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刘丽虹,张积家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应用心理学系,广东 广州 510420;2.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1)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应用
刘丽虹1,张积家2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应用心理学系,广东 广州 510420;2.华南师范大学 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1)
介绍了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DT)的主要内容,综述了自我决定理论所强调的自主动机在学校和家庭教育、心理治疗、运动和休闲、组织管理、朋友和浪漫关系等各应用领域里表现出的积极效果。同时,对SDT理论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了今后SDT理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跨文化一致性、基本概念界定和动机的个体差异等。
动机;自我决定理论;自主支持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Deci和 Ryan提出的,[1,2]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和自我决定的。自我决定理论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动机理论。它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努力去应对持续的挑战,并把外部经验与自我感进行整合。但是,这种先天的倾向不会自动地起作用,而是需要有社会环境中持续的营养和支持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即,社会环境可以支持或阻碍这种先天倾向发挥作用。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支持个体健康成长和发挥功能的营养是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是人类先天固有的、普遍存在的,它们的满足对于个体的健康和幸福非常重要,而且它们不因性别、群体、文化不同而不同。当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体就可以有效地执行各项功能,并以健康的方式发展;如果基本心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个体就将表现出病态和不理想的功能状态。人类行为和经验的阴暗面可以用基本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来解释。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包括四个小型理论。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来自不同领域的、针对不同问题的研究结果。有机整合理论(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主要阐述外部动机发展为内部动机的过程经历了哪些不同类型的动机;基本需要理论(basic needs theory)主要归纳了人类先天存在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以及它们与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主要解释社会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内部动机的影响;因果定向理论(causality orientations theory)主要描述人们的先天倾向中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怎样影响个体对于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上述四个小型理论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同等程度的发展,多数的研究主要围绕前三个小型的理论展开,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考查了社会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影响,研究了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又是怎样影响到自主动机的。本文主要介绍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与其它理论不同的是,自我决定理论并不把动机看作一个单一的概念,也不把动机简单地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而是根据自我决定程度的不同,把动机看作是一个从无动机、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的连续体,外部动机又可以根据外部规则与个体自我感的整合程度,分为外部调节(external regulation)、内摄调节(introjected regulation)、认同调节(identified regulation)和整合调节(integrated regulation)几种类型。无动机是完全无目的、无意向、无自我控制的状态。外部动机主要指个体的行为受外界环境的制约而产生,通常需要个体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它被区分为四种状态:(1)外部调节:个体的行为与报酬或者避免惩罚相联系。(2)内摄调节:当行为与自尊或自我价值密切相关时,个体就会在乎外部的规则和要求,但却没有接受这些规则和要求。这些规则的遵守与个体的自尊有密切关系,否则他就会感到内疚和羞愧,因而他是受控制的。(3)认同调节:当个体充分地认识到某种行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并能够认同这些规则时,他在行动过程中就不会感受到压力和受控制,而是更多地体验到自由和意志。(4)整合调节:这是最高程度的外部动机的内化,它与内部动机具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它还不是内部动机,因为它还具有工具性的成分,行动本身还不是个人的终极的目标。[3]
