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博白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时间:2024-07-28

李 婷,冯小龙,朱友文

(1.广西国有博白林场,广西玉林 537600;2.博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玉林 537600)

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极具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1-2]。博白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土地面积为3 835.85 km2,为低丘陵地带,海拔多在50~500 m。林地面积为23.43 万hm2,占总面积的61.08%,林地土层深厚、酸度适中,气候条件良好,土壤又以红壤、砖红壤为主,发展油茶产业极具潜力。博白县28个镇均有油茶分布,品种主要有普通油茶、南荣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等[3]。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 gigantocarpaHu et Huang)别名赤柏子,为博白原生油茶品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广西出台《关于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支持油茶林种植、低产林改造、高产示范林建设等,推动博白县规模新种油茶216 hm2[5],主推品种为岑软3 号、岑软24号。

1 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桉树林产业处于优势地位,油茶推广难度大

博白县桉树引种和推广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分布在全县28个镇,发展形成包括种苗繁育、专用肥料、培育采伐、林下种养、木材加工、制浆造纸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是国有林场职工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博白县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油茶在博白县虽为原生树种,久经栽培,而适宜种植的林地经过了一次或以上的开发利用,现桉树林处于优势地位,油茶产业链尚未形成,农民看不到经济效益,推广种植油茶林存在很大的难度。

1.2 新植油茶林地坡度过大,影响农事操作

在政策扶持和政府推动下,返乡创业油茶种植公司1 家,新种植连片油茶林面积为200 hm2,但大多种植在坡度25°以上的林地,采用鱼鳞坑种植模式,若种植密度过大,影响后续的农事操作如油茶施肥、油茶树修剪、油茶果采摘等,难以满足高产油茶集约化经营的要求。

1.3 劳动力缺乏,油茶栽培管理不到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农民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大多从事熟悉的桉树、水稻、蔬菜、柑橘栽培等,导致发展油茶种植业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管理较为粗放。油茶虽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耐贫瘠,“不与粮争地,不与农争工”,但油茶也要按时进行栽培管理,不然很难满足高产油茶种植要求。

1.4 投入不足,油茶产业发展受到影响

油茶造林与回收成本周期长,种植3 年后才有收成,但果量不大,需要8~10 年才到丰产期,其间得持续投入,与产出收益不成正比,因此前期资金投入非常大。博白是农业大县,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推动林农自筹资金或改种油茶,或招商引资,虽有国家政策扶持,仍存在着油茶造林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油茶产业发展受到影响。

1.5 经营主体力量薄弱,难以营造油茶品牌

虽然博白县28个镇均有油茶分布,但以个人自产自用为主,经营油茶林的很少。博白县经营油茶主体如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分散在13镇,其中公司2 家,合作社17 家,个体经营户(家庭农场)4 家,没有形成包括育苗、种植、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即经营主体力量薄弱,油茶加工生产分散在村屯的小作坊,销售以“熟人”为主,产品缺乏市场的真实检验,销量不大,也没有大型的油茶加工企业,难以形成油茶品牌。

2 博白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2.1 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油茶奖补制度

2.1.1 加强组织领导,鼓励退桉林种油茶

博白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历经油茶产业“三起三落”[6],后逐渐将茶树林改造成效益更高的桉树林。近年来,油茶产业被定位为保障国家油料战略安全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而从目前油茶运作情况来看,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政府的组织、协调、服务作用还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来。政府应加强领导,促进油茶林示范作用,在每个镇营造一批3.33 hm2以上的高产高效示范林[7],让周边群众认识到油茶的经济效益,以点带面,鼓励有经济实力的林农参与油茶产业,引导周边林农退桉树种油茶。

2.1.2 制定油茶奖补制度,加大油茶宣传与服务力度

针对博白县适宜种植油茶的林地,研究制定油茶种植奖补政策,对连续经营油茶林3 年以上且连片种植1~2 hm2或以上的林农进行奖补或阶梯累进式奖补。运用现代媒体如电视、网络、自媒体等向广大群众宣传油茶产业的奖补政策、经济社会效益、市场前景等,营造种植油茶发家致富的浓厚氛围,提高林农种植油茶的积极性。政府还应组织做好油茶产业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好林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根据油茶产业链环节,划片式服务如“网格化”包村联户“送技上门”服务,每一片区不少于33.33 hm2,从林业站选派1 名技术人员对片区内油茶林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及时解决林农的问题,定期开展林农技术培训工作及汇报生产情况。

2.2 鼓励创新发展,建立油茶生产服务体系

2.2.1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创新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实施,将林地分到各家各户,形成了林地分散化经营的局面,应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种植油茶,开拓油茶市场,带动林农将分散的林地集约化经营。建立健全林地经营流转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如互换、转包、转让、租赁、股份等将林地集中连片化或联合化[8],扩大规模化种植面积,鼓励探索“龙头企业+基地+林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林农”“专业合作社+林农”等多种经营模式,同时将有技术、有能力、有资金的林农纳入员工体系,盘活劳动力,保障林农收入,增强经营主体的软实力和凝聚力。

