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路径

时间:2024-07-28

马琴琴

摘 要:做好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党性教育,关系到大学生党员群体能否真正成为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引领者和示范者,其理想信念、理论素养、道德情操、精神风貌、行为表现能否真正走在大学生的前列。红色文化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群体党性教育的重要载体、精神内涵、文化共识,体现为红色影片、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红色平台、红色社团、红色教师的有机衔接。通过放大红色文化教育优势,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认同感,能够更好地涵养大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自觉投身到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理想信念。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路径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奋起的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史,为我们留下一座不断积淀形成的红色文化富矿。红色革命历史斗争实践所形成的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丰厚的红色文化,见证了无数革命先辈奋斗历程,也不断召唤着新时代优秀儿女继续前进。2019年9月16日,***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就指出:“吃水不忘挖井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今天我们大学生党员群体的责任就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弘扬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奮斗目标。但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的今天,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将红色文化纳入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党性教育已经刻不容缓。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协同发力,不断开拓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途径,引导大学生党员真正在党性观念、理想信念、理论素养、道德情操、精神风貌、行为表现等方面走在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前列。

一、红色文化与党性教育的关系

(一)红色文化浓缩了党的发展精神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新时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更要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这极大地启发了我们,红色文化应该成为一面青年大学生不负青春使命、展现青春激情、拥抱民族前途的伟大旗帜,成为大学生党员完成历史使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精神食粮。***总书记在2013年6月25日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也曾说过:“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2]要想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首先就必须了解党的发展历程,从中汲取党的发展精神。

红色文化不仅是党在特定时期历史事件中包含的伟大精神,而且承载和浓缩了党的光辉革命历史、奋进建设历史、壮阔开放历史,是了解党史、学习党史、发扬党史的鲜活素材。红色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孕育于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阶段;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升华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的建设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体现为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红色文化本身包括重大历史战役的革命圣地、名人故居纪念馆、红色旅游胜地、红色歌曲等构成的物质文化和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以红船精神、延安精神、北大荒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战疫精神等为代表的精神文化。这两种形态的红色文化共同书写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并不断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史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

党的历史是一部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伟大斗争史,蕴含着共产党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历程的发展精神。大学生党员通过学习红色文化,深刻理解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有助于大学生党员深刻体会党的发展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真正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党性修养和政治认同感。

(二)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党风教育内容

党风教育体现着一个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一个政党及其党员的党性在行动中的表现。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前,当时共产党在处理中国革命问题时还不够成熟,有时会犯“左”倾或右倾错误,因为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和为了提高党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以达到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而发动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党为了更好地适应执政后所面临的社会地位、中心任务、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着眼于广大党员自身存在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问题,我们党又在五四青年节前夕(1950年5月1日)向全党发出了《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通过“三反”运动,极大地改善了我党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提高了拒腐防变的能力。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起来,新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进入新时代,***总书记依照“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逻辑理路,不仅明确地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新命题,构建了以“5+2模式”为核心内容的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而且反复强调“作风建设绝不是小事”“作风问题核心是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等,形成了完整的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推进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3]75-80。从过去到现在,没有持之以恒的党风教育就没有我们党的不断发展,就没有我们事业的欣欣向荣、枝繁叶茂。党风教育是加强我们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部党风教育史就是一部红色文化形成史、教育史。以红色故事为切入点的红色文化所带来的党风教育效果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塑造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价值观,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的生动而深刻的党风教育课。在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前湾村流传着陈毅元帅“一个甜西瓜、一碗大米粥、一块门铺板”的红色故事,这已经成为沂蒙精神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深情地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些红色故事背后有个共同点,都体现了共产党员廉洁自律、亲民为民的党性作风,也是党风教育长期涵养的结果。

(三)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党的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怕斗争的伟大斗争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的革命精神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精神动力,更是今天我们应该继承的精神财富。

革命精神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建党初期,形成了斗志昂扬的红船精神,它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土地革命时期,在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及随后的长征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它是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宝贵财富;在中央苏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形成了以建政为核心的苏区精神;在红军进行长征时期逐渐形成了以英雄主义为代表的长征精神;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艰难的抗战之中,逐渐形成了抗日战争精神以及延安精神;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又衍生出了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全新的精神文化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进行新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又形成了雷锋精神、女排精神、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精神、抗击疫情的精神等等[4]1062-1067。

