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伟兰 杨毅
摘 要:“特殊群体”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跨越式的发展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与个人访谈,从学校角度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家庭经济就业困难群体、少数民族就业困难群体、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与心理障碍就业困难群体给予相应的援助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特殊群体 就业援助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095-03
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是党的十八大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跨越化的发展,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人数已从2010年的9.4万人增长到2016年的11.3万人,加上往年毕业未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15.7万人,已创历年最高[1]。“上山坡式”增长方式,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一教育领域的民生工程更加重要。其中受家庭、社会、自身等多因素影响处于就业弱势地位的“特殊群体”作为高校正在逐渐扩大的队伍也日趋成为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点,就业援助体系的完善与构建也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区域。
宏观的大学生就业援助是指国家采取就业措施,对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的政策。微观的大学生就业援助是指在国家大政策的领导下,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因地制宜出台的大学生援助政策与各高校执行政策过程中出台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在制定就业援助政策或实施办法时,一般以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共性为出发点制定较为合理的措施,而具有针对性或者特殊性的补充性政策相对缺乏。
一、高校特殊群体的界定与分类
特殊群体大学生是与普通大学生相对衍生出来的一种概念。本文中的特殊群体是将其置于就业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具体是指其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受家庭、社会、学校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由于家庭收入、心理承受能力、地域习俗的差别等个体差异原因,在就业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劣势地位的学生人群,根据成因可以分为: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少数民族就业困难群体、性别歧视就业困难群体、心理障碍就业困难群体。
二、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优势和特色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根据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共计本科毕业生6 784人,其中男生4 057人,女生4 482人,男女比例为1:1.1。农村生源占毕业生总数的73.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36.5%,总体就业率为82.25%。生源结构呈现出女生占据主导,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多、农牧区生源多“双多”的特点。同时,生态环境学院生源特点与特殊群体毕业生来源的“趋同性”使得该学院成为研究的典型学院。
2016年共收到问卷208份,其中女生112份,男生96份。蒙古语授课毕业生30份。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的共有196人,未就业人数为12人,企业单位就业人数为158人。基层政府、西部计划等属“公”性质的单位就业人数9人,考取研究生22人,其他7人。在問卷的基础上,对30位愿意接受访谈的同学进行了访问调查。目的在于通过多类型的调查方式,明确特殊群体的就业现状与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了解援助的途径。
1.“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就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特殊群体因心理与经济的双重压力,就业能力与就业期望相矛盾,导致这类群体主动就业性与签约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农村与牧区生源的就业率一直处于平均线之下。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2015届毕业生共704人,其中贫困生202名,186名来自农村牧区,一次就业率为75.2%。根据问卷调查数据表明,208名学生中被学校认定为经济困难的学生73人,就业率达80.1%,且来自农村和牧区的学生就业率低于平均就业率(表1)。
探究经济困难型就业特殊群体产生的根本问题。首先,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多来源于农村牧区,父母的自身综合素质低,消息获取途径狭窄,无法为此类群体提供完整、大量的就业信息。父母的受教育水平集中在小学与初中,未读书的比例也占据一定份额。其次,农村牧区的基础教育相对较为薄弱,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倾向于学习成绩。步入社会后,学习成绩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就业竞争力弱的现象。第三,家庭经济困难群体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经济”。在国家并轨招生并轨收费以后,学费的支出已经加剧了家庭经济的困难。而在求职过程中,所需要的路费、培训费等费用使家庭无法全部承担,最终影响该类群体就业的选择与实现。
实例1:2011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班的郝继珍是来自克什克腾旗农村的一名学生,父母主要以务农为主要经济生活来源。在求职之初本来想以呼和浩特作为最终职业的归属地,但是无奈高额的房屋费用以及生活费用,工作也迟迟没有着落,父母也没有能力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或者更多的经济扶持,让她最终不得不与理想背离,回到克什克腾旗当地的一家企业工作。因为对现在工作的不满意,目前她正在积极备战公务员考试。
