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聚合物PEG-PLGA在纳米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时间:2024-07-28

张文君,王晴,吴梦婷,吕江维,吕春艳

(1.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2.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浙江 金华 321000; 3.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6)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在载药、诊断、医学成像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聚乳酸(PLA)是由乳酸单体缩聚而成的生物可降解的聚酯材料,但其降解产物偏酸性,亲水性较差,不利于细胞生长且降解周期难控制等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然而,将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缩合后形成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能,且其降解速率可以通过改变共聚单体的配比进行调节,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已经获得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与欧洲药品局(EMA)的认可[1-4],是目前最具吸引力的聚合物载体。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是由水或乙二醇与环氧乙烷进行逐步加成聚合得到的水溶性聚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免疫原性。近年来,PEG作为亲水组分引入到聚合物载体的研究较多,主要通过嵌段或接枝的方法,较常用的是将疏水(PLGA)与亲水(PEG)形成PEG-PLGA嵌段共聚物,其可有效改善药物水溶性、增加药物稳定性以及减轻免疫原性[5]。本文针对PEG-PLG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聚合物PEG-PLGA在癌症、心脑血管、免疫类疾病中的应用以及作为载体在制剂应用中的优缺点进行综述,为相关科研提供参考。

1 PEG-PLG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PLGA作为药物缓控释载体极大地促进了药物制剂的发展,但其疏水性使药物在人体内易被单核巨噬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清除[6],并在肝脾中吸收。而PEG在水和许多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其与疏水性聚合物相连接后,可提高水溶性,故常作为嵌段共聚物的亲水端。

1.1 PEG末端修饰

1.1.1 末端氨基化 王琴海等[7]以对甲苯磺酸酯法制备双端氨基聚乙二醇(合成路线见图1)。首先将PEG4000溶于氯仿中,将对甲苯磺酰氯溶于吡啶溶液中,二者充分混合于室温反应1 d后,用HCl萃取;将一定量碳酸氢钠加入有机层中剧烈搅拌,过滤后蒸干滤液,将所得白色粉末PEG-对甲苯磺酸酯粗品,将该粗品用乙腈和乙醚纯化得纯品。最后,将一定量该纯品和25%氨水于140 ℃反应6 h,用氯仿萃取,向有机层中加NaOH 溶液,分液、水洗至pH近中性,蒸干即得双端氨基聚乙二醇。

图1 双端氨基聚乙二醇的合成

1.1.2 末端酯化 于梦轩等[8]将PEG3000和PEG5000分别与苯二酚、4-二甲氨基吡啶溶于二氯甲烷,得混合物甲;再将甲基丙烯酰氯于二氯甲烷中稀释,得混合物乙。将甲于冰浴条件下搅拌滴加乙,反应6 h后,蒸发去除溶剂,得到淡黄色的聚乙二醇酯化单体(mPEG-MAA),其酯化率高达90%以上。宋伟[9]以聚乙二醇6000、硬脂酸单甘油酯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制备聚乙二醇硬脂酸酯6000。首先将硼酸和聚乙二醇投入到三颈瓶中,在120 ℃真空条件下磁力搅拌,1 h后待冷却至室温,加入甲苯磺酸和硬脂酸进行3 h的酯交换反应,之后调节温度至100 ℃,依次加入蒸馏水、无水醋酸钠搅拌1 h,最后减压脱水即得目标产物。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原料廉价易得、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1.1.3 末端醚化 目前工业生产聚乙二醇二甲醚(DMPE)的主要方法是醇钠法(又称单醚法),其思路为先以甲醇为原料,与环氧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乙氧基化反应,得聚乙二醇单甲醚(MMPE);所得产物再与金属钠反应,得聚乙二醇单甲醚钠,最后与氯甲烷通过甲基化得到DMPE[10]。合成路线见图2。

