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林涛
摘 要: 阐述在新的发展背景和条件下,我国城镇体系研究的中心地理论指导作用式微,城市网络理论的兴盛;说明长三角地区城市体系研究由热趋冷,城市网络研究兴起的过程,以及城际关系实质转型与城市规模、联系强度分等分层惯性思维并存的状态; 分析长三角地区城镇体系规划实践中的城际关系认识转型——强调城市网络,兼论城市的中心性和等级层次; 指出对中国城市体系核心特征转变的认识需要消除等级观念,淡化城市行政等级制度产生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中心地理论;流空间理论等级制;城市体系;关系型;城市网络
中图分类号:K90;K92;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21)03-0143-(10)
DOI:10.13852/J.CNKI.JSHNU.2021.03.014
一、中心地理论式微与城市网络理论的兴盛
德国地理学家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1933年在探讨德国南部城市区域空间分布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出了中心地理论。1 该理论在沉寂了近10年后,被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L.乌尔介绍到英语国家。而应用这一理论研究美国城市的则是另一位美国地理学家厄尔曼(E. L. Ullman),他于1941年出版了《城市区位论》。但初出茅庐的厄尔曼的成果在美国地理学界影响不足,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加里森(W. L. Garrison)及其同事重新介绍给美国地理学界,该理论在美国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学者引进中心地理论很及时。1964年,严重敏、刘君德、孙大文等在国内率先依据中心地理论讨论了苏锡地区农业发展与中小城鎮的关系。2 其时正值“文革”前夜,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发挥有限,但其学术意义不可小觑。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城市化快速推进,地理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吸收引进西方城市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城市规划实践,以实用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实现“洋为中用”,使城市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分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3 1979年,陆大道再次引介中心地理论。1 此后,有更多学者对中心地理论进行评介。2
中心地理论的提出,使城市地理研究的主体从城市本身及其内部转向城市之间的关系:基于空间距离,探讨中心地及其腹地范围;根据不同中心地的范围大小,形成各中心地的从属关系,进而确定中心地的中心性及其等级关系。如果说城市的本质是城市的内部组织关系,那么,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可成为“城市的第二本质。3 克里斯塔勒基于德国南部各城镇拥有的某种中心性(如电话线数量等),提出在市场(空间距离)、交通和行政等原则的分别支配下,区域空间组织呈现规律性分布的中心地等级体系和“市场区”。同一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呈六边形结构,不同等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则相互嵌套。4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成就,它在区域的空间尺度上以一群城市(城市体系)为对象,以从宏观上发现数理规律为目标,5 开创了城市体系研究的先河。
克里斯塔勒认为,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等级体系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时代,或者是像社会主义国家的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6 由于中国的城镇体系脱胎于农业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产力、城镇化水平处于较低发展历史阶段,这与中心地理论理想地表的假设条件相适应。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正值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城市化推进以自上而下为主导,城镇体系发展策略亦然,中心地理论所强调的集聚资源要素、强化中心城镇职能和城镇之间的等级特性,有利于规划政策,指导区域生产分工协作,对城镇空间组织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战略部署。因此,中心地理论在研究和规划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影响力。7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开始了城镇体系理论与实证的系统性研究。以中心地理论为主,辅以位序—规模法则、分形理论,区别于西方学者对中心地理论的具体化,中国学者务实创新,将认知层面的城市体系研究迅速推广到规划层面,建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三结构一网络”理论:8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城镇之间的空间组合形式(集中与分散)的“地域空间结构”;以一个城市对周围影响范围(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大小不同形成等级与规模关系的“等级规模结构”;由于地域发展条件、基础和过程不同,导致城镇体系内部经济结构的地域差异,形成城镇间类型有机组合与职能协调的“职能类型结构”;在一定区域内,各级城镇作为节点综合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经济相互联系,职能互有分工,规模具有等级系列的开放网络系统,以实现城镇体系规划目标。9因此,在规划实践上,中心地理论就成为长期主导中国城镇体系及其空间结构关系的理解和规划编制的主要的、经典的地理空间模型。10 近年来,中心地的理论研究仍在不断深化,也有实证研究在中国都市圈、城市群、省域空间等层面开展。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高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迅猛发展,通信信息网络技术和应用高歌猛进,这使得城镇之间产生了复杂的空间交互作用。中心地理论的理想化的假设条件,追求几何图式的结构描绘,忽略城镇体系发展的动态,在新时代下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局限性愈发显著。