这些革命精神是红色文化的内核,勾勒了中国共产党人帶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结束封建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取得革命最终胜利,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景象的精神脉络。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传到今天,传到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党员身上,我们要展现出新时代青年党员的新风采,把革命精神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青年大学生群体只有在传承当中不断汲取红色文化蕴涵的革命精神,才能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为什么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

(一)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之日起,无数革命烈士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舍生取义,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据统计,为了革命的成功,牺牲的革命战士就有两千多万人,其中很多是青年党员。是什么让他们愿意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放下自己的家庭投身革命中去呢?其精神内核是他们对国家一种深深的爱以及不怕牺牲,特别是敢于顽强拼搏的实现青春之中国的革命精神。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们国家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从这时起就有许多爱国人士投入革命中,一大批有理想、不怕牺牲的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大学生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国家富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现如今,大学生党员应该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中具备良好思想品德和专业技能的学生骨干队伍,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反思当下,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不知道珍惜,持一种抱怨消极的生活态度,觉得时代、环境变了,艰苦奋斗“过时了”,出现了入党动机不纯、理论基础薄弱、思想严重滑坡的现象。因此,应该大力提倡将红色文化纳入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给他们补上党史课,让他们懂得没有革命先辈筚路蓝缕、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现在享受的幸福生活。每一位大学生党员甚至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铭记革命历史,尊重、缅怀革命先烈,以革命先烈为标杆,坚持如磐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去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二)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文化对于处于价值观形成初期的大学生党员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文化在我们的校园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大学生党员,这对于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导向性作用;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来说,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凝聚国家力量和社会共识的重要精神纽带。

不管是对于个体价值观的塑造,还是对于我们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强,学习红色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都是不可或缺的。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大学生党员一项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担当。当下很多高校,对于学习红色文化的课程安排并不合理,内容陈旧,造成很多学生把红色文化理解为遥远的过去,这不利于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红色基因的继承和发展。应将红色文化有效纳入思政理论课程教学体系中,从对大学生党员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点滴做起。学习红色文化,让每一个大学生党员都肩负起继承和发展的伟大历史责任,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用红色基因补钙壮骨,用红色基因弘扬社会正能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

(三)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员的精神之“钙”,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矢志拼搏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发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功能,从小事、细节抓起,落在实处,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坚定其理想信念。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新时代大学生能否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否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决定着他们能否在不久的将来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复杂多变的倾向,青年大学生的个性意识比较强,理论知识相对薄弱,生活中又缺乏实践的磨炼,加之各种国外思潮的涌入和冲击,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容易呈现多元化特点。这时就需要用带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红色文化软实力,来增强大学生党员群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抵御西方不良思潮的腐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如何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坚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呢?把红色文化作为党性教育的鲜活素材,在大学生党员中讲好红色故事,让他们在聆听红色故事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逐渐将红色文化包含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个体自觉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党性修养,成为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强大的红色精神支柱。在抓住大学生党员普遍关注且一时难以解开的思想“疙瘩”基础上,切实帮助他们排除思想之忧,铸牢信仰之基,牢记作为一个普通党员的使命和责任担当,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如何将红色文化纳入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

(一)观看红色影片,激发大学生党员的红色认同

影片相对于文字叙述而言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等特点,能更加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为了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我党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其中就涌现了许多彰显红色革命主题的宣传影片,其中就包括话剧和歌剧题材的《人间烟火》《道路》等等。有的影片带我们去重温革命烽火岁月,有的则是奏响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扶持红色主题电影的背景下,以本土红色革命故事为题材的地方戏创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更好地阐释和传播了红色文化主题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让大学生党员在重温红色文化孕育和发展历史的同时,激起了心灵深处最柔软而又最坚定的信仰力量。通过这些红色影片,让大学生党员真正领略了光辉历史、激情岁月、开放年代。

(二)推进红色文化的“三进工作”,完善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知识结构

大学生党员群体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其党性教育尤为重要。但是,现在课堂中关于党性教育的课本材料理论性太强,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激发青年党员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高校另辟新路,将红色文化纳入党课教育,为党课注入新的内容。

其一,推进红色文化进党课。以历史情景作课堂,红色资源当教材,将红色文化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课程,培育红色精品课程。其二,将红色文化纳入教材的编写。利用好现有的历史材料,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工具,将红色教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提炼升华,邀请专家、学者对其指导,形成具有特色的红色权威教材读物。其三,实现红色文化进头脑。组织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充分调动作为红色文化宣讲主阵地的革命博物馆的积极性,共同编写更适合大学生党员阅读习惯和接受特点的宣传教育手册,充实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教材体系。