图2 DMPE的合成路线

1.2 PLGA的末端合成 PLGA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生物医学聚合物,因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使其成为生物医学领域最常用的合成聚合物之一[11],PLGA与其他聚合物的化学改性或与生物分子结合可使PLGA具有多种功能。PLGA的合成与表征目前有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聚法两种不同的方法。

1.2.1 开环聚合法 丙交酯与乙交酯的缩聚反应(ROP),丙交酯和乙交酯中的关键分子,LA和GA被缩聚成低聚物,然后通过热解压反应解聚合成PLGA(见图3);传统的开环聚合法是通过乳酸和乙醇酸的环化,合成丙交酯和乙交酯,再通过开环聚合,生成PLGA共聚物,但这种方法所制得的PLGA组分不均一且乙醇酸含量偏高。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开环均聚合法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利用LA(乳酸)和GA(乙醇酸)先制备六元环状的乙交酯丙交酯单体,再进行开环聚合反应,所得的共聚物组分较传统工艺单一,但其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12]。

1.2.2 直接缩聚法 虽然直接缩聚法制备PLGA共聚物已有较为成熟的工艺流程,但相比开环缩聚反应,通过乳酸和乙醇酸单体的直接缩聚得到的PLGA共聚物分子量通常较低,同时其他不良现象如酯交换也容易发生,从而导致环基结构的变形。同时由于直接缩聚的过程复杂、成本价格昂贵,所以很难投入到工业化生产中[13]。

瑞安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黄康民) ...........................................................6-22

1.3 制备PEG-PLGA嵌段聚物 在现在的研究中,多以开环聚合法制备PEG-PLGA嵌段聚物。何黎黎等[14]在筛选PEG-PLGA为载体的空白纳米粒制备工艺时,采用开环聚合方法制备PEG-PLGA嵌段共聚物。该方法先将一定量的丙交酯、乙交酯与甲氧基聚乙二醇混合后,加一定量锌粉,在氮气保护的真空条件下加热,待混合物熔化后封管,于(125±5)℃反应5 d后,室温冷却,在己二酸作用下,(125±5)℃反应 1 d,将产物溶于氯仿后,以甲醇沉淀洗涤,多次重复操作至pH近中性,真空干燥后即得。以PLGA的羧基与FA-PEG-NH2的氨基经酰胺化,在DCC、DMAP催化下,溶解在DMSO中,在40 ℃条件下搅拌48 h制得PLGA-PEG-FA[15](见图4)。

图3 ROP法制备PLGA共聚物

图4 PLGA-PEG-FA的合成路线

对PLGA进行端基修饰,可以改善其性质。PLGA嵌段共聚物是由PLGA与具有亲水性的聚氧化乙烯[poly(ethylene oxide),PEO]或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等聚合而成,如Alibolandi等[16]通过PEG-NH2与PLGA-COOH的偶联反应合成了PEG-PLGA共聚物。除此,通过对PLGA端基修饰,可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如在骨修复材料的领域中,有研究利用铁元素可促进细胞迁移和提高细胞归巢这一原理,在PLGA微球表面修饰上微量三价铁离子来提高修复材料的性能[17]。

当PLGA与PEG共价连接成载体时,不带电荷的亲水性的PEG表面包衣层具有立体排阻作用,在纳米粒的表面可形成空间位阻效应,达到阻断或延缓吞噬系统对药物的吞噬的目的,同时可降低血液中调理素蛋白在纳米粒表面的吸附作用,从而达到长循环的目的[18]。