城市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必然通过交通、通信等联系通道发生相互作用,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体系的点(城市)、线(联系通道)和面(城市与区域)三者在空间复杂组合,形成城市体系网络结构。2 但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这种网络结构下的城镇之间的关系,主体上依然是中心地等级制的网络结构。
交通技术的进步对区域城镇体系关系结构和功能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中国自1988年以来的高速公路、1998年以来的高速铁路以及航空运输等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迅速发展,大大压缩了时间和空间,显著地改变了城镇的可达性。到201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4.2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覆盖了97%的拥有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高铁营业里程达到2.9万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高铁里程的三分之二,覆盖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比例达65%;航空机场235座,服务覆盖全国88.5%的地市、76.5%的县。3 这些变化使得城镇本身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城市联系方向在不断扩展,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格局和空间结构的调整。
人类真正进入信息时代始于1993年美国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出现。中国于1995年创立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自此,在信息网络技术持续推进发展下,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极为迅猛(表1)。在信息流的作用下,中国城镇之间的交互关系不断增强,日益复杂化。诞生于1983年的互联网(TCP/IP协议)被社会学家卡斯泰尔(Manuel Castells)及时关注,他于1985年极富预见性地提出了“流空间”(Space of flows)概念。4 1989年,他的《信息化城市》出版,在西方社会引起极大反响。1996、1997、1999年,其信息时代“三部曲”《网络社会的崛起》《认同的力量》和《千年的终结》连续出版,在信息社会研究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流空间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引起地理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信息流在空间里无约束、无差别,流空间将“邻近”概念抽象为社会行为与关系的接近、时间与过程的共享,大大不同于地理距离的“邻近”,5 具有“去地理空间”的特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生产方式和空间组织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城镇体系的结构特征也逐步向开放、流动、多中心的网络化模式转变。6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信息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日趋明晰,推进着全球化进程。在全球、国家、区域和地方不同尺度之间,以跨国公司为主导,通过要素流动,架构起城市间各种复杂关联,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打破了中心地—腹地的关联范围局限,使区域空间城市关联状态开始从“地方空间”的向心型中心地模式向“流空间”塑造的多中心网络化趋势转化。具有形态、功能和治理三个维度特征的多中心城市区域,成为新时期重要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其中,由专业化分工细化、基础设施拓展、通信技术日趋完备推动的人、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形成的城市多中心结构,是多中心区域的本质特点,同样也是多中心区域结构演进的关键阶段。1 虽然,伯格(Burger)发现由于区域主要中心的规模、外部连通性和自给自足程度的差异,大多数区域倾向于形态多中心而不是功能多中心。2
另外,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进入21世纪后,企业和个人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状态日趋形成。在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结构变迁、地方政府治理转变,以及区域和城市等不同尺度的空间重构的作用下,城市不仅是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而且城市中各种力量的成长、组合与嬗变也强烈地反作用于经济与社会过程,中国城镇体系的组织原则也随之发生变革。
所有这些改变,使得用中心地理论的市场原则(空间距离)、交通原则解释当下城镇之间的关系显得乏力,也在不断推动着立足于城镇关系的复杂性、等级与非等级性共存的网络化理论产生。
二、长三角地区城市体系研究由热趋冷,城市网络研究兴起
区域城市体系的演进是一个市场机制引导下的自组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心城市的经济集聚力与外围城市因专业化分工而获得的分散力相互作用,共同主导着城市体系的演进方向。城镇体系是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90年代末一直是城市地理研究的热点,在90年代形成高潮,2000年后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减少。此时,恰逢国家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城市群(圈、经济区)的相关研究在2000年后明显增加。3
