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十二指肠腺类癌合并十二指肠和胆道梗阻1例

时间:2024-07-28

黄 晨 范一宏 蔡利军 吕 宾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310006)

患者平素体健,3年前曾于当地医院行右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器质性疾病,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体温36.3 ℃,脉搏74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2/78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精神软,消瘦,轻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心肺无殊,腹平软,全腹压痛不明显,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上腹部可闻及振水音,移动性浊音 阴性,肠鸣音正常。血常规RBC 3.42×1012/L,Hb 93 g/L。粪隐血(++++)。腹部B超检查示胰头区可见4.4 cm×2.3 cm异常回声团。腹部CT检查示十二指肠肠壁增厚,伴周围组织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见图1),考虑为恶性肿瘤;胆囊周围结构紊乱,慢性胆囊炎,十二指肠肿瘤侵犯可能。胃肠钡剂造影示胃窦部、十二指肠球部显示不均匀(见图2),对比剂通过尚可。胃镜检查示幽门附近见菜花样肿块,十二指肠球部大弯侧有一直径约1.5 cm的溃疡以及菜花样物,边界不清(见图3),质硬,胃镜不能通过,镜下诊断:十二指肠肿瘤侵及幽门部伴狭窄。活检病理检查示十二指肠黏膜固有层内见类癌和腺癌两种结构,类癌成分主要位于肿瘤表浅层,肿瘤细胞呈团巢状、腺泡状排列,可见少量核分裂,少数细胞核增大深染;腺癌成分位于肿瘤中下层,肿瘤细胞呈柱状,排列成单排条索状结构,侵犯肌层。免疫组化标记示CK(+), NSE(+),Syn(+),CD56(+),CgA(-),Ki67(+)。诊断为十二指肠腺类癌。请外院病理科医师会诊:十二指肠固有层见团巢状肿瘤细胞,呈实性或腺样结构,有类似印戒样形态,诊断同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相关风险,患者及其家属拒绝手术,要求保守治疗。随即在X线引导下行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术,术中见幽门狭窄,内镜无法通过,经切开刀导丝引导下置入10 cm×2 cm金属支架一根,位置良好,造影剂通过顺利,狭窄长度约3 cm(见图4)。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可,可进食少量流质,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术后一周患者出现巩膜和全身皮肤黄染,复查肝功能示TBIL 45.3 μmol/L,DBIL 25.4 μmol/L,IBIL 19.9 μmol/L,AST 196 U/L,ALT 176 U/L,GGT 1003 U/L,ALP 736 U/L。3 d后再次复查示TBIL 127.3 μmol/L,DBIL 98.0 μmol/L,IBIL 29.3 μmol/L,AST 198 U/L,ALT 194 U/L,GGT 984 U/L,ALP 726 U/L,考虑十二指肠腺类癌并发胆道梗阻,行ERCP示胆总管中上段明显扩张,下段狭窄(见图5)。遂行胆总管支架置入术,置入8 mm×8 mm金属支架一根,引流通畅(见图6)。术后予多烯磷脂酰胆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醋酸奥曲肽治疗,好转出院。目前患者每月肌内注射醋酸奥曲肽一次,一般情况良好。

讨论:类癌又称嗜银细胞癌,是一类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肠嗜银细胞,属于内分泌肿瘤的产肽胺激素细胞瘤范畴,具有神经内分泌特性,能产生多种肽类和生物胺。早期患者多无症状,诊断困难,多于术中偶然发现,少部分患者可出现痉挛性腹痛、腹泻、颜面潮红等类癌综合征,提示肿瘤转移。类癌的发病率约为1/10~4/10万人,90%见于胃肠道,好发部位依次为小肠(25%)、 直肠(14%)、阑尾(12%),胃肠道类癌发病率约占胃肠道肿瘤的0.4%~1.8%,而发生于十二指肠的类癌仅占胃肠道类癌的1.3%[1]。近年来, 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以及病理诊断技术的提高,十二指肠类癌和非典型类癌时有报道,而腺类癌少见。十二指肠腺类癌的肿瘤多为单发,偶有多发,体积一般较小,呈灰白色,位于黏膜深部或黏膜下层向肠壁深部生长,或形成有蒂息肉突向肠腔,表面黏膜坏死可形成溃疡。典型类癌为低度恶性肿瘤,但具有高度侵袭性并可发生转移,而腺类癌主要由腺样结构构成,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转移[2-3]。

十二指肠腺类癌与十二指肠类癌的治疗原则一致。十二指肠类癌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手术方式根据肿物大小、部位、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定,可选择肿瘤局部切除、十二指肠肠段切除以及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有学者曾对十二指肠类癌的治疗原则提出如下建议,满足下列3项者可行内镜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局部切除术:①肿瘤最大直径<1.5 cm;②肿瘤结节表面无凹陷或溃疡形成;③未见所属淋巴结或远隔脏器转移。不满足上述条件者需行外科手术切除。对内镜切除标本须进行仔细、全面的组织学检查,若发现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或肿瘤浸润脉管、有残留等应再次行内镜扩大切除或外科手术切除。直径>1.5 cm的肿瘤依据肿瘤位置可行十二指肠肠段切除,肿瘤较大、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

本例患者以上消化道梗阻症状起病,病程中无类癌综合征相关表现,病变位于十二指肠球部,肿瘤组织局部浸润,导致部分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胃镜难以通过。同时,肿瘤亦侵犯周围组织以及淋巴结,并发胆道梗阻。予十二指肠和胆道双支架置入术解除梗阻,并予生长抑素治疗以减少具有生物活性胺类物质的分泌,减轻肿瘤的生物化学作用,缓解、控制类癌综合征的发生。然而,支架置入术和生长抑素治疗仅为姑息治疗,对于本例患者的预后,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1 Modlin IM, Kidd M, Latich I, et al. Current status of gastrointestinal carcinoids[J]. Gastroenterology, 2005, 128 (6): 1717-1751.

2 张燕娜,廖泉,赵玉沛. 十二指肠类癌四例报告[J]. 临床外科杂志, 2006, 14 (1): 10.

3 Rosai J主编,回允中主译. 阿克曼外科病理学[M]. 第8版.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 687-69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