2 PEG-PLGA的载药模式及其特点

纳米粒作为粒径大小介于1~1 000 nm之间的一类由高分子物质组成的固态胶体粒子,在水中可分散形成近似胶体溶液,具有高度靶向性[19]。

2.1 PEG-PLGA的载药模式 PEG-PLGA二嵌段共聚物和PEG-PLGA-PEG、PLGA-PEG-PLGA三嵌段共聚物为常用的PEG-PLGA类嵌段共聚物。Gryparis等[20]通过设计不同比例的PEG、PLGA,可使二者实现在水中的自组装,从而作为顺铂的载体;实验结果发现,随着PLGA-PEG的比率增加,药物的细胞摄取量有所提高。戴一等[21]以此为基础采用复乳化法制备了PLGA(7000)-mPEG(5000)、PLGA(31000)-mPEG(5000)和PLGA(57000)-mPEG(5000)粒径范围为130~160 nm的3种载体,最终载药量为1.99%~2.96%,且结果也显示出PEG-PLGA嵌段共聚物中PLGA的比例越高,细胞摄取量越高。

一般来说,共聚物的聚乳酸部分形成可封装药物的纳米颗粒的疏水核心,而聚乙二醇部分形成亲水性电晕,形成核心/电晕结构。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对PEG-PLGA制剂及其-PLGA纳米粒结构进行表征,其中,丙交酯和乙交酯链形成刚性的核心,PEG链附着在核心末端,从而形成冠状结构。亲水端和疏水端的长度影响了PEG-PLGA的聚集/组装行为,进而形成了尺寸不同、结构不同的纳米粒子。

对于PEG-PLA(或PEG-PLGA)共聚物在水介质中的组装,f值(亲水性聚乙二醇共聚物总质量之比)是聚合物形态的决定因素。f<20时,嵌段共聚物易于聚合成固体;而f>42时有形成胶束结构的倾向;f在20~40之间时,嵌段共聚物形成双层型囊泡聚合物结构,与脂质双层组件的结构相似。而胶束和固体纳米粒子适合于疏水性药物的包封,聚合物囊泡可用于亲水药物的封装或并在囊泡壁内装入疏水药物[22]。

以PEG-PLGA为载体的药物传输系统,能改善药物亲水亲油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如赵炎军等[23]以PEG-PLGA为载体材料,以薄膜水化法制备载黄芩苷的PEG-PLGA纳米胶束,实验结果显示,该纳米胶束能改善黄芩苷的亲水性和亲油性,载黄芩苷的PEG-PLGA 纳米胶束有良好的载药性能和缓释效果,且药物蓄积于缺血心肌部位,具有良好的心脏靶向性。姜黄素有着抗肿瘤、抗病毒、抗炎等诸多作用,但因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而制约了应用。以PEG-PLGA为载体,采用水透析方法制备的胶束的体外释放实验结果显示,其体外释放呈现先突释后缓释的特性。与对照品相比,该胶束表现出明显的脑靶向性和肺靶向性[24]。

生物大分子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红细胞中输氧的成分,但无细胞膜屏障,为克服这一缺点,现相关研究热点将Hb包裹于脂质体或以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为壳材的载体上,通过实验证明以mPEG-PLGA为载体,制备纳米微囊型HBOCs,其在维持Hb结构与功能的同时,提高了稳定性,且生物相容性良好,延长其半衰期[25]。

2.2 PEG-PLGA载体的优点

2.2.1 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尽管研究人员努力寻找治疗帕金森病的新药,但多数药物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作用使生物利用度降低,大多数候选者在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失败。PLGA的表面可以用酶或其他聚合物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到达目标位置的效率。相关研究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了以聚乙二醇化表面活性剂p188包覆的PLGA为载体的载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香豆素C75的纳米粒。将香豆素C75包埋在PLGA纳米粒中,解决了其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差的问题。结果显示纳米制剂释放的C75浓度比香豆素高27 828倍,在生理条件下,纳米制剂释放约45.8%±1.9%的香豆素同时香豆素C75纳米粒降低了C75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Caco-2细胞中的细胞毒性作用[26]。

