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摘 要:物流业是打通供应链、协调产业链、创造价值链的重要保障,对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哈尔滨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可以从完善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培育物流业龙头企业、加强物流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加快物流领域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来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营效率,进而提升哈尔滨市区域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物流业;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3)05-0091-03
物流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哈尔滨市作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老工业基地,正积极打造“七大都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物流业是打通供应链、协调产业链、创造价值链的重要保障,对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加快哈尔滨市物流业发展,能加快物流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业等产业的深入融合,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能力,对优化产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进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哈尔滨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一)现代物流业产业质量不断提高
2021年,哈尔滨市现代物流业收入超过900亿元,实现5.9%的增长。随着龙运物流园、华南城物流园、传化公路港等一批物流节点设施建成运营,哈尔滨市形成了“七园、多点”物流节点设施布局,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提升,并不断加快对国家物流枢纽的布局,在《哈尔滨市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的指引下,成立了物流枢纽联盟,其中平房区的物流联盟是联合哈飞、东安、东安动力等企业物流组建的。空港枢纽机场各功能区与临空经济区建设项目如飞机拆解基地、跨境电商物流中心、中邮邮件中心等衔接步伐加快,逐步向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看齐。同时,加快推进城乡高效配送試点工作。加快建设物流中心等多个亿元以上物流项目,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投入使用,确定骨干企业作为共享共用的配送中心,开展1 000个城乡配送示范网点标准化建设,改造建设绿色仓库近4万平方米,逐步形成了城市分拨中心、配送中心和县域配送节点的集聚功能。
(二)物流产业园发展初具规模
哈尔滨市正在实施“现代物流联动融合示范工程”,加快对物流业的产业布局,以“一带两区、七园多点”为发展格局,物流产业园发展初具规模。哈尔滨市着力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带,哈东物流产业带整体呈现“一个产业核心区、两个产业关联区”的总体空间结构,横跨道外区、香坊区、阿城区、宾县,总面积约115平方公里,产业核心区62.66平方公里,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国际集装箱中心站、传化智能公路港和华南城等大项目均位于产业带内,已经完成了路网基本框架,新建改造道路总长度超过50公里。电商物流园区模式正成为物流园区的重要发展模式,京东亚洲一号项目是此模式的成功案例。京东亚洲一号哈尔滨物流园是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的电商云中心和物流园区,以自动化运营为中心,项目包含4个物流仓库及一个分拣车间,总建筑面积约为19万平方米。建设中引入的自动存取系统、高速自动分拣系统、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使运营质量与效率大幅提高,京东哈尔滨项目自动化程度领跑亚洲B2C行业。而冷链物流在双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既可以支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也提高了医药产品全过程品质管控能力。哈尔滨朝阳(冷链)物流园区利用辐射全省各地市物流中转节点的优势,投资近3亿元,占地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打造集高标仓储、冷链仓储功能和配套分拣、装卸搬运、运输配送、停车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冷链产业园。
(三)黑龙江自贸区带来了发展新契机
哈尔滨市是欧亚大陆桥的枢纽,处于重要地理位置,2019年8月26日国务院印发黑龙江省等六省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实施范围79.86平方公里,建设成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全面合作的承载高地和联通国内、辐射欧亚的国家物流枢纽,加快了哈尔滨市物流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步伐。哈尔滨市物流业的发展对东北亚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经贸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发展跨境物流前景广阔。作为东北亚商贸流通大通道和对俄合作基地,哈尔滨国际物流实现了新突破,新开通北美货运航线,自2013年开通对俄电商物流航空货运通道后,对俄货运航线增至12条,对俄电商包机及客货混载航班货运量占全国对俄电商小包30%以上,跨境电商对俄过货量和销售额居全国首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航空、铁路和公路“三位一体”立体化跨境物流运输体系。面对新发展格局,哈尔滨市积极布局跨境海外仓,其中重点推进的是俄速通-莫斯科海外仓项目,它是我国首个落地俄罗斯正规、大型、合法的公共服务海外仓,加快了物流的时效性,从20—30天缩短至2—7天。目前已经有超过500个货运班次从哈尔滨发运至圣彼得堡,陆运邮车近200班,总重量高达1200万吨。同时,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也带动了哈尔滨市快递业的发展。2021年,哈尔滨市快递业务量完成4.1亿件,同比增长29.3%,实现快递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14.8%。
