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蒋 峰 崔 贞 张世超 高学博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空间越来越广泛,而竞争问题却越来越显著。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构成内容,其具有培育高质量专业人才的职能与使命,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其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与作用。而体育社团作为一种补充常规性教学的重要形式,可以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时间短、内容单一且考核片面的问题,可以为学生的学习以及锻炼提供有效的保障与支持。
问卷调查的是安徽省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
1.2.1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询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社团以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相关期刊、报纸等资料,了解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
1.2.2问卷调查法 综合研究的内容与目标,制定调查问卷,通过对体育学专业、征求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调查问卷。
1.2.3访谈法 对体育社团、社团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管理部门的负责教师的访谈,了解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发展中的问题,结合实际状况制定了较为科学的管理建议与手段。
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体育社团数目在11个左右,主要包括乒乓球社团、轮滑社团、羽毛球技社团、瑜伽社团、篮球社团、自行车社团、足球社团、排球社团、田径社团、武术社团、啦啦操社团等。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内容也相对较为丰富,可以满足多数学生的实际需求。但是还是有部分的学生认为、体育社团的活动内容相对较为单调,社团活动都是基于训练以及内部比赛为主要内容,并没有组织开展知识讲座以及各种外界的交流学习,这样易使学生出现厌烦心理。调查发现,在近18.3%的体育社团,在每学期仅仅开展了10次左右的对外比赛交流,而有约40%的体育社团则不足10次,约有41.3%的体育社团甚至每学期仅仅召开了不足5次的对外比赛的交流活动。也就是说,虽然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种类繁多,可以满足学生的基础项目需求,但是其活动内容单一、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直接的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见表1),可以发现在高职院校体育社团中,传统的球类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团员数量也相对较多,这与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一些具有技巧性的项目也深受学生的喜爱,例如轮滑社团等。篮球、羽毛球和足球等运动项目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社团团员总数却相对较少。
表1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团员分布状况
在高职院校中体育社团的运行状况以及影响力等因素,是影响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持续发展的重点。而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推动高职体育社团的持续发展,进而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做出贡献[1]。
通过访了解到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的外部管理方式,就是由学院进行全面管理,而校团委主要负责注册、审批及管理,并提供指导老师。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则主要就是对学生体育社团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指导,通过院党委、院团委、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单项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方式进行系统的管理。
调查发现,无论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规模与大小,多数的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内部机制均较为完善,分工也更为合理。通过秘书处、宣传部以及外联部、策划部等内部机构进行管理,整体框架较为完善,对于社团的基础方向以及权利、义务均较为明确。但是,多数社团还是缺乏专业的、科学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条例,这样直接导致内部机构管理松散等问题,缺乏凝聚力,工作效率也相对较低。而通过调查了解到,多数的团员认为社团的领导干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导致运转效率较低,干部缺乏责任心,直接影响了社团的形象,降低了社团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调查发现,现阶段多数的高职院校虽然配置了专业的社团指导教师,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尤其是在一些冷门的高职院校体育社团中并没有配置专业的指导教师。而多数的社团指导教师来自学院团委,也会通过专业的体育教师担任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指导教师[2]。调查发现,约有12.8%的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团员认为指导教师专业能力强、认真负责;而约有41.5%的社团成员则认为指导教师可以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还有46.2%的社团成员认为指导老师缺乏工作积极性。多数的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指导教师不仅要完成学院安排的体育教学工作,和相应的科研任务,亦需进行职称评定分析,教师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之下,无法面面俱到。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多数均为义务性的指导,并没有将其纳入到教学工作量之中,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管理质量、发展状况与教师的工作考核也没有关系,这样就直接的导致了指导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状况[3]。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主管部门应主要就是加强对社团的监督管理,强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管理。每学期对高职院校体育社团进行系统考核,包括主管部门对社团工作的考核,社团成员对社团学期工作的考核分析,以及社团之间的互评。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体育社团管理制度进行分析,了解其存在的问题,综合实际状况探究科学的解决办法与处理模式,进而推动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规范化发展。
同时,社团的负责人要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结合实际状况提出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方式与手段,进而推动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持续发展。
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开展各种知识讲座,满足学生的知识理论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见识。同时,鼓励其与其他院校的社团组织开展各种团体活动,强化外界的沟通与学习,增强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成员的社会实践,提升其知识水平与综合能力。通过比赛和表演等不同的方式增强社会影响力,提升学生参与社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各个体育社团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院的支持以及学生会费的缴纳,在实践中必须要结合实际状况拓展模式与手段。例如,可以综合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实际状况,通过开展大型的体育活动,为一些专业的活动提供服务进而获得劳动报酬;通过体育比赛、裁判等方式拓展资金渠道;通过各种体育表演活动、公司赞助、微电影拍摄、微视频录制;通过各种直播平台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形象,进而增强社团的创收能力,为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学校要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重视,明确高职院校体育社团不仅仅是一种对体育课堂的补充,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指导教师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持续发展。学校应结合指导教师的实际状况,将体育社团工作与教师的工作考核等业务评比科学融合,进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凸显教师的专业特征,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推动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有关规章制度建设,完善社团管理办法和社团开展活动的管理办法,促使社团有序开展各项活动。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是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构成内容,也是对常规性体育教学活动的完善与补充。强化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完善,制定科学的指导规范与手段,提升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力,对于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完善现有的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进而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在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参与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身体锻炼意识,这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育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