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心理学视域下的权力效应研究及其理论阐释

时间:2024-07-28

何琪 刘永芳

摘  要: 得益于社会认知研究范式的兴起,近二十年心理学视域下的权力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权力效应是心理学关于权力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对心理学视域下权力内涵的演变和研究范式进行了梳理,重点分析了权力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带来的三大效应:消极效应、中性效应和积极效应,并对阐释权力效应的“接近-抑制理论”“情境聚焦理论”和“社会距离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和总结。最后指出,如何通过相关变量的约束制约和减少权力的消极效应,并有效激发权力的积极效应,是未来研究要特别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权力;权力效应;权力理论

权力是一个亘古恒久的命题,有哲人曾言“对权力的无限追逐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心理学对权力的系统研究始于二战结束,以Milgram(1964)和Zimbardo(1973)的两项开创性研究为标志①。随后几十年,发展一直较为缓慢。直至20世纪90年代,关于权力的研究逐渐升温。到21世纪初,随着社会认知研究范式的兴起,关于权力的研究,尤其是权力效应的研究得到广泛重视和蓬勃发展。权力效应是心理学关于权力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指个体拥有权力时其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即权力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权力是柄‘双刃剑”,既可以产生积极效应,也可以产生消极效应。图1展示了权力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至今,心理学视域下的权力效应研究不仅实证成果颇为丰硕,而且理论建构日益完善。

一、心理学视域中的权力内涵及其研究范式

1.心理学视域权力内涵的界定

权力效应研究的发展与权力内涵的演变一脉相承。在我国古代,“权”有两层核心要义:一为衡量审度之义,如孟子“权,然后知轻重”;二为制约他人的能力,如“贤而屈于不屑者,权轻也”。在西方语言中,权力“power”一词来自法语“pouvoir”,法语“prouvoir”又来自于拉丁文“potestas”或“potentia”,意思是能力。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权力内涵的界定主要经历了能力论、关系论到状态论的发展和演变。

能力论把权力看成个人的特征,认为权力是一种控制或影响他人的思想、感情或行为的能力。以French和Raven提出的五种权力来源(法定权力、强制权力、奖赏权力、专家权力和参照权力)为标志,主要关注权力的大小、来源、职权等对权力行为的影响②。能力论把权力作为结构变量,强调权力者的能力特征和权力来源导致的结构性差异,但这一结构变量取向下的权力研究并没有对权力在关系中是怎样运行的进行探讨③。

关系论认为,权力是一个关系范畴,只有把它放在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关系中才能理解,权力大小等同于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程度④。通过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依赖程度来表示权力的大小是关系论的本质。

随着社会认知研究范式的兴起,Galinsky于2003年提出权力的状态论,认为权力是一种心理状态变量,是指人们实际感受到的影响他人的能力,与实际的职位高低并不一定成一一对应关系。任何时候对权力的启动都可以激活与权力有关的概念和行为情形⑤。甚至有学者认为,个体的权力感比他真实的社会职权和实际权力对行为的影响更大。如“低权力父母”有可能控制着孩子的众多资源,但却仍会产生无权力感⑥。

能力论和关系论都把权力作为绝对概念结构变量,认为权力是由实际拥有的职权高低决定。状态论则把权力看成可以操纵的心理变量,指出心理学研究的权力对象,常常不是指真实权力,更多是指主观权力感。状态论的提出使得研究者将权力由结构变量转而视为心理变量,使得权力研究的领域和范畴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目前,心理学界多以状态论出发对权力开展研究。

2.心理学视域权力效应研究的基本范式

如何准确地测量和启动权力,是心理学关于权力效应研究的基本范式和方法,也是保证权力效应研究信效度的关键。综合已有文献,相关测量和启动方法主要有自评法和实验启动法两大类。

通过自评法测量权力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目前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权力感测量工具是Anderson 和 Galinsky开发的《一般权力感量表》(Generalized Sense of Power Scale)⑦。该量表测评一般情境下的自我权力感,包括 8个题目,采用Likert 7点自评方式,从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记分,具有较好的表面效度。问卷的8个题项分别由4个高权力项目(如“在与人交谈或讨论的时候,我总是能够使他人聆听我的意见”)和4个低权力项目(如“我的想法和观点经常被大家忽视”)组成,题目内容体现了人际间的支配和控制。其中,高权力项目采用正向计分,低权力项目采用反向计分,总分反映个体的一般权力感大小。此外,《加州人格量表》和通过投射测验对内隐权力需求做评估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应用。