与传统的载体PLGA相比,PEG修饰的PLGA改变了药物的释放速率,增加药物在机体的作用时间,提升了纳米粒的稳定性和靶向性。PEG能增加纳米粒的抗黏性,在黏膜给药传递系统中药物常因被黏液黏附而降低其生物利用度,经PEG修饰的PLGA可增加其抗黏性,减少PLGA被黏液吸附或清除的可能,迅速穿过黏液屏障到达黏膜上皮细胞,促进人体对药物的吸收[27]。谢鑫鑫等[28]验证了经PEG修饰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PEG-PLGA-NP)抗黏性比未修饰的高6倍,并且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的增加载药纳米粒的抗黏性能逐渐增强。

2.2.2 实现药物缓释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PEG-PLGA可以使药物产生缓释效果。雷帕霉素(RAPA)具有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作用,但其水溶性差,以PEG-PLGA为载体制备RAPA-PEG-PLGA-NPs,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将RAPA制备成纳米粒后,缓释长达5 d,累计释放量高达70%以上[29]。有研究制备阿司匹林PEG-PLGA微球(Asp-PEG-PLGA-MSs),结果显示Asp-PEG-PLGA-MSs释放所含有的95%的阿司匹林所需要的时间高于120 h,达到了缓释的效果[30]。

2.3 PEG-PLGA载体的缺点 PEG-PLGA作为纳米制剂的载体虽存在较多优势但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聚合物载体的代谢途径不够明确,仍存在较多异议,药物载体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不明确;另一方面,在制备以PEG-PLGA为载体的纳米粒时,所使用的有机溶剂易被PLGA溶解,对机体可能具有免疫抑制或免疫刺激,从而诱导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除此之外,在药物传递系统中PEG-PLGA虽已展现出显著疗效,但仅限于动物实验阶段,仍需要大量临床试验研究确定其药动学及药效学;诸如自乳化溶剂扩散法、乳化溶剂挥发法等制备纳米粒的方法目前仅适用于实验室操作,投入工业化生产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以不同含量mPEG-PLGA为载体制备呋喃二烯纳米粒研究表明[31],该方法所得纳米粒虽然分布均匀、外观较规整且对实验室、实验设备要求不高,但所得纳米粒粒径较大、包封率、回收率较差且伴有明显的突释现象,不适合工业生产。

3 PEG-PLGA制剂的制备及表征

Pachauri等[32]以溶剂挥发法制备了PEG-PLGA包封的胡椒碱纳米制剂(P-PEG-PNP),以期改善胡椒碱的免疫毒性和水溶性差等缺点。以PLGA聚合物溶解在二氯甲烷中为有机相,以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溶于蒸馏去离子水中为水相,将胡椒碱加入有机相中,并将有机相逐滴加入水相中磁力搅拌挥去二氯甲烷即得。通过使用电位分析仪,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P-PEG-PNP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纳米粒的尺寸为132 nm,Zeta电位为负;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中作用基团哌啶为非晶态。Western-blot实验表明,P-PEG-PNP通过凋亡机制杀死人乳腺癌细胞(MCF-7)。可以证明该纳米制剂将胡椒碱靶向递送至MCF-7细胞中并对MCF-7细胞具有显著的抗增殖活性。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因其可有效治疗颞叶癫痫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但其不稳定性影响了有效性。EGCG的聚乙二醇化PLGA纳米粒(EGCG NPs)被设计用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实现脑靶向给药。Cano等[33]以乙酸乙酯为有机相,Tween80为表面活性剂,PEG-PLGA为载体,采用改进的W/O/W双乳剂蒸发法制备EGCG NPs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纳米粒PEG链朝向水相取向,形成围绕颗粒的亲水层;颗粒具有光滑的表面和球形,未发生聚集现象。其粒径为(68.5±9.9)nm,Zeta电位值为(-23.3±5.3)mV,包封率高达95%。

