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化想象与民族精神重构

时间:2024-07-28

王丽丽 朱旭辉 梁丽丹 孙玉秀

摘 要:“寻根”是一种民族意识的觉醒,从审美中找寻历史的因子,是一种文化想象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自我投射和显影。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一个由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的过程,也是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撞击中,探寻民族理想、形成民族意识,并最终确立民族身份认同的过程。以传统文明为参照反思现代文明的得失,在全球化到来之际寻找民族传统之根,弘扬民族文化,重构民族精神。当知识分子把“寻根”作为社会变革时期内心激荡的精神家园时,文学的“寻根”也被赋予了长久“在路上”的特质。寻根文学既接续传统,又面向未来,它已内化为一个文明大国的话语表述和价值体系,彰显着中华文明与中国智慧。

关键词:寻根;家园;浮世绘;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7-0090-02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中国新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文明的创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持续、健康成长。”可见,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中是立不住的。

中国文学通过语言的艺术,折射出中华民族及其古老灵魂,在新旧嬗变的大时代获得新生并崛起的历程。近现代以来,知识分子把个人生活体验与民族文化前途紧密相连,把漂泊的精神归属寄托在理想家园的诗意中,同时在乡土叙事中探寻民族文化的生成,完成一次次精神寻根之旅。1930年代的京派文人,他们把塑造国民性格的使命交付给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建,以道德感化和美学力量来实现民族自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寻根文学”,以传统文明为参照反思现代文明的得失,在全球化到来之际寻找民族传统之根,弘扬民族文化,重构民族精神。当知识分子把“寻根”作为社会变革时期内心激荡的精神家园时,文学的“寻根”也被赋予了长久“在路上”的特质。

一、诗意栖居与家园之思

“家园”对每个中国人来讲,它寄寓着熟识、亲近、眷恋等情感性因素,诱发着人的乡情、亲情和归属感。在海德格尔的诗学里,“家园”被赋予了形而上的意味。他在阐释荷尔德林的名诗《返乡——致亲人》中引用“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的名句,提出了“充满劳绩”与“诗意地栖居”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尖锐的科技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对立跃然纸上。20世纪中国社会进程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异质形态的物质和文化的深入、渗透逐渐瓦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正如海派小说所呈现出的一幅幅现代都市人焦灼不安、精神漂泊和自我失落的“都市风景线”。资本主义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摧毁了维系人们精神支柱的伦理和宗教信仰,使人类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这不仅突出体现了文化准则和社会结构准则的脱离,而且造成了文化的分裂,使人们产生一种焦虑的自我意识,突出表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金钱力量的驱使已使人性中美好天性消失殆尽,人生的变化莫测和不可把握仿佛把人抛向茫茫的荒原,犹如一个孤独的过客。

与海派小说描写的现代人的人性异化相比,京派小说着重挖掘的是淳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始终追寻着一种优美、健康和自然和谐统一的人性理想。它贡献给世人的是一个温情、纯洁、真挚、和谐的生命图景。京派小说以其特有的抒情笔调绘尽了乡村的世态人情和风云画卷,融入自己的赤子情怀和对民族命运的真情叩问。它将对都市人生的批判和对民族信仰的信心有机地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代人信仰危机之后遗留的精神空白,引导整个人类重新向某种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回归。

二、“浮世绘”与民族理想“德性”

“浮世绘”作为一种“风俗画”,其重要特色在于,它通过对市井人物与社会底层生活的书写,达到对日常现实场景的展现和对民族精神的揭示。京派作家在对浮世众生的描绘中更加注重对于理想民族品行的寻找。“德性”是京派作品中频繁出现的词汇,表明了京派作家从净化道德的角度切入国民性改造的一个重要思路。他们所表现的这些“德性”不是抽象的道德说教,也不是拔高了的理想,而是一种浸透在人的生命中的基本品质。他们把道德看作人與人之间谋求和平与减少纠纷的一种具有约束力的东西,作为一种生命的自觉与和谐。这与儒家经典名著《中庸》中所讲的“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可谓异曲同工。也与梁漱溟将“道德”解释为“生命的和谐”与“人生的艺术”达成了一致。很显然,京派作家对于中国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是从人生和人情方面来理解的。有着“乡下人”情结的沈从文,热烈地歌咏“勇敢”与“野性”,这是对儒家道德“勇”的认同,体现了向传统回归的守成主义特征。“爱”与“美”作为人类自然的本能欲望,成为京派作家执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德性。关于“神性”的书写,是京派作家对自然、生命和文学的一种敬畏态度,是他们的宗教思想和情绪的具体流露。他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体认和诗意阐释,不仅受到五四之后的文化回归和守成主义思潮的影响,更表现出他们对民族形象进行多角度阐释和寻找民族自信的尝试。

