤,单次用水量为100~150 m3·hm-2,总用水量在200~500 m3·hm-2;以氯化物为主的土壤,单次用水量为50~80 m3·hm-2,总用水量在100~240 m3·hm-2。平整土地后,灌注淡水并进行深翻,翻土过程中注意避免打碎土块。等待土块晒干20 d 左右,再次灌水、深翻,重复此过程3~5 次,以达到更好的脱盐效果[3]。之后,选择厚度为0.02~0.05 mm、透明或黑色的聚乙烯薄膜,作为覆盖物进行地表覆盖,以提供保护和保湿效果,减少盐碱地的水分蒸发、土壤侵蚀和盐分积累。薄膜宽度和长度需适合种植区域的大小,在确保能够完全覆盖土壤表面的同时,留出10 cm 左右的额外覆盖范围,使用重物或固定钉将其固定在地面上,防止薄膜被风吹走。铺设完成后,在地膜上打孔以便排水,排水孔的直径为1~2 cm,排水孔间距为50 cm左右,防止雨水积留。在使用过程中,使用浇水器在地膜上均匀地喷洒质量比为1 ∶15 的泥水混合物,确保泥水充分覆盖地膜表面,并渗透到地膜下的土壤中,确保土壤温度保持在20~30 ℃。
2.1.2 化学改良
在可持续发展导向下,通过化学改良进行土壤质量改善,能够减轻盐碱地的土壤条件对造林的不利影响,并为林木提供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盐碱地土壤化学改良的具体实施要点如表1 所示。
表1 盐碱地土壤化学改良的具体实施要点
在秋季或春季整地之前施用基肥,混合施用硫酸亚铁和硫铵以改善盐碱地的pH 值,并添加适量的磷素肥料。同时,大量增施有机肥到整个耕层之内,保持15~20 cm 的施肥深度,并在碱性土中掺入绿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4]。在施用硫酸亚铁、硫铵、磷素的过程中,避免肥料与叶片、树根直接接触,以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2.2.1 就地育苗
盐碱地的造林过程中,采用穴植法进行裸根苗栽植。在地表开挖合适大小的植株生长空间,然后将裸根苗栽植于其中,确保其能够顺利生长并适应苛刻的盐碱环境,从而提高树木的成活率。
在幼苗栽植前进行掘坑,将表土与心土分别放置在穴旁,劣质土换为田园土,坑的规格以穴径50~100 cm、深度50 cm 左右为宜,使幼苗根系得到充分舒展。栽植时,将苗木放于穴中,保持深浅适当、根皮完整无损,栽植深度为苗木根系长度的1.5倍左右,使根系自然舒展;先填表土,填至穴高的1/2 时将苗木略向上提,使根系舒展后再踩实,然后填心土满穴,踩实后再覆上一层松土,将土块打碎,捡净石块、草根。栽后浇足量水,浇完一次透水后,待树下地表呈干松状态,用地膜封坑保墒。
2.2.2 密植混交
密植混交是盐碱地植树造林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在一定面积内密集种植多种树种,使树种之间形成生态协作关系,提高植物对盐碱胁迫的适应性,从而达到改良土壤、治理盐碱地的目的。在盐碱地环境中,由于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植树时采用大行距、小株距和混交的方式进行合理密植,将每667 m2的植树密度保持在500~1 000 株,以扩大地表植被的覆盖面积,减少地面的水分蒸发,抑制土壤返盐。
由于柽柳和多枝柽柳等树种具有深根系统和较强的土壤改良能力,杨树、松树等树种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每667 m2密植区域内,按照1 ∶1 的比例将土壤改良性树种和经济性树种相互掺杂种植,以实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采用交错排列或行列错开的方式进行空间布局,设置株距为2~4 m,行距为3~5 m,使不同树种的根系、冠层和光合作用区域互相交错,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光照均匀性。对于比较陡峭的盐碱地坡面,采取缓坡种植的方式,即在坡面上开设梯田或台地,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树木之间的竞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3.1 除草松土
在幼林生长初期,每隔14~28 d 进行1 次除草,将杂草从树苗底部轻轻刈割,确保树苗周围的杂草高度不超过15 cm,从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达到抑制盐分增加的目的。在除草后,使用铁锹、锄头等工具翻松土壤,避免伤害幼苗的根系,松土深度为10~20 cm。在造林后的2 年内,每年松土2~3 次,从而改善盐碱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2.3.2 排涝除碱
洮河保护区的盐碱地区域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低洼湖泊周围与河流溢滩区域,存在土壤排水不畅的问题。为使土壤的地下水位下降,避免毛管水上升而返盐,当地正在逐步开展盐碱地排水工程建设。
1)设计主排道网络。设置主排道宽度为2~5 m,深度为1.5~2.0 m,并在主排道两侧设置支排道,支排道宽度为1.5~2.0 m,深度为0.8~1.2 m,用于收集和引导地块内的降水[5]。2)使用挖掘机、铲车等工具开展土方工程,深挖并疏通排水沟,排水沟的深度为1~2 m,宽度为1.5~3.0 m,挖掘过程中保持挖掘的深度、宽度均匀一致。采用混凝土、砖石或沥青等材料硬化主要的排水渠道,提高渠道的耐久性和排水效果。挖掘完成后,疏通排水沟,清除排水沟底部的泥沙、杂草和其他堵塞物,确保水流能够顺利通过。同时,保持排水沟两侧的坡度为1%~2%,并在边坡种植草坪,严防土壁塌落和侧渗。
2.3.3 蓄水压碱
在幼林生长过程中,适量蓄水可以为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并稳定土壤的盐碱性。为稀释和冲刷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采用浸灌或滴灌的方式进行蓄水压碱,每次蓄水的时间为2~4 h,每667 m2蓄水量为500~1 000 m3,控制水压为0.15~0.30 MPa,将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向下排,降低土壤表层的盐碱度。在进行蓄水压碱的过程中,注意控制灌水间隔,每隔7~10 d 进行1 次蓄水,蓄水总次数不低于3 次即可,不宜频繁灌溉,避免造成过度湿润和排水不畅的问题。
综上所述,土壤盐碱化较为明显地限制了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盐碱地治理工作势在必行。在可持续发展导向下,本文主要从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碱地植树造林的树种选择和造林策略2 个方面进行了盐碱地造林研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盐碱地治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管,优化造林树种选择,有针对性地选择柽柳、碱蓬、沙柳、多枝柽柳作为造林的主要树种,积极实施土壤改良、植树造林、幼林管护等多项举措,有效推动盐碱地造林技术的推广应用,促使盐碱地防治效益最大化、多元化,为森林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