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立足特色资源加快清流县豆腐皮龙头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时间:2024-07-28

李柯龙

(清流县农村经营指导站,福建清流 365300)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继续支持创建一批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龙头企业做强做大。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积极发展豆腐皮龙头产业,这既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清流县多年探索实践的真实写照。未来,清流县将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1]。

1 发展现状

1.1 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1.1.1 福建九龙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 年以来,福建九龙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龙湖公司)对锅炉设备、供热系统、深加工生产线、生产环境等进行标准化提升改造,解决了供热不均衡、燃料消耗大、油管堵塞泄露等问题,产品平均得率从52%提高至55%,质量稳定,可满足大客户验厂要求和标准,为打造标准化产业园区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九龙湖公司注重拓展下游产品生产线,已通过招商合作等方式成立合资企业,建设完成自动化车间和大豆拉丝蛋白车间。预计2023年产值可达8 400 万元,用工需求150 人,现已招聘60 人,实现产能3 000 t。

1.1.2 清流县嵩溪镇鑫牌豆腐皮厂(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

截至2022年,清流县有豆腐皮产业经营主体合作社2户,参与农户162户,其他农户312户,实现产能2 470 t。为解决清流县农户小作坊生产设施老化、生产环境差、生产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在小作坊标准化改造资金补助政策下,以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鑫牌豆腐皮厂)作为改造样板,升级了生产烘烤设备,提高了参社农户的产业收入,为清流县小作坊改造提供了示范样板。2022 年,清流县升级改造小作坊共21 户,投资339 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135 万元、自筹资金204 万元。预计2023 年产值可达1.12亿元,实现产能4 000 t。

1.1.3 三明市七星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 年,三明市七星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星岩公司)由于经营不善破产,原股东将其资产变卖后以厂房返租形式继续经营公司。目前,七星岩公司注重拓展线上销售,重点和胖东来、朴朴超市等线上品牌渠道合作,并与厦门市、泉州市等地3 个抖音专业团队合作,以贴牌、双品牌(包含七星岩)营销方式提高产品销量及附加值。预计2023年产值可达5 600万元,实现产能2 000 t。

1.2 小型加工厂现状

1)数量。截至2022 年底,清流县内约有150 家小型加工厂,以家庭作坊和小规模加工企业为主,共提供了约3 000 个就业岗位。2)产能。截至2022 年底,清流县小型加工厂总产能达到15 000 t,其中豆腐皮产能为6 000 t、豆腐产能为9 000 t。规模较大的小型加工厂年产能在800 t左右,而规模较小的家庭作坊年产能在100 t 左右。3)自动化程度。截至2022 年底,清流县30%的小型加工厂已采用半自动化生产线,60%采用传统手工生产方式,10%的加工厂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4)产值。2022 年,清流县小型加工厂的总产值达到2.5 亿元,豆腐皮产值为1.0 亿元,豆腐产值为1.5 亿元。平均每家加工厂年产值为1 667 万元,净利润率约为15%。5)环境卫生。截至2022 年底,约有60%的小型加工厂完成环境卫生整改,达到政府规定的环保要求;剩余40%的加工厂正积极整改,以期达标。6)政策支持。截至2022年底,清流县人民政府已为小型加工厂提供了约5 000 万元的财政支持,主要用于技术升级(60%)、环境改善(30%)及市场拓展(10%)。

2 存在的问题

2.1 标准方面

1)产品品质差异较大,难以统一。目前,清流县豆腐皮生产有《地理标志产品清流豆腐皮》(DB35/T 845—2008)、《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清流豆腐皮(原浆腐竹)》(T/QSDY 002—2021)、《鑫牌豆腐皮》(Q/QLSX 0001 S—2019)、《清流嵩溪豆腐皮(原浆腐竹)》(T/QSDY 001—2020)等多个标准和《清流豆腐皮生产技术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对豆腐皮的生产工艺、安全卫生、设备设施、产品质量都有明确要求。但由于清流豆腐皮产业历史和客观条件等因素限制,农户自产自销,基本是凭经验生产加工,未严格按相关的标准与规范生产,虽然豆腐皮理化指标(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等)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但产品品质难以做到统一。2)产业化生产水平较低。清流县产业化生产企业内部厂房功能区域划分不科学,豆腐皮自动化生产过程存在原料使用率低、40%尾浆浪费等问题[2]。

2.2 产能方面

1)本地原料供应不足。2022 年清流县统计数据表明,豆腐皮生产所使用的本地优质黄豆仅占总原料量的2%,绝大部分为东北大豆,原料来源不统一,质量无法保障[3]。本地优质黄豆种植成本过高且品质难以控制,供应严重不足。2)生产供应不足。传统豆腐皮淡旺季明显,旺季产能不足,淡季需求不足,无法正常生产。此外,目前清流县产能无法承接沪明合作、供销联社等大需求量订单。3)耗材损失。清流县豆腐皮生产流程与作坊内的功能布局不科学,造成人工效益低,生产环节的成本居高不下,如热量、排水损失造成产能不足[4]。