4 PEG-PLGA载体的应用

纳米制剂的靶向性在癌症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也突显出独特的优势。除此之外,纳米给药有望成为糖尿病患者的福音,通过PEG修饰载体减少胃肠道内酶在纳米给药系统表面的吸附,实现胰岛素口服,减少皮下注射带来的副作用[34]。载体PEG-PLGA由于其安全无毒等优势在创新型纳米药物中起到重要作用,以下从PEG-PLGA载体在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介绍,阐述载体在新型制剂中的应用。

4.1 聚合物PEG-PLGA在抗癌纳米药物中的应用 1995年,第一种治疗癌症的纳米药物—脂质体阿霉素Doxil通过了美国FDA的认证,从此纳米药物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尤其在抗肿瘤领域更加重视[35]。紫杉醇是多种肿瘤以及艾滋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其溶解性较差,在普通制剂中生物利用率较低。将紫杉醇制备成纳米制剂(Abraxane)后解决了药物溶解性差、溶剂对身体有害以及靶部位药物浓度低等问题,实现了药物靶向性。

美国一家名为"BIND生物科学"的医药公司表示,他们根据纳米技术制备出BIND-014(一种含有多西紫杉醇的新型肿瘤PSMA靶向纳米颗粒)来治疗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癌症,该技术难点在于如何“蒙蔽”免疫系统不对经修饰的药物产生免疫反应;经研究发现,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可弥补这一缺点,并因此被加入到药物外部的蛋白中,由于这种纳米颗粒的直径是正常人一根发丝的千分之一,故将其命名为“BIND014”。靶向纳米颗粒(TNP)使用通过增强特定部位抗癌剂的积累,同时限制抗癌药物在健康组织的作用,最终实现提高常规化学治疗剂的治疗指数。BIND-014是一种新型靶向聚合物纳米颗粒,大小约为100 nm。BIND-014纳米颗粒由疏水端(PLA/PLGA)聚合物核心包封多西紫杉醇和亲水端(PEG)修饰小分子靶向配体(见图5),通过更改PEG-PLGA和配体部分,可以实现对不同癌症的靶向治疗。由于前列腺癌细胞上表达的细胞表面蛋白,即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不存在于健康的细胞上,而BIND-014可与(PSMA)结合,因此PSMA可能是优先摄取抗癌剂多西紫杉醇的优良靶标,实验证明BIND-014增强了多西紫杉醇在肿瘤组织中的暴露浓度和作用时间,且与等剂量常规多西紫杉醇相比,BIND-014施用后肿瘤内多西紫杉醇浓度增加,耐受性良好,具有可预测和易控制的毒性以及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36-37]。遗憾的是,在Ⅱ期临床试验中,每三周一次BIND-014治疗的患者组达到了预期结果,约10%的非细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体积有所减小。但有9名患者是KRAS基因突变型患者,所以科研人员又设计了新Ⅱ期临床试验以探究BIND-014是否对于该类患者有特殊疗效。然而,每周接受BIND-014治疗的患者并未出现显著差异,因此公司由于临床Ⅱ期试验未达到预期试验结果,暂停对BIND-014作进一步研究。

图5 BIND-014的图示

4.2 聚合物PEG-PLGA在克服血脑屏障中的应用 心脑血管疾病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即BBB)的存在,导致药物不能及时有效的到达脑损伤组织,而纳米粒子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界面效应等特性运用到药物新型制剂的创新与研发中,将其作为载体可使大分子药物或核苷酸片段易于通过BBB,实现药物的脑靶向。