二、哈尔滨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流业发展规划不完善
哈尔滨市针对物流业发展先后制定了《哈尔滨市推进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但对于哈尔滨市物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还不完善,一方面体现在物流业整体规划的系统性不强,对于哈东物流经济带、哈南产业集群物流集中区和哈尔滨航空物流发展区及“七园”(龙运物流园区、哈南新城工业物流园区、华南城商贸物流园区、双城农产品(综合)物流园区、新香坊铁路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传化智能公路港)规划更多是条块性的,在整体性、协调性和精确性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对于哈尔滨新区物流业定位打造以哈尔滨为核心对俄及东北亚乃至欧亚国际物流中心后,更加精准的规划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二)物流业规模较小,骨干龙头企业少
哈尔滨市拥有较多的物流企业,但整体以“大而全”或“小而全”为发展目标,在有限的资金和生产要素的约束下,企业规模难以扩大,呈现出“小、散、弱”的状态,大部分企业开展的业务以低端服务为主,如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经营方式还比较粗放。此外,哈尔滨市大型和具有实力的物流龙头骨干企业较少,在2021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中,哈尔滨市没有一家物流企业上榜,50强物流企业营业收入门槛已经提高到40.6亿元,比2020年增加3.5亿元,哈尔滨市物流龙头企业与国内的物流龙头企业差距在逐渐拉大。现有的物流龙头企业以道路运输传统型为主,缺乏综合服务型和信息平台型的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龙头企业。
(三)物流园区集聚效果不明显
目前,哈尔滨市物流园区初具规模,更多是地理位置的集聚,处于初级阶段,集聚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在传统模式下运输、仓储、装卸等环节的拆分或简单组合,体现的多是第二方物流,不能满足第三方物流要求,第三方物流活动的集成化、网络化和系统化特征尚未显现。物流园区的管理体制又存在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分割的管理方式使得哈尔滨市的物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不仅出现了内贸、外贸自成体系的状况,彼此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还导致了园区之间重复建设,使得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物流园区内集聚效应发挥不明显,由于园区内规模较大和骨干型物流企业数量较少,缺乏完整的物流配套服务,产业集聚的品牌效应难以发挥,使得哈尔滨市物流企业在域内外知名度较小,错过了很多发展机会。
(四)数智化和标准化水平低
目前,哈尔滨市物流业在包装、运输、装卸等多个环节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行业规范,物流装备、设施和行为呈现非标准化,难以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体系,都是各自制定企业内部标准,行业标准尚未建立,行业协同性较弱。物流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尚未形成,缺乏与市场化相匹配的制度。物流业还存在数智化水平较低的问题,整体处于半自动化初期,人力完成物流作业的还占相当大的比例。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尚未形成省级统一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呈现出各自独立建立,系统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线路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五)物流业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专业人才缺乏是影响哈尔滨市物流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哈尔滨市物流业需要增强其产业关联效应,人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哈尔滨市物流业从业人员大部分是从运输业和仓储业转过来的,缺乏现代物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而既懂管理又善于业务的人才更是稀少,同时当前的物流业发展呈现信息化与智能化相结合,冷链物流、跨境物流、航空物流等新發展趋势,都需要人才的支撑,这种具有综合业务能力的人才更是缺乏。在物流人员培养上,哈尔滨市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与物流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但理论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物流知识过于理论化,实际应用性不强,而物流职业教育发展还处于起步期,且培养的物流人才留在哈尔滨市本地的比例下降,阻碍了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哈尔滨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物流业发展规划