通過实验操纵启动被试的权力感是目前心理学领域进行权力研究的主要方法,具体包括四种操纵方法⑧。第一种是奖惩法,奖惩法也叫角色分配法,是资源控制法的一种,即给被试分配不同角色实现对权力的操控,通常是让一些被试担任领导者或者管理者的角色(高权力角色),另一些被试担任员工或者下属的角色(低权力角色),高权力的被试拥有较多资源和权力,而低权力者拥有较少资源和权力。第二种是回忆法,即通过回忆曾经经历的与权力有关的事件来唤起权力感,其中,回忆对他人拥有权力的事件唤起高权力感,他人对自己拥有权力的事件唤起低权力感。要求被试在回忆事件过程中尽量具体化事情的经过和细节,以及他们的心理感受等。第三种是语义唤起法,与内隐联想测验类似,是通过给被试呈现一系列与权力有关的词语,如让被试完成一定数量的词干补笔,以唤起他们的内隐权力感。这是启动权力感的一种内隐操作方式。第四种是具身认知法。包括身体姿势、手势、座位位置等方面。实验证明,被试可以通过扩张身体姿势提高权力感,蜷缩姿势降低权力感⑨。

自Galinsky对权力赋予新的内涵,大量研究采用以上启动方式进行权力启动,激活个体的权力心理状态即主观权力感,进而考察对其认知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总的来说,权力内涵的演变推进了方法的革新,丰富和拓展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继而促进了成果产生和学科发展。

二、权力效应的三重维度

从已有文献来看,权力效应体现在积极效应、中性效应和消极效应三重维度。其中,早期研究多聚焦于权力效应的消极维度,但是新近不少研究发现了权力的中性效应和积极效应⑩。

1.权力效应的消极维度

(1)权力与行为滥用。早期的权力效应研究主要关注“权力是否会滋生腐败”,发现权力地位会致使有权力者更自利进而做出更多反社会行为11。近期一些研究同样表明,权力会导致更多的自利行为。此外,Georgesen和Harris的元分析研究发现,权力水平与自我评价成正相关而与对他人评价成负相关,即高权力者倾向对自我做正面评价,对他人做负面评价,这种现象在权力地位受到影响和威胁时更为明显12。

(2)权力与社会知觉。权力会增加对他人知觉的刻板印象13。在人际互动中,高权力者总是表现出比低权力者更多的刻板印象,更容易用刻板的眼光看待他人。在要求审阅求职者的材料时,高权力者更容易忽视申请者的个人信息,且较少使用个性化的信息,不关注个体的独特品质,并且削弱从他人的视角看待整个世界的能力。

2.权力效应的积极维度

权力效应虽然具有消极维度,当然,更为主要的还是积极影响,探寻权力的积极效应对提高组织绩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总的来说,权力效应的积极维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权力与决策行为。首先,权力提高了决策质量。Smith等人通过实验证实,高权力者更能做出高质量的决策14。其次,权力提升了决策的创造性。由于高权力者更少受情境的限制,能抓住影响事物发展的本质特点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容易产生新的创意。例如,Islam和Zyphur发现,在给新产品命名时,高权力者受到示范例样的影响较小,表现出较高的新颖性15。此外,权力促进了决策的预期结果。例如,Fellner和Güth的研究表明,在谈判中,由于高权力者拥有更多的资源或可替代选项,可以较少依赖对手,对谈判结果有着更高的决策权,所以更加容易达到预期结果16。

(2)权力与趋近行为。在一个组织中,当员工主观上认为自己拥有较高权力时,会出现更多的趋近行为,如组织公民行为、建言行为和助人为乐等行为。段锦云和黄彩云研究证实,在组织中,个体权力感越高,则建言行为越频繁17。

(3)权力与积极情绪。权力能使人体会到更多的正向和积极情绪,体会到更大的控制感,也有利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高。研究表明,组织中具有较高权力的员工比较低权力的员工工作满意度更高、心理健康状况更好、能体会到更多的積极情绪和体验更少的压力18。Kifer等研究表明,权力对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在亲密关系研究中,发现高权力者能更好地调节由他人带来的消极情绪19。