相应地,2000年以来,以“长三角地区的城镇体系”为主题的研究论文数量也明显减少,而且总体上的研究结果展现出城镇体系的演进在空间组织上呈网络化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来,城市网络成为中国城市体系研究的主流范式,等级体系文献数量呈递减趋势,全国和长三角地区成为热点关注的空间尺度。1 例如,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呈现出城市空间分布集聚性不强,总体上呈均衡分布,城市之间形成随机分形结构,空间相关性很强,城市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2 使用人口普查数据,基于“城市实体地域”的人口规模以及克服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体系演进造成的弊端等大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人口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市体系内部总体上呈现出扁平化发展趋势,中小城市发展速度相对更快,长三角城市体系的演进在1990—2010年间显示了持续的分散化发展趋势;基于2000年和2010年分行业就业人数的相对专业化指标计算,表明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专业化指数高于上海、南京、杭州三个大城市;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政策调整主动适应长三角地区经济自组织过程,创造条件使城市的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长三角城市体系逐步从单一中心城市结构向多中心城市群落演进。3以企业总部-分支法的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在全球尺度上形成了基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全球关联网络(基于2010年139家主要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在长三角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基于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全球关联网络(基于2012年财富500强中有141家制造业主要跨国公司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了986家分支机构);在国家尺度上形成了面向全国主要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的关联网络(基于2010年工商总局注册企业数据库);在区域尺度上形成了区域内部城市关联网络(基于2010年工商总局注册企业数据库)。4 采用泰勒(Taylor)的互锁模型,利用上市公司机构分布数据,计算长三角16个城市1999—2013年15年间不同等级城市之间及同等级别城市间联系值的变化特征,以及分析城市体系结构的改变,发现上海的核心地位在下降,中小城市间的关联相对增加较快,验证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网络化演进的趋势。5
当然,仅考察企业总部—分支的联系度数值而不考虑城市之间的联系特征,城市之间的层級是显著的。6 同样,如果仅仅考察城市之间的人口规模关系而不考察城市间的联系状况和特征,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体系必然具有等级分布特征,7 城市体系遵循Zipf等序位—规模法则,但中小城市的制造业区位商数值较大,而大城市相对较小。8 或者,仅考虑每个城市的经济能力,长三角地区就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地位不同的城市体系:每个层次的城镇实际上都处于上承更高层次城市的吸引、下接更低层次城市的中间位置。9
城市群实际上是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城市群是一类特殊的城市体系,中国对城市群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将城市群视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引发了更多的研究。10 自2000年起,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长三角城市群地区中心—外围结构正在逐渐弱化,已呈现多中心,均衡化的发展态势,正在或已经显现出网络化状态。例如,顾朝林等指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应顺应当代城市发展总趋势,运用网络理论对城镇群進行空间重构,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多中心空间格局已经形成,而且已经显现出全球化巨型城市网络雏形。11 依据城市成长能力模型测度发现,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正在形成多层次的辐射中心,城市之间的发展轴线相继延伸,互相交织,正在形成长三角区域的空间网络型发展格局。1 在管理层级扁平化、时空距离压缩和区域分工逐步完善的条件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经历着由“单核引导”的点轴结构向“单核+多中心支撑”的网络状结构的转变。2 基于各城市经济联系程度和经济联系隶属度的分析,长三角城市群也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等特大城市为副中心的多中心支撑的网络化格局。3 依据1986—2007年各市县(区)的非农业人口,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处于缓慢分散发展趋势中,中等城市数量显著增加,非农人口集聚重心从传统大城市逐渐向中小城市转移。4 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2000—2009年的分形维数计算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分布密度从聚集中心向四周逐渐衰减,分布趋向均衡,区域内部差异不断缩小,城市群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5 运用多种测度模型对长三角25个地级以上市区进行空间重构,发现初步建立起由五大城市圈构成的城市群网络体系。6 运用数量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方法考察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的阶段特征的研究发现,在上海大都市区的辐射扩散作用下,圈层的空间增长差异缩小,城市群发展初期形成的中心—外围结构正在逐渐弱化,均衡化的发展态势开始显现。7 采用引力模型计算出1990—2013年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间的联系值,再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加以分析,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网络整体密度呈现提升态势。8
