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闫静 张莹英
(1.杨凌示范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陕西 杨凌 712100;2.榆林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陕西 榆林 718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常会发展为肺心病或呼吸衰竭,主要与吸烟、有害颗粒等具有一定关系[1],因此临床常指导患者进行呼吸练习,主要包括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以促使膈肌下移,增加胸腔容积,同时加强呼吸肌力量,但此种方式不能快速达到有效呼吸的目的,因此对提高肺功能的效果不够显著[2]。体外膈肌起搏主要是采用电刺激膈神经,以达到兴奋作用,可快速刺激血液流速,改善膈肌的活动与收缩功能,快速增加胸腔容积[3],但将其用于COPD患者对提高肺功能的效果并未明确,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呼吸肌训练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58~73岁,平均(65.41±4.87)岁;病程1~8年,平均(4.63±1.28)年。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58~73岁,平均(65.61±4.72)岁;病程1~8年,平均(4.67±1.24)年。纳入标准:符合COPD临床诊断标准[4];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对体外膈肌起搏无禁忌症者。排除标准:气胸、活动性肺结核等;出现呼吸道肿瘤;合并呼吸衰竭者。本研究经患者、家属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祛痰、糖皮质激素、抗感染及支气管扩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呼吸练习,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行传统呼吸练习,包括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瞩患者采取坐位,稍向前倾或采取仰卧位,协助患者双臂置于软枕上,将身体靠于带有软枕的桌子上,同时指导患者适当弯腰,放松肩部肌肉及颈部,在此种体位下可有利于膈肌上抬,以促使气体的呼出,或协助患者采取前倾站位,使得机体放松,正常呼吸,将手放于腹部,感受腹壁肌肉上下移动,告知患者吸气时应该保持保证紧闭双唇,用鼻深吸气,以促使膈肌向下移动,确保吸气至不能继续吸气时,停止、屏气2~3 s(当熟悉后可保持5~10 s),呼气时将口部收缩,以吹口哨的方式将气体均匀呼出(4~6 s),双手挤压腹部促使膈肌上移动,有利于气体的排出,保证吸气:呼气等于1:(2~3),将呼吸练习的时间置于各餐后2 h,3次/d,10 min/次,保证每周练习时间≥5 d,共训练20 d,住院4周及以上。观察组给予呼吸肌训练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干预:采用酒精棉片(75%)清理局部皮肤,等待酒精挥发;治疗过程中瞩患者取坐位/半卧位,告知患者避免前倾,保持机体处于放松状态,头部后倾,在起搏器四个电极片上均匀涂抹导电胶,分别在胸锁乳突肌左右缘下1/3位置处贴上2个负极,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处分别贴上正极,确保避开瘢痕处及颈动脉窦处,采用胶布固定,根据患者自身耐受情况及感觉调节起搏器的参数,保证由弱变强的刺激强度,以患者自身感觉舒适为宜,脉冲频率调节至30~40 Hz,将起搏次数调节至9~12次/min,30 min/次,2次/d,分别于呼吸练习结束后30 min行膈肌起搏治疗,每周治疗时间≥5 d,共治疗20 d;治疗后应告知患者安静休息(因膈肌功能形态的改变及功能损害)。
1.3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干预前后,采用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5]评价患者咳痰、咳嗽、胸闷症状情况,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肺功能:干预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厂家:合肥健桥医疗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型号:FGY-200 )评价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两者比值FEV1/FVC。氧代谢:干预前后,采集患者桡动脉血液,采用全血分析仪(厂家:瑞思迈;型号:S9 AutoSet)检测动脉血液中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
2.1两组临床症状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咳痰、咳嗽、胸闷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4.152、43.070、32.28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比较分]
2.2两组肺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4.318、6.186、2.04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
2.3两组氧代谢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值低于对照组(t=3.055、6.035、3.743,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氧代谢比较
COPD属于慢性呼吸道疾病,常出现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且呈进行性发展,极易出现呼吸困难[6]。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是临床最常见的呼吸方式,可通过呼吸练习加强膈肌功能,但由于训练较为复杂,学习过程较长,因此不能快速取得训练效果,对降低临床症状的效果不佳[7]。体外膈肌起搏主要在患者胸锁乳突肌、肋间隙贴上电极片,通过电刺激以达到刺激膈神经的目的,增加膈肌活动度,从而促使其收缩,若将其应用于COPD患者或许对减轻临床症状的效果更佳。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咳痰、咳嗽、胸闷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值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呼吸肌训练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应用于COPD患者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氧代谢水平,从而提高肺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体外膈肌起搏主要通过电刺激作用,刺激膈肌收缩,当膈肌收缩过程中,可有效促使肺部通气,以保证肺部获取正常的通气与换气功能,而膈肌活动度主要依赖于膈神经调节,此种起搏主要是刺激膈神经,从而促进膈肌活动,提高肺功能,以此减轻临床症状[8]。体外膈肌起搏主要是将正负电极连接于患者胸锁乳突肌与第2肋间隙,通过电刺激以加强血液循环,增加膈肌血流量及潮气量。同时对膈神经的刺激以提高膈肌活动情况,从而促使其下移,增加胸腔容积,以此提高肺部通气量,进而改善氧代谢水平。
综上所述,呼吸肌训练联合体外膈肌起搏应用于COPD患者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氧代谢水平,从而提高肺功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