3.权力效应的中性维度

权力效应的中性维度是指权力产生的效应本身并不带有积极和消极的含义,无谓正负之分,因此称之“中性”效应。

(1)权力与风险偏好。在领导决策中,权力是影响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关于权力究竟如何影响风险偏好,研究者做了很多探索。Anderson和Galinsky通过五个实验,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即权力的提高可以使个体看待风险更加乐观,出现更多的风险偏好行为20。国内学者段锦云、卢志巍和张涵碧研究发现,高权力者在收益和损失情境下对风险的偏好不同,在收益情境下更加偏向保守选项,而在损失情境下更偏爱冒险选项21。风险偏好本身并不具备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当风险偏好只是为了满足私欲,会带来消极效应;而当风险偏好是为了组织利益或集体目标,则会带来积极效应。

(2)权力与损失厌恶。Inesi通过四项实验验证了权力降低损失厌恶程度的结论,也就是说,每当高权力心态被激活,就会出现损失厌恶的降低22。钟毅平、陈潇和颜小聪以大学生为被试得出了高权力个体具有较少损失厌恶的结论。然而损失厌恶本身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具有损失厌恶的个体有着维持现状的强烈意愿,会高估由变革带来的潜在损失,因此会导致较少的创新行为。另一方面,损失厌恶的作用也不能被完全忽视,从进化论角度来说,人们在决策时对损失赋予更大心理权重的损失厌恶意味着更为谨慎保守的行为偏向,而这种谨慎保守有利于提高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即适应度。

(3)权力与自信。权力会增加决策者信心和自动化认知等方面的效应也属于中性效应范畴。因为一方面,由权力激发的决策者自信能促进组织在更短的时间内快速达成一致目标,有利于组织的稳定23,但是另一方面,当权力增加的决策者信心过于膨胀导致过度自信,则容易使决策者忽视组织成员的意见而做出不恰当的决策24。在自动化认知方面,优势在于能提高决策效率,不足之处在于过于概括化导致的准确性下降,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总之,权力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效应和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全面探究和总结这些基本效应,是心理学关于权力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权力效应的理论阐释

随着心理学领域对权力效应研究的不断深入,解释权力效应机制的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先后涌现了权力的控制模型、目标激活理论、接近-抑制理论、目标导向理论、情境聚焦理论和社会距离理论等各大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接近-抑制理论”“情境聚焦理论”和“社会距离理论”三大理论(表1)。

1. 接近-抑制理论

(1)接近-抑制理论简介及其理论基础

接近-抑制理论是目前为止心理学领域中影响最广泛和引用率最高的权力理论,由Keltner、Gruenfeld和Anderson于2003年在系统梳理已有文献基础上提出。该理论认为,“行为接近系统”和“行为抑制系统”是两大行为动机系统,不同权力状态会分别激活其中的一个系统。由于高权力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资源,有更多获取奖赏的机会和渠道,也有更大的行为自由度,会较少受到阻碍和限制。因此,高权力状态往往会激活“行为接近系统”。相反,低权力状态则会激活“行为抑制系统”。接近-抑制理论是以行为的趋近-回避动机为依据和基础提出来的。趋近-回避是行为动机的两种最基本形式,也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和适应环境的结果25。

(2)接近-抑制理论对权力效应和现象的阐释

权力的接近-抑制理论将行为的趋避动机应用到权力研究,认为权力状态的不同会改变个体对自身所处环境的知觉,从而启动与“接近系统”或“抑制系统”有关的行为,具体体现在社会认知、情绪和社会行为三个方面。

首先,在社会认知方面,不同权力状态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启动自己的社会认知,一方面,提高权力将产生自动化认知,降低权力将产生控制性认知26。自动化认知和控制性认知是社会认知的两种方式,自动化认知是自然轻松的、不需要耗费认知资源的认知,更多采用快速节俭启发式和简捷规则做判断,自动化认知快速简单,但是容易忽略准确性,如刻板印象。另一方面,提高权力激活的行为接近系统使个体更加关注奖赏和机会,忽视威胁和损失;而降低权力激活的行为抑制系统则使个体更加关注惩罚、危险和损失,更容易抑制或放弃目标。其次,在情绪方面,权力差异与正负情绪体验之间有显著相关,高权力更容易激发积极情绪,低权力更容易激发消极情绪。第三,在社会行为方面,接近系统的激活会使高权力者主动做出果敢且不受约束的社会行为、追求目标。在风险决策行为中,更关注收益,忽视损失,损失厌恶更低,行为决策更冒险。抑制系统的激活使低权力者更容易抑制或者放弃目标,在风险决策行为中,更关注损失,忽视收益,损失厌恶更高,行为决策更保守。

