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政治仪式:高校大学生政治观培育的有效载体

时间:2024-07-28

苏婷婷 蚁晓霞

摘 要:政治仪式是社会政治价值观念的载体,是政治文化的标识和政治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当前政治仪式作为政治观培育载体存在缺乏现实性、流于形式和内容异化等问题。基于厘清政治仪式的功能发挥机理,从强化政治仪式对话性,充分利用政治仪式符号和丰富政治仪式活动形式三方面探讨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观培育。政治仪式的时间重复性契合学生的成长需求,空间庄严性营造良好政治氛围,器物展示性承载和重现社会历史记忆,这是大学生政治观培育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政治仪式;政治观培育;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245-03

政治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关于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各个阶级或各个利益集团的政治地位以及相互间政治关系等问题的根本观点、态度和看法,是人们观察和分析政治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其政治观端正与否,直接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是否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可见,仪式具有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特质,承载着社会价值观念,是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因此,厘清政治仪式的功能发挥机理,探索政治仪式培育政治观的实践路径,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观情感认同,增强社会归属感及强化社会道德体验。

一、政治仪式的内涵与作用

1.政治仪式是社会政治价值观念的载体

政治仪式是一种象征符号,承载一定的社会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仪式宣传国家政治理念和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社会政治精神文化,呈现政治价值系统,树立政治信仰,推动政治动员,增强政治参与积极性,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特定的政治仪式承载仪式组织者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仪式向参与者传达社会政治思想和理念,营造浓厚的精神文化氛围,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政治体验活动,从而强化仪式参与者对社会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的认同和接受,自觉树立政治意识形态信仰。

2.政治仪式是社会政治文化的标识

“政治仪式通过符号、声音、行为等延续特定的文化传统,形成一种象征体系,起着特定认知的作用,使社会和社会关系得以理解,并使人民的关于过去和现在的知识以及他们想象未来的能力得到组织”[2]。政治仪式猶如记忆的储存卡,不仅保留了以往的思想历史内容,还映射现在的政治文化生态,影响和预测未来的政治动态走向。可见,政治仪式以行为演练的形式重现社会政治思想历史,以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续写国家政治文化发展,是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的标记和传承。

3.政治仪式是公民政治素养培育的途径

“仪式是在集合群体之中产生的行为方式,它们必定要激发、维持或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3]8。政治仪式具有引起集体共同记忆,激发集体情绪,刺激个体思想价值观整合,提高政治忠诚度,培育政治实践能力的作用。维克多·特纳(VictorTurner)提出,仪式的阈限性质让仪式参与者在仪式活动中感到自己是“同质的、交融的、平等的、没有地位和级别的、无条件服从的”[4]。正是政治仪式的阈限特质,包容了参与者前识的差异性,让仪式参加者在平等互动中将新获得的思想价值观融入前识结构之中,促进了新知与旧知相融合,从而整合观念知识系统,丰富政治观内容,提升了仪式参与者的政治素养。

二、当前政治仪式作为政治观培育载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也陆续开展了各种各样形式丰富的仪式教育活动。审视大学生政治观的培育过程,政治仪式暴露出了缺乏现实性,流于形式、内容异化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政治观培育载体的功能发挥。

1.缺乏现实性导致政治仪式参与热情降低、政治人心理减弱

政治仪式的现实性指其“作为反映现实的一种手段,对社会真实的再现程度”[5]。政治仪式是仪式主导者以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为根本,以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为基础,通过各种各样的声音、语言和器物符号再现社会现实,从而达到影响仪式参与者思想政治理念的目的。因此,政治仪式活动本身呈现和反映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现实内容。但作为一种政治观建构的力量,政治仪式总是会把积极的、正面的社会现实呈现和反映给仪式参与者,而极力避免呈现消极、负面和倒退的社会现实。这导致宣扬的政治仪式与社会现实有差距,极大地降低了政治仪式的现实性。当政治仪式无法正确反映和呈现真实的社会现实时,仪式参与者的参与度和热情就无从保证,政治人心理减弱就成为必然。因此,应根据社会现实生活发展要求,重新审视政治仪式的功能和内容,充分挖掘与社会生活切实相关的政治仪式教育内容,拓展政治仪式的培育功能场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政治观念意识。