最近几年,更有以公路、铁路等交通流为视角,9 甚至直接以“流空间”为视角,10 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进行研究。有的研究结果甚至认为,长三角城市群在空间上已经呈现出相对高水平均衡的网络化状态。
但是,对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经济等级、经济联系、经济隶属度和国际化的定量分析认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联系仍以上海为中心向外形成圈层辐射,使周边的杭州、苏州、宁波、无锡等城市的组团联系不断加强,这种趋势还将不断扩大。11 基于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结合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法,以城市的集聚度和边际集聚两个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长三角地区无论是城市区位还是城市规模,其空间格局结构仍然是随机分布型,但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城市的集聚度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在城市区域布局的最优空间模式(城市区位和城市规模的空间尺度分别为173km和185km)中,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经济空间表现为“中心—外围”结构,长三角地区高度集聚区位于区域中部,成为经济发达的“中心”。12 有研究仍然秉持中心—外围模型,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三个中心,分别测算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同城化指数、产业结构同构系数,同时利用经验数据分析了长三角城市层级体系下的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结构关系。13
起步于21世纪初的城市网络研究,一定意义上是对传统城市体系研究的扩展和深化,是中国城市地理研究的新领域,1现已掀起热潮。它们主要是基于企业联系、交通流、信息流视角,运用铁路航空、通信信息和企业内部空间联系的数据,对城市间的联系及其形成的网络进行分析。2 但是,迄今为止,总体上中国关于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成果不充分,理论创新不足,建构迟缓。中国城市网络研究的视角虽然多样化,但总体上局限于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数据本身的属性。相当一部分研究比较简单地从所获的数据属性出发,建构相应的城市网络,并没有或未能充分考虑该数据的属性是否在相应的属性领域具有代表性,或能否体现城市联系之间的综合性、复杂性,以致一些视角过于偏狭。在一些研究中,中国城市网络研究数据来源不同,城市样本数量选择各异,采用的模型方法也不相同,以致同类空间尺度、同类地区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结果。还有一些研究以国家尺度为主,其城市群地区虽然较好地反映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但实际是针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研究,而对其他城市群的研究并不多见。3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与全球经济联系最密切的地区之一,国内学界针对性地展开了广泛、深入和持续的长三角城市网络研究,出现了较多研究成果。例如,从21世纪一开始,就注重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内涵认识,4 并广泛地从企业联系、5 交通流、6 信息流7 三个主要方面掀起研究热潮。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研究无论是基于实测流、企业关系还是基于普查数据和物理模型等构建的城市网络,大多仍遵循以关系强度计算规模、通过规模划分等级的思路,最后又回到规模等级结构的传统研究视角和定论方法上,没有充分重视城市网络中的节点(城市)的功能差异性和多样性,以致无法识别出专业性城市在相应的城市网络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8 例如,利用企业隶属联系模型构建中国城市网络,解析城市网络中心性结构特征所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城市网络中心性具有明显的层级结构特征,城市出度中心性体系呈现“香港—北京”双核结构特征,中介度体系呈现以北京为首位城市的首位分布特征,入度中心性体系则呈现多核心结构特征。9 通过构建长三角地区企业总部—分支机构联系的有向加权城市网络,从中心性—控制力上分析城市网络节点的功能及其重要性,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立直接联系,城市间联系呈非对称化发展趋势;城市网络结构由单核心趋向多核心,城市网络层级结构渐趋显现,初步形成三层结构。10 基于高铁客运数据的城市间联系的城市群“空间流”研究,主导思维仍以“层级功能结构”展开。1 基于百度信息流构建的中国三大经济区城市网络,仍然具有明显的层级特征。2
三、长三角地区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城际关系认识转型