(3)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接近-抑制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大量的实证支持。例如Galinsky等人在一系列实验中发现,高权力表现出行动意向,而低权力刚好相反。高权力被试比低权力被试在第一次实验中先提出第一轮报价意向。第二次实验中,要求被试通过撰写三个附加句子来补充一则未完成的童话故事。结果发现,高权力被试描绘出了一位行动定向的国王,他果敢而且行动敏捷,而低权力被试则描绘出了一位更加优柔而且更倾向于协商的国王。在第三次实验中,当面对吹着的风扇时,无论是否得到允许,拥有权力的被试在情境不明朗之时,更有可能采取行动,清除恼人的刺激物。

以上的实验结果都验证了高权力激活“行为接近系统”,低权力激活“行为抑制系统”的理论假设。但是也有另外一些研究结果与接近-抑制理论相左。Smith和Bargh研究发现,高权力者在接近行为的得分显著高于低权力者,但是他们在抑制行为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Elliot研究发现,高权力者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可以同时激活行为接近系统和行为抑制系统。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权力的“接近-抑制理论”无法解释所有的权力效应,并不是理解权力效应的唯一途径。

2. 情境聚焦理论

(1)情境聚焦理论简介及其理论缘起

虽然情境聚焦理论的影响力和引用率都远远不及接近-抑制理论,但是该理论将认知的情境化视角与权力的效应结合,解释了高权力者为什么在决策和判断上更具有灵活性的优势。该理论由Guinote于2007年提出,认为高权力者的认知调节能力更强,认知加工的灵活性更佳,更能在复杂情境中识别出有用的信息,所以在决策时较少被无关刺激干扰,能有选择性地将注意集中在主要的任务目标,加工有关信息、忽略无关信息;而低权力者的认知调节能力更逊一筹,在复杂情境中不易识别出有用的信息,倾向于同等地加工两类信息,所以认知的灵活性更差。

(2)情境聚焦理论对权力效应和现象的阐释

如果说接近-抑制理论关注的是认知内容,情境聚焦理论则关注的是认知的加工过程,该理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权力效应和现象做出了恰当阐释。

首先,能较好解释不同研究中存在矛盾的权力效应和现象。例如,Lammers和Stapel 研究发现权力与知觉他人方式相关,高权力者以非个体化的方式知觉他人。而Overbeck和Park却发现,当高权力者具有强烈的责任状态时会以个体化的方式知觉他人。情境聚焦理论认为,出现上述相反的权力效应,是因为权力影响个体的注意,高权力者的认知加工更灵活,能根据环境线索改变行为,更容易做出符合情境要求的行为。

其次,能较好解释为什么权力能提高决策质量。权力的提高使個体能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情境的核心部分,在复杂情境中识别并加工与目标有关的信息,较少受到无关刺激干扰,因此能过滤非核心信息,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第三,能较好解释权力与目标一致行为。研究发现,高权力让个体更加关注与目标相关的信息、激活与目标一致的图式、更依赖那些易提取的信息、做出与目标一致的行为27。

(3)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大量研究证实了高权力者在情境中更具灵活性的现象。如Guinote等人研究发现,高权力者的反应时没有受到水杯手柄方向(左或右)的影响,而低权力者的反应时受到了影响。在框线测试(framed-line test)实验中,高权力个体能较好地抑制背景信息对任务的影响,表现出比低权力个体更少的错误。

在组织决策中,Fast发现,领导者能更清晰地认识组织发展目标,对组织发展的责任感也更强。此外,更多的研究发现,与低权力者相比,高权力者较少受他人影响,更容易聚焦于组织决策的有效线索,而且对决策结果更满意。

这些研究结果都验证了在不同权力状态下,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和选择是存在差异的,高权力者能更好地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和保持在与目标任务有关的信息上,而低权力者更容易受到无关信息的干扰。因此高权力者比低权力者对情境反应更具灵活性。Guinote进一步归纳了权力感对人们情境反应影响的原因,即人们内心都有想要控制情境的基本需要,而从某种方面来说控制感是权力感的核心所在,提高个体的权力感就能提高其控制感,这种对情境控制感的提升,也促进了个体对情境聚焦的反应。

