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陈劲频 胡 景 张 涛 禹 铮 佟小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消化科(100038)
背景:心理健康状况对消化道症状的影响已逐渐引起关注,长期伴有消化道症状人群的心理状况目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伴有消化道症状的北京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周边自愿参加社区消化道普通检诊服务的6个社区205名居民,并分为有消化道症状组与无消化道症状组,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心理状况。结果:与无消化道症状组相比,有消化道症状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评分显著增高(P<0.05),而两组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有腹胀的居民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评分显著高于无腹胀的居民(P<0.05);伴有反酸、烧心、嗳气者的所有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不伴有反酸、烧心、嗳气者(P<0.05);伴有餐后不适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评分显著高于不伴有餐后不适者(P<0.05)。文化程度对有消化道症状的居民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有一定的影响(P<0.05)。结论:有消化道症状的北京社区居民较无消化道症状者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躯体化、强迫症状。
近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临床上长期存在消化道症状人群的心理状况仍不明确,而消化道疾病所伴发的各种消化道症状,如嗳气、反酸、烧心、腹痛、腹胀等长期反复出现均会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所影响,两者之间互为影响,导致严重的身心疾病。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是临床常用的量表,广泛用于衡量门诊或住院患者的自觉症状及其严重程度[1-2]。本研究以北京市城市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SCL-90心理量表了解社区居民中有消化道症状人群与无消化道症状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旨在为临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提供多方位的科学依据。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周边自愿参加社区消化道普通检诊服务的6个社区205名居民,其中男性61名,女性144名,年龄40~70岁,平均55岁。排除不能配合检查和问卷调查的居民。入选者均取得知情同意,本研究方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本研究应用SCL-90心理量表作为调查工具,该量表内含9个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严重程度从“1”(无)到“5”(严重)分为5级。要求评定者对量表中每一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独立评分,不可与其他人讨论,完成后由分发量表者进行检查,并予以补充、修正。
本研究共发放205份,回收205份问卷,有效率100%。
205名社区居民中,143名伴有消化道症状(主要包括腹胀、反酸、烧心、嗳气、餐后不适等),其中男性42名,女性101名,年龄40~70岁,平均55岁;62名居民无消化道症状,其中男性19名,女性43名,年龄40~68岁,平均54岁。
有消化道症状组SCL-90各因子均值为1.18~1.84,无消化道症状组为1.09~1.59。与无消化道症状组相比,有消化道症状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评分显著增高(P<0.05),而两组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1. 腹胀:61名居民有腹胀症状。与无腹胀组相比,有腹胀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 反酸、烧心、嗳气症状:87名居民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症状。与无反酸、烧心、嗳气症状组相比,有反酸、烧心、嗳气症状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表3)。
3. 餐后不适:42名居民伴有餐后不适症状。与无餐后不适组相比,有餐后不适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评分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
表1 有消化道症状组与无消化道症状组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
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143名有消化道症状的居民中,52名学历为大学及以上。与高中及以下组相比,大学及以上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5)。
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就诊者伴有各种消化道疾病表现,但无器质性疾患,以抗焦虑药物干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可明显改善,说明消化道症状可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普遍发现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多可见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神经质、慢性紧张、敌对、疑病心理、悲观倾向等心理社会障碍[3]。SCL-90量表广泛用于测定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4]。目前对伴有消化道症状人群的心理状况不甚了解。本研究以城市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其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反酸、烧心、嗳气、餐后不适等。以SCL-90量表评估心理状况后发现,伴有消化道症状的居民SCL-90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无消化道症状组,表明伴有消化道症状的居民心理状况欠佳,且消化道症状可能与其心理状况密切相关。本研究还发现,多种消化道症状如腹胀,反酸、烧心、嗳气,餐后不适等可能与SCL-90各因子相关,尤其是反酸、烧心、嗳气。
表2 有腹胀组与无腹胀组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
表3 有反酸、烧心、嗳气组与无反酸、烧心、嗳气组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
表4 有餐后不适组与无餐后不适组SCL-90各因子评分比较
表5 文化程度对有消化道症状居民心理状况的影响
有研究[5]表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等。胡祥鹏等[6]发现,重叠消化不良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症状更明显,焦虑、抑郁表现更为突出,睡眠质量更差。上腹痛、恶心、早饱可能是提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存在精神心理异常的重要症状。目前认为各种环境应激因子作用于大脑的应激反应系统,通过脑-肠轴的双向调节作用于胃肠道靶器官,使消化道运动、感觉、分泌和免疫功能发生变化,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引起各种症状[3,7]。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发生与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有关[8]。脑-肠轴异常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中亦起有重要作用。产生肽类和肾上腺素类的细胞具有共同的细胞化学特征[9],胃肠道的肽类分泌细胞与脑内的肽类神经元具有胚胎同源性,推测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以胃肠道激素作为肽能神经递质来调控胃肠道功能[10]。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信息通道,可连接胃肠道与中枢情感认知功能。精神心理异常可通过脑-肠轴破坏下丘脑与边缘系统的平衡,使胃肠收缩频率和传导速度减慢,进而导致胃排空障碍,出现腹胀、腹痛、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11]。由此可见,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类身心疾病,进一步证实消化道症状与心理因素息息相关[12-13]。故对有消化道症状的社区居民,其治疗不仅应关注引起消化道症状的胃肠道疾病,还应考虑心理治疗。
总之,SCL-90心理量表发现,有消化道症状的北京市城市社区居民较无消化道症状者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但结论仍需行多中心、严格设计的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加以证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