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俞华芳 梁春丽 卜淑蕊 汤玲玲 樊晓明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消化科(201508)
便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 ~6%,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高达22%[1]。便秘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患者多反复就医,消耗大量医疗资源。慢性便秘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这些由功能性疾病所致的便秘根据病理生理机制可分为慢传输型便秘、排便障碍型便秘、混合型便秘和正常传输型便秘[1]。有观点认为不同便秘症状或症状群对慢性便秘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有一定提示作用[2-3],进而对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一般认为便秘症状中的粪便干结与结肠慢传输有关[4-5],而肛门梗阻感则提示排便障碍型便秘[6]。有研究发现排便次数减少(≤2次/周)、泻剂依赖、幼年便秘史以及严重腹胀和排便费力多提示慢传输型便秘[7-8],而背痛、排便频率异常、烧心、肛肠手术史常与盆底肌功能障碍所致的便秘有关[7]。但亦有研究[6,9]显示很难确定便秘症状与病理生理机制之间的联系并据此分型。肛门直肠测压包括一系列特殊检查,能综合评价肛门直肠感觉运动功能,是研究便秘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10-11],然而分析我国慢性便秘人群的临床症状与肛门直肠测压结果间相关性的研究尚少。本研究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
连续纳入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门诊就诊、符合罗马Ⅲ FC诊断标准[12]的患者,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以及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患者均知情同意。
1.肛门直肠测压:使用XDJ-S8G型液压灌注式四通道消化道动力检测仪(肛肠压力检测专用,附分析软件,合肥凯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罗马Ⅲ对FC的定义[12],从直肠推进力、肛门括约肌松弛程度、直肠肛门矛盾运动、直肠肛门抑制反射、直肠感觉功能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测压结果判断标准(参照仪器说明书):直肠推进力不足为≤45 mm Hg(1 mm Hg=0.133 kPa);模拟排便时肛门括约肌松弛后压力≥静息压的80%为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良;模拟排便时肛管压力≥20 mm Hg为直肠肛门矛盾运动;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减退为直肠气囊充气>15 mL可引出反射,反射消失为充气>50 mL未引出反射;直肠最小感觉阈值降低为≤30 mL,增高为≥60 mL;直肠排便感觉阈值降低为≤60 mL,增高为≥120 mL。
2.结肠传输试验:检查前3 d禁止服用任何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或食物。检查当日服用钡条胶囊1粒(含20枚不透X线的钡条),72 h腹部X线摄片结肠残留钡条>4枚判定为结肠传输减慢[13]。
3.便秘症状记录:根据罗马Ⅲ标准[12],排便次数减少指<3次/周,粪便干结指干球粪或硬粪。记录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肛门梗阻感、腹胀六项症状的发生情况。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类资料以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共166例FC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32例,女134例,年龄18~78岁,平均(51.07±14.62)岁。患者以女性为主(80.7%),41~50岁年段者所占比例略高(46例,27.7%);病程6个月 ~1年者占44.0%(73例),1~5年24.7%(41例),5~10年27.1%(45例),≥10年4.2%(7例),病程≥5年者共占31.3%(52例)。
6项便秘症状发生率依次为:排便费力74.7%(124例),粪便干结62.0%(103例),排便次数减少54.8%(91例),肛门梗阻感39.2%(65例),排便不尽感38.6%(64例),腹胀29.5%(49例)。其中有粪便干结者97.1%(100例)合并排便费力,74.8%(77例)合并排便次数减少,46.6%(48例)合并肛门梗阻感,37.9%(39例)合并腹胀,30.1%(31例)合并排便不尽感;有肛门梗阻感者95.4%(62例)合并排便费力,73.8%(48例)合并粪便干结,67.7%(44例)合并排便次数减少,38.5%(25例)合并腹胀,33.8%(22例)合并排便不尽感。病程<5年与≥5年组间6项便秘症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66例患者均行肛门直肠测压,阳性结果发生率依次为:直肠推进力不足54.8%(91例),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减退或消失42.8%(71例),直肠最小感觉和排便感觉阈值降低分别为39.2%(65例)和36.1%(60例),直肠肛门矛盾运动30.1%(50例),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良18.1%(30例),直肠排便感觉和最小感觉阈值增高分别为10.8%(18例)和9.0%(15例)。
166例患者中70例行结肠传输试验,其中14例(20.0%)存在结肠传输减慢。
166例行肛门直肠测压者分别按6项便秘症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比较8项肛门直肠测压阳性结果在每一症状阳性与阴性组间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者见表1;将患者分别按8项肛门直肠测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比较6项便秘症状在每一测压结果阳性与阴性组间的发生率,仅排便费力症状在直肠肛门抑制反射不良阳性与阴性组间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8%(46/71)对82.1%(78/95),χ2=6.447,P=0.011]。
70例行结肠传输试验者分别按6项便秘症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每一症状阳性与阴性组间结肠慢传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肠慢传输阳性与阴性组间6项便秘症状发生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
FC根据其病理生理机制可分为慢传输型、排便障碍型、混合型和正常传输型,其中排便障碍型患者排便过程中腹肌、直肠、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不能有效协调运动或直肠推进力不足,直肠感觉功能下降,导致直肠排空障碍,可进一步细分为不协调性排便和直肠推进力不足两个亚型[1],生物反馈治疗对此型FC疗效较佳[14]。本研究对连续纳入的166例门诊FC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其中70例进行结肠传输试验,发现54.8%的患者存在直肠推进力不足,30.1%存在直肠肛门矛盾运动,18.1%存在肛门括约肌松弛不良,而结肠传输减慢者仅占20.0%,提示排便障碍型便秘在门诊便秘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对生物反馈治疗的重视。