2.流于形式导致政治仪式知识蕴含量不足、政治感染力下降

“政治仪式具有显著的规则性、重复性、程式化、陈规化等特点”[6]。当前高校运用政治仪式培育大学生政治观过程中存在机械化、简单化的仪式操演问题。如因节日活动或上级任务举办仪式活动,为了活动而开展政治仪式活动,又或者为了吸引眼球举办异常“浮夸”的政治仪式活动等,往往导致政治仪式教育流于形式,仪式知识蕴含量明显不足。“一样的象征媒介的持续使用会产生一种平凡而无新意的效果——也就是使其惯例化”[7],形式化的操演模式使得高校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对承载着政治意识形态的政治仪式活动产生抵触和消极情绪,降低了参与政治仪式活动和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兴趣,造成政治仪式的政治感染力下降。利用政治仪式进行政治观教育,既要借助丰富多样的形式使内隐的教育外显化。同时政治仪式活动也不能流于形式,应根据时代发展和高校学生的特点对仪式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采用学生喜爱的和易于接受的形式使政治仪式政治观教育功能最大化。

3.内容异化造成政治仪式过分追求功利化

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受商业化、功利性经济因素的影响,很多经济集团和利益团体纷纷侵入高校,对象瞄准大学生群体,借用丰富多彩的政治仪式活动宣传资本价值,变相仪式活动的目的,使宣扬社会主流政治价值观的仪式内容发生异化,造成大学生政治追求功利化,把政治当作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同時,行政性、权力化的政治因素侵占校园文化,过多干涉政治仪式活动,导致政治仪式主体模糊,内容虚假化、空洞化。大学生是仪式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接受者,若主体性缺失,就不能充分调动其积极参与性,政治仪式的教育功能价值就会流失。因此,运用政治仪式载体培育大学生政治观,要正确处理商业化经济因素、权力性政治因素对政治仪式的影响,精心设计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政治观的庆典活动,创新符合大学生政治精神需求、喜闻乐见的政治仪式,提升政治仪式培育大学生政治观的有效性。

三、政治仪式培育高校大学生政治观的实践路径

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观正处于由不成熟迈向成熟阶段,虽然思想敏锐,但尚未形成稳定的观念体系。以政治仪式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政治观培育,是构建社会主义政治观的重要实践路径。

1.强化政治仪式对话性,端正政治观认识态度

政治仪式表达是“对话体”形式的表达,仪式参与者并非只是思想信息的接收者,也是政治观念的交流者。仪式参与者通过展开政治仪式交流,促进新旧政治思想观念融合发展,从而形成稳定系统的政治观。同一政治仪式,不同性别、年龄和种族的人有不同的参与目的,并赋予它不同的象征解释,致使政治仪式异质性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在接受各种政治观念冲击时,难免受到不良政治倾向的影响。因此,把握多元文化场域,尊重多元价值观念,有利于弱化政治仪式的异质性。“政治仪式能够把有着价值差异的人们在政治上团结起来,不是因为它的思想是多么理性、有价值,而是因为心理上的激励对于大众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强烈地唤起人们的认同感,激发同样在仪式中的人的情感共鸣”[8]。情感互动交流是人们参与政治仪式的出发点,加强与政治仪式的对话交流,有利于强化政治仪式符号象征意义的政治观培养功能,强化大学生政治人心理。

2.充分运用政治仪式符号,增强政治观情感共鸣

政治仪式由一个个象征符号构成,如语言、声音和图像等,是社会政治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的有效载体。首先,充分利用政治语言符号,渲染大学生参与情绪。语言符号有两种,一是口头语,二是书面语。语言是信息传播的基础。语言独白方式,可准确表达政治观点和立场,营造参与气氛;语言互动方式则能调动参与者热情,渲染积极情绪。其次,充分利用声音符号,丰富大学生情感体验。声音是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仪式中,音乐是重要的声音形式,它“控制政治仪式的节奏,调节政治仪式的气氛,将参与者带入特定的政治情感体验中,成功实现政治价值的构建和宣示”[9]。第三,充分利用图像符号,强化大学生精神情感交流。在政治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图像符号,如国旗、国徽等。相比语言符号、声音符号,政治仪式中的图像符号更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在图像观赏中,我们往往会无意识地被带入到图像所代表的特定情境中,与其背后的思想观念和历史文化进行精神情感交流。