2.3 效益方面

1)缺少市场议价权。合作社没有根据市场需求指导豆腐皮生产,没有核算成本和利润空间,导致收益有限。2)产品附加值较低。清流县豆腐皮产业目前主要还是依赖传统豆腐皮市场,缺少下游产品。3)用工成本较高。清流县豆腐皮生产一直以传统生产工艺为主,科技研发支撑不足,造成企业用工需求量大,仅依靠本地工人难以满足用工需求[5]。

2.4 营销方面

长期以来,清流县豆腐皮产业存在重生产加工轻市场营销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2 个方面。1)对外。宣传力度和品牌营销不够,市场份额小,品牌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定价权和议价权。2)对内。各企业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抱团取暖意识弱,大品牌、大合作理念没有深入人心,甚至为抢市场、争生意打价格战,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抑制了外部资金的投资积极性,让清流豆腐皮产业险些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产业。

2.5 带动方面

目前,清流县豆腐皮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并且未形成从最初的原料选种种植—加工—销售—挖掘下游产品、预制菜等完整产业链,未能形成良好的规模效应。

2.6 产品方面

1)豆腐皮本身存在缺项和弱项问题,如抛货问题。2)豆腐皮产业长期以来品种单一,只有腐竹、豆腐皮,没有下游产品支撑。3)现制现售产品存放条件要求较高。4)生产环境卫生堪忧,尤其部分小作坊和合作社社员卫生意识薄弱,影响产品质量安全。

3 对策建议

3.1 规范生产行为

3.1.1 加强生产质量规范化建设

针对存在的问题,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制订符合清流县豆腐皮产业实际的行业准入标准,提高准入门槛。1)企业方面。充分参考规范化、市场化大企业标准,结合实际制定企业建设生产经营规范要求,为符合要求的企业颁发准入合格证书,不符合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当前,做到4 个主体(九龙湖公司、七星岩公司、鑫牌豆腐皮厂、创意园区内标准化产区)一企一策,建设绿色环保无尘生产车间,重点督促指导九龙湖公司、七星岩公司完成科学布局调整、功能完善,同步做好环境形象提升、施工建设规范、观光可视化完善等工作。鑫牌豆腐皮厂由企业负责人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嵩溪镇共同提出园区标准化厂区内部规范化生产标准,合理调整生产工艺流程,进一步打造清流豆腐皮生产企业样板。2)作坊方面。由鑫牌豆腐皮厂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嵩溪镇结合实际提出绿色环保无尘工厂标准化作坊建设方案。建立“红黑榜”奖惩机制,将所有作坊重新纳入合作社,重设合作社社员入社标准,合作社定为A、B、C三类,其中A类属于标准化、达标、先进类,B 类属于达标类,C 类属于限期整改类。对生产条件差、卫生条件差、证照不齐全,且不积极配合整改的作坊予以曝光、打击取缔。当前,要重点督促指导专业合作社加强社员管理、企业管理、成本管理。积极宣传发动社员,主动改善生产条件,保障生产、提高质量。围绕市场需求,建立“传统+新工艺”“合作社+企业”模式,进一步科学成本测算,优化资源配置,压缩运营成本,合理利润空间,提高经营收入。

3.1.2 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局、有关乡镇等共同配合。1)产品分级。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定制生产不同的品质的豆腐皮,实现产品个性化和价格差异化。2)企业分类管理。按照加工生产条件、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监督抽检、投诉举报和案件查处等,综合评定A、B、C、D 4 个等级,并根据等级评定加强指导检查,做到扶持一批、整顿一批、取缔一批。

3.1.3 强化产品溯源及品牌保护

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农业农村局配合。1)依托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强化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管理,在原有3 家豆腐皮生产企业可追溯全覆盖的基础上,将小作坊纳入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管理,让消费者了解豆腐皮生产全程,推动追溯体系建设提质、扩面、增效,确保清流豆腐皮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的全程溯源监管。2)加强打击仿冒伪造品牌、劣质低价贴牌产品,确保“清流豆腐皮”质量标准统一且可溯源,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用质量打开市场、打响品牌。

3.2 加快统一平台打造

由清流县财通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县财通集团)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工信局和豆腐皮产业龙头企业共同参与。1)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县财通集团“渠道商”的作用,围绕“一个核心目标、三个圈子”的营销目标,积极布局省内外市场。“一个核心目标”即打开高端消费人群市场,通过官方销售平台(政府区域公共品牌国有企业搭建清流豆腐皮品牌销售平台),依托山海协作工程、华润集团、沪闽销售等营售渠道;“三个圈子”即注重健康的体弱人群、老年人,年轻人群和宗教人群等。2)建立统一销售平台,由县财通集团牵头,制定出豆腐皮产品统一标准,实行产品分类分级,加快构建清流县农特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平台,提高豆腐皮产品质量,打响清流豆腐皮品牌。