在四种调节状态中,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主要是受控制的状态,个体更多地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行动,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受控制的动机(controlled motivation)。受控制的动机所涉及的行为通常伴随着压力,而且为了达到特定的结果而强迫自己这样做,它类似于传统的外部动机。在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中,自我决定的成分较多,个体已经接受了外部环境的要求,并在很大程度上将外部环境的要求与自我进行了整合。内部调节状态则是一种完全自发的行为,个体在此状态下,不需要做任何自我控制方面的努力。从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到内部调节都以内控为主,自我决定的成分渐增,因而可以把它们看作是自主动机(autonomous motivation)。自主动机是指个体的行为是在个人意志的驱动下做出的,它与个人的核心自我完全一致,并且体现自己全心全意、优先选择和接受的价值观,它类似于传统的内部动机。个体在从事一种行为时,会因为动机的不同而体验到不同的控制点,需要不同程度的自我努力,心理感受和行为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详见图1所示。
图1 动机连续体上不同的动机类型对应的调节风格、控制点和调节过程(Ryan,&Deci,2000)
自我决定理论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关于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内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需要营养的支持才能发挥最佳的功能,而这个营养的支持就是三个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1)自主的需要(the needs for autonomy);(2)能力的需要(the needs for competence);(3)归属的需要(the needs for relatedness)。这三种需要的满足为内部动机和动机的内化提供了支持。[1]当环境能够让个体体验到自主性(例如,个人意志、发表看法、采取主动等),或者个体在某个活动上的自我决定程度较高时,他体验到的是一种内部归因,感到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行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此时,他参加活动的内部动机就高。能力的需要与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iency)同义,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胜任该活动。例如,有效力、恰到好处的挑战,能把个人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归属的需要(与某人相联系或属于某个团体)即个体需要来自周围环境或其他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并体验到一种归属感。这时,人们通常会表现出较强的自主动机和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总之,能够满足三种心理需要的社会情境能够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促使个体更长久地坚持某项活动,使个体能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更好地成长,产生更积极的行为结果。而那些阻碍这三种需要满足的环境通常会降低个体的自主动机、工作成绩和幸福感。[4,5]
有关研究表明,影响人们心理需要满足的因素包括奖励和人际氛围等。
围绕奖励对内部动机的影响,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研究表明,对于个体而言,奖励等外在事件具有两种性质:信息性的和控制性的。信息性的奖励是指积极的反馈,即奖励所传达的信息是:个体能够胜任所从事的活动,或者是让个体知道如何更好地胜任该活动。这会使个体的能力的需要得到满足,因此能够增强个体的内部动机。如果要求个体在获得某一特定的结果之后才给予奖励,即,如果规定了个体要获得某种奖励,必须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用特定的方式完成某事,那么,这一类的奖励就具有控制的性质。个体的自主需要就得不到满足,此类性质的奖励就会削弱个体的内部动机。[2]
家庭、班级、工作群体中的人际氛围也会影响人们的动机。如果在群体中个体感受到压力或控制,通常是能力和自主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就会降低他的内部动机。如果所提供的是支持性的信息,如一些有意义的解释,就会让个体的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增强他的内部动机。例如,教练在设计一组组的练习、进行不同的分组训练时,以及在对队员的成绩做出评价时,就会有意无意地形成了人际氛围。这种人际氛围对运动员的动机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训练中过于强调同伴之间的竞争,过于强调成绩,强调赢的结果,就会使队员陷入一种外控的状态,从而丧失自身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即内部动机就会缺失。[6]
在SDT框架下的另一项重要研究工作是关于人们所追求的目标的性质怎样影响个体的动机。Kasser和Ryan认为,人们的长期目标可以被区分为两类。一类包括了积聚财富,成为知名人士,有迷人的形象,这些目标的焦点是价值的外部表现,因此被称为外部目标。另一类目标包括了个人的成长,关系的建立等,因为它们直接与自主、归属、能力等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相联系,因此被称为内部目标。人们在强调对外部目标的渴望时,倾向于被他所追求的目标所控制。人们强调对内部目标的追求时,则倾向于更加自主。Kasser和Ryan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追求的是外部目标时,他通常体验到较低的幸福感,而那些追求内部目标的人,会体验到较高的幸福感。简言之,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性质与他们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7]Sheldon,Ryan,Deci和 Kasser发现,人们追求目标的性质可以预测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内部目标的追求与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关[8]。Vansteenkiste等人在管理领域的研究发现,工作价值定向(work value orientations)可以影响工作的满意度和工作结果。与内部价值定向(工作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追求个人兴趣、为了自我实现)相比,外部价值定向(工作的首要目标是为了金融上的成功、控制或影响他人、占据有声望的位置)与较低的满足感、较高的情感枯竭等更多的消极结果相联系。而且,这种工作价值定向还会阻碍人们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9]