总的来说,情境聚焦理论从认知加工视角对权力效应做了很好的阐释,认为当人们处于高权力状态时,具有更高的认知调节能力和更加灵活的认知加工能力,其接近系统(加工与情境相关的信息)和抑制系统(抑制与情境无关的信息)同时发挥作用,调和了“接近-抑制理论”中高权力者只激活“行为接近系统”和低权力者只激活“行为抑制系统”的矛盾。

3.社会距离理论

(1)初会距离理论简介及其理论基础

社会距离理论是心理学领域解释权力效应的最新理论,该理论把建构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和权力效应相结合,运用CLT来解释产生权力结果的机制,由Magee和Smith于2013年提出。建构水平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表征是分层次的,高水平建构是抽象、系统的表征,低水平建构是具体、细节的表征。高水平建构更容易全局、整体知觉事物,关注事物核心特征,而低水平建构更容易局部、边缘地知觉事物。社会距离理论认为权力会增加社会距离,社会距离越大建构水平越高。因此高权力者的建构水平更高, 心理表征更抽象。低权力者的建构水平更低,心理表征更具体。

(2)社会距离理论对权力效应和现象的阐释

社会距离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一方面,高权力者存在有较低的同僚合作动机,另一方面,高权力者预期他人与自己建立联系和合作的动机也比较低,两方面效应叠加使得权力增加了社会距离。权力促进社会距离提高带来了一系列效应,例如高权力者更不关注他人心理状态,同理心减弱,所以会更少出现观点采择现象。此外,与其他形式的心理距离一样,抽象思维的增加,导致高权力者在做决定时,更加重视潜在结果的价值而非可行性,因此可以解释权力导致风险行为。此外,社会距离的增加能使个体从“是什么”的思考模式向“为什么”的思考模式转变,由此可以使个体更加抽象思维,提高决策质量和创造性。

(3)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社会距离理论得到了相关研究结果的验证。如有研究发现高权力者更倾向不受约束单独行动而不是团队活动,因为他们倾向于与其他人保持较大的社会距离。Smith和Trope研究发现,高权力者在嵌入式数字任务和格式塔任务中以抽象方式知觉视觉刺激物。在价值属性和可行性方面,高权力者更加关注的是目标的价值,因为价值是抽象的特征,對应高建构水平;而低权力者则更为关注达成目标的可行性,因为可行性是具体特征,对应低建构水平。在布置任务时,高权力者更喜欢使用抽象的语言,而低权力者则相反。

总的来说,社会距离理论以建构水平理论为基础,从过程而非内容视角来解释和预测权力效应,为权力效应的理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四、结语与思考

近二十年时间,自研究者将权力视为可操纵的心理变量以后,心理学领域关于权力效应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建构了系统阐释权力效应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如何通过相关变量的约束制约和减少消极效应,并能有效激发积极效应,是今后研究要特别关注的重点。

1.重视调节变量对权力效应的影响。“权力不论大小,只要不受制约和监督,都可能被滥用”,***总书记关于权力的深刻论述,揭示了不受监督的权力的消极效应,其实也反映了调节变量对权力效应的影响。心理学的相关研究验证了调节变量对权力效应的影响,甚至在有调节变量介入后发生反转的现象。研究发现,只有当权力是不受监督和极易获取时才会发生自我中心的偏见,当组织目标、文化和领导价值是以大众为中心的时候,组织和团队会首先受益28。此外, Maner和Mead研究发现,不安全、不稳定的权力导致高权力者向团队隐瞒有价值的信息,并阻止其他有技能的团体成员产生影响。然而,这些利己主义行为在团队与外部竞争时却消失了29。因此,Galinsky等人提出30,今后要在两方面加强调节变量对权力影响的研究,其一,研究在何种情况下权力对亲社会和反社会的结果会出现反转;其二,哪些变量的介入会发生权力对同一结果变量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研究不仅会更准确描绘权力效应,而且对社会如何鼓励运用权力扬善惩恶具有重大的政策含义。

