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刘丽 刘娟丽
(1.高陵区医院重症医学科,陕西 西安 710200;2.西安高新医院体检科,陕西 西安 710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中常见、多发病,且患病率逐渐上升[1]。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可用于解除呼吸肌疲劳症状,预防发生有创通气的并发症,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无法解决部分患气道痰栓问题,不能保证有效通气量[2-5]。因此本研究将两者结合,以发挥机械通气的最大效应[6]。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其VAP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入院时均未发生VAP)120例,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7]中相关临床标准;均符合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8];经影像学、血常规检查等明显的肺部感染学征象;体温≥38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80%;获得家属及患者的知情同意书等;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机械通气,均可耐受相关治疗者。排除标准: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自发性气胸等;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气胸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0.57±5.47)岁;慢阻肺病程1~15 d,平均病程(7.65±2.12)d;肺功能分级:中度25例,重度19例,极重度16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0.27±5.57)岁;慢阻肺病程2~16 d,平均病程(7.75±2.16)d;肺功能分级:中度27例,重度20例,极重度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肺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
1.2方法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化痰剂,维持电解质平衡,充分引流痰液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建立人工通道,均给予气管插管(管径7.5~8.8 mm)接呼吸机,采用同步间歇指令 (SIMV)+ 压力支持(PSV)+呼气末正压模式,潮气量7~10 mL/kg,通气频率 15~25次/min,呼气末正压5~15 cmH2O,吸入氧浓度由低到高30%~55%进行调定,直至调整为 PSV模式,不得低于10~12 cmH2O,上机后持续使用镇静剂、肌松剂密切进行临床观察,避免患者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在人工呼吸器水平( PVC )水平降为 6~8 cmH2O,呼 吸频<28 次/min,潮气量为 8 mL/kg,SpO2>90% , PaO245~60 mmHg(1 mmHg = 0.133 kPa),通过自主呼吸脱机试验后,清除声门间隙潴留,进行脱机拔管。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监护仪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当体温下降至38 ℃,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较前下降≥2×109/L,诊断为“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时,可拔出气管插管,转换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通过实际状况给予患者调节吸氧浓度与气压率,呼吸频率不宜超过28次/min,吸气潮气量在8 mL/kg左右,血氧饱和度>90%,PaCO2维持在45~60 mmHg或达到稳定水平。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将吸气相气道压力降低为8 mmHg,可平稳进行自主呼吸,方可撤除机械通气。两组均观察至出院。观察指标见相关文献[9]。
2.1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收治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收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收治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2.2对比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和院内死亡率 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院内死亡率(1.66%,1.66%)低于对照组(13.33%,1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和院内死亡率[n(%)]
近年来,我国老年化增长速度不断上升,生活环境也不断遭受到污染,导致慢阻肺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由于该病病情迁延,且病程较长,导致疾病持续发展,病情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可能性也随之增高[10]。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收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可缩短患者临床治疗时间。分析原因: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操作简单,将两者的优势进行结合,先对患者进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以此纠正患者的气道通畅,改善肺部感染症状,促进痰液引流,同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感染,并有效促进患者气道分泌物引流,改善气道功能;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方面生命体征逐渐平稳,转换无创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可减少对患者机体的伤害,降低对气道黏膜的刺激,从而有效预防肺部发生感染,同时还可减少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性,促进患者自主呼吸,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改善预后。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院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可减少VAP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分析原因: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是将两者之间的优点模式相结合,首先对患者进行有创治疗,可改善患者低氧血症及CO2潴留等现象,能使痰液引流,快速控制患者肺部感染现象,从而使患者气道功能得到改善,临床症状趋于平稳,其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呼吸肌疲劳完全改善时,改用无创进行干预,可在患者吸气时给予纠正,达到缓解疲劳的目的,进而使耗氧量降低;呼气时给予呼气末正压可帮助患者改善血气指标,利于缓解其二氧化碳潴留,提升氧分压,纠正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有效避免患者支气管及肺泡的萎缩,从而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使患者基本生命指标得到维持。
综上,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可缩短患者临床治疗时间,降低VAP的发生率及死亡风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