自我决定理论的最核心的内容是强调人的自主性。周围环境对于自主性的支持和自主需要的满足,可以促进内部动机或外部动机的内化。因此,它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围绕不同性质的动机(自主动机和控制动机)对行为及其效果的影响展开的。近年来,大量研究出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体育训练、心理治疗、组织管理、朋友关系等不同领域。这些研究检验了自主动机在促进人的积极行为方面所表现出的效力。
Deci等人的研究发现,支持自主的老师所教的学生内部动机更强,更具有好奇心,更喜欢接受挑战,做出独立探索的尝试。这些老师也更能够在教学中体验到能力感和更高的自尊。Chirkov和Ryan发现,无论是在俄国还是在美国,支持自主的老师会让学生做作业的动机更内化,并且适应良好,自我感觉良好。[10]
Vansteenkiste,Simons,Soenens和 Lens的研究表明,支持自主比控制型的交流风格更能够导致学生更好的学习成绩,而且内部目标比外部目标表现出更好的学习成绩。当内部目标和自主的交流风格相结合时,学生的成绩最好。[11]Sheldon和 Krieger的研究也表明,法律学校的学生在体验到更多的自主支持时,学习成绩较高,更多学生通过了律师资格的考试。[12]
大量以SDT理论为导向的研究考察了父母支持自主对孩子动机、心理健康、学习和学业成绩的影响。这些研究表明,父母支持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会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和适应。例如,Williams,Cox,Hedberg 和 Deci发现,当青少年觉察到父母给自己更多的自主时,与外部目标(如财富、名誉、外在形象等)比,他们倾向于对个人成长、有意义的关系、为社区做出贡献等有发自内心的渴望。父母对自主的支持与孩子看电视、喝酒、吸食大麻和性交等行为之间存在着负相关。[13]
Pelletier,Tuson和Haddad的研究表明,治疗动机越是自主的个体,在治疗中较少受到干扰,对治疗也较少感到紧张。他们更多地体验到满意,并且有较强的坚持意愿、更高的自尊、较低水平的抑郁症状、更高的生活满意度。[14]而具有受控制动机的病人在上述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比较消极。Michalak,Klappheck和Kosfelder发现,具有较强的自主动机的病人的治疗效果更好。他们认为,自主与目标完成和努力坚持有正相关。当病人有更自主的目标时,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和克服自我改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15]Zuroff等人的研究表明,患者对自主支持的积极感知可以预测治疗的自主动机,而自主动机能够预测抑郁缓解的情况。[16]Williams,McGregor,Sharp和Kouides等人的临床试验证明了以SDT为基础的心理治疗对戒烟的效果:SDT介入组比社区照顾组体验到了更多的自主支持,这导致明显的戒烟效果。而且,在随后的18个月,接受SDT治疗组的戒烟效果保持得更好。[17]
研究者在运动领域做了大量的应用SDT理论的研究。Pelletier等人的研究表明,运动员觉察到教练对自主的支持时,游泳动机会更加自主(内化动机和认同动机)。他们能够更长期地坚持训练,而无动机或外部调节的运动员则更容易放弃。内摄调节可以预测短期的坚持而不是长期的坚持。[18]自主动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运动员的职业倦怠和心理枯竭。[19]因此,自主性越高的运动员会坚持更长的运动时间。Hagger等人报告,体育教师对自主的支持可以预测学生在校外实际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20]Fortier和 Gaumond 发现,父母对青少年体育活动的自主支持可以让孩子更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21]这说明,来自老师、教练、父母的自主支持会促进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自主动机。Reinboth和Duda发现,训练环境能否满足运动员的基本心理需要可以预测他们在训练中的状态水平。[22]Vansteenkiste,Simons,Soenens和 Lens发现,给训练设定内部目标(健康)比外部目标(更迷人)以及在支持自主的情况下呈现目标,更能够激发高中生的运动动机,而且效果可以持续四个月之久。[11]
组织管理领域的研究表明,支持自主的管理与积极的工作效果有正相关。Deci等人通过实验研究了工作场所中支持自主的重要性。[23]他们发现,支持自主的管理风格会让员工对工作以及工作环境的各个方面拥有更高的满意度。他们更加信任公司的高层管理并且感受到较少的压力和控制。例如,管理者告诉下属的前景,以非控制方式提供相关信息,提供选择,鼓励自我发动,而不是以某种方式给下属以压力,会导致员工对他们的工作更加满意,对公司的管理有较高水平的信任,并且表现出其它一些与工作有关的积极态度。Breaugh的研究表明,工作中对自主的体验能够增加员工对工作的卷入和绩效的提高。[24]
Baard,Deci和Ryan的研究表明,支持自主的经理比起那些具有控制风格的经理能够让员工更好地满足基本心理需要,更投入地工作,有更高的幸福感和更好的业绩。[25]Lynch,Plant和 Ryan 对一家心理医院研究发现,体验到更多自主性的工作人员报告了更高的幸福感,对工作更为满意,他们对病人也倾向于较少控制。[26]同时,当一个处理病人的新程序被引进医院时,从上级那里感觉到较高的自主支持的员工比起那些体验为高控制性的员工,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动机。这表明,如果要员工接受组织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自主动机的培养很重要。总之,管理者对自主的支持能够更好地满足员工在能力、归属和自主方面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是对工作更满意,成绩更好,更有坚持性,积极接受组织的变化,有更好的心理适应。