2.“少数民族群体”就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本文中的少数民族群体主要指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大学生。根据生态环境学院2016年民族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1月,蒙古语授课毕业就业率达86.88%。就业方向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升学、基层项目服务或党政事业机关,这类仅占总人数的13.6%。第二类是自主小型创业,方向涵盖有微店、饭店、牧场合作社等,此类占据25.3%。第三类属于企业51.1%。第四类是不定式就业人群,他们处于待业状态,工作变换性与幅度较大,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就业率低于汉语授课学生,升学、基层项目等入选人数较少。
2016年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蒙古语授课班级多数学生也属于经济困难型(21%),在对求职过程中影响就业因素的分析中,排名为前三位的分别是求职经费欠缺、语言沟通能力影响与自身心理素质。未就业人数相对较高,工作更换频率相对较高的“双高”状态是目前蒙古语授课学生就业现状所表现出的突出问题。
探寻就业格局形成的原因,首先,蒙古语授课学生大多来源于牧区,家庭经济相对困难。其次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基础上叠加长期的蒙语交流,导致其汉语不流利、不善交流。双重因素的作用衍生出的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是蒙古语授课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源。
实例2:意日古其其格是2011级草蒙班的一名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语言是最为困惑她的地方。从小在牧区长大,绝大多数时间也是跟蒙语授课的学生待在一起,也从来没想过语言会成为择业过程中的一个阻碍。毕业之后为锻炼自己选择去营销行业工作,但语言的阻碍导致自己业绩平平,自信心很受打击。
3.“性别歧视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这里的性别歧视主要指对女生的就业性别歧视,“男生优于女生”已成为多数企业择人的心理定式。女性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求职受阻,使得她們的心理也受到很大打击。
生态环境学院2015届毕业生中共有女生392人,一次性就业率达89.37%,高于同一届男生13个百分点。在问卷调查的已就业的196人中,除去考研22人,剩余的174名毕业生当中,女性专业不对口的人达24.13%,高于男性14%(表2)。满意度相对于男性毕业生偏低,工资也低于男性100—300元。
生态环境学院是一所以农业为主兼有管理学与理学的学院。学科性质要求毕业生就业需必备的基本要求是能独立进行外出作业。女性无法完全胜任,在求职当中也会受阻。其次,以薪酬为衡量标准,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与女性生理方面的影响,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女性无法适应快节奏的工作并且在婚后主要精力会倾向于家庭。在选择用人时,会出现如有性别限制多数是对女大学生的限制,在男女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男生,甚至有些企业虽没有明确表明招聘男性,但在面试的过程中也会以工作不适合将女性拒绝。
实例3:李晓娜是城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之初她信心满满地去参加自己心仪单位的面试,虽然几经挫折但最终也找到了自己中意的工作。工作一年之后与男生待遇的差距、工作的差别,让她内心很沮丧,最后还是听取了家里人的意见找了一份铁路上“安稳”的工作。
4.“心理障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心理障碍性群体的产生原因较多,一类是其他特殊群体衍生性心理障碍,这类群体在择业的过程中多存在自卑、焦虑以及消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不敢正视自己的实际。在择业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焦虑”心理,一旦面试失败,就会使其性格弱势倾向更加明显。第二类是原生心理障碍。这类群体往往因为自身形象、学业成绩等自身因素对就业呈现一种畏惧的状态,不敢主动去寻求招聘单位。第三类是自身择业观心理障碍,多表现为对就业单位呈观望状态,在择业中首先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放在首位,“轻视”其他企业。在对毕业生毕业初期就业意向调查发现。除22名考研学生之外,剩余的186名学生当中就业意向单位排名前三的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并且这三类占据总人数的59%。就整体趋势而言,存在“心理障碍”就业困难的群体就业满意度整体低于心理健康择业观的学生。
实例5:敖日乐是来自牧区的一名同学,家庭年收入只有3万元,还有两个正在读初中的妹妹。毕业之后急于找一份工作来贴补家用,但因为一些譬如普通话不好、觉得自身形象差、学习成绩一般等原因,加上面试一次次失败,他对自己的心理预期也越来越低。现在从事微商行业。家里人觉得男孩子应该有一份“正经”的工作,督促他再找一份。他也敷衍一下家里,认为自己现在的工作不错,而且能力也一般,自己想去的单位也未必能看上自己。一般的企业自己也不想去,如果有精力会考虑一下参加省考或者国家公务员考试。
三、就业援助具体实施途径
1.加大经济扶持力度,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所导致的就业困难特殊群体。实施就业援助最基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经济扶持。在依据各地求职补贴的前提下各高校可以参照“养老保险”等制度,以困难程度作为划分援助等级的依据,形成校院两级基础上的补贴机制,用作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住房、路程补贴等,达到以经济补贴促进就业发展的目的。第二,在就业困难学生划分等级的基础上建库或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帮扶台账制度,以各个学院的辅导员牵头,组建就业导师指导团队,通过企业与个人直接“对话”的形式,以经济困难学生特长、专业、爱好、地域等为导向,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形成以学生爱好为导向——团队筛选向企业推荐——企业组织专门招聘的循环模式。第三,在实名登记的基础上向经济困难型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的方法,为学生就业开辟绿色通道。
2.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障碍问题