有研究制备了乳铁蛋白表面修饰的载药PEG-PLGA纳米粒将罗替戈汀(Rotigotine)通过鼻内给药递送至大脑[38]。纳米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药物的释放,降低了药物毒性并改善了生物利用度;PEG-PLGA具有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以及长期循环的行为,但同时抑制了细胞表面相互作用。为了实现从鼻向大脑传递药物,以具有更高的脑摄取能力的乳铁蛋白作为生物配体修饰纳米粒。实验结果显示LF-PEG-PLGA有望成为罗替戈汀鼻-脑输送的载体,为帕金森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39]。张林[40]以PEG-PLGA为纳米粒的载体,抑肽酶(Trasylol)为靶向头基构建脑内递药系统。实验中多种机制增加纳米粒的入脑量,首先以PEG-PLGA修饰纳米粒,以期长循环和增加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其次,由于BBB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LRP)高度表达,而抑肽酶可与其高度亲和,故以抑肽酶为靶向头基;最后,用冰片促进药物透过BBB从而提高药物的入脑量,这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等脑内相关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利用乳化溶剂蒸发法以PEG-PLGA为载体制备紫草素纳米颗粒(SHK-NPs),此该纳米粒粒径较小且包封率较高,体外释放实验证明可持续释放72 h以上。与游离SHK和未经PEG-PLGA修饰的SHK纳米粒相比,体内研究显示SHK的脑浓度更高,验证了改性后的纳米颗粒能有效地通过BBB,并能靶向神经胶质瘤细胞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为脑胶质瘤的治疗提供参考[41]。通过聚合物PEG-PLGA载胰岛素通过BBB,纳米颗粒载体介导的胰岛素鼻内传递恢复阿尔茨海默病记忆信号[42]。载体PEG-PLGA以其高度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以及长循环作用,促进了纳米药物穿过BBB发挥作用,为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带来希望。

4.3 聚合物PEG-PLGA在免疫类纳米药物中的应用 传统免疫反应药物由于自身药物性质或溶剂的影响对机体损害较大,治疗效果不佳。纳米药物的开发使机体免疫药物具有靶向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纳米粒子作为非病毒载体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优势,可通过单克隆抗体的表面受体靶向特定位点。有研究表明在体外4种PEG-PLGA纳米系统对耐药性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具有表面单克隆抗体的PEG-PLGA纳米颗粒适合于选择性地将药物递送至耐药B型慢性淋巴白血病(B-CLL)细胞,并且在装载溶酶体促渗剂时产生强烈的细胞凋亡效应[43]。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T细胞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将PEG-PLGA微粒设计为释放转化生长因子,雷帕霉素和IL-2,以局部维持促进T细胞分化的微环境[44]。通过扩展过敏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和减少促炎症效应T细胞抑制后续过敏原暴露的破坏性超敏反应,最终实现用于移植排斥和自身免疫疾病的新疗法。

对于炎症性肠病治疗而言,将纳米颗粒递送到发炎结肠的局部可能是新的治疗策略。有研究使用聚合物PLGA,PEG-PLGA和PEG-PCL的混合物达到持续向炎症部位进行递送靶向。实验表明PEG-PLGA以其更高的载药率和缓释性的特点,实现了对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靶向,该设计思路可能成为治疗炎症性肠炎的新策略[45]。

由于纳米载体自身的理化性质,许多研究将纳米载体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中,实现更高效地传递抗原,调节免疫反应强度,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将免疫佐剂和肿瘤相关抗原共载于纳米载体中,具有诸多优势。一方面纳米载体由于其靶向性可实现更好的免疫治疗需求;另一方面,纳米载体还可以解决由于溶解性差产生的生物利用度低和治疗指数低等问题[46]。研究表明[47]将小鼠黑色素瘤抗原Toll样受体-4 激动剂MPLA(mono-phosphoryl lipid A)共载于以PLGA为载体的纳米粒中,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载单一药物组,共载组抑制小鼠皮下黑色素瘤生长的效果更加明显。

5 总结与展望

由于某些药物具有溶解性差、首过效应、消除半衰期短、分布容积小等特点,或在进入体内后未到达作用部位即被消除代谢,从而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使许多效果俱佳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极大的限制。然而PEG-PLGA载体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药物的有效应用,且该载体通过修饰可逐渐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如靶向、刺激性响应及药物共递送等。PEG-PLGA载体可生物降解的优势在未来的纳米药物递送中将发挥更广泛的优势,为疾病治疗带来新思路、新策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