2.唤起责任意识和构建问责体系,是遏制权力消极效应的关键。研究发现,当“责任”介入后,高权力者的自利行为出现克制,转变为负责任和社会支持的行动,表现出志愿服务等具有社区意识的行为31。此外,问责将带来决策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Paolini、Crisp,& Mcintyre研究发现,当领导者被警告要对他们的决策结果负责的时候,决策过程中所有的信息加工过程和判断的谨慎性都提高了32。Sedikides等的研究表明,问责能够阻止自我膨胀的产生,当个体知道自己有可能被评价,而且评价的不良后果要自己承担的时候,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弱点,从而可能降低自我膨胀的产生33。同时,当高权力个体感知到要被问责时,权力所引起的过度乐观主义和冒险性会减弱。De Cremer研究表明,领导者在具备高责任的决策任务的表现比在低责任的决策任务中更谨慎,更加趋向使用平等规则34。Gelfand和Realo研究发现“问责”使人们更为坚持某种行为规范,是由于决策者担心受到他人评价所致。韦庆旺、郑全全、俞国良通过实验,事先告知被试,谈判后将接受访问,被试要向专家解释他在谈判中为什么如此决策,结果发现,“问责”可以提高双方具有相同社会动机的谈判组的联合收益和问题解决行为,同时减少了混合动机谈判组的联合收益和问题解决行为35。大量研究表明,当权者责任意识的唤起和问责压力的感知,能较好地减少权力的消极效应,未来研究可以对此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3.加强社会情境和我国文化对权力效应的研究。Fiske和Berdahl曾指出36:“当前权力研究过于强调权力的个体属性和特点,忽视了权力的社会性和情境性,如何通过加强对真实社会互动系统中的权力研究,将增强我们对权力的影响的认识。”因此,在将来的实验室研究中,可以把剥离的社会情境做适当考量和分析,比较在纯粹的实验室环境和融入社会情境的相对真实情景中的权力效应差异及其机制。其次,权力产生的心理效应与文化背景紧密相关,东西方文化和价值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对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系统中的权力效应差异比较值得进一步探究37。Zhong、Magee、Maddux和Galinsky认为38,文化价值观会导致不同的权力内涵建构和相应的行为,即不同文化下的权力拥有者对权力的内在认知和行为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今后如果将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释、道”等经典文化纳入权力的心理学研究,进行实证研究和检验,将有助于丰富对权力的理解,并为阐释权力效应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综合的理论模式。

————————

注释:

①A. D. Galinsky, D. D. Rucker & J. Magee, APA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5,pp. 421–460

② J. French, & B. Raven, The bases of social power. In D. Cartwright (Ed.), Studies in social power.Ann Arbor, MI: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1959.

③ J. A. Simpson, A. K. Farrell, M. M. Oria & A. J. Rothman. Power and social influence in relationships. In M. Mikulincer, P. R. Shaver, J. A. Simpson, & J. F. Dovidio (Eds.), APA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 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5,pp. 393–420.

④ R. M. Emerson, Power-dependence relation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62,Vol. 27, pp. 31–40.

⑤韋庆旺,俞国良:《权力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6期。

⑥ D. B. Bugental & J. C. Lewis, The paradoxical misuse of power by those who see themselves as powerless: How does it happe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9, 55(1), pp. 51–64.

⑦C. Anderson & A. D. Galinsky, Power, optimism,and risk–taking.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6, Vol. 36(4), 511–536.

⑧A. D. Galinsky, D. D. Rucker & J. Magee. Power:Past findings, present consider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In M. Mikulincer & P. R. Shaver (Eds.), APA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5, pp. 421–460.

⑨D. R. Carney. A. J. Cuddy & A. J. Yap. Power posing: brief nonverbal displays affect neuroendocrine levels and risk tolera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 Vol. 21(10), pp. 1363–1368.

⑩段锦云,卢志巍,沈彦晗:《组织中的权力:概念、理论和效应》,《心理科学进展》2015年第6期。

11D. Kipnis. Does power corrup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2 Vol. 24, pp. 33–41.

12J. C. Georgesen & M. J. Harris. Whys my bossalways holding me down? A meta-analysisof powereffects 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Review, 1998, Vol. 2, pp. 184–195.

13 S.T. Fiske, Controlling other people: the impact of power on stereotyp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3, Vol. 48(6), pp. 621–628.

14 P. K. Smith, A. Dijksterhuis & D. H. J. Wigboldus. Powerful people make good decisions even when they consciously think.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12), (2008),pp.1258-1259.