哈尔滨市物流业的发展是打造“七大都市”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哈尔滨新区及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的建立,哈尔滨市应根据目前的物流设施以及适应“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制定物流业发展规划,确立衔接国内、国际的物流枢纽,突出哈尔滨新区及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物流业的引领作用,按照未来区域产业发展制定规划,要适应区域间、行业间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制定物流业规划。从规划的角度,既要争取对全省域内、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发挥辐射作用,形成物流业的宏观调控机制,实现哈尔滨市物流业的优化重组,有序推进物流业快速发展,又要补齐农村物流建设的短板,推进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
(二)加快培育物流业龙头企业
哈尔滨市物流业龙头企业可以带动、牵动全市物流企业联动发展,要鼓励大型物流企业采取兼并重组的方式,成立功能齐全和综合服务能力强的物流大企业集团,在物资配送、仓储、运输等基础性业务基础上,通过物流龙头企业的带动优化物流流程,鼓励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向物流全链条服务商转型。物流业开发运营采取市场化运营机制,在物流业管理中体现大社会模式,龙头企业的部分业务可以委托给外包公司来做,体现物流业工作流程的专业化,通过物流龙头企业与相关物流配套企业的分工合作,打造物流业品牌。哈尔滨市要培育具有承接大枢纽、大平台运营能力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龙头企业,依托哈尔滨新区及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的产业发展政策,重点完善物流业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哈尔滨市的大物流、大平台、大服务、大枢纽,以此推动物流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规范物流业市场准入标准
哈尔滨市要以产业信息化发展为重点,制定物流业市场准入标准,尽快研究制定哈尔滨市物流业市场准入的相关优惠政策,改变部分物流企业垄断经营的现状。要按照物流业的市场主体和物流业的服务标准来制定物流业市场准入条件,相关管理部门要制定公开透明的物流业准入标准与市场相统一的物流业准入制度,可以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物流业。还要加快研究制定物流业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要建立物流业服务标准的相互认证制度,要通过智能化服务体系来显示物流业市场准入标准的透明性,同时不断完善行业标准,为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协同化与一体化提供标准规范。
(四)加强物流业高端人才的培养
物流业的高端人才是物流业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的关键。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业的发展既要与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又要在物流网络枢纽、数字化供应链、细分物流发展方面有更高要求,这就需要物流业高端人才知识面涉及广泛,加快培养供应链运营与信息技术为一体的服务型高端人才,引进高端物流人才是哈尔滨市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从物流业发展的角度,建议有条件的在哈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课程,系统地培养物流业高端人才后备力量。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物流业高端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在物流业营商环境优化过程中,形成重视物流业高端人才的社会环境,建立哈尔滨市物流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的激励机制,调动物流业高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通过培养物流业高端人才,为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加快物流领域数字化转型
哈尔滨市物流业要抓住黑龙江省振兴机遇,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加快物流领域数字化转型,建设智能化物流园区,物流业发展要拥抱数字化、融入数字化,加快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模式,建设智能化物流园区,通过人工智能在物流园区的广泛应用,使智能化物流园区的硬科技先行,以物流业大企业集团作为支撑的物流业集聚园区快速发展,建设集商贸物流、跨境贸易物流、物流创业孵化基地、物流电子商务产业、物流产业研发基地、物流融资租赁公司等于一体的物流产业,实现智能化物流园区对物流仓储、物流金融、物流服务、物流展示等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物流业务流程、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重新构架,推动物流业务向数字化转型,实现物流信息的自动感知和数据采集,促进物流服务数据嵌入供应链体系,引导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拓展。
参考文献:
[1]廖毅,汤咏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现代物流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理论探讨,2021(1):88-93.
[2]东方.新发展格局下智慧物流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21(10):77-84.
(责任编辑:许广东)
收稿日期:2023-07-12
作者简介:孙殿丽,助理研究员,从事产业经济、城市经济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