本研究试图探讨根据临床便秘症状推测便秘类型的可能性,以节省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或无排便费力、粪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肛门梗阻感、排便不尽感和腹胀症状组间,结肠慢传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根据便秘症状并不能推测是否为慢传输型便秘。既往有研究报道粪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腹胀、排便费力与慢传输型便秘有关[4-5,7-8],但亦有研究认为便秘症状与其病理生理类型无关[6,9]。笔者结合临床考虑排便障碍型便秘患者粪便滞留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的时间延长,排便次数减少亦可导致粪便干结,但往往为头端干结,身尾端无明显干结,故便秘症状中粪便干结的具体细节可能更具临床提示意义。影响粪便性状和便秘症状的因素还包括饮食结构、排便习惯、是否应用泻剂等,有研究[15]显示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亦常见排便频率正常和稀便,尤其是在应用泻剂时,因此在根据便秘症状推测是否为慢传输型便秘时,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便秘症状中的肛门梗阻感往往是由直肠肛门运动不协调或矛盾运动所致,对排便障碍型便秘有一定特异性[6],然而对本组FC患者的分析发现直肠肛门矛盾运动的发生率在有或无肛门梗阻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粪便本身的性状对排便感受会有部分影响[16],如粪便干结者可有肛门梗阻感、排便费力等,故无粪便干结或仅头端干结的患者存在肛门梗阻感才具临床意义,可提示非慢传输型或直肠肛门运动不协调型便秘。另有部分患者已使用泻剂治疗,表现为粪便无干结但仍有肛门梗阻感,并诉粪便变细,可能对存在直肠肛门矛盾运动有提示意义,因此问诊便秘症状时还应明确是在使用泻剂前还是使用后。
表1 某一便秘症状阳性与阴性组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肛门直肠测压阳性结果
本组有腹胀症状的患者直肠最小感觉阈值降低发生率较高,提示腹胀与直肠感觉过敏有关,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腹胀等症状与直肠感觉功能异常有关相一致[17]。本组有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费力症状的患者直肠推进力不足发生率均较高,表明两者对直肠推进力不足有提示意义。
本研究亦试图根据肛门直肠测压和结肠传输试验结果解释便秘症状的成因,但各项便秘症状发生率在结肠慢传输与非慢传输组间以及大多数肛门直肠测压结果阳性与阴性组间均无明显差异。本组直肠肛门抑制反射不良者排便费力症状发生率较低,这些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6岁,而反射正常组平均年龄为47.7岁,考虑可能与中老年便秘患者应用泻剂的比例较高,使排便费力感减少有关。因此,比较应用泻剂前后便秘症状的差异对便秘病理生理机制的推测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FC患者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费力对直肠推进力不足有提示作用,腹胀并不是慢传输型便秘的特征性表现,而是与直肠感觉过敏有关。研究便秘症状与肛门直肠测压和结肠传输试验结果的相关性需细化便秘症状并考虑到其他影响因素,仅根据单一临床症状较难推测便秘类型,深入细化便秘症状并综合考虑影响粪便性状的因素可能对慢性便秘的病理生理分型具有更好的提示作用,如粪便干结是头端还是全程干结、应用泻剂后有无肛门梗阻感对区分慢传输型与排便障碍型便秘可能有一定意义,进而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2013年,武汉)[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5):291-297.
2 Bharucha AE,Wald AM.Anorectal disorders[J].Am J Gastroenterol,2010,105(4):786-794.
3 Dinning PG,Smith TK,Scott SM.Pathophysiology of colonic causes of chronic constipation[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09,21 Suppl 2:20-30.
4 Degen LP,Phillips SF.How well does stool form reflect colonic transit[J]?Gut,1996,39(1):109-113.
5 Saad RJ,Rao SS,Koch KL,et al.Do stool form and frequency correlate with whole-gut and colonic transit?Results from a multicenter study in constipated individuals and healthy controls[J].Am J Gastroenterol,2010,105(2):403-411.
6 Koch A,Voderholzer WA,Klauser AG,et al.Symptoms in chronic constipation[J].Dis Colon Rectum,1997,40(8):902-906.
7 Glia A,Lindberg G,Nilsson LH,et al.Clinical value of symptom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J].Dis Colon Rectum,1999,42(11):1401-1410.
8 Emmanuel A,Cools M,Vandeplassche L,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colonic transit time and symptoms of constipation:integrated results from clinical trials of prucalopride[J].Gastroenterology,2013,144(Suppl 1):S545.
9 Eltringham MT,Khan U,Bain IM,et al.Functional defecation disorder as a clinical subgroup of chronic constipation:analysis of symptoms an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J].Scand J Gastroenterol,2008,43(3):262-269.
10 Rao SS,Singh S.Clinical utility of colonic and anorectal manometry in chronic constipation [J]. J Clin Gastroenterol,2010,44(9):597-609.
11 Azpiroz F,Enck P,Whitehead WE.Anorectal functional testing:review ofcollective experience[J]. Am J Gastroenterol,2002,97(2):232-240.
12 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 Ⅲ 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377-1390.
13 龚文敬,蓝海波,杨向东,等.结肠传输试验、钡灌肠及便秘症状学研究进展[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2,18(4):272-276.
14 Chiarioni G,Heymen S,Whitehead WE.Biofeedback therapy for dyssynergic defecation [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44):7069-7074.
15 Dinning PG,Hunt L,Lubowski DZ,et al.The impact of laxative use upon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proven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BMC Gastroenterol,2011,11:121.
16 Bharucha AE,Seide BM,Zinsmeister AR,et al.Insights into normal and disordered bowel habits from bowel diaries[J].Am J Gastroenterol,2008,103(3):692-698.
17 Posserud I,Syrous A,Lindström L,et al.Altered rectal perception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s associated with symptom severity[J].Gastroenterology,2007,133(4):1113-112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