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是文化民族主义意识觉醒的表征,它是在对西方现代派强势进入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某种疑虑的状态下发生的。其中存在着一种在全球化与本土性之间“刺激——反应”模式。它旨在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重构,重新确立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并形成新文化民族主义的表述形态。《爸爸爸》在寓言体的叙述中隐含了“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其文本由落后与先进、愚昧与文明两种不兼容的话语系统的错位及组合而成,是一种关于中国文化价值判断的文学叙事。到了90年代,韩少功继续沿着《文学的“根”》踟蹰前行,始终没有放弃对于民族精神的剖析,对文化秩序的透视与批判。《马桥词典》借用“词典”的形式,把马桥的人事物理、风俗民情、村寨环境做了新的安排和配置,绘制了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长卷画,展现了马桥人富有历史感的生存形态。马桥人祖祖辈辈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伦理世界”,延续着源远流长的生存观念和价值尺度。在这里始终隐藏着一种视角:在全球一体化加速的时代,文明的标尺到底是什么?只有保持民族的根性,倡导文化多元化,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异彩。王安忆在《长恨歌》中用绵密的笔触诉说了一个女人和一个城市的历史,透过她笔下上海的前世和今生,发掘出这座城市的繁华之根,它不是开埠神话,不是十里洋场,它有一个“中国芯”,虽历经百年沧桑,却仍生生不息地坚强韧性。这便是上海的“魂”,是新上海的市民精神,是大上海的“根”。

三、传统文化与民族自信

中国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是中國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自古以来,无论是自强不息、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动力源泉。此外,“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与人为善”的处事之道,“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以及“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成为中华民族治国理政,处理内政外交的思想渊源。由此还凝练出鲜明独特、激人奋进的“红色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均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凝聚升华,不断丰富其内涵。

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践行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我们对内已从优良传统文化中提炼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正在将“勤奋包容,自强担当”的大国责任意识传播疏导。在海外开办孔子学院,这便是践行文化自信,积极推行文化交流的良好实践。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只有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坚定信心,才能获得坚守的从容,焕发创新创造的生机与活力。随着中国崛起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以下问题日益浮出水面:如何“言说中国”?如何建构中国形象?“中国道路”意味着什么?它能为全人类的文明和福祉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这些有关自我认同和归属的问题,其背后必然需要强大的文化理念和精神意志作支撑。

“寻根”是一个有关中国故事与中国叙事的问题,其中重要的符码是“文化/中国”。百年“寻根”文学思潮,这条文脉时隐时现,却始终没有断绝,它已深深融入思想界有关中国认同、中国价值的思考与探讨中,愈发表征出一种“文化自信”。它对中国经验及历史的叙述、想象及阐释,印证了中国文化的刚健生命力和的巨大影响力。这样的文学既接续传统,又面向未来,它已内化为一个文明大国的话语表述和价值体系,彰显着中华文明与中国智慧。

Cultural Imagin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Spirit

WANG Lili1,ZHU Xuhui1,LIANG Lidan1,SUN Yuxiu2

(1.School of Basic Science, Harbin Business University,Harbin 150028;2.Harbin Finance University,Ha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 "Root seeking" is the awakening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It is a kind of self proj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magin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o find the historical factors from aesthetics.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is a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ancient literature to modern literature. It is also a process for intellectuals to explore national ideals, form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finally establish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colli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ith the reference of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we should reflect on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find the root of national tradition, carry forward national culture and reconstruct national spirit when globalization comes. When intellectuals regard "seeking root" as the spiritual home of inner agitation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change, the "seeking root" of literature is also endow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on the road" for a long time. The root seeking literature not only continues the tradition, but also faces the future. It has been internalized as a discourse expression and value system of a civilized country, which shows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Chinese wisdom.

Key words: root seeking,home,ukiyo painting,traditional culture,cultural confidence

收稿日期:2020-03-0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科项目(18ZWD42)《论北大荒知青文学中“理想主义”的流变》;哈尔滨商业大学青年创新人才项目(18XN007)《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文化扶贫问题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丽丽(1982-),女,黑龙江伊春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文化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