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思考

时间:2024-07-28

岳 文

(北大荒集团襄河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黑龙江五大连池 164146)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我国传统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日益紧密。相关从业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农业的影响,使我国农业尽快实现升级转型。因此,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创新“互联网+农业”产品与模式十分必要。

1 “互联网+”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席卷各个领域,我国传统产业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农业也不例外。国家对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将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出两者的优势。农业关乎民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发展互联网农业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

“互联网+”为传统农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在农业中大力发展O2O 形式的商贸交易,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加专业的服务。在“互联网+”模式下,与农业有关的信息越来越多,确保农业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拥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已经涌现出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创新商业模式,如城乡流通渠道变革、农产品电商、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通过“互联网+”可重新打造新型农业互联网生态圈,使信息的传播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确保各个环节获得全面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1]。

2 “互联网+”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技术路线与规划

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与“互联网+”有关的政策,但在发展“互联网+农业”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整体战略规划,农业升级和转型面临一定的困难。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情况比较复杂,将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时,并不是单一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而是要转变思想观念。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和丰富的经验,我国现有的“互联网+农业”发展局面比较混乱,缺乏完善的统筹规划。

2.2 缺乏先进的硬件设施与网络

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缺乏先进的硬件设施,网络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1)部分省份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网络并未实现100%覆盖,村级互联网覆盖率有限[2]。2)大部分农民缺乏完善的“互联网+”意识,不重视互联网的应用,不能充分发挥出农业数据的优势。

2.3 缺乏金融支持

在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的项目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二者的结合面临许多阻碍。虽然许多银行要求涉农金融机构加强对涉农产品的创新,但农村金融产品并未真正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受到农业产业结构、农村地区、农业资源及互联网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影响,农村金融产品无法从根本上保障“互联网+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 “互联网+农业”转型升级对策

3.1 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

1)充分意识到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的必要性,对其进行统筹规划,提高“互联网+农业”的实用性。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互联网平台日益增多,可充分保证广大农民获得与时俱进的农业信息。我国要制定完善的战略规划,明确“互联网+农业”的技术路线图,促进我国农业实现健康发展。2)明确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积极进行创新,解决实际问题,为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奠定基础。3)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确保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有更加强大的人才保障。

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网络

1)制订完善的计划,明确互联网与农业结合的方向、内容,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买卖双方主体的有效衔接。2)加强涉农信息的更新与传播,建立先进的农民信息化服务平台,使广大农民能够及时从平台了解最新信息、技术和政策。3)不断完善农村智能化设备,提高网络覆盖率,使家家户户都能通过网络了解信息,加速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4)积极开展网络营销,使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实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策略,扩大销售范围。5)打造健全的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对现有的物流配送体系进行优化[3]。

为了实现农业转型与升级,应吸取互联网的精华,实现科技创新。要树立联盟思想与协作思想,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先进的农业创新协作网络,确保资源得到有效共享。选择优质农产品,树立品牌意识,在开展线上营销的过程中,要不断展示产品的优势。为了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开展团购模式。支持线上预订、在线支付和在线配送,节省消费者的时间,降低生产成本,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打造先进的智能分析平台,采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者的兴趣爱好与购买习惯,使服务具有针对性。

要充分发挥出电子商务的作用,使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更加紧密,尽快实现成果转化。要提高农民的互联网意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高自身收入,树立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要展示特色农产品的优点,采取多种营销模式,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产品。要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打造全面的网络化运营体系,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3 增加金融与政策支持

金融机构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如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保险,加强信用村与信用户建设。将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尽快实现农村金融创新。要加强资源调配,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与技术支持。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规范农村金融行为。

为了促进我国农业尽快实现转型,必须保证农业充分适应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与变化。由于我国农业的生产周期比较长,在应用互联网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信息化技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保证农民充分参与其中。加大合作力度,使农产品具有更加广泛的市场空间,实现合作共赢。

4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农业发展

将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不仅可以实现产业链升级,还能充分发挥出物联网的作用,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升级,降低人力成本。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农业生产过程会得到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可以对市场的需求进行预测,避免农产品出现滞销的问题。此外,将电子商务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也能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水平。通过建立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帮助农民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4.1 物联网生产智能化

农业物联网体系主要包括信息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该体系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的采集、传输和处理,满足用户的需求,确保农业生产实现智能化控制。农业传感器用于采集生长环境信息和农作物参数信息,对单株作物的每个生长阶段的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实时监测。采用环境和信息传感器对环境的数据进行监测,并进一步获取农作物对环境的要求信息,实现远程控制。用户可采用手机App 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并了解相应的病虫害情况,根据气象预报对气象灾害进行有效防范。作物本体信息传感器可以对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类营养成分等信息进行获取,但由于该技术的难度比较大,尚未得到大规模推广。信息处理技术可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预测,减少作物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风险[4]。

4.2 电子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模式可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营销。通过线上营销,转变传统营销中存在的限制,可确保营销工作更加自由,避免农产品出现滞销问题,拓展农产品的营销渠道,降低营销成本,拉近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减少中间交易成本。农户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对生产策略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

4.3 电子政务及教育培训平台

电子政务和教育培训平台能够使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提高工作效率。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能够提供政府发布的各类农业信息,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农户可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农产品的市场情况,还能了解到与之相关的价格,从而掌握市场的变化规律。在政府和农户电子政务模式中,农户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服务平台了解到需要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完善的反馈渠道对政务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电子就业服务主要是为广大农民提供网络就业培训服务,使其能够了解到当前就业形势。电子教育与培训平台主要是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使农户能够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技术[5]。

5 结语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我国农业转型与升级,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的优势,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迈向现代化方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