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杨光辉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 福建福安 355000)
作为一种竞技武术项目,南拳由于在竞技比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殊性,使之和传统的南拳武术套路有所差异。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中国武术研究院即已经发布了全国武术竞赛规程,在规程里面提出:参赛各队需要有参与南拳项目的至少一名运动员。[1]随着南拳运动的发展,训练及比赛参与者日益增加,技术技巧也有了普遍的进步。如何更进一步提升南拳运动员的竞赛套路适应度,是广大教练员及运动参与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笔者查阅大量与南拳有关的资料、期刊、图书进行,并对南拳运动技术科学归纳与总结。接着笔者先后和数十位武术专家、运动员、教练员相接触,深入了解南拳运动竞赛套路的实际情况。最后,综合归纳各类文献资料及访问观点加以整理分析,形成独立的观点。
南拳具有下述几项基本特点:①手法变化多样,一势多手或者一步几变手经常出现的;②动作较为紧凑、刚健;③步法具有稳固性;④可快可慢;⑤以气沉丹田后吐气发声为辅助。[2]另外,无论是传统的武术训练还是对于竞赛的要求,都需要参与者在实施应用套路时,做到先蓄后发、收放自如、蓄劲似张弓、发劲似发箭,同时需要下盘稳定、五趾抓地,做到所谓稳如铁塔坐如山。
调查参加近些年全国级的南拳选手,可以发现,其中有一部分运动员都有较长时间武术训练根底,先学武术再转学南拳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其中超过50%的运动员擅于长拳。对于那些直接接触南拳的运动员来讲,则普遍存在基础不够扎实的问题。为了更为清晰地了解南拳竞赛套路基本情况,笔者对50名运动员对于竞赛套路应用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调查,详见表1。
表1 南拳竞赛套路薄弱项与擅长项情况
由表1可知,绝大多数运动员认为自己的薄弱项体现在步型、手型手法、劲力及耐力几个方面,且对教练员及运动专家的调查所得结论与此问卷结果一致,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运动员发劲技法不够理想,普遍存在行动僵劲、劲劲、腰劲和腿劲乏力等问题,这和南拳发劲特点是根本不符的。特别是有个别运动员在应用套路时的发劲顾细节不顾根本,也就是所谓的拉劲过大,而催劲不足甚至没有。
其次,一些参与南拳运动者步型和手法未能符合南拳运动套路要求,这部分运动员因为急功近利,没能注意到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或者是有个别运动员存在着长拳等其他武术运动形式影子带入到南拳项目中来的问题。
第三,一些南拳运动员的攻击和防守意识出现偏差,因为攻防意识的薄弱,因此导致劲力的中断,无法真正在套路应用时履行以意行神的要求,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包括手、眼、身、法的不够协调、运动要领不够完整等问题也就自然呈现出来。
2.3.1关注步型和步法 步型和步法事关南拳套路应用的稳定程度,因此,在进行南拳运动项目入门训练时,应当尤其关注。在训练指导时,需要依据竞赛套路基本特点,做出重点调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南拳竞赛套路在步型方面包括了弓步、马步、虚步等多个类别,其中上步和退步的应用频次最高、应用范围最广。[3]因此,首先要做好桩功练习,也就是俗称的扎马,该练习对于肌肉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可以让运动员本体感觉印象加深,实现及早的动力定型。当桩功练习初见成效之后,则要做出更进一步的活动性练习,以提升南拳步型及步法的实际操作质量,保证下盘功夫的稳定、准确、到位。通过训练实践可以认为,下述几种方式的交替进行,更有助于步型和步法能力的发挥,一是虚步接进步,二是马步变弓步,三是弓步接上步,四是骑龙步变单蝶步等。[4]总的来说,南拳里面所涉及到的步型和步法练习,需要注意到这一运动项目的武术传统思维,以动静结合为原则,练习过程中气沉丹田、重心降低,真正做到稳扎、稳打。