长期以来,中心地理论在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发挥着基础性理论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的十多年间,开展了大量的全国、省(区)、市、县等尺度的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工作。在这一阶段工作中提出了“三结构一网络”理论,其中“等级规模结构”强调一个城市在其区域范围内的中心性及其等级规模,“网络”则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各级城镇为节点的规模等级系列开放的网络系统。这一概念和理論对全国、各区域、各省区的城镇体系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0年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化,一些地区城市间的经济社会联系进一步加强,网络化空间格局不断坐实,严格的“中心—腹地”空间等级关系在这些地区内部正趋于消解。3同时,城市网络研究兴起与“城镇体系”的研究结果总体上呈现网络化空间组织的演进趋势。这些变化使得中国经历的两轮城镇体系规划实践(规划期分别为2020年和2030年)对区域城镇体系核心特征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等级制中心地到多中心及关系型城市网络的转变。两轮城镇体系规划,无论是全国的还是各个省区的,都蕴含着“城市网络”的内涵,尽管迄今新一轮的全国以及浙江、安徽省的城镇体系规划尚未发布。当然,城市的中心性、等级层次意识也不会被轻易放弃,在两轮城镇体系规划中都夹杂着这两种理论思维,只不过在新一轮规划中中心地思想比较明显地被淡化了。
例如,在上一轮城镇体系规划(至2020年)中,《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采用“多中心”(3个大都市连绵区和13个城镇群以及5个核心地区和3个门户城市,1个沿海城镇带和6条城镇发展轴),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网络状、开放型的城镇空间结构。上海市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形成“中心城—新城—中心镇—集镇”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以及由沿海发展轴,沪宁、沪杭发展轴,市域各级城镇等组成的“多核、多轴”空间布局结构,其中心城空间布局结构为“多心、开敞”。上海这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报告表明,“1966”的全市城乡体系已经初步建立,4但是新城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尚未发挥,长三角区域空间一体化需求迫切。5 浙江省则以区域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和县(市)域中心城市为主体,形成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城市网络结构;以重点镇、一般镇、中心村为主体,形成省域的城乡网络体系;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形成“三群四区七核五级网络化”的城镇空间结构。6
在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至2030年)中,上海的城乡空间布局拟优化城乡体系,形成“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的空间结构:市域总体空间结构为“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市域城乡体系为“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其中主城区由4个主城片区组成。江苏省的城镇体系规划主张建成“一带(沿江)两轴(沿海、东陇海),三圈(南京、苏锡常、徐州都市圈)一极(淮安增长极)”的紧凑型城镇空间结构;并规划建设点状发展区域(苏北水乡、苏南丘陵);注重城镇功能引导,进行差别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城市,对具有一体化发展态势的20+1个全省城市(组群)制定了具体的整体功能引导方案。安徽省则近期发展形成“一圈一带一群”城镇空间结构(合肥都市圈,沿江[皖江]城市带,皖北城市群),远期加快发展芜马都市圈和淮蚌合芜宣发展(轴)带,形成“两圈两带一群”的城镇空间结构;强调城镇规模与城市的中心性功能,明确规划区域性特大城市2个(合肥、芜湖),区域性中心城市4个(蚌埠、阜阳、安庆、黄山),地区性中心城市10个(马鞍山、铜陵、宣城、六安、池州、滁州、淮南、淮北、宿州、亳州)。1
在长三角地区,两个国家级重要规划对城镇空间的组织也兼具了城市网络和中心地思维。2010年5月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长三角地区形成以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为主体、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城市功能等级为核心城市(上海)—区域中心城市(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其他重要城市(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其他城市(连云港、徐州、盐城、淮安、宿迁、温州、金华、衢州、丽水)—中小城市—重点中心镇。2016年6月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拟构建“一核五圈四带”(“一核”指上海,“五圈”指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四带”指沿海、沿江、沪宁合杭甬、沪杭金)的网络化空间格局;打造一体化城乡体系(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功能节点城市(镇)为纽带、乡村地域为支撑的生态空间开敞、城乡风貌各异,紧凑型、网络化的一体化城乡体系)。
四、结语
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体制因素对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中国城市得到优惠政策的程度与其行政等级密不可分。长期以来,中国已经形成并固化了城市的行政等级(从省级的直辖市、由计划单列市延续下来的副省级市到地级市、县级市),等级层次清楚明了。这种等级化城市体系的特点就是,用行政手段把各种优质要素和资源集中到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和最高等级的城市中。对此,现实中每一个人都有深切的体会,尤以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最为典型。相关的研究也充分表明,一个城市获得的再分配资源与其行政等级成正向关系;2 政府对某个城市的“偏爱”主要表现在行政等级的高低上,3 其在权利和资源配置、制度安排等方面偏向于行政中心尤其是行政等级较高的城市;4 高行政等级城市获得资源的能力更强。5 此外,等级观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仍然影响颇深,它的残余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影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阻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6