父母对子女、老师对学生、医生对患者、教练对运动员等,都是从属关系。而在朋友和浪漫关系中,关系是平等、相互的,他们需要来自对方的自主支持,同时也给对方这种支持。Deci,La Guardia,Moller,Scheiner和Ryan研究表明,当个体从朋友那里得到更大的自主支持时,他们倾向于给对方更多的自主性。而且,他们能够从这个关系中得到更大的心理满足,他们的关系质量也会提高,双方的适应也会更加良好,彼此有更大的安全感和更多的情感信任。[27]相同的结果在其他有关浪漫关系的研究中也被发现。[28]
动机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为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秘密,心理学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从本能理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论到认知理论,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行为的动力和源泉进行了探讨。而自我决定理论则试图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整合,提出一个能够在整体上反映人类行为特性的宏观的理论。从本能理论到认知理论,众多理论的内容它基本都能涵盖进来。
首先,自我决定理论把动机看作一个变化的连续体,这是一个重要突破。多数动机理论都把动机看作是一个在整体上进行变化的一元概念。当动机增强时,个体会获得更大的成功或表现出更强的机能。[29]也有采用二分法或三分法的理论。例如,在对成就动机的理论建构上,Atkinson和Birch将成就动机划分为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心理作用,Dweck则将成就动机分解为学习目标和表现目标。[30]又如,在对学习动机的理论建构上,行为主义者将动机看成是外部强化的结果,Brunner则强调内部动机,他将内部动机归结为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Ausubel则把学习动机区分为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自我决定理论把自我决定看作理解人们行为特性的一条主线,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分居于这个连续体的两端。从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需要经历内化程度不同的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三个中间状态。这使它不仅可以容纳传统的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的内容,而且在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使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的转化成为可能,同时也意味着内部动机可以培养。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到。例如,开始在外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经过多年的坚持以后,最终会与自我融为一体,成为个体愿意从事的活动。因此,从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的转化是可以实现的,只是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同时,因为外部动机被区分为几个中间状态,使人们可以更细致地探讨动机变化的过程。这使它可以把一些影响动机发展变化的细节容纳进来。例如,动机怎样受到心理需要、社会环境等内外因素的促进和削弱,在不同动机支配下,行为结果(工作效率)有何不同,个人的主观感受怎样,这些问题它都能兼顾到。
其次,自我决定理论根据自我决定程度不同把动机区分为自主动机和受控制的动机,根据动机的不同类型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比把动机看作一个整体有更好的效果,更能够揭示出人类行为的复杂性。例如,研究表明,受控制的动机对于启发式的任务有消极影响,但对于算法式的任务可能产生积极影响。考试和学分代表有控制的动机,它表现出对学习加工深度的阻碍,但却可以促进死记硬背的成绩;竞争、奖励和评价倾向于受控制性,它们会降低个体的创造性。
最后,作为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SDT假设人的天性是积极的,可以自我激发,拥有好奇心,渴望成功,而且获得成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满足和自我奖励。SDT也承认,人有消极的状态,但这种消极状态是由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因为外部环境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心理需要,所以内部动机就不能形成,行为效果也就不佳。据此,可以解释人们的很多行为。这就促使人们去思考应该给个体提供怎样的外部环境,才能有利于把人性中积极的一面发掘出来。这种理论同孟子的既重视人的“良知良能”又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的人性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31]这种动机理论在中国也将会更容易地为人们所认同,从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虽然得到了很多研究的认可与支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探讨。
1.人类的自我决定的特性是否具有跨文化一致性。有些学者认为,自主需要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价值观,而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他们认为,女性、亚洲人或集体主义取向文化中成长的个体没有自主需要。[32]但是,教育领域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与控制性的环境比,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在支持自主的环境下都表现出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更积极的情感体验。[33]因此,这一结论还需要在其它领域(如管理领域等)做进一步的验证。