一是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培养提升效能。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搭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障碍问题,首先以创新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提升性的基本方式,通过开展普通话培训、组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征文写作评比等活动为载体,逐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纠正自己交流过程中的母语思维习惯,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立足专业本身,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度。增强专业素养,是少数民族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强有力的途径,尤其是学科专业实习有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可能性。在实习中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效果,实行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授学生同组制、提高考核与审定标准,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反促少数民族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沟通的高效果。定期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弥补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缺少社会联系的缺陷,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存量。在流畅语言表达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社会资源的累积,最终达到提高自身寻求外在社会人际资源以及就业信息的能力。
三是配备少数民族班主任,专门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在少数民族班级配备懂少数民族语言、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班主任,充分发挥班主任职能。构建少数民族班级班主任的动员引导机制。通过班主任肩负的思政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职责规划班级活动,根据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及时加以教育引导。
3.加强心理辅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障碍性就业群体主要分为衍生性心理障碍与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心理障碍,针对这两类心理障碍性群体,要加强心理辅导与心理择业观教育。
首先,提高自信心教育,增强自信心是衍生性心理障碍就业困难群体择业成功的关键所在。第一,要充分发挥学校一、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作用对这类群体及时进行疏导,让他们认识到自身价值,走出自卑的误区。第二,提高自信心心理教育的针对性。衍生性心理问题产生有经济、性别歧视、生理、形象等多种原因,因此在进行自信心提升的教育中应该依据各个主体的特征,以特点为导向进行心理课程的制定与指导。第三,强化面试技巧,最终达到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品质的目标。
其次,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将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从新生入学教育贯彻到毕业生离校教育的整个学生日常教育体系当中。心理障碍就业困难特殊群体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要比“普通”毕业生多,心理调适方法的引入可以使这部分毕业生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到提升自己突破困境的路径。
第三,引导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择业期望值将成为关系到心理障碍特殊群体毕业生择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帮助毕业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学校必依托心理辅导站,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职能,从三个层面进行教育。第一,加强学校心理辅导教育的组织机构建设,从学校的心理辅导师——各学院的辅导员、班主任——班级的心育委员,形成一个从下而上的心理辅导与交流机制,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以心理文化的校园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将正确的择业观传递到毕业生的头脑观念当中。第三,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心理与继续学习心理等。
4.将“未来员工计划”引入到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的轨道上来
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尤其是在实践动手能力要求强、出差要求次数多的岗位。女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层次、范围、机遇远远不如男生,对所得到工作的满意度也相对较低。在女性就业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当中,将女性的认真、细致等特点融入女性能力当中来探讨就业能力的提升。所谓的未来化教育即“订单式的培养”,通过专款专用和有针对、有目的的培养,明确企业在女性职员能力、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职业培训,使女大学生提前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达到缩短上岗的适应时间,真正为这部分人提供最好的援助。
大学生就业“特殊群体”有交叉性的特点,个别群体既是心理上的困难生也是经济上的困难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原生与衍生的关系。本文中针对性群体的策略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转换。同时在针对性对策提出的基础上,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在理念上一直秉承“三个一切”的原则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在实践当中要规范学生的教育流程将国家相关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引入到学生的日常轨道上来,激活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精神动力,最终实现从自省到自立、自信到自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形势分析暨对2017年就业工作的展望[EB/OL].[2017-02-05].http://www.nmgtj.gov.cn/-nmgttj/tjbg/zzq/webinfo/2017/01/1484209357559417.htm.
[2]孫芳.构建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3]马美.困难群体援助:现状、困境与出路[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9.
[4]马晓春.论自信心的时代意义及其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5]金鹏,林强,林畅.构建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6]刘漫中.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援助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