由于这种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和等级观念的长期、深入影响,中国的城市体系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化的等级制网络。媒体热衷的中国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划分,在现实中的分界也确实比较明显。“第一财经”每年更新的“新一线城市排行榜”,7 广泛、深刻地影响着公众对城市等级化的认知。一些重要城市的政府更是倾力追求更高的行政级别待遇,如国家中心城市。
2005年,“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在国家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被首次提出。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国家中心城市”被正式用来描述广州的城市定位。2010年发布、出版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中,明确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随着地方城市经济的发展,2016—2018年国家在相关文件和政策中明确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前,还有沈阳、昆明、南京已经把“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8 毫无疑问,“国家中心城市”必然具有中心地的本质特征和明显的行政色彩。它是一国范围内主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城市,理应更多涉及城市职能(功能)、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城市核心要义。
按照《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的定义,国家中心城市具有全国层次的中心性和一定范围内的国际性两个特征,是一国现代化和国际化最高水平的代表,在国际经济贸易与交流合作、全国性市场建设、城镇化发展、交通与信息网络建设、文化事业发展和全国体制改革六个方面发挥重要职能作用,对所在跨省区域具有广泛的辐射影响力,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地域空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时代,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形态出现了新变化,国家城市等级体系也开始向全球城市网络体系转变。因此,“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实际上也不可能局限于传统的国家等级制中心地体系上,必须考虑信息化、全球化现实条件下的新因素、新特征和新形势,以“流空间”视角,从全球城市网络、国家城市网络、区域城市网络不同空间尺度综合考量。
因此,尽管长三角地区等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城市体系的核心特征实质上已经朝关系型城市网络有所转向,但是,要真正实现有效的城市体系核心特征转变,城市管理者、媒体应充分认识城市之间在高速交通连接、充分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关系型联系特质,逐步消除等级观念,改革城市管理制度,不断淡化城市行政等级制度影响。
From a Hierarchical Center to a Relational City Network
—Changes in the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System in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LIN Tao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at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conditions, the guiding role of the central place theory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 system has declined, and the urban network theory has flourished. It shows that the process of urban system research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from hot to cold, and the rise of urban network research, the substantiv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city relations and hierarchical inertial thinking such as city scale and connection strength are in the state of coexistence. The article also analy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inter-city relations in the urban system planning practic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emphasizes the urban network, and discusses the centrality and hierarchical level of the city. Finally,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urban system needs to eliminate the concept of hierarchy and to downplay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urban administrative hierarchy system.
Key words: central place theory, hierarchy of flow space theory, urban system, relational type, urban network
(責任编辑:中 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