2.对一些基本概念还需要做出更明确的界定。目前,对自我决定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些争议。一些跨文化心理学家把“自我决定”等同于“多种选择”,从而反对自我决定的有效性。众所周知,太多的选择会使人眼花缭乱,产生心理上的眩晕感,反而会增加选择者的负担,浪费能量。很多研究表明,提供多的选择并不总是比提供少的选择好。例如,选择过多,会降低人们的购买力。[34]因此,当一个人有很多的选择机会时,他并不一定总是体验到自主。如果选择与自己的价值观一致,只有一种选择也可能让人体验到自主性。因此,对于自主、选择等概念的混淆会对理解自我决定理论带来分歧。
3.对动机的个体差异的研究需要加强。在本文中,我们基本上没有涉及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因果定向这一分支理论。这是因为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不大。对于个人的因果关系定向是否会影响到人们的自主需要这一问题,早期的研究者认为,那些具有受控制倾向的个体,更适合于在控制的环境下工作,管理方式与个体的倾向相匹配最好。但是,也有的研究发现,无论个体是何种先天倾向,支持自主都会促进人的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都会导致成绩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进。[25]因此,早期的自我决定理论中所提出的强调动机的个体差异的这一分支理论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
[1]DECI E L,RYAN R M.The‘what’and‘why’of goal pursuits: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Psychological Inquiry,2000,11:227 -268.
[2]RYAN R M,DECI E L.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ocial development,and well- 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68 -78.
[3]DECI E L,RYAN R M.Facilitating optimal motivation and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across life's domains.Canadian Psychology.2008,49,No.1:14 -23.
[4]REIS H T,SHELDON K M,GABLE S L,ROSCOE J,RYAN R M.Daily well- being:the role of autonomy,competence,and relatednes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0,26:419 -435.
[5]PATRICK H,KNEE C R,CANEVELLO A,LONSBARY C.The role of need fulfillment in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and well-being: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434-457.
[6]REINBOTH M,DUBA J L,NTOUMANIS N.Dimensions of coaching behavior,need satisfaction,and physical welfare of young athletes.Motivation and Emotion,2004,28:297-313.
[7]KASSER T,RYAN R M.Further examining the American dream:Differential correlate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goal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6,22:280-287.
[8]SHELDON K M,RYAN R M,DECI E L,KASSER T.The independent effects of goal contents and motives on wellbeing:It's both what you pursue and why you pursue it.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4,30:475-486.
[9]VANSTEENKISTE M,NEYRINCK B,NIEMIEC C P,SOENENSL B,WITTE H D,BROECK A V.On the relations among work value orientations,psychological need satisfaction and job outcomes: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7,80:251 -277.
[10]CHIRKOV V I,RYAN R M.Parent and teacher autonomy-support in Russian and U.S.adolescents:Common effects on well-being and academic motivation.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2001,32:618 -635.
[11]VANSTEENKISTE M,SIMONS J,SOENENS B,LENS W.How to become a persevering exerciser?The importance of providing a clear,future intrinsic goal in an autonomy-supportive manner.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2004,26:232 -249.
[12]SHELDON K M,KRIEGER L S.Understand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legal education on law students:A longitudinal test of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7,33:883 -897.
