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张 雷 王文娟 王 露
(蚌埠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 安徽蚌埠 233030)
记忆能力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其对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者将记忆分为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分别指向了不同的功能。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多是针对学生的回溯记忆进行训练。但是其前瞻记忆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很多前瞻记忆能力可以通过后期训练加以提高。研究者对前瞻记忆的神经机制进行研究发现,海马、丘脑、前额叶等多个脑区均参与前瞻记忆的认知加工,尤其突出的是前额叶额极是前瞻记忆的关键脑区[1]。同时个体的前瞻记忆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其前瞻记忆能力与正常人相比,就产生了损伤效应[2]。帕金森病人与正常人相比在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中无差异,而在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中表现出了差异[3]。疾病、毒品、年龄、认知方式和人格特点等主客观因素都会对前瞻记忆能力产生影响。
现有的关于大学生的前瞻记忆能力研究成果较少,截止到2019年底在知网中相关研究成果不到30篇。虽然大学生已经成年了,但其前瞻记忆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现有对大学生前瞻记忆的研究中发现了执行意向[4]、加工焦点性和进行中任务负荷[5]、自我效能感[6]、时间管理倾向[7]会对个体的前瞻记忆能力产生影响。但是在不同年级中个体的前瞻记忆能力是否相同,不同类型的前瞻记忆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问题在现有的研究中尚未开展。故该研究将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相关研究。
某大学大一、大二和大三三个年级同学参加实验,每个年级100人,共计300名同学。男女分半,年龄大约在18~22岁之间,城市和农村地区没有进行区分。每个年级分为两组,分别从事两种不同类型的前瞻记忆任务。
采用E-prime2.0编制相关实验程序,主要针对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和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进行测量。
进行中的任务:被试完成图片识别任务,判断屏幕中呈现的四幅图中有无“枪械”图片。有的话单击“Y”键,没有的话单击“N”键。每次呈现四幅图,分别出现在屏幕的四角,呈现时间10秒。每次任务4分钟,每次任务间休息30秒。图片的分辨率是1024*768,从互联网上随机选出,且枪械图片出现的次序是随机产生。
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任务:被试遇到四幅图片中包含“花朵”图片时,在答题纸上画“○”,遇到一次画一次。分别在每次任务内的第4、8、12、16、20、24组图片上呈现“花朵”图片,三次任务共计出现18次。每次计1分,共计18分。
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任务:被试完成一次任务后在休息时需要在答题纸上写上“完成”两字。有三次任务共有三次休息,故需要写出“完成”三次。每写一次计1分,共计3分。
采用SPSS 20.0和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进行中的任务都是对相关图片进行按键反应,主要考察被试对图片的反应速度,时间单位为毫秒。由于每个前瞻记忆任务分成三个任务完成,故将其进行分开研究,其相关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类型前瞻记忆中分年级进行中任务平均反应时的对比结果
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中,三个年级在不同的进行中任务中均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可以发现随着年级的增加平均反应时出现了逐渐下降的趋势。经过事后多重比较(Scheffe法)发现,在任务1中大一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在任务2中大一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在任务3中大一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
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中,三个年级在不同的进行中任务中均表现出了显著差异。经过事后多重比较(HSD法)发现,在任务1中大一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大三;在任务2中大一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大二;在任务3中大一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大二。
进行中的任务都是对相关图片进行按键反应,系统记录了每次反应正确与否,并以正确完成的百分比作为结果。由于每个前瞻记忆任务分成三个任务完成,故将其进行分开研究,其相关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两种类型前瞻记忆中分年级进行中任务平均正确率的对比结果
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中,三个年级在不同的进行中任务的正确率上均没有差异。这意味着年龄对于进行中任务的正确率没有影响。
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中,三个年级在不同的进行中任务的正确率上均没有差异。这意味着年龄对于进行中任务的正确率没有影响。
将两种类型前瞻记忆中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和反应成功率进行总体对比分析,其结果见表3。
表3 两种类型前瞻记忆中进行中任务反应时和正确率的对比结果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式对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三个任务中均表现出进行中任务反应时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的进行中任务反应时要显著大于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式对进行中任务的正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三个任务中两种类型的前瞻记忆的进行中任务正确率均没有表现出差异。这意味着前瞻记忆的类型对进行中任务的正确率没有产生影响。