另外,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材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进头脑,可以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英雄人物的红色故事通过微党课的形式进行宣讲,通过道德模范的影响力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党员在生动有趣的红色故事中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最终进头脑,在循序渐进中增强党员的理论知识结构,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党性修养,提升自我。

(三)发展红色旅游,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和改革时期的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交流学习的主题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共中央决定将红色旅游内容进行拓展,将一些充分展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有选择地纳入红色旅游范围,这些都大大丰富了红色文化旅游的内容和形式。

现如今,红色旅游基地成为很多人提升自我、陶冶情操、升华灵魂的首选之地,其中有许多青年大学生党员。在重大历史事件的主题纪念日时,组织青年大学生党员重走长征路,去一些红色革命文化圣地参观,亲自去看看老一辈革命家们的生活条件以及他们留下的印记。

旅游基地展览馆内全息技术的应用将视频、影像与静态展品或场景联系起来,形成形象逼真的主题景观,还原了重要的历史时刻场景,如红军长征期间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狼牙山五壮士壮烈牺牲的场景、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场景、横渡黄河的场景等等。这些主题景观形象生动,逼真至极,浓缩了新中国成长历史,展现了伟大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过程充满了故事性、体验性和互动性,使青年大学生党员真正从参观者变成参与者。当精神的言说成为跨越时空的实践时,人们无疑更能加深印象,感受更为鲜活的红色历史,明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提升党性修养,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四)打造红色平台,拓宽青年大学生党员的课外学习渠道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网络、自媒体和各类终端无疑应当成为红色文化学习的重要手段,广大青年党员可以在娱乐休闲时间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大众传媒去学习相关党性教育知识。例如,许多青年大学生党员利用手机、电脑等终端通过学习强国、超星学习通、快闪、微教育等应用软件和APP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全天候的学习。这些学习软件平台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耐人回味的红色歌曲、红色文化、红色記忆、红色动画。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大量的红色文化微信公众号也不断涌入公众视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题材新颖的文章、独具特色的图片和红色专题的微视频等。这些都为青年大学生党员在红色海洋中游览提供了便利,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让广大学生党员“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收获、在快乐中体悟”,在虚拟而便利的网络平台中就可以体悟丰富的党性教育知识,提高自我的党性修养。

(五)发展红色社团,内化青年大学生党员的红色精神

社团组织是丰富青年大学生娱乐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红色的理论性社团中,青年大学生党员主动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跟随党的学习步伐,积极顺应时代的学习潮流[5]44-48。应该说,红色学生社团普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红色特征,是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

通过参加红色社团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把青年大学生聚集起来,去接受红色文化、内化红色精神、提高党性修养。今天,红色社团的种类非常丰富,青年大学生党员根据自己的爱好,既可以参加偏理论性的红色读书角活动,还可以参加提升个人才艺红色社团组织的红色歌曲、红色舞蹈、红色动画、红色情景剧等实践活动,真正实现红色文化与社会实践能力的相互结合、红色文化与艺术修养的相互提升。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广大青年党员也可以认识、带动和影响更多红色文化的爱好者,在大学校园中营造积极学习和践行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激发大家了解、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让党性教育真正地“活”起来,告别枯燥深奥的书本教材。

(六)建设红色教师队伍,积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其专业素质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青年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成效如何,与指导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水平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应该把红色文化建设和党性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发挥红色教师队伍的引领作用。

首先,积极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通过选聘党校专家、邀请参加过革命的老战士等途径,组建一支又红又专的高素质党性教育的教师队伍,进行集中培训,尤其是加大对红色故事、党史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其次,积极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学生讲述、讲好、讲清生动有趣的红色文化背后的红色理念、红色精神、红色价值。在专业化并充满红色情怀的专题讲座中,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党性教育观念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得广大青年党员将这种坚定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参考文献:

[1]***.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2]***.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 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J].传承,2013(8):4.

[3]王光森.论深入理解***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三个维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0(4):75-80

[4]孙昊,潘丽,李灵灵.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性教育的路径探索[C].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1062-1067

[5]张柯,任建国,宋阳,綦■.高校“红色社团”的现状及体系的构建——基于陕西省25所高校29个“红色社团”的调查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6):44-4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