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杜宝坤
(格万姆辽宁中医康复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80)
脑梗死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极易引发偏瘫等后遗症,促使患者肢体功能下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现已知,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时给予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脑血管再生,帮助患者改善肌力,在维持患者脑组织基本血供的基础上减轻其肢体功能障碍。但经临床实践发现,受个人耐受性和依从性的影响,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之间也存在差异,部分患者的训练效果并不理想,需配合其他方式辅助治疗。在中医的认知中,脑梗死后偏瘫属于“痿痹”的范畴,其发病主要原因与机体的正气亏虚、脏腑功能衰退所引发的气滞血瘀有关,故而中医对于此疾病的治疗多以通络开窍、行气活血为原则,临床最常见的方式包括中药方剂和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具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的功效,而部分中药方剂在改善患者脑部微循环方面具有显著功效[2]。本文主要探讨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中药针灸辅助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48~76岁、平均(65.09±4.25)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梗18例死、脑叶梗死15例、多发性梗死13例、后循环梗死7例;研究组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45~74岁、平均(64.92±4.23)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梗死19例、脑叶梗死14例、多发性梗死12例、后循环梗死8例。纳入患者均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3]中关于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首次发病且存在明显的偏瘫症状;无脑出血症状;签署相关知情文书。已排除存在肝肾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障碍者;并发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者;患有关节功能疾病者;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或意识障碍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训练,指导患者保持健侧肢体摆位,处于侧卧位时,借助枕垫使患者下肢处于屈膝状态。先被动训练患者的患侧肢体节,再指导患者主动进行患侧肢体训练;然后根据患者的训练情况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坐起等训练,指导患者利用健侧肢体引导患肢活动,并在护具的帮助下指导患者进行站立和床边踏步训练,教会患者正确的步行方式以及重心转移技巧,逐渐训练患者拄拐行走。待患者肌力得到明显改善后,在指导患者进行平地行走、上下楼梯训练、以及穿衣、刷牙、洗脸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训练期间患者家属需全程陪同,严防意外事件发生。研究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方剂联合针灸治疗:中药方剂:给予患者通窍活血汤进行治疗,方剂主要成分包括红花15 g、桃仁15 g、川芎15 g、赤芍15 g、生姜10 g、全蝎10 g、细辛3 g、麝香0.15 g、葱白3根、蜈蚣1条,由本院药剂科统一煎制成300 mL药液,1剂/d、分早中晚3次服用,100 mL/次。针灸治疗: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百会、印堂、尺泽、太冲、神聪、合谷、内关、委中、足三里以及三阴交进行针灸,得气后留针30 min、每间隔10 min行针1次,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行治疗,其中太冲、尺泽、合谷以及三阴交穴位在针柄上插入点燃的艾柱进行灸法,1次/d,每次燃2柱,每连续针灸6日休息1日。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比较,分值0~4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缺损情况越严重。依据文献[5]中的标准,并根据患者NIHSS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异计算量表的减分率,按减分率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好转、无效,对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采用简化Fugl-Meyel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价患者运动功能情况并比较,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2.1神经功能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FM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及FMA评分的比较分]
2.2治疗效果 治疗后,对照组好转24例、无效12例;研究组好转18例、无效4例。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36%,低于研究组的92.45%(χ2=4.711,P<0.05)。
偏瘫是脑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会造成患者肢体功能的障碍,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其家庭及社会均造成一定的负担。早期康复训练是改善患者的预后的首选措施,积极的实施康复训练在改善患者肌张力,减轻其偏瘫程度方面具有显著功效。但因患者个人理解能力和耐受能力的不同,使不同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之间也存在差异。
在中医理论中,脑梗死后偏瘫归属于“痿痹”的范畴,多为气虚血瘀之证,治疗时应以通络开窍、行气活血为主要原则;针灸属于中医特色外治疗法,配合中药方剂可以达到内外兼治,标本兼顾的作用[6]。研究[7]证实,针灸与中药方剂联合治疗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方面具有显著功效。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针灸辅助康复训练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方面疗效更佳。究其原因,本研究选用的通窍活血汤中,麝香为君药,具有开窍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赤芍、红花、川芎和桃仁为臣药,在行气散结、活血化瘀方面功效显著;全蝎和蜈蚣为使佐之药,在疏通经络方面具有显著功效;而生姜、细辛和葱白为使药,可以凭借其走散之力和辛温之性帮助提高全方的行气散结、活血化瘀的功效[8]。针灸的方式可以有效疏通患者经络、触发经气、醒脑开窍,从而达到调节脏腑气机的功效,其中对前聪穴的针刺治疗醒脑开窍、清利头目的功效;百会具有调节大脑功能的作用,采用针灸的方式可以连贯周身经气、通达阴阳脉络;内关可以理气止痛、宁心安神;合谷具有通经活络、镇静止痛的功效;而尺泽、太冲、阴陵泉和足三里在治疗肘臂挛痛、下肢痿痹偏瘫和腰腿膝痛方面均有显著功效。诸穴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发挥通经活络和开窍醒脑的功效[9]。将其与中药方剂联合辅助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可以在改善患者脑部缺血缺氧症状的同时减少对神经元的损伤,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10]。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7.36%(P<0.05),临床治疗优势显著。
综上所述,中药针灸辅助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实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