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时间:2024-07-28

李兴明 赵丹 张程 路苹 叶贤伟 张湘燕 万自芬△

(1.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李兴明1、2赵丹2张程2路苹2叶贤伟2张湘燕2万自芬2△

(1.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叠综合征(O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28例、重叠综合征(OS)24例,比较BiPAP治疗15 d前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 结果 BiPAP治疗前后OSAHS组、OS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5 d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PSG参数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 O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和IL-6水平比OSAHS高,BiPAP治疗可显著降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重叠综合征;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炎性介质

重叠综合征 (OS)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疾病,OS与OSAHS均可反复出现夜间低氧从而引起体内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增高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疾病发生和加重[1]。OS患者比单纯COPD或OSAHS患者夜间缺氧更加明显,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升高。本文旨在探讨炎性因子在OS的发病机制,观察OSAHS和OS患者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病房及睡眠医学中心就诊的患者52例,根据多导睡眠图(PSG)及肺功能测定结果,分为OSAHS组和OS组,两组患者AHI≥15次/h,属中重度患者。其中OSAHS组28例,男性22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5.5±13.2)岁;体质量指数(BMI)为(30.3±3.1)kg/m2。OS组24例,男性20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8± 9.5)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8.2±3.3)kg/m2。

1.2 PSG监测 所有的观察对象均使用美国产Alice5睡眠监测仪进行夜间7 h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检查前24 h内不能饮酒及服用安眠药,监测前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监测时不吸氧,记录患者BMI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和氧减指数、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90%)、微觉醒指数等。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制定的诊治指南标准[2],7 h睡眠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min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根据AHI指数将OSAHS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其中5≤AHI<15为轻度;15≤AHI<30为中度;AHI≥30为重度。所有患者入院当天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次日清晨7:00抽取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血清,置于-70 ℃保存待测;BiPAP治疗15 d后再次同上留取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ESISA)法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CRP、TNF-α、IL-6水平。

1.3 肺功能测定 应用德国耶格公司肺功能监测仪测定,吸入沙丁胺醇400μg 15~20min后行肺功能检查,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预计值)、FEVl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l/FVC%)、FVC百分比(FVC%)。COPD的分级是依据201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3]。

1.4 无创呼吸机BiPAP治疗 应用飞利浦伟康Auto全自动CPAP呼吸机首夜滴定,获得最佳治疗压力范围8~15 cmH2O,所有患者均给予无创BiPAP呼吸机治疗(IPAP 10~18 cmH2O,EPAP 4~8 cmH2O),每晚呼吸机治疗时间>6 h,于连续治疗第15天时,复查PSG。

2 结 果

2.1 检查结果 OSAHS组与OS组患者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差、 BMI、平均SaO2、最低SaO2、AHI、氧减指数、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见表1。

年龄(岁)BMI(kg/m2)ESS评分(分)AHI(次/h)LSaO2(%)氧减指数(次/h)OSAHS组45.5±13.230.3±3.18.5±4.536.6±12.572.8±10.642.4±13.5OS组56.8±9.5*28.2±3.3*13.5±4.8*48.8±15.2*55.7±13.3*34.2±10.2*

注:与OSAHS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 OSAHS组、OS组BiPAP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PSG参数有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分组CRP(mg/L)TNF-α(ng/L)IL-6(pg/mL)AHI(次/h)OSAHS组 治疗前10.2±3.527.2±11.321.2±5.336.6±12.5治疗后5.2±2.2*15.1±9.0*8.6±4.8*5.2±2.5*OS组 治疗前21.2±6.538.2±13.628.3±9.648.8±15.2治疗后9.5±3.8*#23.8±8.5*#12.3±3.8*#8.2±5.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OSAHS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 论

OS在临床上发病率相对较高,约为1%,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低氧是OSAHS和COPD的共同病变基础,OSAHS和COPD并存时称为OS,其危害性比单纯OSAHS或COPD更为严重,低氧诱发氧化应激反应是炎症反应加强的基础。近年来研究[4]显示,OSAH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家族等炎性因子水平较高,导致OSAHS患者睡眠结构紊乱。多项研究表明炎症因子在OSAHS、OS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5]。本资料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和IL-6的水平均升高,表明这些炎症因子参与了OSAHS及OS的发病;但两组患者基线有较大的差异,OS发病年龄较大,炎性因子水平及AHI指数显著高于OSAHS组,提示OS组炎症因子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均较后者增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研究[6]发现,OSAHS和OS患者夜间低氧血症可引起常见炎症因子水平升高,给予CPAP治疗后这些炎性因子水平可下降。本资料中OSAHS及OS患者经BiPAP治疗15 d后CRP、TNF-α及IL-6水平明显下降,与BiPAP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提示BiPAP治疗可明显降低OSAHS及O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经过BiPAP治疗后,两组患者AHI指数也明显下降,提示BiPAP治疗可改善患者夜间缺氧诱发的炎性因子所致全身炎症反应,对控制病情发展和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但治疗后OS组AHI仍较OSAHS组稍高,提示即使经过有效治疗,OS组患者病情仍较OSAHS组严重,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BiPAP治疗可明显降低OSAHS、O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RP、TNF-α和IL-6的水平,改善其夜间睡眠低氧,减轻炎症因子对全身多系统的影响,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1] Mc Nicholas WT.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overlaps in pathophysiology systemic inflammation,and cardiovascular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9,180:692-700.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9-12.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1,11.

[4] Kasasbeh E,Chi DS,Krishnaswamy G.Inflammatory aspects of sleep apnea and their cardiovascular consequences[J].South Med J,2006,99(1):58-67.

[5] 陈宝元,何权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系统性损害[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225-1227.

[6] Nural S,Gunay E,Halici B,et al.Inflammtory processes and effects of continuous pst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in overlap syndrome[J].Inflammation,2013,36:66-74.

R446.62

A

1000-744X(2016)02-0162-02

2015-09-19)

△通信作者,E-mail:wanzifen266@sohu.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