3.丰富政治仪式活动形式,加强政治观践行效力

丰富政治仪式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政治观内容学习的实效性。首先,借助国史党史重大纪念日等政治仪式,强化大学生政治观认识。高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参加如十一国庆节、七一建党节、五四青年节等纪念节日,在规范特定的时间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和纪念活动,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精神。重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等重大事件的纪念活动,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有利于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其次,依托国家领导人系列重要讲话等活动举办政治仪式,增强大学生政治敏感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国具有许多新历史特点的伟大 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国家领导人系列重要讲话,有利于加强对国家制度、政党政策的认识。第三,拓展社会志愿实践活动等政治仪式,深化大学生政治观的践行。思想观念的最终落脚点是实践,有计划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如参观访问社区、农村或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等,让大学生接触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切身体验有关的政治思想观点和社会制度政策,有利于巩固政治观念认识。

四、政治仪式作为高校大学生政治观培育有效载体的意义

政治仪式蕴含着国家和社会倡导的主流思想政治价值观内容,立足政治仪式特质,探究政治仪式培育高校大学生政治观的可能,有利于发挥政治仪式独特的思想政治观教育功能。

1.政治仪式的时间重复性契合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促进政治观念的可塑性

仪式时间具有无限重复性,在政治仪式中,“时间差别被抹平,‘真正的‘真实的同一个现实,每年都被揭示出来”[10],并将仪式参与者引入政治仪式主办者倡导的政治思想性记忆中,强化思想认同。但政治仪式时间不是简单地重演历史,它是根据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利用政治仪式的时间重复性,将主流的政治观点、思想态度传达给参与者,并引起参与者心理和情感的反应。需要是思想接受的关键。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的关键节点,每个节点大多有一定的仪式,如成人礼、入团日、入党日等,政治仪式能否在成长节点发挥政治观培育的价值作用,往往取决于主体的需要。正是人的需要产生了对思想理念的关注和渴望,利用政治仪式的时间重复性,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节点,创设易被感知和接受的政治仪式形式,让仪式接受者自觉产生价值观教育需求,有利于塑造正确的政治观念。

2.政治仪式的空间庄严性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强化大学生政治认识的行动性

任一仪式举行都在一定场域中,并承载着社会变迁所凝聚的历史记忆。“空间本没有左右、上下、南北之分。很显然,所有这些区别都来源于这个事实:即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情感价值”[11] 9 。政治儀式是政治观念的载体,有空间庄严性特征。举办场所的设计、语言声音图象符号的展示、相关物品的摆放、仪式参与者的衣着仪态、行为举止等各要素共同构成政治仪式的空间庄严性,营造厚重而富有感染力的政治氛围。在庄严的仪式场合中,如全场肃穆、宣誓、鼓掌等情景下,往往容易引发人的从众心理、合群倾向,有利于提升价值观念的认同,从而强化政治认识的行动性。历史文化的庄严,政治思想的深度,不仅震撼了仪式参与者的心灵,增强了集体归属感,同时也深化了其对社会主义政治观的理解,在生活中自觉升华为自身的理想信念和实践信条。

3.政治仪式的器物展示性承载和重现社会历史记忆,增强了大学生的政治心理认同度

在政治仪式中,器物蕴藏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理念,是传递政治价值观不可缺少的载体。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观念的认同受外来信息的刺激和自身内心驱动力的双重影响。一般来说,对外来的思想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合理的转化会更有利于受体理解、接纳和选择。政治思想观念是抽象性的知识概念,在培育过程中易造成接受者不理解,或只有认识没有认同的状况。所以,大学生政治观的培育不能只依靠传授抽象性价值理念,而应转化为生动鲜活的象征符号,使之呈现在接受者的思维意识中。器物在政治仪式开展过程中担负着承载和重现共同社会记忆的功能,如陶瓷、画作等在政治仪式中起着特殊的认知作用。其作用是把抽象的价值观念以具体可感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易于接受者的理解,而且在共同的文化生活和记忆中也能增强政治心理的认同。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2]王海洲.政治仪式的权力策略——基于象征理论与实践的政治学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9(7):38-43.

[3][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建波,柳博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4.

[5]薛亚丽.庆典:集体记忆和社会认同[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2):69.

[6]章剑锋,陈璐婷.政治仪式视野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12):144-150.

[7][意大利]马利亚苏塞·达瓦尼瓦.宗教现象学[M].高秉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0-181.

[8]王子愿.新中国的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的实现(1949-1956)[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62-63.

[9]王海洲.试析政治仪式中的声音符号及其象征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11(2):53-58.

[10][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