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针对性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术后出院患者认知情况及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4-07-28

李娜 李维娜 张瑛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陕西 西安 71003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不可逆性、进行性的视力下降危害为DR特点,被临床归为主要致盲因素,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针对DR患者的医疗支持,不仅要在治疗上做到规范化,同时亦需在护理上做到精细化,从心理、饮食、用药指导等各层面予以患者病期全面护理干预,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治疗体验。笔者结合自身岗位工作经验,加以临床相关文献指导[2],提出予DR患者以针对性护理,进一步提升患者认知情况与遵医行为。为论证上述观点可行性,笔者特纳本单位70例DR患者作研究样本,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DR患者70例,随机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6~68岁,平均(58.24±6.19)岁;病程2~10年,平均(6.45±1.87)年;增殖性DR 15例,非增殖性DR 20例。实验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7~70岁,平均(60.03±7.28)岁;病程2~11年,平均(6.73±2.04)年;增殖性DR 14例,非增殖性DR 21例。纳入标准:符合DR疾病诊断者[3];可耐受相应治疗者;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被纳入组,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者;严重全身性感染;妊娠、哺乳期女性;存在除糖尿病外其他代谢性疾病。研究已上报本单位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施行针对性护理:(1)健康宣教:结合患者疾病认知情况,予以患者积极的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疾病与治疗认知的同时,减轻其因对后续治疗未知而产生的恐惧等负面情绪;针对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不当行为予以第一时间指出并纠正。(2)心理护理:患者长期忍受病痛折磨,心理较为脆弱,加之对治疗后疗效不确定性的担忧,常见病期焦虑、抑郁等情绪发生;对此,要求临床医务人员具备疏解患者情绪的科学手段,如就既往治疗成功病理的举例,帮助患者重建治疗信心;同时,定期召开心理护理培训,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重建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一步提升患者治疗信心。(3)生活指导:询问患者口味偏好,在保障科学的营养摄取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病期膳食方案,保障高蛋白、高纤维、低糖、低脂原则;指导患者正确的训练方法,保障科学强度的有氧运动,并加强患者训练期间安全监控;纠正患者不当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多休息,放松心情。(4)社会情感支持:与患者家属朋友多沟通,多探望、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给予患者来自身边人的情感支持,坚定患者治疗信念的同时,瓦解患者治疗顾虑,利于临床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

1.3观察指标 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认知情况:采用本单位自制百分制疾病认知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疾病认知情况。治疗依从性:采用本单位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包含是否规范用药、是否规范饮食、是否积极锻炼、是否维系健康生活习惯、是否积极监测血糖值五项。

2 结 果

2.1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5.126、6.689、5.39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2.2两组认知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认知优20例、可13例、差2例,疾病认知度为94.29%;对照组患者认知优12例、可12例、差11例,疾病认知度为68.57%。实验组疾病认知度高于对照组(χ2=21.873,P<0.05)。

2.3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规范用药、规范饮食、积极锻炼、维系健康生活习惯、积极监测血糖值等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8.530、5.867、6.744、7.882、7.13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分]

3 讨 论

糖尿病病期常伴随的机体高血糖状态,若不加以抑制,长期侵犯机体最终可致其他组织病变,诱发各类糖尿病合并症。DR正是临床已知的一类典型糖尿病并发症,且随之患者疾病病程越长,疾病管理能力越弱,DR发病率越高。机体长期伴随的高血糖状态侵犯视网膜毛细血管后渗出,致组织水肿、出血,引发毛细血管闭塞,致缺氧缺血现象发生,致大量视网膜出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发生病变,为患者带去致盲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

相关文献[5]提出针对性护理在DR疾病中切实可行。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疾病认知度高于对照组,规范用药、规范饮食、积极锻炼、维系健康生活习惯、积极监测血糖值等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针对性护理强调以人文本的护理理念,护理方案的制定与患者实际病情紧密贴合,经由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升患者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健康宣教经由主动与患者沟通疾病与后续治疗内容,讲解治疗并发症的防治,提升患者自护水平。心理护理经由分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本质原因加以疏导,并以既往成功治疗病例予以宣教,重建患者积极心理的同时,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生活指导帮助患者更好的养成诸如健康饮食、合理锻炼、科学用药等生活习惯,帮助患者更好的度过恢复期。社会情感支持经由患者亲朋好友提供,临床护理人员予以理念指导,以亲情、友情唤起患者心中强烈的治疗欲望,进而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6]。综合开展针对性护理,有效提升患者护理质量,意义积极。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升DR患者疾病认知与遵医行为,优化患者血糖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