15 G. Islam & M. J. Zyphur. Power, voice, and hierarchy: Exploring the antecedents of speaking up in groups.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05, Vol. 9(2), pp. 93–103.

16 G. Fellner & W. Güth. What limits escalation ?— varying threat power in an ultimatum experiment. Economics Letters, 2003, Vol. 80(1), pp. 53–60.

17段锦云,黄彩云:《个人权力感对进谏行为的影响机制:权力认知的视角》,《心理学报》2013年第2期。

18 D. Keltner, D. H. Gruenfeld & C. Anderson. Power, approach, and inhibi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3, Vol. 110, pp. 265-284.

19 M. M. Kuehn, S. Chen & A. M. Gordon. Having a thicker skin: Social power buffers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ocial rejection.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5, Vol. 6, pp. 701–709.

20C. Anderson & A. D. Galinsky. Power, optimism,and risk–taking.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6, Vol. 36(4), pp. 511–536.

21段锦云,卢志巍,张涵碧:《权力感对风险决策框架效应的影响》,《心理科学》2016年第2期。

22M. E. Inesi. Power and loss avers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0, Vol. 112(1), pp. 58–69.

23S. Sah, D. A. Moore & R. J. Maccoun. Cheap talk and credibility: the consequences of confidence and accuracy on advisor credibility and persuasiven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3, Vol. 121(2), pp. 246-255.

24 L. P. Tost, F. Gino & R. P. Larrick. Power, competitiveness, and advice taking: Why the powerful dont liste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12, Vol. 117(1), pp. 53–65.

25A. Elliot. Approach and avoidance motivation. In A.Elliot (Eds.), Handbook of Approach and Avoidance Motivation. New York, USA: Psychology press,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 2008, pp. 3–17

26韋庆旺,俞国良:《权力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第6期。

27王雪,蔡頠,孙嘉卿,吴嵩,封子奇,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权力理论的发展与比较》,《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1期。

28S. Chen, A. Y. Lee-Chai & J. A. Bargh.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as a moderator of the effects of social pow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 Vol. 80, pp. 173–187.

29J. K. Maner & N. L Mead. The essential tension between leadership and power: When leaders sacrifice group goals for the sake of self-inter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0, Vol. 99, pp. 482–497.

30A. D. Galinsky, D. D. Rucker & J. Magee. APA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3: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5, pp. 421–460

31C. J. Torelli & S. Shavitt. Culture and concepts of pow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0, Vol. 99(4), pp. 703–723.

32S. Paolini, R. J. Crisp & K. McIntyre. Accountability moderates member -to- group generalization:Testing a dual process model of stereotype chan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9, Vol. 45(4), pp. 676-685.

33C. Sedikides, K. C. Herbst, D. P. Hardin & G. J. Dardis. Accountability as a deterrent to self-enhancement:The search for mechanis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Vol. 83(3), pp. 592-605.

34D. De Cremer. How Self-Conception May Lead to Inequality:Effect of Hierarchical Roles on the Equality Rule in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haring Tasks.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2003, Vol. 28(2), pp. 282-302.

35韦庆旺,郑全全,俞国良:《权力、社会动机和问责对谈判知觉、行为和结果的影响》,《应用心理学》2010年第1期。

36S. T. Fiske & J. Berdahl. Social power. New York,NY, US: Guilford Press, 2007.

37A. Guinote. How Power Affects People:Activating, Wanting,and Goal Seek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17, Vol. 68, pp. 353-381.

38C. B. Zhong, J. C. Magee, W. W. Maddux & A. D Galinsky. National Culture and Groups(Research on Managing Groups and Teams, Volume 9),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2006, pp.53–73.

Effect of Power Research and Its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He Qi / Liu Yongfang

Abstract: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f power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thanks to the rise of the paradigm of social cognition research. Effect of power is the core issue of power research in Psychology. In this paper, the connotation and paradigm of powe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are reviewed, and the three effects of power on individual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are analyzed: negative effect, neutral effect and positive effect. It also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and summarizes "the approach/inhibition theory of power", " the situated focus theory of power " and " the social distance theory of power " which explain the effects of power.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the focus of future research is that how to constrain relevant variables in order to restrict and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power, and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power

Keywords: Power; Effect of Power; Theory of Power

(責任编辑   方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