2.3.2 关注发劲和技法 南拳在竞赛套路方面,其发劲较其他项目更能体现出长短并用的特色,应深入研究如何进行指导训练。通过观看近些年的比赛录像,可以发现竞赛套路里面步型包括十余种,这十余种步型的结合方法有数十种之多,对这些结合方法进行研究,使之保证劲力的有效提升,是竞赛套路理想发挥的关键。比如,将弓步和上肢手法相结合时,先半马步蓄力,接下来完成一系列蹬地、扣膝等动作,劲力从下到上发现,起于根而用于梢,整个过程应当是连贯有序的。[5]一般可以采用的练习内容包括下述几项,一是原地立步冲拳、原地马步冲拳等;二是原地弓步冲拳;三是弓步冲拳和马步冲拳在前进中的变幻;四是各种步法下的叠掌等。
2.3.3 强化手法 在研究竞赛套路时发现,南拳的手法多达20余种,但并非每一种手法都常应用,比如有10种手法出现频率极低,是无需做专门常规训练的。在训练过程中,应以重点手法为主,而对于那些出现频率较低的手法节省时间练习。练习主要方法包括下述几种,其一是单一练习,即基础性的手法练习与巩固,重要任务为处理好手型、手法的准确度,使之符合套路动作路线及着力点。其二是手法组合,即使竞赛套路里面的一些较常应用手法综合起来应用,这对于提升套路效果是有突出意义的。其三是分段练习,将套路里面所出现的不同结构手法加以归纳,侧重要点、兼顾一般,对于个别较具难度的手法则要以专门练习的形式来应对。
2.3.4 强调气势 气势应当贯穿于南拳竞赛套路训练的始终,这里所说的气势,如果用传统武术词汇来说,即为“精气神”。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需要借助科学的诱导手段,帮助运动员理解“气势”的深层次含义。在南拳竞赛套路训练及比赛中,气势可以分成攻防、动作、表演等几个方面,总的说来,都需要动静有法、静中有势,动中有度,洒脱自如。[6]从训练与竞赛实践中可发现,对气势造成影响的因素包含两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意识及外部形体,其中内在意识又可以具体划分成表演、攻防,外部形体又可以划分为动作、造型、手眼协调等。表演意识侧重于强调运动参与者的即时心理活动,对于演练者而言,需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取得理想的竞赛效果,有运动自豪感。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素质,才能产生无所畏惧的竞赛心态。而对于攻防意识来讲,其重点在于按照南拳动作攻防定义所形成的一系列心理括动,运动员在训练时需要将自身置于严格的竞相搏斗状态之下,使得劲力持续,静势时能够含蓄而集中,动势时又能让四肢、躯干等协调统一,以便真正符合拳谚里面所说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首先要保证动作造型的合理,注意到南拳基本要求为稳住重心、松沉关节、肌肉适当收缩,同时让手眼配合能够同气势要求相统一。关于眼神和南拳气势之间的关系,教练员需要使运动员处在静势时能够做到眉宇略紧,闭嘴合齿,呈现出严肃而略带怒意的神态,注视范围较平常视物要窄。而当运动员处在动势状态时,则需要做到舒眉睁眼、神态自若,增加视物范围。在传统南拳谱书里面,提到有五合的说法,也就是手同眼相合,眼同心相合,肩同腰相合,身同步相合,上同下相合等。描述中将眼手相合、眼心相合置于前面,足以说明眼神的作用,即其在气势方面所发挥出巨大的自我调整功能。[6]总的说来,“气势”包括多个方面的问题,既需要教练员的悉心指导,也需要运动员的自我领悟,二者兼备,才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如今参与到南拳竞赛运动项目中的人员,包括从长拳等运动转变过来的,也有部分直接接触南拳的运动员,前者基础较好,后者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而南拳运动员则普遍存在着劲力不足,套路应用的气势不够强烈等问题。与此同时,在步型及手法等方面也有可商榷可提升的余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未能真正理解南拳套路的发劲技法,或者是急于求成,忽略了南拳对于步型及手法基础的要求。广大运动员及教练员抓好南拳里面关于步型及步法、发劲等方面的薄弱环节,让其独特的手法得到严格训练与控制,且保证气势的持续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