该研究中分为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和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其中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一共有三次任务,总分为3分。而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一共有18个靶线索事件,总分为18分。两种类型分年级进行对比研究,其对比结果见表4。
表4 两种类型前瞻记忆成绩分年级对比
对于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成绩,分三个年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出现了显著差异。经过事后多重比较(Scheffe法)发现,大三的成绩显著高于大一的成绩,大一和大二以及大三和大二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个体的年龄对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成绩,分三个年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这意味着年龄没有影响个体的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表现。
前瞻记忆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年龄。传统研究认为随着个体年龄的增加,其前瞻记忆能力有着逐渐下降的趋势[8]。但也有研究者发现儿童的前瞻记忆成绩受前瞻记忆任务类型的影响,在前瞻记忆任务指导语被提示具有重要性的前提下,更能提高儿童的前瞻记忆成绩[9]。这也就意味着年龄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其影响效果不能一概而论。现有的研究者没有考察不同年龄大学生其前瞻记忆能力是否存在差异。
该研究在实验中发现在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上,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均表现出了大一的反应时最长,而大二和大三却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上,在任务1中大一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大三;在任务2中大一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大二;在任务3中大一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大二。这意味着前瞻记忆的类型会对个体的反应时产生影响。随后又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式,比较了在相同任务中两种类型前瞻记忆进行中任务反应时的差异,确实存在这种现象。这印证了以往研究的结果,在大学生中依然存在前瞻记忆类型会影响进行中任务表现的情况。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需要个体消耗更多的认知资源,而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需要个体消耗的认知资源和时间较少。
该研究还考察了两种类型的前瞻记忆中,被试的进行中任务的完成的正确率。表2发现了不论年级和前瞻记忆的类型,均没有对被试完成进行中任务的正确率产生影响,被试均保持了较高的正确率。在随后的表3中,又采用了按照任务分别将两种类型前瞻记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依然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进行中任务的难度较小,被试作为在校大学生其文化水平较高可以保证其有效完成任务。这也给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启示,有必要增加任务的难度,否则容易出现天花板现象。
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任务成绩:大三的成绩显著高于大一的成绩,大一和大二以及大三和大二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该研究验证了年龄会对个体的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表现产生影响。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大三的学生比大一的学生责任心更强,更加听从指导语的要求。很多大一的学生来到实验室后对实验室的设备和任务都很感兴趣,不少人左顾右盼和交头接耳,从而影响了个体的前瞻记忆表现。这种情况在大三学生中几乎没有出现,这也意味着专注性会影响个体的前瞻记忆成绩。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任务成绩:进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在这种类型的前瞻记忆任务中并没有出现不同年级的差异,这意味着年龄对这种类型的前瞻记忆任务表现没有影响。
在两种类型的前瞻记忆任务中,年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效应。该研究者发现不同年龄群体的个性、动机、自我评价、思维定势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对其完成前瞻记忆任务产生一定影响[10]。以往的被试多是中小学生,该研究采用了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依然发现了这种影响效应。结合以上年龄对进行中任务反应时的影响,可以发现年龄会对进行中任务表现和前瞻记忆任务表现都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效应通常会与前瞻记忆类型相结合共同发生作用。
年龄和前瞻记忆的类型(基于事件和基于活动)会对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但对进行中任务的正确率没有影响。年龄会对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任务的成绩产生显著影响,但对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任务的成绩没有影响,年龄的影响效应受到了前瞻记忆类型的制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