3.3 加快一二三产融合

3.3.1 第一产业

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有关乡镇具体落实。继续扩大清流县大豆种植规模,建设大豆种植示范基地,逐步解决本地黄豆原料缺乏问题。1)种植本地专属大豆品种(定制高端产品、蛋白质含量42%以上)。通过种源保障清流豆腐皮的独特品质,作为高端豆腐皮加工种源的支撑。目前,清流县主要推广闽诚豆8号优质大豆品种的种植,预计2023 年推广种植66.7 hm2左右。2)普通大豆品种。确保家庭作坊生产性价比高的产品,南农701、泉豆13 号、莆豆5 号作为主栽品种。通过集采、轮作等方式扩大种植面积,出台集采、轮作补助政策,降低种植成本,确保大豆品质。3)在豆腐皮产业园区门口及周边田地规划各类豆种种源的标本园,作为今后大豆种源的选种、育种及可追溯基地。由嵩溪镇具体负责实施,加快豆腐皮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确保6 个月内完成园区质量检测中心、标准化生产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3.3.2 第二产业

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农业农村局、工信局、嵩溪镇人民政府、豆腐皮产业龙头企业共同配合。由市场监管局协助制订出更符合豆腐皮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并予以量化。1)扩大生产产能。通过前期规范化生产及提升改造,重点扩大九龙湖公司、七星岩公司、爱珍豆腐皮等3 家企业的豆腐皮生产产能,通过降低人工成本、人休机不休实现产能翻倍。预计2023年产能达1 亿t,力争实现九龙湖公司年产3 000 t、七星岩公司年产2 000 t、爱珍豆腐皮合作社及加工厂年产4 000 t、创意园区内标准化产区年产1 000 t。2)加大豆腐皮新工艺研发和下游产品生产剩余价值挖掘,如边角料(豆渣)加工饲料、豆浆等,深加工快销品、食物添加剂、宠物用品等。3)深加工提高产品溢价能力。重点开发以豆腐皮为核心的预制菜、宗教信仰人群食物(豆腐皮、素鸡、素鸭)等,同时帮助本地企业对接省市科研院所、专家团队,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原料利用效率。

3.3.3 第三产业

由县文旅局牵头,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总工会、嵩溪镇共同配合。结合沪明合作、工会疗休养、乡村振兴示范带运营等内容,打造精品体验线路,串联种植示范、生产观光、文化体验、美食品鉴等环节与区域,鼓励扶持有条件的餐厅制作豆腐皮美食全宴,选设展厅做好豆腐皮系列产品展销,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实现融合联动发展。

3.4 围绕建链强链补链招商

对豆腐皮产业“断链”进行“建链、强链、补链”,认真围绕豆腐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断链”环节进行重点招商引资,延伸豆腐皮产业链条。1)通过以商招商、现有省级豆腐皮产业园平台整体运营招商等方式,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入豆腐皮全产业链的运营,形成清流豆腐皮龙头带动效应,让清流豆腐皮产业发展进入快速通道。2)加大现有龙头企业、合作社、作坊的培育力度。例如,2023 年3 月组织前往厦漳泉大都市区开展招商,积极与有实力、有合作基础的银祥集团、厦门绿帝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等市场化大企业对接合作。

3.5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1)培养传统技艺人才。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定期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类培训、展演和赛事等活动,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养;创新出台非遗传承人管理办法,开展非遗传承人星级评选,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将非遗保护、传承、实践和宣传推广等工作成效作为考评依据,对非遗传承人动态管理、表彰激励;开展“名师带徒”“传帮带”活动,探索本地职业院校食品加工等传统技艺专业建设,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积极与福建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等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推动豆腐皮制作专项资格认定事宜;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解决本地用工需求,助力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

2)培养专业营销人才。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坚持“外引内培”,围绕豆腐皮产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重点领域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推动产业营销能力整体提升;充分发挥“新阶联”作用,培育壮大本地从事网络媒体、直播带货等新媒体力量,拓展产品营销渠道,助力产业发展。

3)培养新生代人才。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统战部、团县委、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共同配合。加强新生代人才“选育用留”,争取将豆腐皮产业人才纳入三明市特色产业人才认定标准,制订针对性培养措施,助力产业提质增效;发挥组织作用,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与成长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4)强化合作社的管理和培训。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部、文旅局、人社局等部门共同配合。加强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尤其要重视对核心人员和重点社员的日常培训。

5)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宣传部、工信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教育局、人社局、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等部门共同配合。参照沙县小吃成功经验做法,成立清流县豆腐皮产业办,抽调专职人员从事具体业务工作。

3.6 出台产业扶持政策

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教育局、人社局及团县委等部门共同配合,尽快制订出豆腐皮产业提升工作方案。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扶持,对企业、合作社、作坊实行“一企一策”,在资金补助、贴息贷款、品牌宣传,以及做好住房保障、落实人才待遇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可操作性强的产业发展相关配套政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