2.2.2 发挥员工专业才能,建立油茶生产服务体系

现代社会讲求既分工又合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新型经营主体应根据员工自身的特点和专业水平,从油茶产业体系环节分工出发,将油茶产业链细分为油茶育苗、种植、栽培管理、采摘、晒干与榨油到销售或深加工等环节,将其进行社会化分工,明确每一环节的工作职责与任务,每一个环节即是一个小的油茶产业,每一位员工均有机会成为产业技能高手,提升油茶产能水平,实现油茶增效、林农增收,最终形成油茶现代化林业生产服务体系,有利于油茶产业化发展。

2.3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促进油茶品牌化发展

2.3.1 加大政策资金投入,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油茶培育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针对县内有潜力有实力的经营主体如广西禾秆水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或与国有林场合作,或引进业内知名油茶企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如油茶育林基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资金、林业贴息贷款、贫困林场扶贫资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森林抚育补贴资金、森林防火资金等,制定油茶事业发展目标,落实资金投入,进行优化升级改造,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油茶产量,逐步引进油茶加工企业,扩展油茶产业链,带动油茶品牌化发展。

2.3.2 加强油茶品牌培育,提高油茶市场知名度

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讲求品牌化。随着人民对油茶功效和保健作用认知的提高,对油茶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圈内”,油茶产业品牌“金浩”“林之神”“润心”等知名品牌走进公众视野,村屯小作坊生产的油茶市场逐渐缩小。应加强油茶品牌培育,结合茶油有“长寿油”之美誉和文化底蕴[9],对油茶林的环保生态效益进行宣传,对茶油进行保健与食用包装营销,将茶油推向市场,逐步形成产销为一体的油茶种植—茶油生产的油茶产业短链品牌,提高油茶市场知名度,利用各种自媒体、网络平台、店面展示等销售渠道,提高茶油及其附产物的销售量,提升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油茶品牌效益。

2.4 加强科技培训,培养油茶产业人才

2.4.1 建立油茶栽培管理技术人才库

油茶树栽培管理主要包括良种选择、合理种植、田间管理等,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根据油茶产业的分工,选派有技术、有能力的林农或林业技术员学习相适应的现代化油茶高产生产技术,形成油茶栽培管理技术人才库;并定期邀请专家到油茶林指导生产,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油茶树栽培管理方法,使油茶林幼树快速成林、结果树连年丰产,提高低产林产量,从而降低油茶生产投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并达到培养油茶栽培技术人才的目标。为进一步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种植收益,对新植油茶的选地提出要求,坡度不宜过大,适合机械化生产需求如田间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果实采摘、运输等。

2.4.2 建立油茶加工产业人才库

油茶果经过干燥处理后,可以分离出茶蒲和茶籽仁,茶籽仁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加工得到茶油、茶粕、籽壳等产物,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可作化工、食品、轻工、医药、饲料、生物农药、肥料等行业的原材料[10]。为更好地延伸产业链,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或选派人员到各行业了解学习茶油及其附产物的利用,掌握茶油先进的提炼技术和附产物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茶油出油率和油茶附产物的经济利用价值,从而建立油茶加工产业人才库,同时为油茶推广和销售打下基础。

2.5 综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油茶林经济效益

2.5.1 发展林下经济

不管是新种油茶林,还是丰产油茶林,均可以发展林下经济,是一种立体农业经营模式,针对不同坡度的油茶林,采取不同的林下种养殖模式。对坡度较为平缓的油茶林可以采用“油茶+农作物”“油茶+中草药”“油茶+家禽”等模式;对坡度中等的油茶林可以采用“油茶+中草药”“油茶+家禽”“油茶+羊”等模式;对坡度较大的油茶林可以采用“油茶+山羊”模式;凡是油茶林均可采用“油茶+蜂”模式,增加油茶结果率,利用油茶绿色栽培模式,发展绿色蜂业。这些林下经济模式,综合利用了油茶林空间,不仅能够促进油茶的生长,还能增加油茶林附加值,对缩短油茶经济周期和提前回收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5.2 打造油茶文化观光园

油茶作为民俗传承和文化交流的载体与内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11]。油茶为四季常青树,其花艳丽,秋季开花,是一种高价值的观赏树种,油茶产业发展具有生态效益[12]。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利用油茶林地资源,结合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元素,广泛搜集全国各地的油茶品种如广西油茶、广东油茶、赣州油茶等,形成油茶种质资源库,深挖油茶文化资源,打造博白县油茶文化观光园。

3 结语

随着人们对油茶保健功能认识的提高,政府也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将油茶定位上升到战略层面,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发展产业。分析博白县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制约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油茶产业发展对策,以期将博白县油茶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优势产业,实现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