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陈良海,许功铨
(1.镇坪县瓦子坪木材检查站,陕西镇坪 725600;2.镇坪县国有林场,陕西镇坪 725600)
在倡导全面可持续发展的21 世纪,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家和各地方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利好政策,力求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发展创造有利契机,构筑良好平台。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林业生态工程,这些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扩大森林覆盖面积,丰富我国森林资源,发挥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及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以保护、改善与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任务。在林业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将生物工程学、生态学、生物技术学及林业学等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融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以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为核心的立体化生态环保系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还是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路径,其目的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2]。
充足的资金成本是保障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基础与前提,建设资金匮乏将直接影响林业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成效。部分地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财政拨款较少,林业建设部门筹资渠道不够宽泛,当地人们的认识也不够深刻,这都直接或间接导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本投入不足。林业建设基础设施配备不足、技术设备短缺、高素质人才资源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都与建设成本匮乏密切相关。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建设成本匮乏成为阻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先进科学的营林措施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支撑,为提高林木的成活率,采用科学的营林方式进行林业工程建设很有必要。但纵观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情况,营林措施运用不当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区域并未根据自身林业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营林方式,导致营林效果不佳。此外,部分地区由于对封山育林理解不到位,片面地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进行全部封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科学运用营林措施十分重要。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效的提升需要有严谨、科学与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作指导,并由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好、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按照规划方案规范施工,缺乏任何一个条件,都有可能导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出现质量滑坡问题。在所有因素中,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是先决性因素,其关乎整个生态工程建设的方向、步骤及细节,做好规划设计至关重要。目前,很多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工作存在滞后问题。例如,部分地区未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易造成因规划设计不当而出现资金浪费、树种单一、种植间距设置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复杂性,传统粗放的林业工程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新要求,精细化管理成为必然趋势。但就目前来说,很多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管理依然较为粗放,这主要表现为以下3 点:1)林业工程建设前期的实地勘探不到位,所得到的数据不够精确,影响了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后期推进;2)施工阶段,相关部门监管缺位,施工过程中违规违法操作屡禁不止,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3)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不够明确,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不够细致,责权不够明晰,不仅不利于林木的健康生长,而且不利于提升林业工程建设的连续性与高效性。
纵观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林业工程建设技术应用不足、缺乏创新,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各项技术措施应用不足,相关人员没有科学认识并广泛应用抗旱集流技术、整地模式改进等技术措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改善林木种植效果,确保林木的成活率,还能节省成本,使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事半功倍。然而,技术错用或应用不足则会适得其反。此外,相关部门技术创新的主动性较差,对于新型现代技术的引进较为滞后,导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为保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务必要增加建设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弥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在基础设施配备、先进技术设备更新、人才引入与培训等方面的资金短板[4]。当地政府应出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若干优惠政策,并加大财政拨款与补贴力度,使更多资金可用于林业基础设施更新、苗木采购及林木管护等工作。当地林业建设部门也应在解读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管理细则》,合理利用现有资金并通过银行贷款、发展生态旅游业、与当地企业合作等方式筹措资金。此外,林业部门可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专项基金,并将专项基金用于技术与设备更新,如育苗技术、品种改良技术、精细化管护技术、机械化播种设备及无人机全自动巡逻系统等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引入与更新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支撑。
不当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对林区生态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削弱这种影响的重要方式便是封山育林。封山育林主要是指在自然条件允许的山区实施定期封山,禁止人们在林区进行垦荒、放牧、樵采及种植等破坏林木生长的活动,利用森林的自我修复能力达到恢复森林植被的目的。封山育林是一种科学的营林方式,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效益高等优点,其深受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参建主体的青睐。实施封山育林时,应根据林区植被生态、林区功能等因素选择科学的封山育林方式。例如,对于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危害较大的林区或专门防风固沙的林区要实施全封方式,禁止采伐、放牧、割草等活动;对于部分用材林和碳薪林,可采用半封方式,只在林木的主要生长季节实施封禁。封山育林是一项大工程,相关部门在遇到困难时可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寻找破解之策[5]。
规划设计在整个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不容忽视,良好的规划设计能够推动林业生态工程顺利竣工,而规划不科学则很有可能导致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以失败告终,因此做好规划设计理应成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正式施工前,林业建设相关人员应仔细研究我国关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市场调研及实地勘察结果,制定符合当地林业建设实际情况且可行性高、可操作性强的规划设计方案,发挥规划设计方案的指导作用。在制定规划方案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与效益协调原则,平衡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让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此外,规划设计方案一经生成不可更改,除非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出现突发情况,规划设计人员可酌情修改,以免影响生态工程建设进程。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落实精细化管理,可从以下4 方面着手。1)加强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建设。要有计划地制定包括前期勘探调查与规划设计、中期苗木选种与林木培育管理、后期林木养护与病虫害防治等在内的管理制度与工作规范,使林业工程建设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能规范操作、默契配合。2)根据当地情况,探寻适合本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确保林业工程建设中的资金流向管理、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及技术管理都能够规范、有序进行。3)明确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主体责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突发事件较多,林业建设部门在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应选择信誉度好、可靠度高的工程单位承接工程,并在合同中明确责任主体及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应及时究责惩罚,避免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造成威胁。4)动态监督管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程,确保工程质量。
为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合理运用林业工程建设技术很有必要。现阶段,应广泛应用抗旱集流技术、整地模式改进等技术,强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技术保障。抗旱集流技术能提高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让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林木具有更高的成活率。此技术包括保墒、集流及抗旱造林3 种技术类型,应用时要做到以下2 点:1)将苗木的根部用药物进行浸蘸,做好根部保水工作;2)做好水窖、谷坊、水库等工程建设,满足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蓄水需求。整地模式改进是指改进原有整地方式,使林区能够积蓄较多的雨水,为林业成活率的增加创造更优良的外部条件。
此外,还应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重点引入并推广“3S”技术,即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RS 技术能迅速获取数据采集,并完成信息监测。GIS 能及时提供各种空间和地理信息,而GPS 的地理信息定位功能尤为实用。科学运用“3S”技术可促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现代化,具体可将其运用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苗木生长状态监控、林木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及森林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确保林业生态工程的高效建设。另外,相关部门还可将“3S”技术与网络数据库技术相结合,构建集语音、数据、图像等为一体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数字化网络体系,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在国家政策支持及林业建设部门的齐心协力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看得见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建设成本匮乏、管理较为粗放、规划设计滞后及营林措施不当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人员应做好增加建设资金投入、科学实施封山育林、做好规划设计工作、落实精细化管理及合理运用先进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以便为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