[13]WILLIAMS G C,COX E M,HEDBERG V,DECI E L.Extrinsic life goals and health risk behaviors in adolescents.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0,30:1756-1771.
[14]PELLETIER L G,TUSON K M,HADDAD N K.Client motivation for therapy scale:A measure of intrinsic motivation,extrinsic motivation,and amotivation for therap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97,68:414 -435.
[15]MICHALAK J,KLAPPHECK M A,KOSFELDER J.Personal goals of psychotherapy patients:The intensity and the"why"of goal-motivated behavior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therapeutic process.Psychotherapy Research,2004,14:193 -209.
[16]ZUROFF D C,KOESTNER R,MOSKOWITZ D S,MCBRIDE C,MARSHALL M,BAGBY M.Autonomous motivation for therapy:A new common factor in brief treatments fordepression. Psychotherapy Research,2007,17:137 -147.
[17]WILLIAMS G C,MCGREGOR H A,SHARP D,LEVESQUE C,KOUIDES R W,RYAN R M,DECI E L.Testing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intervention for motivating tobacco cessation:Supporting autonomy and competence in a clinical trial.Health Psychology,2006,25:91-101.
[18]PELLETIER L G,FORTIER M S,VALLERAND R J,BRIERE N M.Associations among perceived autonomy support,forms of selfregulation,and persistence:A prospective study.Motivation and Emotion,2001,25:279-306.
[19]LONSDALE C,HONDGE K,ROSE E.Athlete burn out in elite sport:A self- 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2009,27(8):785 -795.
[20]HAGGER M S,CHATZISAANTIS N L D,CULVERHOUSE T,BIDDLE S J H.The process by which perceived autonomy support in physical education promotes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s and behavior:A trans- contextual model.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3,95:784 -795.
[21]FORTIER M S,GAUMOND S.Testing a self- determination process model of physical activity persistence in adolescents. Manuscriptsubmitted forpublication,2007.
[22]REINBOTH M,DUBA J L,NTOUMANIS N.Dimensions of coaching behavior,need satisfaction,and physical welfare of young athletes.Motivation and Emotion,2004,28:297-313.
[23]DECI E L,CONNELL J P,RYAN R M.Self- determination in a work organization.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9,74:580 -590.
[24]BREAUGH J A.The measurement of work autonomy.Human Relations,1985,38:551 -570.
[25]BAARD P P,DECI E L,RYAN R M.The relation of intrinsic need satisfaction to performance and well-being in two work settings.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4,34:2045 -2068.
[26]LYNCH M F Jr,PLANT R W,RYAN R M.Psychological needs and threat to safety:Implications for staff and patients in a psychiatric hospital for youth.Profession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Practice,2005,36:415 -425.
[27]DECI E L,LA GUARDIA J G,MOLLER A C,SCHEINER M J,RYAN R M.On the benefits of giving as well as receiving autonomy support:Mutuality in close friendship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6,32:313-327.
[28]PATRICK H,KNEE C R,CANEVELLO A,LONSBARY C.The role of need fulfillment in relationship functioning and well-being: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92,434 -457.
[29]BAUMEISTER R F,VOHS K D.Self- regulation,ego depletion,and motivation.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007,1:1 -14.
[30]张积家.普通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8-361.
[31]张积家.论孟子的品德心理学思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03 -110.
[32]IYENGAR S S,LEPPER M R.When choice is demotivating:Can one desir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9:995 -1006.
[33]SHELDON K M,ELLIOT A,RYAN R M,CHIRKOV V I,KIM Y,WU C,DEMIR M,SUN Z.Self- concordance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 in four culture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4,35(2):209 -23.
[34]IYENGAR S S,DEVOE S E.Rethinking the value of choice:Considering cultural mediators of intrinsic motivation.In V. Murphy - Berman &J. J. Berman(Eds.),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Cros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erspectives on self.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003.
B841
A
1000-5455(2010)04-0053-07
2010-01-1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科研团队项目“道德教育心理与道德教育”(GW2006-TA-008)
刘丽虹(1973—),女,河北巨鹿人,心理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张积家(1955—),男,山东蓬莱人,心理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王建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